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7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师资问题教育局长倒是没含糊,拍着胸脯说教师不是问题。
奠基仪式后,万峰和谭春开始研究这栋大楼的图纸。
大楼的图纸是谭春找人画的,也是一栋四层的大楼,大楼的坐向面南背北。
“今年九月份开学学校将有三千名学生,我怎么感觉这四层楼要不够用呀!”万峰管村要了一份将威人口的登记资料,在看完以后皱着眉头说道。
原来他也不是十分清楚将威具体有多少学生,现在看到统计结果后有点吃惊。
正常一个农村大队的学生数一般都在三百到五百人之间。
五百人的学校那就是大村子了。
可将威倒好,竟然特么的等于五六个村的学生数了。
一百一十米长的楼身,就算十米长一个教室的话也不过能坚壁出十个教室,四层楼也仅仅四十个教室,这还没算间壁墙占去的面积。
剩下的十米是楼梯的面积。
四十间教室装三千多学生,一个教室得装七八十人这不是扯蛋吗!
“我也感觉不够用,这还亏着老师们工作的地方在副楼里,否则更不够用。”
“长度不能改了,高度也不能改了,学校建太高了遇到个什么灾害不利于疏散,那么就改副楼吧,把副楼也延长加两层。”
原来副楼的设计坐西向东,只是一个三十米长的二层楼。
“长度加到七十米,层数加到四层,我再给你二十万,你马上去改图纸。”
这样一改就多出了十间教室。
五十间教室装三千多学生,虽然拥挤了点但也算是能装下了。
谭春骑着钢马找人改图纸去了。
他手下的一些人则开始挖主楼的地基。
同时,一些运输的个体户也开始往这里拉沙子石料红砖水泥等建筑材料。
诸平带着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去腐败了,万峰没跟着去。
因为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梁国邕打来的,要他明天出席化肥厂的开工典礼。
化肥厂都开工了?这么快?
万峰细细一算,这马上就四月份了,化肥厂一期开工也就理所当然了。
化肥厂开工那么钢厂的开工也就不远了,钢厂开工了将威的火车是不是也该通了?
天知道他是怎么从化肥厂联系到火车上的。
好像前天还是大前天,路基已经全部修建完毕,中间的桥梁除了县城边红水河上那座大桥外,其余的桥都建成了。
据说县城那一段都开始铺铁轨了。
看来五一将威通火车也指日可待了。
第1664章 烟贩子
接完电话,万峰和谭春告别,一个人从三角地往南大湾走。
三角地现在有三个小企业,这是早期刚规划的时候留下来的,后期把工业区放到东山后这里就再没有企业落户。
除了三个小企业外,在靠近湾口的地方还有一个类似于自发的贸易市场。
这个市场主要就是卖各种‘进口货’,并没有服装鞋帽什么的。
湾口的那些酒店饭店小吃部和东山小区的住户都是这个小菜市场的经济来源。
当南大湾成立工业区带动湾口成为服务区后,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卖菜的。
最开始只是当地农民自家园子里出产的各种蔬菜,吃不了拿到这里卖个毛八分的。
后期随着越来越多卖菜的人进行,这里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小市场。
品种也逐渐的丰富起来,从最初的蔬菜发展到现在水果、海货、肉类、调味品的综合市场。
每天早晨五点多钟,这些人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摆摊卖货。
到晚上五六点钟收摊回家。
小树屯自然是要收税的,如果不收税垃圾都没法收拾。
说到垃圾,每一个工业发达的地区,污染和垃圾都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将威虽然污染控制的不错,但是垃圾这个东西随着企业的越来越多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从南大湾工业区开始的那一天,将威对垃圾的处理就制定了严格的措施。
万峰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垃圾分类。从每个企业做起。
可回收的垃圾比如纸张、塑料、金属这些可利用的垃圾都流入了废品收购站。
不可回收可焚烧的垃圾则有专门的焚烧点。
不可回收不可焚烧的垃圾则能处理的处理,实在不能处理的就得找地方填埋。
并且制定了较严厉的奖罚制度。
这个制度从企业慢慢蔓延到了各个农家住户,几年过去,到现在在将威人人基本已经养成了自己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别说大人,就是小孩都不会乱丢垃圾。
就拿这个小菜市场来说,每个摆摊人所拥有的区域里的垃圾,如果不怕被罚款就要自己处理。
他们把这些垃圾分类收集然后交给小树屯专门负责处理垃圾的人。
因此一向以脏乱差闻名的菜市场,在这里却给人以非常整洁的感受。
万峰从这个小市场穿过,在和摊主打招呼的时候也闲着没事儿问一问物价。
从八八年后,物价就有点漫天飞舞的趋势了,虽然八九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但是后遗症依然存在。
很多产品的物价早已不是三年前的价格了。
这其中涨幅最大的就是鱼肉类了。
万峰随口一打听也是感到一些吃惊。
猪肉两块三,牛肉两块七,羊肉竟然差二分钱就三块了。
还有鱼类,几年前三毛两毛的鱼现在已经完全见不到踪影了。
万峰在卖鱼的摊位打听了一下,最便宜的鲅鱼一块五,鲢鳙鱼一块八。像鲤鱼鲫鱼和海里的带鱼等干脆就过三块了。
万峰还记得自己当年卖鱼的时候最贵的鱼也才一毛多钱一斤。
这里的人有不少人是认识万峰的,不停地和万峰打招呼,也有向他推荐产品的。
在路过一个烟摊的时候,摆烟摊的一个中年人神秘兮兮地向万峰推荐他的产品。
“万总!能在这里看见你真是稀奇呀。”
万峰看了这货一眼,想起来了,这不是那老谁家的小谁吗?
这货和他也算是将威时期的同学,不过比他高一届,和刘胜光是一班级的。
当初和刘胜光一伙还和他开战过,但是万峰想不起他的名字了,依稀觉得好像是叫于晓。
“你是叫于晓吧?”
“是呀!想不到你还记得我。”
“王八蛋,当年你可是背后偷袭过老子的,这当然得记着。行呀!卖开烟卷了,我说你有许可吗你就卖?若是没有我劝你还是别摆弄这玩意儿,小心被工商没收了。”
于晓回头就拽出两张奖状一样的东西给万峰过目,一张是营业执照,一张烟酒经营许可。
“咱可是守法经营。”
“有没有市场上没开放的烟?”
于晓立刻神秘了:“这就对了,你现在这么大人物哪能抽市面上的烟,你要什么?我给你批发价,你进来!”
万峰进到他的摊子里面,这货从案板底下一堆抽出一张白纸壳子神秘地递到万峰面前。
万峰接过一看,就看见一大片熟悉的名字。
全包84中华:83元;全包84云烟:55元;红山茶42、红塔山48、茶花31、阿诗玛39、恭贺新禧33、大重九28、石林36…
都是市面上没开放的禁烟。
“你这叫守法经营?”
“嘿嘿!卖那些小烟利润低,偷着卖点,又不是卖假烟。”
万峰想了想,虽然自己不抽烟,但是家里还是应该预备些好烟,不说自己老子抽烟,就是家里来个人他堂堂南湾集团这么大一个企业老总,没有拿的出手的烟也确实难看点。
再说这两天要到诸国雄那里去,怎么还不拿两条好烟过去。
“麻痹的看在当初咱们打仗的份儿上,今天就照顾照顾你,给我最低价啊!”
于晓乐了:“你还想着那时候的事儿呀?”
“想个屁呀!我和刘胜光现在都尽释前嫌了,哪里有功夫还想拿下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儿。”
万峰在于晓这里订了五条中华,五条云烟、五条红塔山、五条茶花、五条恭贺新禧。
这些烟一共花了一千二百多元。
“晚上我给你送到家里去,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货。”
这个万峰可以理解,他在这里摆摊,这样的烟一样能带个三盒两盒就不错了,多了他自然不敢带出来。
万峰交了钱:“如果晚上不送去,明天我就当你是骗子,就来砸你摊子。”
于晓呵呵笑:“你放心!晚上七点之前保证给你送去。”
万峰离开这个小市场,回到了厂子里,想了想给诸国雄打了一个电话。
主要是询问军方的五十万块芯片加工完毕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在弄明白是万峰后,诸国雄的回答言简意赅:“到申阳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1665章 他们打不起来
四月一号,万峰参加了化肥厂的开工仪式,作为化肥厂设备的捐赠者,万峰获得了参加参加剪彩仪式的资格。
他和县高官以及主管工业的梁国邕以及化肥厂的厂长参加了剪彩仪式。
化肥厂的一期工程具有年产三十万吨尿素的能力。
当时尿素的出厂价是三百多元一吨。
三十万吨的能力将为红崖创造亿元的产值,并能解决上千个就业机会。
这些化肥除解决本地化肥的供应问题外还将辐射到周边县市,极大地缓解辽南地区化肥供应紧张的问题。
要不说商人这东西真是嗅觉灵敏。
红崖这边化肥厂开工,大门外就堆满了卡车,都是来抢化肥的。
参加完化肥厂的开工仪式后,万峰又和梁国邕去看了一下钢厂的建设情况。
与化肥厂和自己关系不大相比,钢厂才是和他的企业有关联的项目。
钢厂一期五十万吨精钢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因为抓得紧的缘故,施工时间比预期提前了近两个月,有望在六月份点火出钢。
这个钢厂已经被列为北辽省九零年度重要建设项目。
而且已经引起军方的高度重视。
从县城回来后,南湾集团最后一条二十万台发动机终于上线了。
这样南湾集团就有了年产八十万台摩托车发动机的能力。
这条线比原来的计划晚了三个多月上线,本来去年底就应该上线的。
这条线只是一条发动机生产线,它并没有配套组装线。
它只是一条纯粹的发动机线,主要是供应市场的。
金诚集团只有一条八万台的生产线,是从铃木玛莱希亚公司原装引进的。
铃木的ax100发动机在日笨国内并没有生产,它的生产线再玛莱希亚。
金诚这条线就是从玛莱希亚来的。
华国庞大的摩托车消费市场他们的这点产量根本不够,他们没有造生产线的能力,只能从南湾集团购买发动机。
年前的时候,金诚集团就来人和南湾集团有过接触。
诸勇主持的谈判,双方经过协商谈判,达成了南湾集团一年为金诚提供十万台发动机的协议。
每台发动机的售价为三千五百元。
要不说经过几年的锻炼,诸勇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儿。
这么一来,一台发动机的利润竟然和一台整车的利润持平了。
这让万峰…很想欣喜。
华国这么大的市场,现在只有建设的重庆八零,嘉陵和洼后的七零。
再就是南湾和金诚的ax100以及木兰五零。
这几个厂家现在虽然能造出上百万辆摩托,但是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供应。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职工平均月工资在一百五十元的时候,这些摩托车究竟都卖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个问题万峰也是不怎么清楚。
弄不清楚的问题万峰一向是不浪费时间的,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万峰带着杨建国和韩猛以及程功上路了。
这回诸国雄或许要交代芯片研制的事情,这必须得有一个内行的人。
若是没有内行的人在场,万峰就是鸭子听雷。
因此程功是必须要随行的。
彼时,红崖已经开通了直达申阳的长途客车。
他们就是坐着客车到申阳的。
五百多里的路程坐了七个小时的车,待到了申阳几个人都是疲乏不已。
在申阳一个招待所胡乱睡了一夜后,第二天早晨八点,万峰一行人在一个神秘的地方见到了诸国雄。
“你们上次做的芯片非常的好,军队所有的应用部门用了都是一片赞扬,他们对咱们国内能造出这样的芯片感到欣慰。”
一见面诸国雄就扔过来一顶高帽。
程功非常高兴,自己的成果受到赞扬尤其是军方的赞扬是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是万峰就没有感到高兴。
他总觉得诸国雄给他戴高帽不是什么好事儿。
“诸姥爷!那芯片这个月就生产完了,你们还要下一批吗?如果不要我就准备转到民用领域去了。”
如果转到民用领域,还会创造出远高于军方的利润,每块芯片多赚个三十二十的根本不是事儿。
“军方暂时用不了这么多的芯片,你们可以转到民用领域去了,不过我们需要一种芯片,这个芯片的要求是这样的,小吴!你和他说说。”
一个小战士精神抖擞地向万峰走来。
万峰赶紧发表声明:“别和我说,这是我们企业的程工,上一次的芯片就是在他的主导下研发,你们的芯片有什么要求和他说,和我说就是对牛弹琴。”
程功被那个姓吴的战士带走了。
屋子里就剩下诸国雄和万峰。
“姥爷!我这次来给您带了几条烟,但是门岗不让带进来,都在杨建国身上呢,你要是不敢要我就带回去了。”
“什么烟?”
“中华!不是金中华。”
金中华比万峰买的84中华可是一条便宜了二十元呢。
“我凭啥不敢要?”
“你们军队事儿多,万一担心这烟里有点什么乱七八糟的呢。”
“什么叫军队里事儿多呀?别人送的我还真不收,不过你送的我当然要收下了。”
万峰此时才突然意识到给诸国雄这样的人送烟酒什么的确实不妥。
这里面还有一个安全问题呢,以前他还真没这地方想。
“小万!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将来的战争是电子时代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