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峰闭着眼睛假睡。
果然不一会儿栾凤哭泣的声音没有,嗷一声坐了起来,大概过了一分多钟才听她小声嘀咕:“原来是梦,吓死我了。”
随后就是脑袋落枕头上发出的砰一声,接着一条滚热的膀子就落到了万峰身上,最后一条腿也扔了过来。
万峰大气都不敢出了,尽量装出熟睡的样子,直到身后就传来悠长的呼吸声和轻微的鼾声才把精神放松下来。
这杀手终于又睡了。
经过昨天下午到晚上几个小时的练习,栾凤自认为已经掌握了骑摩托的要领,因此吃完早饭就骑着摩托上班去了。
待栾凤走后万峰到了姥爷那屋,叮嘱姥姥按时服药。
中药如果对症下药了,对人身体的调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惜后世的人被那些西方势力出资买下的喉舌造谣忽悠的连自己都不信任祖宗传下来的医术了。
二零零三年一场非典让西方意识到了中医的可怕。
那场原本为了制造华国社会混乱颠覆华国政权而出现的非典,在西方人眼里基本属于无解的病毒竟然在中医面前碰了壁,短短的几个月竟然就被中医克服了,甚至几毛钱一包的板蓝根都有预防作用。
这让那些邪恶势力认识到要想用病毒对付华国人,不把中医消灭就根本没有可能,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媒体网络上开始出现了铺天盖地的抹黑中医的文章和段子。
别说这一招是非常管用的,不但忽悠的民众对自己祖宗留下的医术不相信了,就连无数的中医都改行变成了西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别人信不信万峰管不着,他自己相信就行了,中药就是再不好也吃不死人,西药那可是真的能吃死人的。
在看着姥姥喝了一碗药后,万峰才放心地离开姥姥家。
万峰漫无目的地来到集市,一时想不起自己该干点什么。
他已经回来三天了,也许自己该回去了。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说明自己不应该再待在这里了。
在经过停车场的时候,万峰看到一辆客车敞着门,车上有两个人估计是司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上去和他们闲聊了一会儿。
这辆车是来自林源县客运公司的,他们是被别人租来的,这些商贩包一次车四百元。
林源县在北辽西部,靠近内蒙省,离洼后这里的路程七百里。
来回一千多里地四百元这个价格不算贵,只是这车跑这么远路上能行吗?
这还是那种老式的客车,不但容量小而且速度慢,这种客车在本地跑了短途还凑合,跑长途根本不行。
“我们也知道这些车辆不符合跑长途的需要,但这是公家的,公家不换我们有什么办法。”客车司机无奈地说。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买车跑这趟线呀?”
两个司机楞了:“买车?为什么要买车?”
“赚钱呗,你们已经跑过这趟线了,已经知道跑一趟能卖多少钱了,为什么自己不买车搞运输,国家现在又不是不允许。”
运输业不论是货运还是客运都应该算是最早开放的领域,国家是允许个体经营的。
“没想过,从来没想过。”
“这可是非常赚钱的买卖呀,将来你们若是不干了,这条线都能卖个好钱。”
“买辆客车得多少钱呀?”
这个万峰还真不清楚,不过怎么也得几万吧?应该不超过十万。
一听十万两个司机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多么好的赚钱路呀。
上一世的这个时期谁也不知道生意该怎么做,现在作为重生者的万峰看来,这遍地都是赚钱的道呀。
要不要鼓捣张海开个客运公司?不用跑的太远,就把申阳以南的这些县城拿下来,那一条线一年还不划拉进来十万八万的,这是多少条线呀?一年几百万完全无压力呀。
不过现在的客车好像不太行,东丹黄海客车厂有一款经典的客车应该在八五年问世,待到这款客车问世的时候将威开个客运公司未尝不可。
只是开客运公司前期的投入太大了,一辆车就得十万八万的,张海未必有这样的胆量。
从客车上下来,万峰来到队部和梁万小队会计出纳有扯了一个多小时的闲篇,看看十点多了就打算到服装厂去。
他准备这两天就离开到常春办点事情然后回龙江去,所以他想多陪陪栾凤。
可是他刚走到洼前队队部那里,竟然意外地看到栾凤正垂头丧气地从对面走来。
咦?摩托呢?人回来了摩托却没有了,这货不会是把摩托卖了吧?
栾凤也看到了万峰,黑着脸走过来,身体好像还在和谁较劲一样地扭着。
“摩托呢?”
“还有脸问,看你买的破玩意儿,坏了!”
坏了?这不可能呀!这款摩托虽然构造简单了点,跑得慢了点,但还是挺扛造的,怎么可能两天没到黑就坏了。
“怎么坏了?”
“打不着火了!我骑骑突然就灭火了,再怎么踩都不着火。”
“那你推回来呀,又没多沉。”
“我一生气就扔厂子里了,我才不推呢!”
这事儿办得很栾凤,换一个人都干不出来。
这要是在道上坏了,这娘们会不会把车往大道上一扔就往家走呀?
万峰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六百七十七章 英明的二厂长(五更完毕)
栾凤因为生气提前半个小时走了,因此当两个人回到了服装厂时,服装厂还没下班。
那辆红色的摩托车孤零零地被遗弃在办公室和传达室中间的空地上。
万峰来到摩托车前先是检查油尺,没问题,又检查火花塞,也没问题。
踩了两下,车秃噜噜地就是不着火。
现在只有一个可能了。
把住摩托晃荡了两下,前面的油箱里响起了极微弱的声音。
“你今天上午骑着它跑了多远?”万峰扭头问身侧两手拄着大腿弯腰观看的栾凤。
“没跑,我来时就放在这里。”
“我耳朵不好使没听清,给我再说一遍。”
“没…没跑!”这回栾凤脸上没有那种镇定自若的表情了。
“我问问厂里的人,我觉得她们能告诉我你上午干什么去了。”
“你咋知道我上午骑着它转悠了?”
万峰没好眼色地看着栾凤。
栾凤嘻嘻一笑:“你真聪明,太厉害了!”
“少给我拍马屁,说!骑着它上哪儿去了?”
“也没去哪儿,我就骑着它在南边的大道上溜达了一会儿。”
“溜达了一会儿?油箱里都没油了你告诉我就溜达了一会儿?”
“啊?没油了呀,那是不是装上油就又能跑了?”
“是!”
“耶!”栾凤嗖地跳了起来,刚要在空中来几个闪展腾挪可一看万峰的脸色,赶紧落在地上做淑女状。
万峰非常想笑,但必须憋着,憋着。
这个时候必须不能笑。
“你看你想笑就笑呗,像憋屁一样多难受。”
完了,憋不住了。
昨天回来的时候装满的油箱,这一小箱油足够从洼后跑两个来回红崖县城,昨天晚上加今天一上午就被她生生地耗光了。
这一上午万峰估计她最短也骑着这玩意跑到勇士公社,而且还不止跑了一回,否则根本不可能把油都烧光了。
“在哪里没油的?”
“在卧虎屯口。”
卧虎屯村口离小树屯南头有大约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从大队院里到卧虎屯口距离在五百米左右,车在卧虎屯口没油栾凤推着回到这里。
“还是有点运气的,你要是在大沟那儿就没油了,你得下午才能推回来。”
“哇!你就是厉害,就像你看见了一样。”
这是厉害吗?这要是猜不出来,猪说不定都会瞧不起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话一定是为栾凤量身定做的。
万峰骑着厂里一位女工的自行车回到洼后,回到家倒了一瓶汽油。
这汽油是昨天回来时,从那辆给他送摩托的汽车油箱里抽出来的,万峰用塑料壶抽了一壶。
把汽油倒进油箱,踩了几下摩托突突突地着火了。
栾凤又耶了一声。
要不要教教栾凤说欧也丝?西方那啥片里的女角可是很爱喊欧也丝的。
若是栾凤一口一个欧也丝听着一定带劲。
万峰莫名其妙就嘿嘿地笑了两声。
服装厂的女工围着摩托看稀奇,栾凤竟然还当起了师傅给她们介绍摩托的驾驶技术,看得万峰这个无语。
自己都特么二把甲呢还教人家。
“厂长,我今年不要工资也不要奖金了,到年底你就给我发个这玩意行不?”一个女工嘻嘻哈哈。
栾凤眼珠转了几转:“真的?那你们要是把今年过完年发得工资都退回来,年底我真一人给你们发一辆摩托。”
这娘们其实一点不傻,就是特么的爱迷糊。
服装厂去年的利润近百万,年底就发了不少的奖金。
今年服装厂的利润过百万一点问题没有,栾凤准备今年拿出十万发奖金,在加上过年每人发的服装,服装厂现在一百六十人,每人能发近七百元的奖金,工人今年平均工资在五十左右,加上奖金价值完全超过一台摩托的钱,棒槌才不干呢。
“要不年后的工资不用退,现在你们不要工资奖金到时候我也发摩托。”
现在到年底还有八个多月的时间,栾凤一算现在开始她也合算。
女工们也不傻,一听厂子答应的这么痛快,马上就集体否决了那位女工的提议。
这些女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栾凤能以比她们小的岁数镇住这些娘们也不简单。
服装厂食堂中午的饭菜是大米饭,豆腐炖白菜。
万峰要求服装厂的伙食一个礼拜必须要有一次细粮的主食,每天中午晚上必须要有菜。
饭菜不一定要好但保证吃饱。
在这里住宿的人一天象征性地收三毛钱的伙食费。
人家姑娘给自己干活,不能在伙食上亏待人家,最低要求也要比她们自己家里的伙食要好。
这些细粮是万峰拖人买点,包产到户后偷着从农民手里买点,再买一些议价粮就对付下来了。
服装厂搬到这里他这还是第一次在厂子里吃饭,没想到就赶上这个礼拜唯一的一次细粮。
运气真的很不错。
女人吃饭也堵不住嘴,哇啦哇啦的说过不停,整得食堂里吵吵闹闹的。
万峰端一碗饭,把菜扣到米饭上,搅合搅合就跑到门口外面靠墙蹲着吃饭。
服装厂的工人也知道他这个小厂长说话没遮拦就故意跑到他身边逗他说话。
吃过饭他身边竟然也围了不少女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桃花运泛滥了呢。
“二厂长,二嫚师傅说你歌唱的贼拉拉地好听,我们可从来没听过,唱一段我们听听呗?”
“对,兰芝师傅也说,你唱得有一首叫不脱鞋的歌非常的有气势,一般的女生都唱不上去你能唱上去。”
完了,不脱鞋这首歌看来要成服装厂的传家宝了,这是打算代代往下传吗?
“你们都一边吃去好不?吃个饭也不让我吃清闲,都围着我干什么,我吃得和你们一样也没特殊。”
唱歌?搞什么搞,现在嘴正忙着扒拉饭呢,你让它唱歌?它就是想唱老子也得愿意算。
“那你吃完饭唱呗,还利于消化。”
这是有人要害朕呀,老子肚子吃得溜鼓,咣一嗓子吼上去,已经滚圆的肠子崩断了怎么办?
”既然你们爱听歌,等年底给你们开个联欢会让会唱歌的都上去唱唱。“
“二厂长你说得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上去唱歌跳舞的还有奖品。”
“二厂长英明!”
第六百七十八章 改善服装厂的业余生活
八三年四月,轻工业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的全国第一次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盛况空前,很受群众欢迎。
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也前往参观,给予指导,在展销会期间,上海市手工业管理局还组织了全国第一支服装模特表演队到会表演,展示他们的服装新款式、新产品,扩大了销售量。
可惜峰凤服装厂是个体经营没资格参加这样的盛会,否则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服装厂现在两班工人二百多人,这些工人不能一天到晚的老干活,适当的也要给她们组织一下活动,放松一下精神。
万峰也在想要不要也搞一个模特队什么的,虽然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似乎也不需要什么模特队,但他想给这些姑娘一个展示自己青春和美丽的机会。
再有就是这些姑娘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服装厂的女人们年龄小的十七八岁,大的二十二三岁,并且百分之九十都是未婚,她们有充沛的精力需要宣泄。
虽然服装厂在防范乱七八糟上做的不错,但是万峰知道堵不如疏,光堵不疏不是什么好办法,应该给她们一些正确的宣**力的方法。
大队的这个院子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万峰认为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来。
吃完饭,万峰回洼后雇了一辆三轮车来到了县城进行了一番采购。
他买的这些东西是集市上没有的品种,主要就是体育用品和一些乐器。
体育用品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乐器则是一些民族乐器,当然也有吉他和定音鼓以及电子琴什么的。
铁壁阿童木里的卡西欧电子琴,非常的贵。
这些东西花了万峰好几千块钱,主要就是这台电子琴值钱。
食堂那排厢房放电视机的那间大屋子就成了这些乐器的放置地,万峰打算挑一些有音乐舞蹈天赋的姑娘组建一个音乐舞蹈队,聘请一些音乐方面的人来教授她们唱歌跳舞演奏。
万峰相信如果他愿意,在这些人里培养出个歌星什么的也不算难事儿。
如果培养好了,将来自己录个录音带什么的拿出去卖还剩了请歌手的钱了。
夜班的姑娘们对万峰买回的那些音乐爱不释手,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一副没见天的样子。
一个姑娘把吉他从套子里拿出来,一扒拉琴弦吓了一跳。
“万厂长,你买的这些东西你会弄不?”有女工问。
万峰摇头:“不都会,很多都不会摆弄。”
“这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