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8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特么忙活了。
他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单子就是为了最后的索赔去的,可是人家不上当。
下太多了,先下一千万块的订单就对了。
放不了大血就放小血,华海最后下了三百万块的单子。
有这么便宜的内存不用,用他自己生产的成本四十多的产品,他这不是脑袋有问题吗。
既给三牲放血自己又节省了成本,凭啥不干?
至于市面上全被三牲的产品占领而形成的广告效应万峰也不是没考虑。
他可以把三牲的商标改成自己的。
三牲和他打官司?
等华国进了wto再打吧。
现在打也没人理你。
华国本国企业因为产权纠纷大官司还要到九六年才开始,你一个外国企业你爱找谁找谁去。
虽然让三牲大出血的招数没能奏效,但是接盘理想还是让万峰笑出了声。
万峰笑出了声,米广南则是一脸惊讶。
他是知道理想背后的背景的,想把理想买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得是理想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能实现的。
万总是怎么把理想买下来的?
“你是回北晶接手理想还是继续留在尚海?”在电话里万峰问道。
米广南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还是留在尚海吧,还是觉得这里的环境比较好。”
米广南虽然没回北晶但却把理想电脑里的人都给万峰做了交待,那些人可用那些人可不用。
理想电脑的工人被万峰完整地保留,至于管理人员他也没全清洗,米广南说不可用的被全部打发了,但也和尚海华光电子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对调。
愿意留下的就到尚海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还会调整回来。
不愿意到尚海去的,那么现在就可以自谋出路了。
这样有留下的有走的,万峰启用了米广南推荐的一个叫朱兵的人管理理想。
接盘理想以后,理想电脑以前的一些发展方针被全盘否定。
那些外国企业生产的部件全部被替换成了华光自己的部件,这样电脑的成本一下子就降下了三千多元。
有了理想的加入,电脑的销量自然就上升了一大截。
但就算销量上升了一大截,除了公务机,每个月的电脑的零售销量也不过一千多台。
零售市场依然被外国厂商拿了大头。
万峰当机立断就开始对电脑降价销售,把电脑的价钱全部降到万元以内,就连已经更换了64内存的电脑也是如此。
低配版的电脑更是低于八千。
华光电脑正式开始对占领华国市场的外国电脑进行驱赶。
这个时间节点已经过了八月份了,在联通宣布成立后的第十三天,华光终于拿出了自己的2g手机hg1001。
这是一款直板手机,和上一世爱丽新的gh337是一个类型的手机。
但是它并没有用爱丽新的样式,而是采用挪鸡鸭3100的外型,只不过上面多了很短的一段天线。
这可比当初的gh337可好看和小巧玲珑多了。
上一世的gh337虽然对比大哥大已经算是小巧玲珑了,但依然是一款拿在手里显得沉重的电话。
与gh337重大220克的分量相比,hg1001仅仅有一百五十克重。
华光的101在大哥大里面已经算是够小的了,而hg1001则比gh337还小很多。
因为华光在hg101时代就开始采用锂电池,而不是其它厂家还在采用的镍铬电池,这样它的体积一下子就缩小了许多。
而hg1001更是在hg101的基础上再次缩小,已经可以叫真正的手机了。
内部的芯片和半导体元件都是自产,整部手机除了少量外购部件外,全部都是自己家或者配套企业生产。
第1995章 走了大运了
hg1001不但有流线的外形和缩小了尺寸,而且还是中文界面,适用于900hz的网络。
当初爱丽新gh337可是没有中文界面的。
样机做出后,第一时间就送到信息产业部进行测试。
这款手机现在唯一没有解决的就是那块四方型的显示屏了。
顾红忠和从晶东方来的队伍开始感受到了压力,本来以为轻轻松松的问题,但是手机样机都做出来了,他们还没解决。
好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时间还来的及。
万峰和于正东做了一次交流,全面了解了一下这个手机全方位的资料。
当然性能方面万峰关心的比较小,他关心的是成本。
经过核算,现在的样机成本在四千元左右,因为是全手工制造,如果进入流水线,成本可以压低至三千三百元上下。
这个成本让万峰有点惊喜,就是大哥大现在的成本也才刚刚压缩到四千元以下。
这款新手机的成本竟然比已经出现了好几年的一代手机还便宜。
这还真没什么奇怪的,这款1001型号的手机除了信号换成了数字式的外,其它的地方和大哥大的性能没多大区别。
说它是数字信号的大哥大也不为过。
里面的零件还没101里的零件多呢,成本低也在情理之中。
hg1001审核大概也得一两个月,然后改造设计原来生产大哥大的流水线,在生产安装生产线也需要两三个月。
这样一忙活就到年底了。
上一世爱丽新的gh337是九五年一月面世,这倒是和它上市的时间吻合了。
这款手机真正的能够商用也得到九五下半年,联通放号后才可能真的使用。
就是进入市场开始出售,起初的销量也不会太大,主要是因为网络的构建。
邮电部门构建的只是几个主要大城市,而其它偏远地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才能够蔓延到,手机才会销售到这些区域。
几乎和手机的样机在送到信息产业部去做鉴定的同一时间,华威也的得到了手机的样机和详细参数。
万峰已经给华威争取到了北辽省除申阳和渤海市外其他地区的gs网络基站的建设任务。
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开发基站,达到邮电部门的要求,然后铺设网络。
这可是一个十几亿元的大项目,华威若是干好了,会有不菲的利润。
如果北辽省铺设成功,那么接下来还有林吉和龙江两省的网络架设任务。
殷振飞终于从交换机里拔出脑袋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了,也才发现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
万峰把这些事情办完后,就不再关注电子方面的消息,因为微轿车队回来了。
在外面奔波了近半年的微轿车队终于在八月中旬回来了。
这次耐力测试,试验车每天的运行时间在十个小时左右,行程数在八九百公里之间,五个多月十万多公里的行程,终于圆满的回来了。
虽然中间试验车还是有过一些小问题,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已经不耽误这款小车推向市场了。
于是,车队回来的第二天,车辆部门就开始打报告,申请生产许可。
但是让万峰没想到的是,在汽车领域一直顺风顺水的南湾汽车,却在微轿的生产许可上遇到了麻烦。
南湾集团生产微面的时候没有遇到什么阻拦,但是在微轿的生产上终于遇到了。
一直以来,华国对轿车的控制是非常严的,原来的三大四小已经变成了现在的三大七小。
三大四小其中的三大是一汽、二汽、上汽;
四小是首汽、津汽、广汽和吊车尾的南湾汽车。
现在的八小,除了原本的四小外,还有长安、南汽、贵汽云雀、东南、华晨、五菱、昌河、哈飞等要进入。
这八个车企要争夺剩余的四个名额。
包括南湾汽车在内,这些车企里南湾汽车是唯一的一家全资民企,没有一点国营的背景。
而现在这个民企要造轿车了!
这不能不让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们头疼。
这并不是一个民企能不能造轿车的问题,而是国家是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汽车领域的问题。
这种事情一般人是不敢拍板定性的。
万峰此时还不知道这事儿,他正在开发区看着文光华他们造出的怪物吃惊呢。
时期有句话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句明显属于扯蛋范畴的话却在文光华这里得到了正面证据的有力烘托。
那就是只要我敢想,事情就敢办成。
事情起源于毛子那款v58的发动机。
当初文光华说要在保证v58马力的情况下,把它的体积和燃油都降下来。
当初他发下大愿的时候万峰是被气跑的。
但是可是,但可是、可但是,这货还真就把这款发动机给特么研究出来了。
万峰得到消息一溜烟跑来后,文光华就拍着一台有一米多高一米半到两米长的发动机对着万峰炫耀。
“十六点八毫升排量,涡轮增压,马力七百一点没少,百公里耗油八十升。”
这个数据对见过世面的万峰来说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比原来的v58可是进入太多了,这大概是涡轮增压的功劳。
当初拆解这些苏联来的发动机的时候,万峰是凭着记忆画过一副直列六缸的发动机,好像是锡柴ca6d3。
因为他开小翻斗的时候,他老板家三十多台重型卡车里最多的就是解放j6系列,因此这款发动机他见的最多。
这副发动机的图画完也被掺和到这些发动机图纸里了,不想被文光华发现了,他就把其中的涡轮增压用到了改进的v58上。
同时改变了v58的缸径行程什么的,生生把这款傻大黑粗的自吸式发动机改造成了一块增压式发动机。
改造完毕造出样机竟然一次就试验成功了。
听完了文光华的描述,万峰这个头疼。
这特么不就是走了狗屎大运吗!
这都能让他鼓捣成功了。
不过成功总是好事儿,万峰非常的高兴,这款发动机成功基本上就解决了这款重型卡车的动力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的,这款发动机还没花多少钱。
也就造样机花了一些钱。
第1996章 自动变速箱
造这么一台样机才花了十多万块,这叫花钱吗?
这就等于这台发动机根本就没花什么研发费用。
万峰一高兴就把研发发动机的这些虎超超的家伙请到了南湾汽车对面的饭店。
那个曾经接待过万峰的服务员一看到万老板又来了,心里是五味杂陈。
自从上次万老板伟岸的形象在她心中崩塌后,再见到这位传奇人物她老有笑的冲动。
万峰不明白这个小娘们为什么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
这顿饭花了万峰一千多块,人太多。
五六十个,坐了七八桌,花了一千多块这还大了八折的。
这回饭店是主动打的,不像上次万峰来是要的,还白要了。
“万总!你画的那台直列六缸的发动机经过我们反复的验证,有一个问题我们始终想不明白,当初你是怎么画出这台发动机的?”吃饭的时候文光华问了万峰这么一个问题。
你们想不明白就对了,想明白那才有问题。
“就是瞎画的。”
对万峰这明显糊弄洋鬼子的话文光华很不满意:“这可不是瞎画的,那款直列六缸发动机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发动机,我们试图把它造出来,但是没有成功。”
文光华的话有些遗憾,他们确实试图把这台完美的发动机造出来,但是发现只能造出型而造不出神,完全达不到这台发动机标示的五百六十马力的数据。
他们也查找了原因,最大可能是发动机的建造材料问题。
以现在的工艺要造出那款二十年后的发动机也不是做不到,但是会非常的困难,毕竟二十年后的一些材料不是现在可以出现的。
“别急,早晚会造出来的,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你们就会成功的。”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决定南湾汽车的柴油发动机以后就以你画的那款发动机为目标,争取以后每一款发动机都做出那种风格的。”
文光华这个思路是对的。
如果南湾汽车能把这款发动机造出来,可以这么说十年内在卡车上他们将没有对手,一汽二汽也不行。
吃完午饭,万峰又看了他们对这款六轴卡车的其它研究工作。
一台七百马力的发动机,变速想没个十多个档位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这个工作就比较复杂了,南湾汽车还没造过这么复杂的变速箱呢。
这款车采用的是液力机械变速箱。
原车maz7912和maz7917就是采用的这种变速箱。
所谓的液力机械变速箱通俗点解释就是自动变速箱。
你说苏联的汽车落后?在七十年代它们就在这种重卡上用自动变速箱了。
它的结构和手动变速箱有着天壤之别,它没有传统的离合器、没有两排待啮合的齿轮、也没有拨动齿轮到啮合位置的拨叉。它的里面只有一个液矩扭力传递器和后面的一串行星齿轮组。
万峰一直觉得苏联人当时为什么会在这种大车上用这种变速箱,它灵活吗?
自动变速箱有它的优点但同样有它显著的缺点。
这么大的车用这种变速箱,万峰总感觉是不靠谱的事情。
“这个你们能造出来吗?”
“只能高仿。”
能高仿就行。
“能不能这种发动机做小,用到像皮卡那么大的车上?”
文光华摇头:“这个咱们做不到,不过知道它的原理后咱们可以研发。”
万峰点头:“我要从你这里抽一些人回将威,组建一个自动变速箱公关小组,你把最好的人都给我列出来。”
“啊?万总!人你抽走了,我们咋办?这六轴的变速箱还没弄明白呢。”
“你们不是能高仿吗,这台车只是台样车,你做出来只要能跑就行,合格了咱们再研发。”
液力机械变速箱是一定要研发的,再过个十年八年的大街上跑的都是自动变速车,南湾没有自己的自动变速箱怎么混。
“这台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解决了,传动系统研发的怎么样?”
“还可以。”
“既然都差不多了就做台样车出来试试,有问题再解决,等到了时间最低也得让军方看见咱们这车能跑。”
这都一年多过去了,再整不出点实际的东西就要来不及了。
“好!我整合一下,看看差不多就开始打造部件做样车。”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