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我就是提醒你一下,别轮胎安上没几天就光板子了,那就鼻涕了。”
“放心,我们的轮胎你就放心用,抗磨又抗造。”
半个小时后,一台拖拉机的四条腿安好了。
“我先开开,你们等会再开。”
万峰不由分说地发动拖拉机,先开到厂门外转了一大圈。
在乡下这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驱动轮抓地紧凑,转向轮转向灵活,拖拉机都没有跑偏的现象。
挺好。
万峰把拖拉机开回来又让机械厂其它人开着检查了一番。
十对驱动轮,五对小轮五对大轮加二十个转向轮。
转向轮十五元一个是三百元,大轮是一百六十一对,小轮一百四十一对,一共是一千八百块。
这边机械厂开了票,魏春光拿着票到小队会计那里领出了钱。
虽然这点钱还不够厂里的职工开一个月工资的,但怎么也是见到回头钱了。
“下车约莫把这解放车装满你再送来,这样不是能省点费用吗。”这点轮胎解放车装得松松垮垮的,根本就没满载,简直是浪费资源。
“我知道,这次不是特殊吗。”
“下次再给我们生产点拖车轮胎,要750—20的,要钢丝胎,不要线胎。”
“没问题,那没什么事儿我就赶回去了。”
“在这吃晌走呗?”
“不了,厂里的工人都等着呢。”
魏春光谢绝了挽留,上车匆匆离去了。
他们厂里的职工眼巴巴地等着产品是否合格的消息,一但合格他们就会开足马力开工了。
“肖叔,把这些生产好的拖拉机都装上,现在就等申阳苏屯农机公司来提车了。”
被魏春光这么一耽误就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待万峰再骑着摩托去县城的时候已经快九点了。
半个小时后万峰来到县城,先把货送给了夏秋隆。
夏秋隆数了三千块钱给万峰,然后问:“你们那拖拉机造好了没有?”
“你还真打算买呀?”
“冬天你们送砖的拖拉机都停了,我到你们那里去拿货的时候难道骑着自行车去呀?冷不说,自行车能驮多点玩意?”
这到是实话,如果专门驮服装,自行车也凑合了,但是再驮鞋自行车就不好干什么了,鞋可比服装沉多了。
“商店里没有买摩托的吗?就是那种幸福250,应该有卖的呀?”
夏秋隆摇头:“没有。”
红崖县毕竟太小了,百货和五金商店大概不敢进,怕卖不出去。
这些人前怕狼后怕虎的,一点没有开拓精神。
第五百五十二章 看个鸡脖
这也不能怪这些经理们胆小,一台幸福摩托两千好几百元,一般人还真消费不起。
如果进回来卖不出去造成积压,这个责任他们还真付不起。
“那你去渤海市看看,渤海一定会有卖的。”
“我那不闲得吗,我跑渤海买台摩托然后骑回来?”
“你可以找到渤海来回拉货的车拉回来呀。”
“也是呀,我想想。”
“你自己慢慢想吧,我还要去办事儿,我今儿事儿可是不少。”
万峰和夏秋隆告别,骑着摩托来到了五交化商店,直接去找江卓秀。
江卓秀估计又和人摆龙门阵去了,柜台里没有他的影子。
何旭倒是在,没精打采地趴在柜台上,身后传来堪比鬼叫一般的音乐。
何旭那台录音机终于装上了一个自制的壳子,非常的丑,简直丑出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用万峰的话来说还不如不装那壳子看着还舒服点。
而且他攒起的这台录音机音质方面这也太次了,乌拉乌拉的全是杂音,和万峰制作的录音机比就差了好几个基数。
何旭并不知道市面上能看到了录音机是万峰自己造出来的,还在万峰面前显示。
“看我的录音机怎么样?”
万峰一撇嘴:“这都一年多了,你的录音机就整出这么个破水平?这乌拉乌拉的听啥呀?”
“老是有杂音,弄不好了。”
“你看你这壳子吧,难看好看不说,我离这么远都看它乱晃荡,这能没杂音吗?我教你一招,你去找些沥青,灌到壳子里它就不震动了。”
何旭眼睛眨巴着:“能行吗?”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江卓秀呢?”
何旭往商店的另一面一指,万峰就看见江卓秀在另一个组的柜台上正在掰活。
万峰转身就去找江卓秀了。
“江叔!”
江卓秀显然还记得万峰,朝万峰点头。
“你们这儿现在还没有卖电视机的呀?”万峰没看到他们的柜台里有电视机出现。
江卓秀楞了一下:“你要买电视机?”
万峰点头。
“我们经理犹犹豫豫的不敢进,说五百多块钱的东西,怕卖不出去。”
这些领导真是一群废材,连这么点胆量都没有吗?
“百货里有没有卖的?”
江卓秀摇头:“这几家都在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当出头鸟。”
万峰非常的失望。
“这么说他们是不准备进电视机了?”
“肯定会进的,以那帮人的德行估计也得年底,现在是别指望了。”
算了,老子还省钱了呢。
万峰没有再在这里耽误时间,和江卓秀告别就驱车到了印刷厂,通过传达室值班的找到了袁海。
袁海当然知道万峰为了什么而来,命人抱了一个大纸壳箱子出来扔到了车斗里。
这是万峰要袁海印刷的拖拉机说明书和宣传册。
万峰拿起一本宣传册看了看。
宣传册印刷的还是很精美的,但也仅仅局限于八一年的水平。
封面是就是一辆红色的拖拉机,车头微微上翘,一副要展翅飞翔的架势。
当然这不是实物照片,仅仅是万峰画出来的。
因为那时候拖拉机还没有轮胎,那照出来多难看,再说就是照出来也是黑白的,还不如他画的五颜六色的呢。
里面第一页就是各种国家的证书照片,再接下来则是各种宣传语,通俗点说就是吹牛比。
把拖拉机吹得都快赶上汽车了。
里面的广告词都是万峰亲自撰写的,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因呐河。
他们的拖拉机注册商标就是因呐河,他先把这段广告词用了,让以后的丰田去抓瞎去吧。
万峰把印刷的钱交给了袁海,并顺路问了一下对联的事儿。
“你们的对联什么时候会印刷出来?”
“怎么也得冬月吧,下来早了也没啥用呀。”
“我还是要一万套,别忘了,最好呢还是给我送到家里。”
这点要求袁海还是能办到的。
这里的事情忙活完了,万峰就带着那些宣传品来到了第三个目的地:红崖县农机公司。
费了点小周折万峰见到了农机公司的潘经理。
潘经理懒洋洋地坐在办公桌的后面,不停地吹着风扇,一副汗流浃背又不耐烦的样子。
“你们厂子要卖拖拉机?”
万峰恭恭敬敬地把拖拉机的宣传册递到潘经理的办公桌上:“潘经理,这就是我们拖拉机厂生产的小四轮拖拉机的产品介绍,我们可不是瞎造出来的,经过国家验收合格的。”
潘经理淡淡地扫了一眼宣传册,并没有拿起来看。
“你们厂子在什么地方?”
“勇士公社将威大队洼后小队。”
“咱们县的?咱们县还能造出拖拉机?”
造拖拉机有什么了不起,要是有充足的配套工程,老子造台桑塔纳给你看看。
“你们的拖拉机出厂价是多少钱?”
“车头出厂价是三千,拖车出厂价是八百,如果公司能一次性地进十套以上,我们一套可以有一百元的优惠。”
潘经理手指敲着桌面思考了半天才说道:“每套三千元,车卖了结账。”
万峰有点目瞪口呆,说好的八十年代初期的人都是纯朴的呢?
“潘经理,我们这一套车一共才一千左右的利润,你这一下子就给砍掉了八百,合着我们卖三千多元的产品就赚了二百元钱?
“二百元还少吗?小同志,我们的工人一个月才三十多块的工资,你卖一套车就赚二百这已经是暴利了。”
暴利你妹呀!
“潘经理,我们厂子是刚开始干的,我们不能等车卖了再给钱,我们是要现金提货的,否则我们无法周转。”
“要现金?要现金这一套车我只能给两千五。”
万峰深吸一口气,这算不算是故意刁难?
“潘经理,我们的产品一但打开市场,销售定会风起云涌一般的火爆,您是不是再考虑…”
“不用再考虑了,我的话就算数,要想进入我们公司的柜台,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样。”
万峰笑着站起来,走到办公桌前把宣传册收了起来。
“潘经理,打搅了!”
说完万峰转身向门口走去。
“你那个小册子放这儿,我有时间看看。”
万峰背对着潘经理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看个鸡脖!
想都没想地推门而出。
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攀不起
走出生产资料的大门,万峰望着大街上穿流的人群深吸一口气。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现在你对我爱理不理,到时候让你高攀不起。
看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万峰决定回家。
车到勇士公社的时候还不到十点半,万峰拐进了公社拖拉机站。
他还有一件事儿没办。
公社拖拉机站里的拖拉机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没一辆到外面作业的。
司机们躲在拖拉机站高大的维修车间里正在光着膀子甩扑克。
梁园百无聊赖地靠在墙壁上,眼睛望着棚顶发呆,他正在看一只不小心飞进屋子的麻烦慌里慌张地寻找脱身的地方。
“小梁师傅在吗?”
梁园后脑勺以墙壁为轴向右转了九十度,就看到一个少年贼眉鼠眼地正在问那些打扑克的人。
很眼熟,一定在哪儿见过这个少年,想起来了,这不是去年冬天雇拖拉机站拖拉机去大英公社拉柴禾的那小家伙吗?
一想到这小家伙梁园不由自主就想起那天在大英公社饭店吃的火锅。
好像好久没下过饭店了。
梁园一跃而起:“你是找我吗?”
“对对,我就找你,咱们到外面谈谈。”
梁园跑出了车间,跟着万峰出了拖拉机站来到公路边的一棵大树下。
万峰递了一支烟给梁园:“梁师傅,我问一下,你们拖拉机站里的人属于国家职工吗?”
“屁吧,我们算什么国家职工,只是临时工。”
临时工,这就好办了。
“那你们一个月挣多少钱呀?”
“十块,一年一百二。”
就这么点呀!
“梁哥,去年冬天拉柴禾的时候,你这个人的为人和技术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有没有兴趣到我们那里去工作?”
梁园眨巴了几下眼睛,疑惑地看着万峰:“到你们哪儿?将威?”
万峰点头:“对,我们现在缺一个22拖拉机司机,那台车我估计你都熟悉,就是以前拖拉机站的。”
“哪台车?哪台车车况可不咋地呀!”
“那台车去年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发动机就大修了,里面大概除了曲轴和连杆没换其余的都换了,现在车况杠杠滴。”
“是这样呀,现在没司机开了?”
“原来的司机准备自己养车了,我们现在缺一个司机,一个月工钱三十,按月开支,就是从洼后往县城送红砖,一天两趟装卸不和你发生关系,你家在对马村住,离将威也不远,考虑一下?”
将威大队的车就是往县城送砖瓦,这个他是知道的。
一个月工资三十,这可是他现在工资的三倍呀,从他家到公社和到将威距离都差不多,完全没有离家远近的问题。
“冬天你们不是歇冬吗,大概也有将近三个月吧,这三个月怎么算?”
“除了过年那一个月,其余都有工资,冬天拖拉机也是需要保养维修的。”
这么说就是十一个月,三百三十块钱,这个标准在农村已经相当的高了,也比他原来的工资多了二百一十元。
梁园认认真真地考虑了一分钟:“我干,那我什么时候去?”
不干是傻瓜。
“明天吧,明天早晨到洼后找我就行,作息时间你可以自己安排,只要一天往县城送两车砖就行,工作难度不高。”
“那好,那明天七点去找你。”
“那一言为定。”
和梁园作别万峰驱车立刻拖拉机站,在走到吴家大队大沟村的时候,道边两个背着两个大包的人引起了万峰的注意。
其中一个看着真眼熟,待车到两人面前的时候万峰嘎一声踩住了刹车。
这不是蒋明吗!
蒋明正在吐沫星子乱飞地和一个万峰不认识的陌生人聊着什么,一看那架势就是在吹牛比。
万峰的摩托在身边嘎地一声停住把两人吓了一跳,待蒋明看到是万峰立刻大喜,二话不说翻身就爬上了车斗。
“江叔,你们怎么走到这儿来了?”
“这不勇士公社吗,我们就在勇士公社下车了。”
这理解没毛病呀。
“要是走,你们应该在孤山公社下车,从孤山公社走到洼后可比在勇士公社下车走到洼后近多了,我们队离孤山公社可比离勇士公社近,只是要淌过一条河。”
“我们哪知道呀。”
万峰摇头,这应该怪自己没告诉明白。
“下次再来你就一直坐到孤山公社下车,一打听就知道往洼后怎么走,走那条路比走这条路最低要近三分之二,这条路到洼后绕远。”
“下次记住了,我们在孤山下车。”
“做稳当了,别甩下去。”
万峰嘱咐一句,启动摩托一溜烟就到了洼后。
万峰直接把车开到栾凤家,这两位估计没吃饭,那就在栾凤随便吃一口。
反正栾凤家每天都有很多住宿的工人吃饭,也不在乎多两个人。
好吃孬吃能吃饱就行。
“这是我小舅子徐宗来,我这次带他来就是往回背鞋的。”吃饭的时候蒋明把那个看样子二十四五岁的人介绍给万峰。
万峰和徐宗来握手。
“上次你拿得货卖光了?”
蒋明是三号那天下午和万峰来得洼后,四号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