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万峰感觉张石阡就是个拉皮条的,这货在南方不会兼差也干这个吧?
最快更新 m。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口岸开通
华国和苏联的贸易如果追溯历史的话可以追溯到二三百年前,在二十年代华苏边境的贸易还如火如荼。
但是后来鬼子来了后中断了一段时间,建国时重新恢复但在六十年代两国交恶后贸易再次中断。
八四年总书记曾经到过黑禾视察,鼓励开展民间贸易。
从八五年开始,两国边民利用冬季封江的机会零零星星地在龙江江面上就有了贸易往来,只是规模非常非常的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华国这边只要是生活用品都可以做交易,而苏联那边能供应的货物品种则非常的少,大多是狐狸皮、貂皮、皮帽子、呢子大衣、大皮靴这样的产品。
万峰望着还在建设中的大黑禾岛,总有一种大黑禾岛在封江前不能投入使用的预感。
龙江封江通常在十一月下旬,现在才八月初,如果等着封江那可早呢,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若真是那样他就来早了。
来早了就只能在这里干靠着了。
不靠也不行呀,张旋也去了将威,两个老婆都在那边,他就是想撒火都找不到对象。
虽然仓库门前的小街上现在也出现了操皮肉生意的人,但是万峰可没准备去粘这些流萤。
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干才能打发这无聊的时光,万峰想了半天让曲阳通知梁冰玉上班,既然闲着也是闲着那就趁这时间学学俄语。
也不要求会写,只要能会简单的口语就行。
反正老子有钱,不就是支付对方一个月三百元吗。
捎信让李明斗李涌和何萧也来到黑禾,统统给我学俄语。
梁冰玉一身冰凉地成了一群男人的俄语老师,杨炮和王中海竟然也跑来凑热闹,说是学好俄语为将来的华苏贸易做贡献。
只是看这两货抓耳挠腮的架势怎么都不像那么回事儿。
韩广家和杨建国等四个有军队经历的人学的非常认真,万峰也学得很认真,就连张石阡也学得聚精会神的,而李涌爷俩和何萧就有点敷衍了。
尤其是李明斗,华文他都没学好你让他学俄语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几次上课都睡着了。
“我可告诉你,你未来的媳妇可在江对岸呢,你要是不学会将来你们两口子就只能用手比划了。”
李明斗当场就嘴角抽搐,当时的动作非常像电影追捕里的横路敬二。
“其实这玩意就是死记硬背的玩意儿,你要是下功夫还真能学会,你若是学会了俄语将来当个翻译一年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万峰苦口婆心地劝李明斗,只是说出的话他自己都不信。
李明斗若是能当翻译他觉得自己就是八腿的驴。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专心学习的人几乎都会简单的用俄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而李明斗则只学了哈拉少、沃得嘎、黑列吧三个词。
三个词其中沃得嘎是白酒,黑列吧是面包,两个和吃有关。
这期间,曲阳给万峰办好了贸易许可,经营范围还是非常多的那一类,涵盖服装小百日用品钢铁农资等,也就是说万峰可以经营除能源和军火外很多的项目。
同样这期间,郭武和蒋明两伙人都各自发来了一批货,万峰的仓库现在已经装满了十一个,货物本钱达到了二十五万元。
万峰暂时停止了备货,余下的仓库还要留着装交易来的商品,而且似乎封江前交易没有开始的迹象。
仓库里有二十多万的货物,警戒的强度自然就增强了。
那十几个警卫日夜巡逻,把仓库看守的固若金汤。
黑禾口岸是一个四季通商的口岸,夏季靠渡船过境,冬天则靠汽车来回运输。
大黑禾岛迟迟没有动用的原因是增加了投资,扩大了建设工程规模,设有大小5个交易厅,300多个摊位,以及酒店停车场等。
现在的规模就不是几个月可以实现的了,据说要建设很多年。
这是曲阳给万峰传递过来的消息。
万峰的心一沉。
若是要建设好几年,他进的这些货物岂不要泡汤了!
货物那点钱若是泡汤了也就泡汤了,权当做买卖赔了,可是他还要在这里等好几年吗?
曲阳摇头:“没你想得那么严重,那只是正式运营的时间,在大黑禾岛建设好之前,会实行试运营,不耽误你做生意。”
闻听此言,万峰才放心。
“那要什么时候开始试运营?”
“原来计划是九月份,但是现在看怕是要推迟到十月份了,再过一个月就开始了,其实冬天过江更方便,到时候两个开通冰上通道来回可以进行大宗的商品运输。”
万峰要做的买卖就属于是大宗的商品交易,他可不是来倒腾苏联的大皮靴和望远镜的。
布拉戈维申斯克是苏联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单这城市里就有各种企业上千家,万峰要交易的就是这些企业。
曲阳所说的再有一个月贸易开通也没有实现,而是一直推迟到了十一月中旬。
和万峰当初的预感一样,还真就到了封江的时候贸易才开通。
等待的滋味是痛苦异常的,这两个月的时间万峰在这里待的是五脊六兽的,唯一的好处就是他们的俄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可以不用翻译就能进行大部分口语的交谈了。
龙江冬季的结冰方式和其余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一次性就封江的。
龙江封江的时间长达半个月,封江初期龙江始终处于一种夜晚结冰白天化冰的交替中。
夜晚结冰的江面在白天气温上升的时候会化开,形成满江跑冰排的奇景。
就这样经历十几次的封冻解冻,最后龙江彻底的封死了。
这种封江的会造成两个独特的结果,一个是江面极度不平,因为江面最后封冻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冰排组成,所以坑坑洼洼,这和其它内陆江河的封冻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另一个结果就是冰面的厚度非常的厚。
普通江面河面的结冰厚度大约在三十公分到一米之间,而龙江的冰层厚度普遍在一米半到三米之间。
这个厚度的冰层足以称重二三十吨的卡车在上面行驶,只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万峰期盼已久的黑禾口岸贸易试运营终于开始了。
最快更新 m。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一笔交易
现在到大黑禾岛上无须借助任何交通工具,踩着冰面就可以过去了。
而且因为大黑禾岛在华国一侧,距离也就百八十米远。
苏联那边离大岛就比较远了,也不过七八百米的距离。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上去,必须是取得商贸许可的人才可以登岛,若是随便谁都可以上岛那不乱套了吗。
即便这样华国这一方上岛的人也有上百人,这些人像赶集逃难的一样背着大包小包地上了大黑禾岛。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有这么一溜长长的人流,和华国这边的人也一样,他们也背着大包小包,只是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大概唯一手里什么没拿空着手上岛的也就是万峰这几个人。
万峰的货物种类太多,就是一样拿一件上岛那也是很惊人的数量,再说他也不是到岛上摆摊换小商品的没必要带那么多东西,因此他选择空着手上岛,但是让李明斗和何萧一人背了个小包。
第一天他主要就是实地看一下交易场所和双方进行交易的商品,心里好有点数。
跟着万峰上岛的人是韩广家杨建国李明斗何萧,其余的人都留在仓库里守家。
今天因为不需要谈什么生意,万峰连翻译也没带,经过三个月的突击学习,他自然日常用语没什么太大问题。
和毛子女人谈情说爱可能还不行,但是进行交易方面的交流应该可以。
他们天天学习的就是各种商品的名称和俄语的数字说法,再就是换不换卖不卖这一类的商业用语,应付买卖绰绰有余。
过了边检海关的两栋小房子,万峰一行人就算是正式地踏入了华苏双方的交易区。
那栋扇形的大棚成为了暂时交易的场所,华国的人从西门进入,毛子则从东门进入。
大棚里面几乎空荡荡的连个台子也没有,一些角落还堆放着一些建筑材料。
里面也没有暖气,大概也就是起个挡江面上凛冽寒风的作用。
大棚里面纷乱的如同农村的集贸市场,华国这边来的人按照地面的划线在线内占一个地方开始摆摊,而苏联一方的人摆摊的则不多,而是背着包在里面乱窜。
“你说得毛子女人在哪儿?”李明斗被万峰天天用毛子女人洗脑,大概是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这货一进大厅这货眼睛就三百六十度扫描,想看看正宗的毛子女人到底什么样,她们和二毛子三毛子有什么区别。
“呵呵,急眼了?今天估计没有了,别急,今天没有还有明天,明天没有还有后天,只要你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毛子女人早晚会有滴。”
或许是第一个交易日的原因,今天确实没看到几个毛子女人,就是看到几个毛子女人也都是大妈级别的,代表不了什么。
双方封闭口岸敌视了几十年,看对方都像看动物园里的新奇物种一样,你看我眼晕我看你懵比。
毛子普通身材高大,在华国几乎都在傻大个的形容范围之内,一个个眼窝闪着鹰一样的目光。
万峰对这些外国人不觉得新奇,他可是看过各种有色人种的。
韩广家对这些毛子也没什么好奇的地方,虽然南面越香蕉国和华国人模样区别不大,但是三哥那边可是有很多和白人没啥区别的高种姓人种的,他也是曾经沧海自然不觉得新鲜。
其余的人就不一样了,包括杨建国都没看到过外国人,因此看得不亦乐乎。
在其余人看新鲜的时候,万峰的注意力则集中在华国这些商贩摆摊经营的货物上。
这些货物大多是一些生活用品,什么手电筒、暖水瓶、蜡烛以及服装鞋帽等。
几乎每个摊子前都有毛子在和摊主进行交易,他们拿出他们带来的货物双方像打哑谜一样比比划划。
毛子的商品几乎比较单调,各种毛皮,香烟、刮胡刀再就是军品,像军大衣、高腰的军用大马靴、望远镜等。
万峰就看中了一双高腰的马靴,就是电影里苏联红军军官穿得到膝盖高的那玩意儿。
这双马靴如果现在在华国买得三四十元。
万峰想了想回身从李明斗被的包里抓出一条毛巾,拍了拍那个正在展示大马靴的毛子的肩膀。
“换不?”
毛子看看万峰手里的毛巾,摇头用俄语说道:“不需要!”
不需要没关系,万峰有的是小商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可是还没等万峰再从包里拿东西,那个毛子竟然指着万峰脚下的鞋:“换这个!”
“没有!”万峰干脆回答。
“就要你脚上的这双。”
万峰差点一屁墩坐地上,这毛子有病吧,脚上的鞋他也要?
这亏着是冬天,要是夏天这就是一双臭鞋,这他也不嫌乎?
什么玩意儿呀!
万峰脚上穿着一双棉旅游鞋,这是洼后鞋厂出品的,样式非常的新颖,这种鞋也在采购清单里。
到冬天了他就从仓库里翻出一双穿在脚上,已经穿了一个多月了。
万峰指指自己脚上的鞋:“你要换它?”
毛子连连点头,咔嚓一声就把一双大马靴塞到了万峰手里,然后就哇啦哇啦地说了一气。
毛子说话要是长了快了和放机枪区别不大,这万峰就听不懂了,他学的那点东西哪里能应付这种场面。
不过看毛子的表情,他脚上这双鞋对方是势在必得。
万峰这双鞋在洼后鞋厂的采购价是四块,市场上的零售价是六块,已经算是上档次的鞋了,而且还穿了一个多月,表面有很多污渍。
一双大皮靴好几十元,怎么算都不吃亏,而且人家还是新的,不换那不是白痴吗。
万峰刷地就把鞋脱了下来,然后就把大马靴套脚上了,稍微大了一点不过比那双休闲旅游鞋可缓和多了。
毛子如获至宝地拿起万峰的鞋,用大衣袖子一擦笑嘻嘻的装进包里。
这二货,好像还占了便宜一样。
穿上大马靴走路的感觉都不一样,大棚里是水泥地面,这家伙踩在上面咔咔响,相当的有气势。
李明斗看看万峰脚上的大马靴,又看看自己穿的面欤B。
“我也想要!”
想要就换呗。
万峰指着大马靴问毛子:“还有没有?”
毛子摇头:“就带了一双。”
麻痹的带一双鞋你做几毛的交易。
最快更新 m。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脑袋确实一根筋(五更)
这货没有皮靴了,别人说不定还有,万峰带着人马前进,见到一个背包的毛子就指指脚下的马靴问对方有没有。
有的毛子没带这玩意儿,但带马靴来交易的人还是不在少数,不一会儿功夫万峰就遇到了好几个。
第二个完成马靴交易的是一个毛子青年,这货倒是没有扒谁脚下的鞋,而是用一双马靴换了两块力士香皂。
当然这双大马靴就穿到了李明斗脚上,李明斗穿上马靴咔咔地走了几步,很有点威风凛凛的架势。
不过这货接下来要做的事儿就让万峰无语了,他还想把他那双棉欤B装包里带回去,被万峰快速伸出一腿踢到了旮旯里。
都有大皮靴了还要一双破欤B。
接下来万峰分别用一瓶洗面奶,两双袜子和三块大大泡泡糖为韩广家、杨建国和何萧分别换了一双马靴,同时还用一条毛巾换了一个军用望远镜。
一些毛子一看万峰这边货的花钱较多,就围上来七八个吵着闹着要和万峰做交易。
就在万峰准备再替韩猛和赵刚也换一双大皮靴的时候,两个毛子青年出现在万峰面前。
那些围着万峰的毛子被这两个家伙吼了几嗓子就像见了猫的老鼠一样躲开了。
凭万峰的社会经验,这两个人一看就不是良善之辈,从他们不怀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