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877部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87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都一年多过去了,再整不出点实际的东西就要来不及了。
    “好!我整合一下,看看差不多就开始打造部件做样车。”
    到开发区来,万峰不能不去看自己的二丈母娘。
    在这里的事情忙活完后,万峰和韩广家去了张志远家。
    张志远在南湾汽车里工作,家里现在就剩下何艳霞一个人。
    对于儿女都不在身边何艳霞倒是没啥怨言,除了收拾家以外就是参与这片住宅区里的老年活动。
    这里的年龄相仿的人扯些家长里短什么的。
    去年秋天她到将威来待过几天,也不知怎么就跟着东山小区的人学会了几段广场舞。
    现在竟然成了黑礁开发区南湾汽车厂的广场舞教练,竟然拉起了一支二三十人的队伍,在四个喇叭录音机的伴奏下载歌载舞。
    别说,能生出两个漂亮女儿的母亲风韵自然差不到那里去,那腰身和舞姿很有魅力。
    万峰为他二丈人担忧,二丈母娘这么个玩法,会不会哪天找个拉帮套的给张志远弄顶绿色的帽子戴上?
    要是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万一漏了风,他万大老板的丈母娘养汉这特么可丢人了。
    当然这个想法是不能说出去的,只能憋在肚子里。
    既然二丈母娘在展示自己夕阳前的魅力,万峰也就没在这里逗留太久的时间,只是和何艳霞打了个招呼就驱车到于庆涛的冷冻加工厂转一圈。
    到这里来转悠没别的意思,就是看看能不能白搓些海产品。
    万峰不喜欢吃但是栾凤和母亲喜欢吃,到海边来一回不能空着手回去。
    黑礁港口垫方完毕后,于庆涛的车队继续在港口建设中拉砂石料什么的,万峰大舅家诸英强的车也在这里。
    没有谁的活儿干也不能没有万峰大舅家孩子的活儿干。
    至少有于庆涛在黑礁车辆方面有活儿干,诸英强的几台车就闲不着。
    港口的主体港明年就可以运营了,但是那些辅助设施什么的还得干几年,起码三年五年里他的那些车还不用到处找活儿干。

第1997章 两个方脑壳(五更完毕)
    港口垫方完成后,于庆涛就不天天跟着车队干活了。
    那时他天天跟着车队拉土垫方,是因为时间太紧他害怕到期完不成任务。
    现在港口垫方完毕,他自然不用看着车队了,而是天天在他的冷冻加工厂里看厂子里女工的屁股。
    “你这是编排我,我可没干那事儿?”
    万峰毫无意外地给于庆涛扣了一顶帽子。
    “呵呵!你敢说你没看?就刚才,那个外面穿着白大褂里面套着红衣服的女人走过你没看?那个女人的屁股扭得很有意思,好像对你放电一样,你们一定有一腿。”
    于庆涛这个郁闷,这货的联想不是一般的丰富呀,人家就是那么个走法,这都联想到有一腿上!
    “今儿怎么有功夫来看我了?”
    “嘿嘿!我儿子非常喜欢吃龙虾,我来买点。”
    “切!你就说来要点不就完了吗!”
    万峰正气凛然:“于厂长!这话啥意思呀?你是说我臭不要脸跑你这白搓还是说我买不起?”
    于庆涛心累,我说你买不起了吗?买起你也没掏钱好不!本来就是白搓吗,非要装样子。
    “你儿子现在快一周岁了吧?现在已经能咬动大龙虾了?”
    “咬不动,他妈不是能咬动吗。”
    合着是你老婆嘴馋了。
    “龙虾我这儿是没有,但是海虾有,要不要?还有从深海里捞上来的鲍鱼。”
    于庆涛亲自带着万峰进冷库去拿海货。
    进一趟冷库把万峰冻得鼻涕都出来了。
    以后再也不进冷冻库了。
    虾四坨鲍鱼三坨,带冰百八十斤的样子,化完冰能剩个二十三十斤就不错了。
    够栾凤和母亲吃几天了。
    冷库这两年的发展的不错,于庆涛都准备扩建了。
    他冷库干的好对万峰来说就是吃海鲜方便,别的对他好像没什么卵用。
    别看他吃海货从来不给钱,但是于庆涛一点都没亏着。
    万峰有时给他出个馊主意他就能划拉几十万,吃点海货那千儿八百的算什么。
    韩广家驱车回家,在再次经过黄辉老大队的时候万峰喊停了。
    黄辉是跟着将威沾了光,稀里糊涂地就被画进将威特区了。
    只是现在它们还没看到多少实惠,除了一个油坊饲料厂和一个养猪场外,还没有企业在黄辉的地界上落户。
    不过这种日子也不远了,已经有一些人在大树屯和黄辉的结合处勘察地方了。
    刘胜安的油坊这两年发展也是很顺利的,就在油坊的旁边扩建了一个比原来大很多的厂房。
    这是作为饲料生产基地而兴建的。
    原来占用油坊地盘的饲料厂挪移过去后,倒出来的地方全部安置油坊了。
    随着这两年养猪户的增多,他一开始抱着瞎扯淡的心思弄的饲料厂竟然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入。
    现在他已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饲料上来了,就建了这个年生产能力一万吨的饲料厂。
    柳久的养猪场现在也是规模宏大了,养猪已经是上千头了。
    万峰来的时候,这两个货真在墨迹。
    “你这样做不对,你不能把豆饼都拿去做饲料,你都拿去做饲料的我的猪吃啥。”
    “没有豆饼我的饲料咋做呀?你的猪以后再吃豆饼得自己去买了,我自己的豆饼做饲料都不够。”
    这两个家伙为了豆饼脸红脖子粗的。
    “你俩光说有什么意思,倒是打呀!”万峰在一边着急上火。
    这两货要是打起来他保证不上去拉架,好久没看过人打仗了。
    “小万!你来的正好,刘胜安这王八为了做饲料,豆饼不卖给我了!你说我这着急忙慌地去哪里买豆饼?”
    “他不是有饲料吗?你喂饲料不就完了。”
    “他那饲料贵,我用着不经济,我自己配得经济实惠。”
    各算各的帐出来矛盾也就正常了。
    这俩方脑壳,做饲料非得用豆饼呀!
    没豆饼不也一样做饲料吗!
    可以用花生饼或者炒黄豆粉替代呀,这两废材。
    “切!看到没有,还是万总厉害,你这做饲料的也是大白薯,连这都不懂。”柳久开始抢白刘胜安。
    “你不也一样吗?还有脸说我,养了好几年猪也不知道。”
    谁也不用说谁都一个味儿。
    万峰就是路过停下看看这两个家伙经营的如何,毕竟他们的豆油和猪肉都供应在将威了。
    万峰家也是吃他们的豆油和猪肉。
    刘胜安油坊的加工量到现在也没达到三百万斤,就是地盘太小。
    这货脑袋有问题,你既然建了饲料厂为什么不把油坊这也扩建一下,非得一下一下弄。
    说完了刘胜安万峰才反应过来,还说什么,自己不也这味儿吗!
    自己的厂房不也不够了就建不够了就建,有什么脸说人家。
    说起建厂房,就得提提万峰在南大山西南角山坡上盖的华光科技工业园。
    这都一年多了,自己也没去看看建到什么程度了。
    明年春天能不能用呀?
    如果微轿投产,再加上浅田信的1。3l的小车,现在小车部的空间就不怎么宽裕了。
    华光科技早一天搬走,倒出的地方也就早一天使用。
    待会回去得去看看,谭春这货没磨洋工吧。
    养猪这个东西多少看人的运气。
    一场病就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柳久这人显然有发带毛财的命,他养猪这些年还真就顺顺当当的,养的猪没得过什么毁灭性的病。
    猪的存栏数也从最初的一二百头发展到现在的一千多头。
    一年养两茬猪,也是十多万的收入。
    他现在也有扩大猪场的要求。
    为了隔离,猪场最好是不要和村子挨得太近,附近这一代还真就多少适合养猪的地方了。
    万峰突然就想起了橡胶坝那个山头。
    那里远离人家,两面悬崖,倒是一个办养猪场的好地方。
    那里不适合人办企业可养猪应该没有问题。
    虽然坟地多点,但鬼又不吃猪肉,猪什么都不知道,它们就是瞅也不怕。
    万峰就把这个地方指给柳久,柳久当场来了兴趣,说这两天就过去看看。
    看着刘胜安和柳久过得不错的样子,万峰也就和韩广家回家,他还要去看看华光科技的新厂址。

第1998章 没有打开的门
    南大山主峰西侧的那块平缓的山坡已经被推成了一块平地,一座面积恢弘的四层大楼已经盖起了三层。
    几十台各种工程车辆和几百号人在这里忙碌地工作着。
    这是将来华光科技的生产楼。
    一条新的水泥路连接到山下,和卧虎村里的公路连接,几辆小翻斗车正在往工地里送料。
    万峰没有进入工地,远远地望了一眼。
    他只需看看就知道这些楼什么时候能用,已经用不着去向谭春核实了。
    按照现在工地建设的态势来分析,生产楼估计十月份能封顶,全部收拾完达到使用要求预计要到十一月底。
    这么说明年三月这座厂房可以投入使用。
    生产是可以进行了,但与之配套的其它设施可能会延后,但这些不耽误生产。
    心里有了数,万峰也就回到了南大湾。
    一回到南大湾就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微轿的申请没有被通过,卡住了。
    这可是一个真的不好的消息,而且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消息。
    万峰没想到自己六十四拜都拜了,却差在最后这一哆嗦上。
    这款微轿也是花了他上千万研发和试验费用的,就这么被卡住了他自然不甘心。
    他静下心仔细的一琢磨就琢磨出问题出在哪里了。
    不是车的质量问题,而是政策问题。
    国内合资生产的轿车现在依然是老三样,富康、捷达、桑塔纳。
    都是从外国引进的品牌。
    这些在万峰眼里的破玩意要二十多万,他以为这是很扯蛋的价钱。
    但不管如何,这些车的背后站着的都是国企,而他是一个民企。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民企造轿车还处于谨慎观望的状态,这扇门还没有对民企打开。
    一旦国家批准了南湾生产轿车,这也说明了轿车领域的门对民企开放了。
    只要这些民企能弄到目录就可以生产轿车了。
    别的民企生不生产轿车万峰管不了,他是必须要生产的。
    这个事情万峰要亲自出马解决,如果自己不出动出击,这个问题说不定会无限期的搁置下去。
    他不能等,和政府部门扯皮他扯不起。
    万峰临时开了一个后勤和公关部门的会议,然后带着诸勇和周黎明火速来到北晶。
    这些年南湾集团获奖和上面打交道出面的都是诸勇,这两年他出面不多了,接替他出面的就是周黎明。
    因此万峰带着这两个人进京。
    万峰虽然和这个领域的人没啥接触,但是诸勇和周黎明是有的。
    平时万峰也授意他们交好一些有能量的人,在这方面也是颇有破费。
    这个时候该是这些人发出光和热的时候了。
    通过一番运作,让机械工业部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解决南湾微轿的问题。
    当然这不是南湾一个小小的民企有能力让机械工业部专门为他们讨论问题而召开会议,这里面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左右。
    “轿车行业国家投资巨大,但因为产能的问题,这些巨大投资的回本压力同样巨大,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保证这些国企的利益,不益开放轿车领域。”
    机械工业部一个司长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现在要保证国企盈利的大局面,不能像其他竞争领域放开让民资进入。
    他的话说得也是合情合理。
    国家在轿车行业确实投资巨大,比如九一年下线的富康和九二年引进的捷达,国家的投资都在八九十亿元。
    而这两个车种的年产量才两万台,每年能创造的利润也不过七八个亿,这样一算这些投资要想回本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这位司长的意思是要开放轿车领域就得等这些国企回本以后。
    万峰一听,这不凉了吗!
    如果国企老维持这么个产量,十年后再开放还玩啥?
    到那时华国的轿车业落后外国多少不说,民营企业一点制造轿车的火苗也被这个过程耗得熄灭了。
    但万峰也没着急,他知道这一切不会发生,就算这次会议他们的微轿项目通不过,顶多再过两三年他们还是会生产的。
    再怎么说南湾集团是有正经的目录的,而不是通过拐弯抹角得到的目录,这就是他们的底气。
    除非他们的目录被取消了。
    “我说两句,咱们国家马上要开启wto的谈判,一旦谈判成功,汽车领域是必然要对外国开放,面对外国先进的汽车企业的涌入,我们的国营轿车行业能不能顶住外国轿车的攻势呢?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答案是不能。在轿车一项上我们是全方位落后的,如果外国轿车进入,我们刚刚起步的国企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从wto开启谈判到华国正式加入这个组织,我个人认为时机是七到八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要加大力度保护和支持国企在轿车领域的发展,就算是不能领先对手,当对手进入华国轿车市场的时候,我们的国企也要有自保之力,因此我也不赞成轿车领域对民企开放,这个口子不能开。”另一位司长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刚才张刘两位司长说得没错,如果这个口子开了,民企一旦汹涌进入乱搞一气,把这个市场搞完蛋了,对国企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家那么投资说不定就会血本无归,我的建议也是,轿车领域就是对民企开放也得几年后。”
    又一位不知什么长也发表的意见。
    万峰听了这个郁闷,干啥民企一进来就是胡搞了?我们是正经的造车不是胡搞好不?而且我们可是有正经的目录的。
    再退一步讲,好像国企没胡搞过一样。
    反方的意见都表达的差不多了,下面就是轮班也论到正方代表发言了。
    但是有人会替南湾集团表达诉求吗?
    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主持大局的人来说几句了。
    机械工业部的党高官笑呵呵地发言:“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