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563部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6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广家本能地菊花一紧。
    韩广家这个郁闷,这还能不能好好的玩了?这又不是在外面和敌人肉搏。
    在战场上和敌人面对的时候,他用得招数比这还下流无耻呢。
    码的,现在教会了徒弟反过来对付师傅了。
    “该!让你教他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这货本身就不是好鸟,你没看他打球吗,那些损招都辣眼睛,黑禾警察都被他给教坏了。”韩猛看到韩广家一脸郁闷在一边幸灾乐祸。
    就算万峰用尽了下流招数,但照样不是韩广家的对手,韩广家轻轻松松地一个别子就把他扔地上了。
    这回万峰躺在地上不起来了。
    “不打了!怎么也弄不过你,看来要弄过你就得等你老了再说。”
    “切!我老了好像你还年轻似得。”
    “我起码比你年轻五六岁吧,现在可能看不出什么,等你七十岁的时候我才五十多岁,到那时弄过你就没问题了。”
    万峰又开始乱算数字了。
    七点吃饭,早饭是大米粥,咸鸭蛋和咸菜。
    万峰要了一碗稀溜溜的大米汤和两个馒头。
    到现在为止他依然保持着在高中时期早晨的饮食习惯,馒头喝大米汤。
    这种平平淡淡的食品他竟能从中吃出一种淡淡的清香气,这让其它人很不理解。
    吃完早饭,万峰在基地里转了一圈。
    这个基地今年用一年,明年四月份就没用处了,因为苏联混乱了口岸也就关闭了。
    口岸关闭这个基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口岸再开的时候已经是九二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不一定会再来了。
    一想到这里,心里就有些不清不楚的感觉,怎么说这个基地也是给他做出巨大贡献的,多少还是有一些感情存在的。
    直到当他看到李明泽的时候这种感觉才像退潮一样退去。
    “李明泽,你若是再晚来两个小时就看不到我了。”
    “什么意思?”
    “因为我就走了,回北辽了。”这白痴,我还能死了呀!
    “这么说我急急忙忙地来了正好。”
    “进屋说吧。”
    万峰带着李明泽来到他的办公室。
    “那个飞行员同意了咱们的要求,但是他要二十万卢布,他说了如果答应他的要求,他会把苏27详细的数据都写出来。这个我做不了主,就急急忙忙地赶来了。”
    我以为什么事儿,不就多了十万卢布吗。
    万峰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让张志远写了个条子,盖上基地的印鉴递给李明泽。
    “凭着这个到沙米洛夫那里去拿钱,对了,还有你那五万卢布的奖励你一并领回去,免得我还得想着。”
    言出必行,答应过的事情就必须兑现。
    李明泽收起了条子。
    “他没说什么时候能写出来?”
    “得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东西总不能光明正大地写吧,他也得偷偷摸摸的。”
    “钱别一次性都给他,他把资料交过来再给他,但是得保证他写的是真的。”
    李明泽挠头了:“这个怎么保证呀?我又不懂,总不能找人去鉴定吧?”
    也是,这事儿还真没法说,只能赌了。
    但愿毛子飞行员有职业精神,别瞎鸡脖写糊弄老子。
    “这段时间我不在这里,情报你收到手后想法送到…还是亲自送到这里给我手下的人吧,过年期间这里有我的人在值班。”
    万峰挥手把李涌李明斗还有何萧叫了进来。
    “记住这三个人,到时候你过来送资料的时候一定要交给这三个人中的一个,除此三人外其它的人不可以交,记住没有?”
    李明泽记住了李涌三人的相貌后点头。
    “那我走了。”
    李明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走了。
    李明泽走了,万峰他们也该动身了。
    m。

第1264章 小万来了(五更)
    
    早晨九点半,万峰,韩广家、杨建国、韩猛、赵刚、张闲、郑松和臧韵丽一行八人和还留在这里的张志远李涌等三人挥手告别。
    在小街口的广场上打了两辆吉普出租车赶赴机场。
    从江边到黑禾市爱辉机场有四十多里地,万峰等人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
    黑禾机场大概是万峰看到过的最清闲的机场了,每次坐飞机的时候,机场里都是空荡荡的,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等机。
    远没有哈宾机场里的人多。
    这样的航班能不能保住成本都是两说就别奢望赚钱了。
    比如说现在离过年还有十六天的时间,候机厅的人比往日多了,但也没多多少。
    划拉在一起包括万峰一行人,大概也没超过四十人。
    八八年能花一百几十块钱坐飞机的人怎么说都是少数。
    就这些坐飞机的人还都是做买卖的人,普通人就更坐不起了。
    飞机票是提前买好的,几个人在候机厅里等了不到一个小时登上了飞往哈宾的航班。
    这趟从哈宾到黑禾和从黑禾到哈宾的航班多少年以后都没有怎么改变时间。
    下午一点,众人到了哈宾飞机场。
    杨建国韩猛赵刚三人马上就买了一般下午两点到常春的机票。
    而万峰他们五人则买了一点四十飞往渤海的航班。
    在哈宾机床和杨建国三人分手,万峰五人先于杨建国等人登上了飞机。
    下午四点半左右,飞机在渤海周水机场降落。
    这次他们坐的航班不好,时间赶的有点不合时宜,赶了这么个时间到了渤海。
    这个时间段就别指望还有班车通红崖了,只能在渤海找个旅店住下等明天了。
    既然在渤海住宿了,万峰准备去看看师傅。
    张广谱终于还是举家回了渤海。
    他是在前年秋天的时候回城的,当时万峰不在将威也没有给他送行。
    这也是万峰的生活里最近两年没有出现他的原因。
    上两次过路渤海,因为时间的关系万峰都没有去张广谱家看看,这次时间充足了怎么也要去看看。
    虽然他和张广谱并没有师徒之名,但万峰在心里始终把他当师傅对待。
    安排好旅社之后,万峰叮嘱张闲和郑松两口子别可哪儿瞎走,走丢了他们可找不着。
    万峰和韩广家出旅社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寺沟。
    车到寺沟以后,在一个还营业的小店买了几瓶酒几条烟,就来到了张广栋家。
    他不知道张广谱具体在什么地方住,只好来找张广栋。
    张广栋这些年始终在做服装生意,依然经常到万峰服装厂去拿货。
    只是机缘不巧,这两年他也是没见到过他。
    渤海的人在北辽省是出名的爱穿爱浪。
    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就是形容辽南这一带的人的专属名词。
    这句形容词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没有人再提及。
    因为有这个基因,在渤海卖服装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峰凤服装厂生产的峰凤系列服装始终走在潮流的前头,已经成了北辽省的地方名牌。
    别说在北方,现在影响力已经辐射到长江以南了。
    张广栋这些年始终在渤海代理峰凤牌的各系列个季节服装,已经成了峰凤牌服装的一级经销商,有批发小幅度调整价格的权力。
    可以这么说,渤海所有售卖峰凤牌服装的摊点和店家,货都是他供应的。
    在寺沟,他俨然已经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
    他家的那栋四合院已经变成了一座正面三层,两边两层的小楼。
    前面的院门也是一溜平房,这里就是他放置货物的地方。
    万峰到来的时候,这些平房里灯火通明,外面的大街上还停着好几辆机动三轮车。
    可惜拉着窗帘,看不清屋里人在干什么,只能看到不时有人影在窗帘上闪过。
    看到这陌生的楼房,万峰竟然没敢进去,地方是这里没错,但是这房子却不一样了。
    这要是走错了就尴尬了。
    直到里面出来一个背着个大包的人万峰才斗胆问了一句。
    “大哥!这是张广栋家吗?”
    那人把肩上的大背包扔到一辆三轮车车斗里才回答万峰的话:“来拿货的?赶紧进去吧,他正好在仓库里。”
    万峰松了一口气,是这里没错了。
    万峰来到铁门外,不想铁门里还有还有打更站岗的,万峰不认识。
    “找谁?”万峰不认识对方,对方同样也不认识他。
    “我找张广栋。”
    “干什么的?”
    “我是他朋友,你告诉他将威来的朋友,姓万他就知道了。”
    守门的噔噔噔进去了,两分钟出来一脸的笑容。
    “我师傅正在仓库里出货,不能出来迎接你,让我带你进去。”
    这青年管张广栋叫师傅自然就是他的徒弟了。
    “哥!我自己进去就行,两步远就不用麻烦了。”
    万峰没有让守门的带自己进去,都走到这儿还用人带,还不够丢人的呢。
    进了院子往左拐进了左边的门脸房。
    万峰先趴在门玻璃上往里看。
    就见屋子里靠外墙有一个很长的类似于橱柜的东西,橱柜里排列着一件件衣服裤子,羽绒服滑雪衫什么的。
    这些服装上还能看到用阿拉伯数字标着的号码。
    地中间有四五个人有的在挑货,有的在数钱有的在看样。
    张广栋也在数钱,明显这是接收了一笔货款。
    万峰推门就走了进去。
    待进门才发现门边靠墙是一溜柜子,那些服装就在这些柜子里放着。
    “师叔!”万峰叫了一声。
    “刚才小蝌蚪说将威姓万的,我就猜着是你,但我这有几个老客在拿货实在出不去,抱歉了小万!”
    小蝌蚪?刚才那青年竟然叫小蝌蚪?
    他有没有找妈妈呀?
    “没事儿没事儿,一家人不说这虚头巴脑的。”
    “师叔,我是路过渤海,主要是来看看我师傅,我不知道他在哪儿住,就找你这儿来了。”
    “哈哈,出门看右边那间厢房楼,二楼就是大哥家,他刚回去吃饭没多大一会儿。”
    张广栋来到门口对着院子就喊了一嗓子:“大哥!小万来了!”
    东厢二楼的窗户咣当一声开了,一个脑袋伸了出来:“谁来了?”
    这大冬天的开窗户,万峰都跟着一哆嗦。
    m。

第1265章 无意出山
    
    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声音,自然是张广谱了。
    万峰心情有些激动:“师傅,是我!”
    借着院子里的灯光,张广谱看到了万峰,在一个愣神之后高兴地喊到:“原来是小万呀,快屋里坐。”
    说完缩回脑袋匆匆下楼。
    万峰和韩广家被迎进了一楼的会客厅,分宾主落座。
    “哎呀!小万,我一点没想到你能出现在这里。”
    “这两年我有两次过境渤海,但是时间都非常的紧张就没过来,这回时间较充裕我就过来看看,我师娘和两个孩子还好呗?”
    张广谱两个孩子,今年大概大的也十四五了,小的应该十二三了。
    “好好,都好!小万,这这别一口一个师傅师娘的,我会不好意思的。”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
    张广谱的视线落在韩广家的身上,他并不认识韩广家:“这位是?”
    “小树屯老韩家的老三。”小树屯就一家姓韩的,张广谱多少都应该有点印象。
    “老韩家当兵的那小子?”
    韩广家点头。
    “你不是当兵的时候一走就没了音信吗?村里都传说你上了阅南战场,然后就失踪了。”
    失踪的意思就是牺牲了。
    韩广家笑笑:“那时候也可以这么说吧,因为我所在的部队比较特殊,不能和家里通信什么的。”
    张广谱点头示意理解。
    “师傅,您全家回来的时候,我恰巧不在将威,也没来给您送行,您没生气吧?”
    “小万,还说这些干什么,你是能人师傅知道你不在家。”
    “师傅,你回来以后现在干什么呀?”
    在红崖的时候,张广谱主要在青山镇卖服装和电子表,当电子表式微没有多少利润的时候也就搬回了渤海。
    “现在就是帮你师叔弄弄服装什么的,吃饭什么的不是问题。”
    “没在家弄个买卖?”
    “也想过,一想自己都四十多了,也就没什么雄心壮志了,凑合着过吧。”
    “师傅,您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四十多岁还属于壮年,怎么就得过且过了呢?我觉得你还能干一番事业的。”
    张广谱自嘲地一笑:“干什么呢?去工厂上班人家也不要我这岁数的,再说工厂那一个月百八十的我也看不上眼,干买卖也没什么好的项目,就这么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在我帮着我家老二批批货,跑跑腿,他一年给我个六七千元,过日子没问题了。”
    八八年初,一年有六七千收入的人并不多见,已经属于高收入群体了。
    张广谱当初在红崖的时候,跟着万峰倒腾电子表和买他服装的时候,大概也赚下了十万八万的家底,现在有这种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就那两个钱如果不投资出去赚更多的钱回来,再过个十年八年的,通货膨胀就把那两个钱吞得差不多了。
    “师傅!您如果就想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下去那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如果什么时候还想干点什么买卖就到将威去找我,我给你介绍些生意什么的,您是不是从回渤海就没到将威去过?”
    张广谱点头:“别看我现在没干什么,但也没多少清闲时间,将威还真没去过。”
    “将威现在变化大了,我是说小树屯的变化不是说洼后,我师叔没和你说过?”
    “说啥呀,他现在都不去将威了,他需要的服装肖军就给捎来了,我记得他好像也有一两年没去过将威了。”
    怪不得自己在将威没见过张广栋,原来他现在需要的货都是肖军的客车给捎的,自己基本不到将威来了。
    “肖军那趟终点到寺沟的客车站点就在我家外面的街道上,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到这里,卸下人和货下午两点回发,你们要是不急着回去,明天坐他的车回去就行。”
    万峰今年回来没有见过肖军,但知道他现在的买卖已经干得很大了。
    不但从事客运,现在也介入了货运领域。
    “我们可没时间等,我们明天上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