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296部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军已经一副暴发户的样子,店铺里的雇员还多了两个妙龄妇女,万峰没有进去只是站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看了几眼。
    从这货的架势上分析,这货估计已经要万元户了。
    说不定已经万元户了。
    “你说江军现在能有多少资产?”万峰随口问栾凤。
    江军卖的服装几乎全从栾凤的厂子里出来,他有多少流水钱栾凤大概能知道。
    “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从咱们厂子过完年进货流水钱有六七万吧。”
    栾凤今年主要是生产衣服,裤子几乎没怎么生产,普通衣服的批发价现在通常在三块到五块钱之间,平均一下就是四块。
    六七万的流水钱就等于他进了有一万五千件衣服,就算一件赚五毛钱,这货现在已经差不多是万元户了。
    但是他能就赚五毛钱吗?
    批发这个利润差不多了,要是零售呢?这货的店铺零售可是占了很大的比重了。
    这货已经是货真价实的万元户了。
    娘希匹的,怪不得鼻孔都要朝天了。
    要不要去管这小子要点点石成金费什么的?
    没有他这货现在说不定就准备进去吃窝头喝菜汤了。

第六百六十五章 只是小两号
    万峰自己的店铺里依然还是老样子,徐莹和那个叫什么的女孩依然是卖完了货就放假,自由的像因呐河上的鸭子一样。
    现在这两个女人早…
    打从万峰离开后,录音机的产量就明显地降了下来,万峰大舅和那两个人一个月就能组装出一百多台录音机。
    这点录音机甚至不如在时万峰自己组装一个星期的产量。
    这个万峰倒没怎么在意,录音机这种没有核心技术在手的东西,赚点小钱也就行了,那时他没有做大的准备。
    如果他想做大完全可以去买一条机芯生产线,国内有厂家就能做出来。
    不过现在他却有做大的想法了。
    从现在开始到九十年代末期,录音机还有十几年的荣光,他那怕就做十年最少最少也能给他带来几百万的利润,为什么不做?
    待录音机示弱的时候他还可以进入vcd和dvd领域最后再进入其它的领域,如果在这些电子领域耕耘好了,将来进入芯片领域他是不是就牛大发了?
    这好像想多了,他必须记住他只是个农民,有些东西不是他应该涉及的领域。
    不过做录音机应该不是问题。
    “我说小栾同志,我记得你报账的时候好像没报录音带的钱,不会你给我贪污了吧?”
    万峰记得栾凤当时只报了录音机的收入,好像没有录音带的利润。
    临走的时候自己可是翻录了两千本录音带的,就算随机走了四百本那还是有上千本的。
    最起码也有上万的利润呢。
    “有这样的事情吗?”
    “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事情。”
    “那我忘了行不行?”
    “你怎么不把自己忘了?”
    “我只要想着你就行,其余的都可以忘记。”
    只看这还整出诗意了。
    不过栾凤的回答这回万峰很满意,一个女人心里就应该装着一个男人,同样一个男人你就不能指望他心里就装着一个女人。
    集市里转悠的差不多了,两个人就转悠到了鞋厂。
    贴着鞋厂的西墙也在盖一栋二层楼,地基也已经打好采用的是砖混的形式正在盖第一层。
    这是鞋厂的新车间,这栋楼盖好,暂时占据机械厂厂房的那套制鞋设备就会转移到这里,弄不好还会再上一套机器。
    鞋厂里现在生产的胶鞋样式已经达到了十几个品种,从做工和样式来看已经和胶鞋没任何联系,完全就是休闲运动鞋。
    价钱方面,抵挡的胶鞋有小幅的上涨,涨了大约三毛钱左右,而那些档次稍高的鞋则依然保持不变。
    其实胶鞋厂现在最需要的配套厂是皮革,如果自己有一个皮革厂那么鞋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足以应付将来的鞋业大战。
    不过现在集市里已经有外地皮革厂的设点单位,如果鞋厂上马旅游鞋这些皮革厂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关于旅游鞋的生产线万峰觉得让鞋厂的技术人员根据旅游鞋的原理自己设计也不是不可能,摸索着设计呗。
    只要他们能设计出来,以机械厂现在的技术实力生产出来应该没有问题。
    这个问题到时候和栾长远说说,让他布置下去也就完事儿。
    诸平正在队长办公室里看着桌子上的一张规划图,这张规划图还是去年万峰画的,他把洼后能利用的土地几乎都画在了这张图上。
    那个地方作为广场那个地方盖建筑,那个地方做休闲娱乐的地方他都画出来了。
    自从成为小队队长后,诸平感觉自己的时间仿佛被压缩了一般,怎么都感觉不够用的样子。
    “你这就是瞎忙!”
    万峰毫不客气地给他下了个结论。
    “瞎忙,张海跑大队享清福去了,你拍拍屁股滚蛋了,就剩下我我能不瞎忙吗?”诸平生气地叼起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
    “小舅,当官是不是很爽?看你抽烟的档次地皮上来了,这都抽带把的尚海了。”
    “别在那儿说风凉话,你过来看看我设想的合不合理。”
    小舅发话万峰只好凑到他的办公桌前。
    “今年秋天我准备把这片活动房都推倒,全部盖成二层楼,我算计过了这片广场的宽度足够我们盖十二排楼房,这十二排楼房之间的区域全部上摊棚这样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就都不耽误做生意了,这二十排楼房用来安置布匹,服装和鞋帽,后面的那些去年建设的摊棚两侧加装库房作为针织小百货的区域。”
    万峰点头:“这个可以有。”
    “机械厂到东头这片正在盖楼的地方我准备把来自各地的那些工业产品都集中到这里,这些地盘我算计过足以满足下上千个厂家摆摊设点。”
    “也行。”
    这地方原来万峰是准备见旅社和停车场的。
    诸平的手按在洼后和山后之间的河岸边那块平地上。
    “这块地将来就是休息储物和停车的地方。”
    洼后也就这么几块平地,现在全部被利用了。
    “完了?”
    “完了,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挺好,真的挺好!”万峰认真地说。
    这都是什么事儿呀?
    万峰明明很认真地回答诸平的问题,为什么他非说万峰是敷衍他?
    最让万峰不能忍受的是他竟然被轰出来了。
    握草!这栋楼还是当初我力主盖得呢,现在规划者竟然被轰出来了!
    这必须要找个说理的地方。
    于是万峰就来到了机械厂的购销科,对购销科的人下达了一个命令。
    就是在七月底之前给他采购回一套录音机机芯生产线。
    至于钱机械厂先垫着,他七月底回来的时候给钱。
    “小万,这玩意好像不是机械厂用的设备吧?”
    “我知道,这是我用的和你们机械厂无关。”
    “那你说我们可不可以拒绝你的这个要求?”
    “可以呀!我可是最讲民主的,你们拒绝我的要求我不但不会生气,还会给你们奖励。”
    “还有奖励?”
    “是滴!如果你们拒绝了我的要求,我马上到鞋厂给你们一人订做一双高档的休闲鞋。”
    万峰含笑看了一圈购销科里所有的人,最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放心,发给你们的鞋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合格品,不会有一点质量问题,只是会小两号!”

第六百六十六章 别客气挑贵的点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不能把录音机机芯生产线弄来,他们就会被穿小鞋。
    八零年南津无线电五厂引进了一条三洋机芯生产线,生产出获得部级金奖的录音机机芯,后来这条生产线就被克隆了。
    国内肯定有厂家生产这种设备,不过万峰不知道在哪儿。
    万峰不知道这不要紧,这些采购员说不定知道,就是不知道现在也必须找出来。
    用万峰的话讲,这些用公款全国旅游的家伙若是连个生产机芯的厂家都找不到,那你们还活着有什么意思,赶紧回家种地去吧。
    这话的意思已经非常的明白了,如果买不来这套生产线,就都给我回家种地去。
    对这些去年工资不算光奖金就一千五六百元的机械厂职工来说,回家种地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万峰相信他们一定会给他满意答案的。
    威胁完了这些采购员,万峰就去威胁…是看望那些高薪聘请来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的高薪没有白花,起码他们在一年的时间里鼓捣出了十八马力和二十五马力的柴油单缸发动机。
    现在十八马力的发动机已经定型,二十五马力的发动机正在全面验证,估计再有几个月也会成功。
    有了这两款大马力的单缸发动机,机械厂就能生产出一吨一点五吨乃至更大吨位的三轮车。
    别看定型是一吨和一点五吨,农民兄弟可是绝对不会用它们装一吨和一点五吨的东西。
    他们是一定会把两吨三吨甚至四吨的东西装上去的,所以大功率的动力是绝对不可少的。
    这两款发动机定型后,他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研究四缸的柴油发动机。
    万峰上一世摆弄最多的四缸发动机就是495的柴油发动机,因为八十年代后期,无论是尚海50还是江淮50还是长春40拖拉机装得都是这一款经典的发动机。
    在柴油机里这绝对是一款经典的机型,燃油轻马力大,最要命的一条是它不坏,当时在道上跑的拖拉机,几乎看不到这款495发动机在道上抛锚的消息。
    这款发动机的构造万峰是非常熟悉的,原机型的构造已经被他画出来了,他希望这些技术人员能把这款发动机原样仿制出来,再根据仿制成功的经验研究出缸径小一点体积小一点的四缸柴油发动机,不管是485还是480都行。
    将来的四轮低速汽车就指望他们了。
    一但掌握了多缸发动机的技术,将来上马中型乃至重型卡车,最后说不定脑袋一昏可以进轿…
    打住!这又想多了?要进轿车市场这显然是白日做梦,还是别想了。
    现在还是把四轮子和三轮子造好再说吧。
    一九八三年四月,一拖的1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正式批量生产,与拥有年生产能力数万台的一拖相比,年产量只有六七千台的洼后拖拉机厂就是小巫见大巫里的小巫,甚至连小巫都不如。
    但这不是万峰担心的原因,在农村15马力的四轮子明显是干不过12马力的四轮子,这从拖拉机鼎盛时期大道上全是各种12型拖拉机而很少不是12马力的四轮子就可以看出端倪。
    他们现在只需把自己的因呐河12拖拉机做好就行。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自己的机械化生产线,老靠人力终究产量有限。
    这要到北辽省去找专业的厂家设计生产了,去年万峰就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是没有去实行,现在必须要去实行了。
    这个任务也交给那些采购员去完成?
    这个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不过让他们发现北辽省内那个厂子有这个能力应该不是问题吧?他们只要把有这个能力的厂子找出来就行。
    万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肖德祥,这回就不用他去威胁那些购销人员了。
    不知不觉这一下午就晃荡的差不多了。
    万峰和栾凤准备回家做晚饭了。
    张海骑着个自行车从大队回来了,正好在队部门口遇到了万峰。
    万峰对着张海打了个响指:“请你吃饭。”
    张海一听乐得够呛,但是等万峰把他领到陈文心家小吃部门口,这货眼长长了。
    “握草,你就请我吃这个?”
    “你还想吃啥?有人花钱请你就不错了,这还挑肥拣瘦的,不吃那我还省钱了呢。”
    省钱?没门!
    陈文心家的小吃部现在已经改成了最大的二十四平的活动房,不过里面的空间似乎依旧不大,里面放得七张桌子已经满员了。
    好在门口还能放两张桌子,其中一张正空着。
    张海一屁股坐在这张桌子上然后敲桌子。
    穿着白大褂的陈文心亭亭玉立地跑出来,看到万峰楞了一下。
    “那你们家里最贵的东西都给我端上来。”张海拿出一副吃大户的嘴脸。
    万峰才不在乎呢,嘴里还说着气人的话:“张海舅你别客气,尽管挑好的点。”
    栾凤也不说话嘻嘻笑着挨着万峰坐下。
    几分钟后,陈文心先端上来一盘炒鸡蛋,然后一盘拍黄瓜,接着又上来凉拌西红柿和一盘醋溜鱼段。
    最后就是两屉小笼包。
    张海一看翻白眼:“这就是你们家最值钱最贵的东西?”
    陈文心点头。
    张海眼睛在这四道菜上扫了半天,也就醋溜鱼段大概能值俩钱了。
    “把这个醋溜鱼段再给我上五盘。”
    万峰无语了,这货这是打算败自己的家呀。
    “张海叔,您能吃了这么多吗?”
    “吃不了我可以兜着走,丫头片子,快去!”
    陈文心摇头:“没了,就这一盘了,今天买的鱼不多,都卖出去了。”
    万峰哈哈大笑:“文心,把那拍黄瓜给你张海叔上五盘,没有凉拌西红柿也行,今天非让他吃拉…”
    “不许说!”旁边栾凤一声吼,她当然知道这说话没遮拦的东西要说什么,这要是说出来这饭是吃还是不吃?
    万峰那个稀字就生生地憋了回去。
    菜也就这么滴了,张海这货拿酒撒开气了。
    “给我来十杯啤酒!”
    万峰一听马上又加了十杯:“给他来二十杯,喝不完他就是这个。”
    万峰抬手做了个王八的手势。
    万峰巴不得他使劲儿喝个五迷三道的呢。

第六百六十七章 佛曰:不可瞎说(五更完毕)
    四月中旬的天气在外面喝啤酒并不是什么赏心悦目的事情,气温还没达到那个程度。
    所以万峰喝的很少。
    陈文心家的包子味道做得不错,这已经成了她家小吃部里招牌了。
    万峰就可劲拿包子垫肚子,在张海喝了三杯啤酒的情况下他只喝了一杯。
    三杯啤酒下肚,张海起身去了一趟厕所,回来后怨气似乎随着一泡尿被嗤出去了,话匣子正式打开。
    “外甥,我今天下午想了一下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