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213部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1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咬你!”栾凤显然还没傻到家没扑过来,不过却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
    “晚上,我们约会好不?”
    万峰翻了个白眼:“你傻呀,你家现在住宿的人九个,你和我去约会,回来她们不笑话死呢。憋着吧,我们还小将来的日子有的是。”
    “你都有好几个月没和人家约会了,你这混蛋是不是在外面又划拉到谁了?”栾凤一脸幽怨。
    万峰哭笑不得,不约会这能怪他吗?他也想不是没机会吗,从正月十八开始栾凤家就始终有住宿的,这咋约会呀?
    他们现在可是没名分的,约会还不被人家笑话死。
    “那你走之前咱们的事儿能不能定下来?”
    “如果冬天我能带你回去给我父母看,我们的事儿就差不多了,到时候在这边姥姥家弄个定亲仪式就行了,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约会了。”
    栾凤白了万峰一眼:“熊色(shai)!”
    “好了,回去干活吧,我还要给肖德祥送图纸。”
    …
    自从万峰的摩托能满屯子跑以后,洼后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景象,一辆摩托在前面带着一溜邪风突突突跑,后面跟着一帮和摩托车赛跑的奶黄子。
    这些奶黄子的精力非常的充沛跟着万峰跑到东头然后在跑回来。
    图什么呢?
    自己小时后好像也干过不少这样的蠢事,跟在拉着各种农具的链轨拖拉机后面走或者跑,司机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对着他们张嘴,努力地要成为他们的父亲。
    他们也不客气也张嘴一致要成为拖拉机驾驶员的父亲。
    于是,拖拉机停下驾驶员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要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他们一哄而散跑得像被狗撵的兔子…
    万峰咯吱窝下夹着一摞子的图纸一边想一边笑地走进了机械厂。
    肖德祥看着万峰画得一张张图纸眼里闪出惊喜的光芒,嘴里不停地叨咕着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有一个疑问我很早就想问你了,这些机械视图你是怎么学会的?虽然你画的视图不很标准,但这也不该是你应该的东西才对呀?”肖德祥边看图纸边问。
    “六月天冻死老绵羊,这话说起来就有点长了,你大概不了解我们农垦农场,在全国来说机械化程度最高就应该是我们农垦农场了,因为我们那里的土地都是大片地,那像你们这里的地东一块西一块的。我们那里主要的作物是小麦和大豆,从播种到收割中间除了大豆铲地和大豆收割外一律都是机械化,大豆收割其实也可以用收割机的,但是损耗太大,所以用镰刀放倒再用收割机拾禾。我们连队有一半左右的人都是为机械服务的,我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你说我会画个视图奇怪吗?”
    “也是!”肖德祥点头打消了心里的疑虑。
    “说句你不相信的话,我来之前在家里可是做过用电池会跑的小汽车的,还做过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我们连队的小孩都看傻了,如果我在我们连队再待两三年我能画出比这标准复杂的图纸,现在你们只能凑合着看了,能看懂我画的是什么就行,你们自己的摸索修改。”
    肖德祥带着他的技术人员开始修正万峰所画视图中的错误,一边修正一边问这些零件的尺寸数据。

第四百七十八章 记性不好
    “小万,我还有个问题,这些拖拉机一但造出来,它有什么配套的产品吗?”
    “那可多了,可以给它配小型的农具呀,翻地旋耕播种都可以,配个小拖车还可以运输,可别小看它,用它拉砖可是能拉一千砖的,咱们的22一车才拉多少?就是拉沙子也能拉一方半。”
    用四轮子运砖是真的可以拉一千块砖的,这可不是万峰在这里忽悠。
    万峰甚至还看到过一些虎比一车拉一千五,然后车胎爆了。
    “那你说咱们还做一些配套不?”
    “如果有条件有人手为什么不做?谁会和钱过不去?未来几年拖拉机会成为运输的主力,四轮子花销小会有它十多年的黄金时期,先期主要是运输,我们先做拖车然后再做农具什么的,你们的活儿有的是。”
    八三年洛阳一拖的小四轮上市的当年就销售了近万台,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万峰如果不是知道这些就是他也是根本不敢信的。
    他倒没想一年销售上万台,他们洼后工业没那个生产能力,一年销售几百台就行了。
    一台拖拉机头四五千多元,一年几百台也是上百万的销售额了。
    肖德祥他们废寝忘食地日理万机了,万峰就闲得没什么卵事了,也就晃荡着进了装配车间。
    洼后一些头脑灵活的青年,比如杨七郎、姜文、江喜水等都被抽调到这里学徒,这是为洼后工业的将来储备力量。
    此时这些家伙和肖德祥带来的师傅们正在手忙脚乱地组装播种器。
    经过几天的组装他们现在组装的速度飞快,一个人一个小时就能装出两三台。
    “现在总共装出有多少台了?”万峰蹲在杨七郎身边问。
    “大概有一千多台吧,具体我也不清楚。”
    “两千台都不到?”万峰有点惊讶了,这个速度可不行呀,这都供货一个星期了,连两千台都没有,这也太慢了。
    虽然他没准备在今年春季播种期间把这些播种器交齐,但起码也得差不多呀,怎么也的交个三四千台出去。
    但眼下这进度明显过慢了。
    “盛种器等塑料配件不赶趟呀,青山那塑料制品厂一天只能供应这么多,人家有自己的产品,当然不能先紧咱们了,一天能给咱们生产这么多就不错了。”
    这话不错,人家有自己的主打产品,这些代加工就是当捎了,能稳定地一天给你一定的供货量就不错了。
    看来这些塑料制品设备应该要提上日程了,这个配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万峰原计划要到年底再去思考,但现在就必须要考虑了。
    将来还会有很多产品会用到塑料制品的,总不能都靠别人吧!
    靠别人怎么都不如靠自己,最低现在也应该有注塑机。
    有了注塑机就可以制作模具自己生产配件,原材料蓝色农场的塑料厂好像就有生产,这倒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怕暂时注塑机没有太大的用途先用来造塑料盆塑料碗塑料凳子也能维持养活一帮人了。
    北辽省哪个厂子生产注塑机呢?
    八十年代,如果在东北找不到的机械设备估计在全国也不可能找到。
    但是现在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甚至连固话都没有,要查找这些信息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只能到工业局去查找了。
    万峰是带着这个问题走出机械厂的,现在是下午四点多钟,该是回家吃饭的时候了。
    一走出大门,就见从山后方向走来五六个人,打头一个指手画脚的这不是李太闲吗?
    这家伙把鞋厂的那些师傅请来了?
    万峰猜测的一点没错,李太闲带的这几个中老年正是从梨房来的那些师傅。
    张海跑前跑后地去给这些师傅安排住所的时候,万峰则和李太闲在一起聊斋。
    “章光崇两点左右走了,这天都快黑了你却跑来了。”
    “噢,章光崇来了,这货怎么没到梨房去找我?我也准备过来拿货的。”
    “他带了一个叫沈伟的人过来主要是来拿服装的,没在你们梨房停车就一直到洼后来了,对了,你们梨房不也开集市了吗?你不准备拿些服装回去卖?”
    “那玩意有意思吗?一天赚个三块五块的远没有卖一块电子表过瘾。”
    “把你浪狂的,一天赚三块五块都嫌少了,现在很多生产队的农民一年还赚不上一百元呢,你没想过万一那天电子表不行了你怎么办?”
    李太闲眨巴眼睛:“那你说我也弄点服装回去卖?”
    “让你老婆去卖呗。”
    “一个娘们家抛头露面的这多丢人呀!”
    “麻痹的你在外面抛头露面就不丢人了?你这什么思想?没看到现在的形势吗,中央现在可是鼓励搞副业的,你先走一步就占据了先天优势。”
    李太闲茫然了:“中央什么时候鼓励搞副业了?”
    这货大概是从来不看报纸不听新闻。
    不过他就是看了听了估计那些八股文他也弄不明白,能看懂听懂报纸电台八股文的都是国家干部,你一个农民哪里理解里面的道道。
    “你姨夫是你姑父的是在海洋红住还是在沟东县城里住呀?”万峰转移了一个话题。
    “姨夫!在沟东县城住,你问这个干什么?还要做皮鞋?”
    万峰摇头:“我才不做那玩意呢,我不喜欢穿皮鞋,不舒服。今天章光崇带的那个人就是沟东县城的,我托他找一下沟东县的票据黑市,你要是这几天能见到你姨夫也让他帮忙打听一下沟东县的黑市在什么地方?”
    李太闲笑了,那种你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笑。
    “这你眼睛就可就有问题了,放着我这么个人你不问你去问别人。”
    万峰意外地:“你知道?”
    “过完年我还去过黑市,这不赚两个钱去看看有没有自行车票,我想买辆自行车,可惜没买到。”
    “它在什么地方?”
    “我想想,它在沟东镇南区,一定是在哪里,但是具体在什么地方我就没多大印象了,好想是什么园街,想不起来了。”
    “你这基本等于没说,过完年去过就想不住了?你这记性也不咋地呀!”
    “我对沟东不熟悉,还是我姨夫领我去的,我哪里能记住具体地址,但我姨夫知道,要不我给你地址你去找我姨夫。”
    李太闲拿出笔刷刷地写了个地址给万峰。

第四百七十九章 您有孙女吗
    沟东县镇南区李家街道四十二号。
    这就是李太闲姨夫家的地址。
    “沟东县有几个区呀?”万峰收起地址随口问了一句。
    “五个区,分东西南北加镇中区。”
    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
    握草,谁这么中二起这样的区名,倒是简单省事儿好记。
    “我姨夫家就离黑市不远,那黑市好像是在一个荒芜的公园里,边上有一座小山包。”
    “具体地址你记得不清,山包你倒是想住了。”
    “那个山包很有意思,圆圆的鼓鼓的,上边还有一个凸起部分,很想女人的那啥。”李太闲露出了猥琐的笑容。
    万峰目定口呆,这货这是多饥渴呀,一个山包他都能联系到女人身上。
    “好,等星期天我去一趟。”
    “要不我陪你去?”
    “你不会是去看那个山包吧?”
    “喝喝喝!”李太闲发出了磨铁般刺耳的笑声。
    万峰立刻打消了和这货一起去的想法,这货如果再跑到山包上啃两口,他岂不是跟着一起丢人。
    “那几个老师傅就是你介绍来的?”
    “是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教你们这里的人做鞋的本事,教会了就走,每人每天两元。”
    这些人都是鞋厂花钱雇来的,这里面那个合胶师傅是鞋厂雇佣的。
    “他们没有在我们这里工作的兴趣?”
    李太闲摇头:“这些人的岁数都不小了,不想出来。”
    故土难离也算是合情合理。
    不愿意来就不愿意来吧,能把洼后这些妇女教会也行。
    万峰把自己精心挑选的鞋样在第二天经张海的手到了那些老师傅的手里。
    那几个老师傅就呆若木鸡了,然后就是一阵捶胸顿足。
    当初梨房胶鞋厂要是有这样的鞋样,哪里会有倒闭的可能。
    不过在捶胸顿足也没用,设备都在人家这里了,根本就别指望再拉回去了。
    这些师傅倒也敬业,在痛苦之后就开始干活,毕竟洼后可是一天花两块钱雇他们来的。
    一天时间,这几个师傅就制订出了授课内容,就在机械厂空闲的厂房里开课。
    洼后大姑娘小媳妇三十多号在离别学校多年后又一次拿起了纸笔,张海下了命令若是不学会就不给发工资。
    师傅从胶鞋的各部分名称讲起到鞋面制作缝制方法和胶的粘合,各个细节无一遗漏。
    这些女人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其中一些人除了还能记住自己的名字怎么写,别的还能不能想住就只有天知道了。
    按理说理论联系实际会加深这些学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但是队部的房子现在还在给一建的工人当宿舍,设备安装不了。
    张海想把这些设备安装到机械厂院子里那些闲置的厂房里,万峰没有同意。
    那些厂房将来还有别的设备要安装进去,那都是和工业有关的配套企业,你弄个鞋厂进去是怎么回事儿?
    大楼现在三层墙壁已经开垒了,用不了几天就开始打混凝土封顶了,待大楼封顶就剩结尾工程了。
    外墙面粉刷内部收拾,就算五一不能交工也超不了几天。
    再对付一个月队部就倒出来了,用不着瞎倒腾。
    洼后一切的在按部就班的发展,但是万峰就有点郁闷了。
    今天他第一次骑着摩托到学校上学,本来自我感觉威风凛凛的,但特么的到了学校门口被拦住了。
    打更的那老头以机动车不能进校园为理由把他拦住了,说死都不让他的摩托进去。
    坐便宜车来的陈文心和徐莹这两个娘们笑得像歪瓜裂枣似得。
    万峰只好把摩托车骑到供销社饭店门口。
    这里他比较熟悉的也就是饭店这些人了,毕竟他天天中午都在这里吃饭。
    把车锁好万峰背着书包再次走进学校,在经过传达室的时候把脑袋探进去。
    “老头,你有孙女没有?”
    打更老头很耿直:“有哇!”
    “漂亮不?”
    “非常漂亮。”
    万峰立刻来了精神:“在咱们学校上学不,哪个年级的?”
    麻痹的就是初三的他也准备去泡一泡,让这老头不让自己的摩托进来。
    “没在咱们学校,在中心小学一年级。”
    一年级!
    草!当童养媳行。
    万峰泄气地转身就走。
    老头还在纳闷:这小子打听他孙女干什么?
    万峰气哼哼地走进了学校。
    勇士学校有三排房子,原本初一的教室都在中间这排房子里,后面那排房子是初二和初三的教室。
    冬天放寒假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把初二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