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843部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84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联系一下。”
    十多分钟后,怒气冲冲的林来嵘电话打回来了:“不超过四千元的电脑显示器?万总!你可以去系了。”
    “湘港有没有生产电脑显示器的,技术落后一点也行。”
    “只有做配件没有做整机的。”
    八九十年代的湘港电子业其实挺繁荣的,有厂家一千三百多家,员工十几万人,产值列当时的湘港各行业第二位。
    可惜都是做电子表收音机这些低档玩意儿,再就是给人家做配件。
    “那你能谈下最便宜的价钱是多少?”
    “最便宜也得五千二百元,我拉到湘港一台就得背上一百元。”
    “给你五千三百元,先给我拉一万台来。”
    “啊!一万台显示器我才赚一百万!这都对不起我的功夫钱。”
    “我这个产品是准备赔钱的,你起码还赚钱了,就这样了。”
    万峰咔地挂了电话,气的林来嵘光着屁股从床上跳了起来。
    这娘们睡觉也喜欢果睡。
    放下电话万峰就皱起了眉头,就是五千三百元这个成本也太贵了,必须的自己想办法。
    万峰坐在椅子里脑袋里开始想呀想。
    自己投资生产?
    显示器这玩意儿上一世他也是没少鼓捣的。
    上一世后期他搬到乌炉镇去住的时候,他家左右各有一个网吧,他也没少给他们修显示器。

第1913章 一块肥肉
    红崖最早出现游戏吧大概是在九八年,一个小房间,四五台电脑,没有互联网也就是几台电脑联机打游戏。
    当时最流行的游戏就是红警。
    一个小时四块钱。
    万峰一个朋友当时就鼓捣让他在乌炉干,告诉他保证赚钱。
    万峰一打听一台电脑要八千多,马上就把脑浆子差点摇飞出来。
    九八年投资三四万,他自己都不值这个价。
    后来红崖县城一个叫张勇的人到乌炉开游戏吧,时间应该是二零零零年。
    好像刚出现互联网,不过张勇的游戏吧没有联网,这给了另一家可乘之机。
    因为就在万峰家右边,万峰没事儿就去帮着张勇看机器。
    电脑里除了游戏就是少数拷进去的电影。
    游戏依然以红警为主,再就是仙剑奇侠传之类的国产rg外加摩托英豪等游戏。
    随后另一家网吧开在万峰家左边,因为当时的乌炉只有供销社盖了一片楼,这里是当时乌炉镇的商业中心。
    所以,这两家的电脑出了问题都找万峰,电脑本身硬件他摆弄不了但是显示器他还是敢摆弄的。
    虽然显示器和电视机里面有区别,但是摆弄几次他也就会了。
    这一世他若是投资电脑也不是研究不出来,但是时间上不允许。
    时间还是一方面的,主要是他集团现在的投资项目太多了,不可能什么都自己生产。
    万峰否决了自己办厂的想法,开始寻找替代者,三想两想就想起了774厂。
    九一年,774厂全年亏损六千五百万元,借款三点六亿,固定花销八千万,工厂每天什么不干都得23万的花销。
    774厂可是有过辉煌的过去的,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平均年利润可是达到过四千三百多万元。
    如果不是华苏交恶,国家开始建设大三线而抽调了人员和机械,774厂必将成为华国电子行业的领军人物。
    从五六年到八四年的二十八年间,774厂对外援建工厂三十一个,输送领导层两千名,各类技工一千三百多人。
    本厂里多个生产线、分厂,被移交、合并到了外地。
    三十年时间里,本厂规模没有一点扩大,反而不断萎缩。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774厂成了一个被榨干的企业,工厂里几千台设备都是几十前的设备,没有增加一台新机器。
    尤其最近两年,774厂已经到了组织职工去搬卸大白菜、折书页订书、女工打毛衣,到饭店去干保洁服务的地步。
    连续11个月发不出工资和退休金,已经出现了老职工到菜场捡白菜叶的情况。
    原来的姚厂长推举出一个叫汪德盛的人当厂长,五月份,774厂正式更名为北晶东方电子集团公司。
    汪德盛一上台就喊出了四个五计划用五年时间使集团销售达到伍亿元,年利税总额五千万元,员工人均年收入五千元。
    不过口号好喊事儿难做,晶东方现在一无资金二无项目,正处于抓瞎的阶段中。
    汪德盛只能自筹资金,企业干部出五千元,普通工人出五百元,好容易凑了六百七十万元。
    但是这点钱只够晶东方发三个月工资的。
    好容易募集上来的钱当然不能发工资了,于是,现在的晶东方有点疯狂,简直像开百货公司一样,卖东方壶加爽口液,卖保健营养茶,卖节能灯制冷设备,申办边境易货贸易公司,经营北京烤鸭店,成立电器维修中心…
    这些消息是米广南告诉万峰的。
    米广南告诉万峰这个消息的时候万峰非常惊讶,虽然南湾集团和774厂没有什么直接的商业往来,但双方也是认识的呀。
    几年前当时的774厂长还来过南大湾,怎么不来找他呀?
    既然774现在叫晶东方了,那么有些事情也可以做做了。
    万峰把顾红忠找来,自己连说带比划把crt显示器的构造和原理说了出来。
    顾红忠一脸惊讶“万总!这些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
    “嘿嘿!我要说我做梦有人教我,你信不?”
    “我信你个鬼!”
    “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不重要,你能给我制成电路图吗?”
    “给我两天时间。”说完顾红忠就走了。
    顾红忠前脚离开,后脚万峰就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你是国营77…晶东方吗?”
    话筒里传来一个鼻音很重的男人声音“这里是晶东方,原来的774厂,您哪位?”
    这人这是感冒了吗?
    “我是北辽南湾厂的厂长,我姓万,我想和你们领导谈谈。”
    “南湾厂?我就是晶东方的厂长汪德盛。”
    汪德盛现在倒是没感冒,但可能是着急上火的原因,嗓子非常不好,说话瓮声瓮气的。
    “汪厂长,我们想要一批电脑的显示器,我记得你们厂曾经做出过显像管,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显示器?”
    “你们能要多少台?”
    “这个没准,如果销路好了几十万上百万不是问题。”
    汪德盛深吸了一口气“万厂长,我需要和厂子里的人研究一下,明天给你回音可以不?”
    “可以,你记下我的电话号码,8xx009。”
    汪德盛记下电话号码“万厂长,我马上就去调查,再见。”
    汪德盛挂了电话后并没有去调查什么。
    他知道这个叫电脑显示器的东西他们现在做不了。
    虽然晶东方的前身研究出过彩色显像管,但是电视机和显示器看着差不多,但是里面有很大的不同。
    再就是他们也没有生产线,就是能研究出来到哪里弄钱去买生产线?
    还能纯靠手工制作?
    但是不做,这可是一块送到嘴边的肉呀。
    几十万台乃至上百万台。
    他们本身就是电子行业的,对于这一行的利润是非常清楚的,他当然知道一台显示器能赚多少钱。
    一台十四寸的显示器五六千的售价里,超过一多半都是利润。
    这没招,你自己生产不了,老外就会对你露出獠牙。
    就这价,你爱买不买。
    真要有几十万台的量,他们企业怎么也能赚几百万,也许晶东方就活下来了。
    汪德盛想了半天拿不用定主意,他决定去问问老厂长,让老厂长帮他拿拿主意。
    于是他骑上自行车就向已经退休的厂长姚民家奔去。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914章 满耳都是胶鞋的故事
    姚民退休后并没有得到一刻清闲,企业连饭都吃不上了,哪里弄钱发退休金。
    没退休金到哪里去清闲?
    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他都准备去捡烂菜叶了。
    自己过不好还时时惦记着工厂那点事儿,所以,他这一天也是愁眉苦脸的。
    汪德盛来到姚民家就把刚才接到电话的事情说了一遍。
    “谁?”姚民楞了。
    “对方说是北辽一个叫南湾厂的厂长,姓万!”
    姚民一拍大腿:“哎呀!我这不老糊涂了吗!怎么就忘了这个人,三年前我还和老米老万他们去过,早想到他早就好了。你马上去找他,晶东方能不能活下去就看他了。”
    汪德盛疑惑:“真的?”
    那个人就能让晶东方活过来?
    “哎呀!别犹豫了马上打电话…别最好你亲自带两个人过去一趟,这样显得咱们重视,快去!老子今晚可以喝两杯了。”
    汪德盛虽然半信半疑,但回来后还是立刻做准备,带了几个技术骨干连夜坐火车去北辽。
    在汪德盛带人到火车站坐火车的时候,万峰正在接张璇的电话。
    “亲爱的!有没有想我呀?”张璇把自己的声音弄得娇滴滴的,听了让人仿佛身上钻进了一群蚂蚁。
    “想了,想得我都想不起来了。”
    “你是不是该到我这里来了?”
    “来不了,我现在正在研究修仙。”
    “研究修仙?”
    “是啊!我要练成分身术,到时候像孙悟空那样拔根毫毛再变一个我来,一边一个就不用争了。”
    “咯咯咯!坏蛋!又胡扯了,咱别修了,别把毫毛扒光了成白条鸡了多难看。”
    万峰正扯呢,下班的栾凤一身火红地进来了,凑到万峰跟前一听,一把就抢过话筒。
    “死张璇!不许勾引我男人。”
    万峰吓了一跳,这个娘们这是怕别人听不见吗?
    张璇一点不害怕:“姐!你不能老霸着他吧?”
    “小样,现在知道要了,怎么?受不了了?不要脸!”
    “咯咯咯!”
    “明天让他过去,好好修理修理你。”
    “那你今天晚上不许抽他。”
    这两个女人越来越不像话了,当老子是死人呀!
    放下电话,栾凤一点不害臊地坐在万峰腿上:“小万子!是不是心痒难耐了?”
    “去去!一边去,进来人看见不好,我收拾收拾咱们回家。”
    “看见怕什么?我是你老婆,还怕人看呀?今晚想吃点啥”
    说是这么说,栾凤还是从万峰腿上下来。
    “豆腐!”
    “啊!又吃豆腐?你到底行不行呀?”
    “没招,我就喜欢吃豆腐咋整。”
    “明天去吃张璇豆腐,今晚我要炖鱼喝苞米粥。”
    万峰一听就没精神了,他爱吃苞米饼子但可不爱喝苞米粥。
    “那我去下饭店行不?”
    “你老婆死了你去下饭店呀?”栾凤火了。
    “好好,回家喝我老婆熬的苞米粥。”
    “这就对了,以后我做什么你就吃什么,不许挑食。”栾凤满意地笑了。
    麻痹的这是拿老子当小孩了。
    万峰锁好了抽屉,锁上门,上了栾凤的车。
    “你不开自己的车?”
    “老开两台车费油,跑一趟也好几块呢,会过点吧。”某人语重心长。
    栾凤咯咯笑。
    下班时候厂子门口都是人,万峰也没急着开车,坐车里和栾凤聊天。
    “你不问问鞋厂的生意?”
    “不问。”万峰一听赶紧摇头。
    万峰不问栾凤非说:“低档的胶鞋卖的最好,一天能出去四五千双,高档的慢,一天就出一二百双,你听到了吗?低档鞋一天出四五千双呢?”
    峰凤服装不论是服装还是鞋现在主打的都是运动系列,一共两个大系:火凤和旋风。
    原来只是服装,现在也延伸到了鞋上。
    依然风格鲜明。
    火凤主打暖色调,旋风主打冷色调。
    低档胶鞋就是市面上现在卖三十到六七十的因纳河牌运动鞋,也分两个系列。
    高档就是超过百元的运动鞋。
    之所以还有低档的是因为市面上有山寨的,既然别人山寨那就不如自己做个低档款阻挡一下那些山寨产品。
    于是,峰凤鞋业就设计推出了低档款的运动胶鞋,除了用料和穿着舒适不如高档鞋外其余的在外表还真看不出什么区别。
    这个主意是栾凤一拍脑袋还是一拍屁股想出来了的,人家根本就没考虑低档鞋做出来会影响自己高档鞋的品牌效应,拉低高档鞋的档次。
    万峰知道后说她乱弹琴。
    我管那套,什么名牌不名牌的,能卖钱就行!
    栾凤的回答理直气壮。
    万峰是比较不看好低档产品的,利润太低,出厂一双鞋才赚个十块八块的,太瘦。
    谁知峰凤鞋业自家产的低档鞋一经面世就像狂风暴雨,不但便宜质量还好,虽然穿的感觉不如高档鞋,但结实方面没有一点问题。
    一经上市竟然引发了销售狂潮,一天出货好几千双。
    这些货本来是不进直销店的,只是在乡村集市和农村小店出售。
    不想销量好了后,城里人要到直销店去找。
    直销店就要求经营,说城市里有很多需求者。
    这就又进入了直销店。
    进了直销店凭空就贵了二十元左右,但一点没影响销售,销量照样刷刷地,城里人也喜欢便宜结实还好看的鞋。
    虽然利润低但我卖得多,高档鞋卖一双赚五十元,一天卖个三双两双的。我低档鞋一天卖五十双,一双赚十元。
    比高档鞋来钱快。
    栾凤乱拳打死老师傅,竟然还打出了另一片天空。
    一提这个万峰就非常郁闷,他一郁闷栾凤就高兴。
    还敢说我瞎整,卖出钱就是真本事。
    因此,没事儿的时候栾凤就把胶鞋拉出来说事儿,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她一说这个万峰就想把自己耳朵堵上,但是知道后果很严重。
    耳朵堵上是听不到栾凤关于鞋的说辞了,但是身上不定那块肉就会被九阴拧人爪招待。
    这货估计在服装厂里没少拧人,拧人功夫现在已经炉火纯青,稳准狠!
    拧上那叫一个疼。
    为了皮肉不受苦,万峰只能让耳朵里灌满胶鞋的故事。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915章 是人都有嫉妒
    打从栾凤进门以后,诸敏就清闲自在了许多,起码不用自己到市场上去买菜了。
    其实她还是很喜欢到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