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峰在东丹那边刚给别人当完喜鹊,现在就把别人当喜鹊了。
只是这回出现的除了萧亮外还有一位看着像是当官的人。
四十多岁,精明强干的样子。
“这是我们公司经理。”
万峰一听来了个boos,这外交规格升级了,这种规格在洼后就不该他接见了,于是在和对方寒暄两句后就把张海找来了。
张海正准备到公社去办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很多也很乱。
有挂靠供销社开旅饭店的事儿,有和公社打招呼盖宿舍大楼的事儿还有万峰的录音机申请检验的事儿。
他估计这些事情要是办完,估计得天黑。
就在这时有机械厂的人来,说苏屯农机公司的领导来了。
张海没半点犹豫,匆匆地跑了出来。
张海和对方领导握手说了一些拜年嗑后就去队部商讨大计去了。
“萧哥,你们领导来干什么?不会是不放心你来监视你的吧?”
“咱可是合法的工人。”
“呵呵,我就当笑话听听吧。”
“你个混小子,我们领导想要代理权,不知你们能不能给?”
“代理权?这个可以谈,不过你们领导想要多大范围的代理权呀?不会是打算要整个北辽省的吧?”
“这不可能,我们可没那么大的胃口,你说申阳以北地区的怎么样?”
这还叫胃口小?申阳以北可是有四个大区:铁凌、福星、福舜和申阳本身,涵盖四五十个县市,他们也不怕撑死!
“你们不怕涨肚?我觉得你们能把申阳本辖区的代理权就足够你们手忙脚乱了。
申阳本身有十个市区和三个县,就这都够他们忙活的了。
“我们领导说能忙过来。”
“你们要是觉得自己行我们没意见,卖给谁都是卖,你们要是能卖到林吉省去那就更好。”
这就是万峰的意思,但是张海就不明白这意思了,他对代理权这问题一知半解,这种问题还需要万峰来解决。
于是,万峰被叫到了队部。
苏屯农机公司的经理叫潘发奎。
万峰把刚才和萧亮说得话说了一遍。
“你们今年一个月能有多少产量?”
“现在的初步计划是月产五百台,但是不能都供应给你们,我们渤海地区还有两个县的农机公司要货。”
潘发奎想了想:“给我们三百台总行吧?就这么定了,一个月供应我们三百台。”
苏屯农机公司这是收了多大的订单呀,一个月吃三百台!
“你们能销得下去这么多货吗?”
“这是我们的事情。”
万峰和张海对视了一眼,张海微微点头。
“可以,但是有一样我们概不赊欠一点货款,拖拉机上你们的车就得交钱,我们这小厂根本欠不起。”
“这没问题。”
既然都谈妥了,下面就是签订合同了,苏屯农机公司取得了申阳以北四区的因呐河牌拖拉机的代理销售权,一个月包销三百台拖拉机。
因呐河拖拉机厂再无权销售给这四个地区的农机公司拖拉机,当然这不包括个人购买。
合同签订完毕,双方握手。
这次苏屯农机公司来了五辆带拖斗的卡车,装走了十台拖拉机和五个拖车以及几套农具。
潘发奎没有在洼后停留,车装完就连夜启程离去。
待他们走后张海才担心地问:“咱们一个月能生产出五百台拖拉机吗?”
万峰也沉默了一下:“就得指望咱们自己生产的发动机了,如果发动机能成功,一个月一千台都不是事儿。”
说话间万峰脸转向机械厂,那台样机此时发出了急促而迅猛的声音。
第六百零二章 我是最棒的(五更)
当机械厂的工人得知厂子仅仅和苏屯农机公司就签订了一个月三百台拖拉机的销售合同后,立刻士气爆棚干劲冲天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个月三百台这可是去年一个季度的产量呀!
对真的勇士而言压力往往会衍化成动力,这不机械厂人就把压力转化成了动力。
用了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就又装出了一台样机,两台样机同时开始试验。
第一台样机经过三天高速试验后装出了一台样车开始负荷试验。
随后第二台样车也进入实车试验。
这两台样车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拉沙子拉石头拉砖。
反正洼后盖旅饭店和宿舍大楼的事情已经落实,都需要拉建筑材料,这两台样车在试验的同时就当备料了。
挂靠洼后电子器材厂的万峰的录音机也送了两台上去检测,这个东西具体要到什么级别的部门检测万峰也不是很清楚。
反正这两台录音机打从张海拿到公社交给相关部门后就没了消息。
录音机上万峰不着急,但发动机他就着急了,这关系到机械厂今年能有多少效益,他可是有百分之五的利润分成呢。
如果一年真有三千台的产量,一台车的纯利润是一千三,他的百分之五就是六十五元。
三千台车那是多少钱呀?
将近二十万呀!
他焉有不急眼的道理!
虽然和苏屯农机公司的合同履行期是三月份,但现在已经进入二月份了,也没有多少天了。
发动机的事情不解决他可没法放心地回龙江。
尽管昨天还接到母亲的信问他什么时候带栾凤回去。
这些天其中的一台样车就在万峰的手里,他开着这台拖拉机拉了沙子拉石头拉完石头拉红砖拉水泥瓦,就没让这台车怎么闲着。
要不是没化冻,他肯定会拉上两骅犁来个三十公分的深翻,看看这发动机到底扛劲不。
反正它是样车,使坏了是正常,不坏才是意外。
但是意外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一连半个月不管万峰怎么造这台车它就是不坏!
它就是不坏!
最后弄得万峰都郁闷了,他很想烧香磕头求求这台车的发动机你就坏一回吧,你不坏到哪里去发现问题呀!
另一台拖拉机在肖军的手里,他接到的命令也是可劲造,尤其是对发动机的使用是怎么狠怎么用。
情况都一样,这台车在经过了半个月地狱般的使用也是什么毛病没有。
既然发动机这么扛干也就说明它没什么问题了,那么发动机项目也就正式上马了。
去年底招的那批人就被分配到专门生产发动机,同样也设计了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在配件充足的条件下,第一天就生产出了二十台发动机。
这还是流程不熟练的结果,如果流程熟练这一天流水线一天生产三四十台发动机不是问题。
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拖拉机的产量也就上来了,一条流水线一天可以组装出十一台拖拉机。
从二月二十五号开始,到三月一号和苏屯农机公司的合同开始履行的时候,四天时间拖拉机厂已经有近五十台拖拉机等待出厂。
于家栋再次来到了洼后,周炳德又把他派来盖楼了。
在规划完毕后,商定宿舍大楼三月中旬开工,至于旅饭店人家没稀得接,张海只好就近找那些盖房子的瓦匠,反正就二层小楼,和盖民房区别也不大,如果弄不明白那不是还有于家栋在吗。
给他两个钱让他指挥一下不是什么难事儿。
万峰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也计划带着栾凤北上了。
“敏姐,我去万峰家估计最少也得半个月才能回来,家里这一摊子就交给你了。”
“你放心地去吧。”江敏就说了这么几个字。
如果后面再加几个字意义就不同,如果单单听你放心地去吧总感觉这话不太好听。
“厂长,你去了以后我们会思念你的!”李二曼又跳出来了,唯恐天下不乱。
“厂长,你放心地走吧,我们会把厂长打理好的。”
栾凤越听脸越黑:“你们给我停!啥叫我去了以后?啥叫我放心地走吧?你们是不是巴望我再不回来呀?哼!等我回来看我不扣你们工资!”
万峰哭笑不得,这些说话没忌讳的娘们,什么嗑都唠呀。
三月二号,万峰和栾凤启程离开洼后在孤山上车到红崖,然后坐车到普兰县再坐从渤海直达哈宾的普快,用了两天的时间在哈宾车站下了车。
原本想在哈宾陪栾凤溜达溜达,但一看这天寒地冻的就放弃了这个计划,等回来的时候天气暖和一些再溜达不迟。
从哈宾到龙镇的火车就没那么拥挤了,万峰还买到了卧铺。
平生第一次坐火车的栾凤对火车上的一切都感兴趣,经过从普兰到哈宾的火车洗礼后,她对火车本身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车窗外的风景上,趴在窗户边一看就是半天。
“你说到你家后你妈会喜欢我吗?”
栾凤沉默了半天蹦出一句。
“要对自己有信心,只有有信心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可是你这混蛋太优秀了,优秀的都让我有那种自卑的感觉了。”
大大咧咧的栾凤现在也有了这样的感觉,想来她内心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万峰还以为这货永远没心没肺呢。
“你自己是非常优秀的,只是你没发觉而已,可不是谁都能领导三十多个人工作的,尤其还是三十多个女人。”
其实女人是比较难以相处的一个群体,万峰没有半点歧视女性的意思。
女人可不像男人那样心胸开阔,男人可以对一些小来小去的事情视而不见,但女人却常常为鸡毛蒜皮不眠不休。
所以说领导三十个女人工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是吗!你说我真的很优秀吗?”
“真的很优秀,来挺起胸膛跟我说:我是最棒的!”
栾凤果然挺起胸膛,充满自信地喊到:“我是最棒的!”
“再说一遍,我是最棒的棒槌!”
“我是最棒的…你才棒槌呢!”
第六百零三章 回家的路(六更)
一说到棒槌,栾凤的脸就红了,你有棒槌我哪里有那玩意儿?
“我有棒槌是正确滴,不过你也有呀,我的不就是你的吗。”万峰调戏栾凤。
“呸!不要脸,谁稀罕!”
“你说准了?那我送给别人。”
“你敢!”栾凤挥起拳头在万峰身上猛敲。
幸亏这个卧铺间就他们两个人,另外两张铺是空着的,他们说什么别人也不知道。
火车到龙镇时是上午九点多钟,龙镇的客运站就在火车站的外面,两人到客运站买了九点半去往吴县的车票。
客车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入眼的都是连绵的雪野。
栾凤用嘴把车窗玻璃上的冰凌吹出一个圆圈,眼睛贴在圆圈上往外看。
“哇!你们这里的雪真大,头回看到这么大的雪。”
万峰悄悄捅捅栾凤,那意思是怎么把自己整得像二傻子似得,这也值得大惊小怪。
对于龙江冬天的司机万峰的非常佩服的,道上都是雪几乎见不到一点路面,司机照样把车开得像飞一样。
不过那时候的路上一个小时也见不到几辆车,司机只要不把车开到沟里几乎不会发车撞车事故。
到吴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
这是一个非常可恶的到站时间,因为通往大林子的车刚刚发出不久。
那个方向一天就一个班次的车,还没有出租车,这趟赶不上就只能明天了。
两个人没奈何只好去住旅店。
旅社那位开票的大妈用审视特务般的目光在万峰和栾凤身上扫来扫去,大概扫了四十多眼。
最终还是给他们开了两个房间。
麻痹的你装一下糊涂能死呀!死眼子!
安排好住处两人出了旅社到大街上溜达。
吴县的气温可比红崖低多了,这里怎么都说是小兴安岭,就是在龙江也算是比较冷的地方了,比沿海的红崖气温那可不是低一点半点。
抵上十度那都不叫事儿。
幸亏万峰早有准备两人穿得多才没有被冻成冰棍。
吴县小城比红崖小了许多,按照万峰的估测大概也就红崖县城的一半儿左右。
就一条街,几乎所有的商业网点都在这条街上。
两人用一个小时就把这条街走了一个来回。
回到旅社旁边的饭店吃了顿晚饭后就回旅社休息。
一夜无话。
想有话也不行,两个人在两个房间有话也说不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两人吃了早餐后,万峰第一时间到客运站买了下午到大林子的车票。
买票要趁早,就是这样他们也没买到前几号的座位。
买完车票两人就开始逛商场逛市场,一直逛到十点多钟。
到百货商店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到商店里买了一台三洋牌电视机。
八一年冬天四十二连有六台电视,万峰估计家里不可能买。
如果买了这台就但备用的或者是便宜点处理给谁。
万峰把电视机扛到客运站,两人就坐在客运站的长椅上等着到点上车。
下午一点半,开往思吉屯方面的车终于发车了,一个半小时后客车抵达大林子车站。
下车后万峰犯愁的事情发生了,这电视机怎么弄回去?
从大林子车站到四十二的距离可是超过一千米,三里多里,这要是扛回去可特么鼻涕了。
万峰正在迷茫,一个人走了过来:“咦!这不是万峰兄弟。”
万峰抬头一看经过几秒钟疑惑才想起这人是谁:“韩木,你来的正好,给我找辆小车,要不我这电视机弄不回去了。”
“这好说你等着。”
韩木如飞而去,几分钟后就从道边的道班不知谁家弄来一辆两个轱辘的小推车。
有这玩意就轻松多了。
把电视机放在车上,韩木主动推车让万峰和栾凤跟着走就行。
万峰掏出一盒带滤嘴的香烟给韩木,这货推车就更来劲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胡扯不知不觉就到了四十二连。
大道边两帮小孩正在雪地里踢一个漏气的皮球,也不知谁喊了一句:“二胖,那是不是你哥回来了?”
万峰的弟弟万俊小名叫二胖,此时正在抢那个瘪瘪咔咔的皮球,闻听回头往大路上看果然看到他哥和一个女人,还有大林子的韩木推着一辆小车。
万俊球也不踢了飞一般向道边奔去:“哥!你回来了!”
因为跑得急了,脚下又是雪地,万俊脚下一个滑呲娄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