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八子就比较多了反正都是带子的,岛子、七里浮子、牛尾巴子、鲤拐子、草根棒子、鲫瓜子、鲢子、嘎牙子、鲇鱼球子、狗鱼棒子、柳根子、船丁子、斑鳟子、青根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山鲤子、沙姑鲈子。
其实还有一些鱼没有被列入进去,比如有名的白漂子就不在十八子里面,还有最最有名的马哈鱼也不在这个榜单上。
这些鱼里最值钱的是是三花里的前两花,五罗里的前两罗,以及十八子里的七里俘子。
可惜这些值钱的鱼里万峰只吃过哲罗和七里浮子,留下深刻印象是七里浮子,那是真香,完全不用放油,而且它身上的鱼骨非常的柔软,连刺都不用吐,用它炖土豆,能把舌头都吃肚子里去。
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打到七里浮子,要是能打到中午一定要让老金炖了。
卖钱?还不如装到自己肚子里保险。
如果这老贼不舍不得炖,万峰就准备买下来,拿回家湟鱼炖土豆。
别人吃总没自己吃来得实在。
第五百三十六章 可惜不是金的
和金宏才合伙打鱼的是一个大林子人,这家伙昨天病了不能来了,据老金说是闹肚子里,然后他偷偷告诉万峰,那家伙的老婆养汉,昨晚被他堵炕上了。
估计一半天不会来了。
自己老婆养汉应该头疼才对,和肚子有毛线关系?找借口都没找明白。
老金笑得有几分淫邪,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如果他自己也摊上这样的事儿,不知还会不会笑出来?
他的合伙人回家肚子疼去了,金宏才孤家寡人是下不了趟网的,就把万峰弄来下小网。
下小网就简单了,不用到江心去,就在江边看那地方顺眼就扔一块小网进去,然后同样顺着水漂个几十米远就收起来。
别听小网就认为网小,这些小网一块也是三四十米长呢,上面也有大眼和小眼,不过没有趟网的大眼大罢了。
它的大眼通常是插四的网眼,小眼一般都是插二的网眼。
插四的网眼就能网住十斤以下的鱼。
让金宏才做梦都能笑醒的是,就这不起眼的一小网,竟然网上来一网的银光闪闪。
“握草!用趟网一网也就这么些鱼,想不到小网也能网到这么多的鱼,今天运气不错。”
划船的万峰很想鄙视他两句,那是老子的运气。
打从那次车祸自己没死重生了以后,好像只要和钱发现关系他的运气就好的不得了。
这一网打下来一百来斤,是什么鱼都有,好鱼就是牛尾巴和几条鲤子。
这一网打完,金宏才指挥万峰把船开到一个离岸边不远,水皮上露出一点沙子的地方。
这是一处江里的浅摊。
金宏才就围着这浅滩又砸了两网。
第二网砸了一网鲒花,清一水的全是,这特么是打上鲒花群了?
虽然鲒花位列三花,但是个头和名气就远不如它两个哥哥了,在当时也不算值钱,但好在多呀。
第三网就没打到多少东西了,大概也就二三十斤,但是鱼不多却全是干货,这一网里有嗷花,哲罗,万峰还真发现了几条七里浮子。
每条大概二三两左右。
“这几条七里浮子我要了。”
万峰一点不客气,麻痹的老子摇了一上午船,到现在午饭还没吃呢,这没功劳还有苦劳,没苦劳还有胃涝吧!
金宏才也没当回事儿,反正也没几条。
“回去,趁着那些鱼贩子在这儿,卖了。”
船还没靠岸,几个鱼贩子就在岸上叫了起来。
“老金!有收获没有呀?刚才上来两船可都空了,就看你的了。”
“握草!老金有货!”
当船离岸边还有几十米远的时候,这些眼睛比猫都尖的鱼贩子看到了金宏才船上的白光闪烁,眼神都热烈起来。
船一靠岸,几个鱼贩子就围了上来。
微乎船虽然小里面也是分两三个小舱的。
“这一舱怎么都是鲒花呀?你这不会是抄了鲒花的家吧。”
“这一舱就乱了,什么都有,来老金商量商量,我们扛了。”
“这最少一舱的鱼是给这个小伙的,老梁病了,我把人家弄来了,怎么还不得给人家点鱼,这两舱多的你们看着给吧。”
几个鱼贩子商量了一下:“老金,咱们也是老主顾了,这两舱鱼我们也不挑了,一毛二一锅端了。”
老金点头,那么过称吧。
这两舱鱼一百六十多斤,卖了十九块钱。
万峰就赚了最后一网打下的二十多斤鱼。
既然鱼都卖了,再在江边待着也就没意思了,这都一点多了,再说这里的蚊子也确实凶猛,万峰的脸上手臂上被叮了好几个大包。
金宏才想了想把微乎拖到沙滩上用自行车驮着万峰就回了家。
回到家把这二十多斤鱼倒到一个大盆里,和母亲一起挤鱼肚子。
把其中一些好的鱼挑出来晚上吃,吃不了的直接就晾晒了。
现在这气温如果不挤出来不晾晒,说不定到晚上就臭了。
把这些鱼肚子挤完也就三点多钟了。
万峰削了七八个土豆,把跳出的鱼洗干净。
母亲开始蒸馒头,待馒头蒸好以后就炖鱼。
趁着母亲蒸馒头的功夫,万峰跑到商店把能买到的调料都买来了。
蒸馒头大概消耗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待馒头蒸好以后,万峰把浸泡的鱼捞出来切块入油锅进行油煎,到鱼两面呈金黄色后,下葱、姜、五花肉炒香,烹入料酒,食盐、放入土豆、鲟鳇鱼开炖。
待汤发出香味后,加入味素,扔些香菜段。
这些忙活完了,也就六点多了,就等着老子回来吃饭了。
父亲回来的时候将近七点多钟,父亲一回来全家人就开始吃饭。
家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待饭吃到差不多的时候,万峰开口说道:“爸,妈!我想明天早晨就回去了。”
这次回来解决了思乡之情,给父母带回了一些钱财,解决了弟弟受人欺负的处境,顺便还改造了一下屋子。
如果不是知道五年后全家会回北辽去,说不定他就申请地方盖新房子了。
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他也确实该回去了。
洼后那边还有很多事儿呢,拖拉机不知道弄得怎么样了?
“这离开学不还早吗,在家再住几天呗?”
“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这次回去我到哈宾还得停留一下,蒋明叔要跟着我到我们服装厂去拿服装。”
“哥!那你还什么时候回来?”万俊问道。
“明年吧,明年我这个时候不回来,冬天放寒假的时候一定回来。”
万芳就拽着万峰的手臂:“我也要跟你去。”
万峰呵呵笑:“你跟着我去干什么?走道也不怕丢了?”
“你都没丢,我怎么能丢。”
“好了,你俩吃完饭去玩去吧。”
万俊和万芳下地出去玩去了。
“唉!这才回来待了十多天就要回去。”
“等明年我再回来不就不走了吗。”
诸敏下地打开箱子,从箱子底摸索了一阵掏出一个手绢包,递给万峰。
“把这个给你媳妇。”
什么东西?
莫非家里还有什么传家宝一类的玩意?
万峰打开手绢包,里面有一对铮亮的纯银手镯。
可惜是银的,要是金的就值钱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假名
万峰不知道母亲竟然还趁这么个东西,他好像从来没看见母亲戴过。
不过他没都要,而是留下了一个,不能自己都留着,将来弟弟娶媳妇的时候,老妈拿什么给?
一家一个公平。
明天就是八月一日,万峰回家已经整整十天,既然决定明天就要回去,现在开始就要做回北辽的准备了。
其实也没什么可准备的,回去更没有什么可带的,他和父亲那次进山采摘的木耳一共晾晒出差不多九斤干木耳,这是他唯一带的东西。
别的还真没什么东西可带的,钱他身上还有几百块,路费用不了的用。
八月一日的早晨,万峰背着包和父母告别,父亲因为还要到连队干活就没有送万峰到车站,只是站在家门口目送万峰离去。
万峰一直走到木匠铺时回头还看到父母站在门口…
万峰眼睛有点发涩,狠心转过身一直走到车站再也没有回头。
早进城的班车是早晨六点半到达大林子车站,万峰上车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到了吴县车站。
下车进站就去买到龙镇的车票,在她前面有一个女孩也在买票,当她买好票离开售票口的时候,万峰意外地发现是张旋。
自己回来看到她,自己走的时候又看到他了,缘分呀!
“张旋!”
张旋脚下一个趔趄,然后疑惑地看着万峰:“你认识我?”
万峰点头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两年后我们是同学。”
说完就把钱递进售票口买车票。
张旋疑惑地走了,估计头上的问号都快赶上佛主的头发了,这家伙说两年后和他是同学?这人不会是神经有问题吧?
八点钟万峰踏上了前往龙镇的火车。
中午十二点到达龙镇后,在候车室等了三个小时的火车,下午三点半才坐上开往哈宾的火车。
这个时间段的火车很不符合万峰的要求,因为它到哈宾的时间会在晚上十点左右,这个时间段他怎么到蒋明家去找他?
一切和万峰算计的差不多,火车到达哈宾站的时候还真是晚上十点半。
这个时间点到人家去有点不合适,再说蒋明家地方也不大,两个儿子加他们两口子住着大概有三十平面积的住房,他去了也没地方住。
好在火车站外有国营旅社,万峰就跑到旅社要了一个单间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万峰起床退房后就来到上次遇到蒋明两口子的胡同。
蒋明两口子果然又在这里卖早餐呢。
“老侄儿,回来了?吃饭没?喝碗豆浆。”蒋明端过一碗豆浆一张卷饼。
万峰也不矫情,稀里哗啦就喝了起来。
“你父母还挺好呗?”蒋明一边忙活一边问。
“都挺好的。”
“我以为你还得在家待几天呢。”
“回来看看就行了,北辽那边还一堆事儿呢。”
“那咱们什么时候走?”
“蒋叔,你确定去了?”
“当然了,你以为我和你开玩笑呀。”
“我下车的时候看了一下列车时刻表,七点四十有到渤海的普快,咱们就坐那趟车走。”
七点多钟,蒋明收摊后回家匆匆收拾收拾后就和万峰出门了,在候车室待了半个小时后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在哈宾上车,车上还是有很多空座位的,万峰和蒋明占了两个靠窗面对的位置,一路聊着天。
八一年的夏季火车上是最清闲的,那时也没有什么旅游热,满车厢也没有多少人,除了公事公干的人以外就没有多少闲人了。
这种状况到八五年后就有了变化,旅游的人开始增多,每年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旅游季。
“老侄儿,你说国家的政策出现了松动,会不会再发生变化?”蒋明略显担心地问。
“一个新的政策出现的时候,出现一些反复是很正常的,但大的趋势是改变不了的,只要我们小心点谨慎点,别瞎嘚瑟就不会有什么事儿,到八四年以后形势就会好转。”
政策是当然有反复的,万峰可没忘记明年以八大王为首的全国范围内的抓投机倒把事件。
在这次抓投机倒把罪的浪潮中,纹州有八个个体户成为了反面典型,其中规模最大的胡静林竟然跑到座山雕的故乡隐藏了两年。
直到八四年国家出台一号文件,保护个体户的劳动成果这件事儿才风平浪静,但是这次事件造成的影响还是影响了很多年。
直到九二南巡之后,个体专业户才真正地安下心来。
正因为此,他的服装厂现在是以集体的名义挂靠在洼后的名下,就是为了应对这次浪潮。
“就怕政策三天两天的变化。”
“像咱们老百姓干点什么就怕出现政策变化,经不起折腾呀。”这时和蒋明同一个座位的三十多岁的人也发出了一声感叹。
这人一身标准采购员的打扮,最显眼的是上衣兜里别了三支钢笔。
“这位叔,您这一身打扮可不像老百姓,倒像是国家干部呀。”
那人自嘲地一笑:“我可不是什么干部,只是个小小的采购员。”
这人一口北方口音,应该也是北三省的人。
“您在什么单位工作?”
“常拖一个下属的配套厂。”
常春拖拉机厂!
“常春的?”
那人点头。
“好单位呀,只是您一个铁饭碗的人怎么也会有这样的叹息?”
“唉!我家在常春郊区住,家里人口多,我也想干点什么可是心里老不踏实。”
“叔,那么常拖的一些产品到时候找你能买到吗?”
“你要买拖拉机可以找我。”
买拖拉机当然不会去找你们了,常拖生产的28拖拉机马上就会淘汰,改型的拖拉机好像还没开始投产,它们生产的小型拖拉机还得四年才能上市,到时候我们的拖拉机估计都打出天下了。
万峰眼珠转了几转:“叔,能不能把你姓名,单位地址和电话号码留给我,说不定过些日子我们会有公事上的往来。”
对方很痛快地写了公司地址个人姓名和工厂的电话号码。
对方姓滕,叫滕飞。
“小兄弟,我听了你几句对话,发现你对很多事情很有独特的见地,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阳。”万峰随口胡诌了一个名字。
蒋明奇怪地看着万峰,不知道万峰为什么说了一个假名。
滕飞并没有到常春下车,几站过后就在一个县城车站下车了。
第五白三十八章 我对象 有点缺心眼
滕飞下车后蒋明忍不住问:“我说老侄儿,你刚才告诉他的名字…”
“呵呵,蒋叔,以后在外面遇到人,能不告诉对方真名就尽量不用真名,甚至家庭住址也不要随便告诉别人,咱们倒不是为了骗谁而是以防万一。”
虽然那是个单纯的年代,但是人还不要太单纯了。
人吃五谷杂粮,自然有好坏之分,咱不想去害别人,但也轻易别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