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9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老叔一家住是小楼倒是闲着,暂时就让杨正昆住在那里。
小厂白天晚上都有两个安保公司打更的,老叔原来住的小楼就在大门边上,想来杨正昆不会觉得害怕。
现在杨正昆可以在这里凑付着住,再来三个两个在这里住也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再多了呢?
自己应该盖一栋专家楼了,专门留着给这些到南湾来工作的专家教授住。
以前这些人他想都没敢想,但是现在有第一个来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来,这已经不是梦想了。
专家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和普通人住在一起。
这些人都喜静,普通小区一到夏天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确实不适合他们。
专家楼不能离南湾或者华光太远,方便他们上下班,这些人的时间可是非常宝贵的,不能浪费在路上。
南大山的南面好像就不错,那边也该开发开发了。
上桥成为工业区也是好几年了,基本没什么开发,现在只有李明泽的驾校和一个砖厂在上桥村。
华光科技的生产基地就在山南,已经算是上桥村的地皮了,离山南的任庄大概还有一里地远,两者之间是一块坡地。
这块坡地近百亩,东边是山坡右边有一道大沟。
专家楼万峰就准备盖在这块坡地上,这块五万平左右的土地要是专门盖专家楼那可能盖老了。
这些专家教授楼要盖成什么样的?盖别墅?
这现在有点扯了,如果是十年后,万峰肯定全部盖别墅。
现在就只能盖楼房了。
但是这些楼还不能像商品楼那样盖得太高,不能超过四层,每栋房子的面积不能少于一百二十平米。
三下五除二,专家楼的大纲就在万峰心里形成了。
这个计划还需要策划一下,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收拾老叔老厂的小楼。
心动不如行动,万峰马上联系装修队,开始收拾老叔家原来住的小楼。
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是卧室,三楼是杨正昆看个书打个电脑的地方,就算是工作室吧。
万峰一个电话把王河找来了。
王河的装修公司这么些年就扎根将威,哪里也没去。
就在这么个小地方发展也发展成了一个有几百号员工,资产过千万的公司。
王河接了任务回去策划去了,明天开工。
王河走后万峰在琢磨还得买了一套家具餐具什么的。
就算杨正昆一个人住也不能屋里空荡荡的吧?再说一个家庭没有锅碗瓢盆这像话吗?
虽然杨正昆不可能自己做饭,但这些东西依然要置办,万一他媳妇来了呢。
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马上学校就到放暑假的时候了。
对了!明天打电话问问万首吾,北晶学校放暑假是什么时候。
等学校放暑假后,万峰准备派人把杨正昆的爱人接来。
杨正昆的爱人虽然也是大学生,但好像没有招到什么对口的单位,最近几年就在家待着,现在算是纯正的家庭妇女了。
既然没什么事儿把她接来在这里住几天应该没什么问题。
杨正昆住的房子还没开始收拾,但给杨正昆配的手机和轿车已经到位了。
轿车是一款白色的雄风,如果杨正昆会开他就自己开,如果不会开那就给他配个司机。
中午时分,这些安排妥当后,万峰又跑到华光科技陪杨正昆在企业食堂吃午饭。
南湾集团食堂的伙食每天中午必须有两个菜以上,而且不能太糊弄。
你不能弄些烂菜帮子破茄子来对付,必须有肉。
当然不是白吃,但也只收成本价。
因为将威全是企业,每个企业里都有食堂,这就导致每年消耗的蔬菜是个天价数字。
所以,整个将威附近方圆三四十里几乎就没有种粮食的,土地全部都是种菜的。
蔬菜大棚随处可见。
食堂用菜一年三百六十天几乎从来不短。
第2196章 顾红忠的无人机
今天中午华光科研食堂是青椒炒肉、炖豆角。
下边华光科技工厂食堂是芹菜炒肉、炖豆腐。
主食就没啥新鲜的,米饭馒头。
万峰一样买了一盘和杨正昆在一张小饭桌吃饭。
“杨教授!今天中午我就不请你去饭店了,陪你适应一下华光食堂的伙食,放心!我们食堂用的蔬菜保证没有破烂货,而且卫生条件保证不比各人家过日子差。”
在食堂做饭的人都是附近各个村的家庭妇女,招的时候专门挑干净利索的招,埋里埋汰的爱哪儿哪去。
这些做饭的人享受南湾集团员工的所有待遇,连年终奖金都一分不少,基本就算是南湾的正式员工。
因此每个在南湾集团做饭的妇女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做菜不一定好吃,但是卫生绝对挑不出毛病。
“这挺好!真的挺好,一点不比我们学校的食堂差。”
这话是真的假的万峰无法考证。
“杨教授!上午许美琳带你看了工作环境吗?”
“看了,工作环境我非常满意,也和数据库团队的人都聊了聊,他们的干劲让我深受鼓舞。”
一尘不染的环境,各种先进的试验仪器。
北大的科研设备都没有南湾的设备好。
杨正昆说的满意是发自内心的。
这种话每个到南湾来的人几乎都说过,虽然原话不一定一模一样,但都大同小异。
万峰也是见怪不怪。
“我给你安排了个住的地方,吃完饭我带你去看看。杨教授!您有驾驶证吗?”
杨正昆摇头。
没有驾驶证,这还得安排一个专人开车。
万峰从兜里掏出一部翻盖手机推到杨正昆面前。
“这台手机上午我开机了,号码在这张纸上,第一笔话费我给你交了。我的电话号码已经存在你手机电话簿里,一翻就能看到,以后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接联系我。”
杨正昆有点感动。
能直接和万峰联系的人在他心里都不是一般人,这点事情他还是明白的。
吃完饭,万峰开车带着杨正昆来到了原来万水明的工厂,一进工厂大门指着大门右侧的一栋三层小楼。
“这栋小楼当初是我老叔家在这里住的,暂时实在没有适合您住的地方,总不能去住工厂的大宿舍吧,住旅店倒是行,我怕你住不出家的感觉,所以暂时你就先住这里。装修的人我已经联系好了,明天他们就开始装修了,装修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吧,你看看怎么样?”
随后和杨正昆进了小楼挨层看了看。
“这个工厂现在空闲着?”
“我暂时当仓库用,白天晚上二十小时有安保公司的人值班。”
闻听有安保公司的人昼夜值班,杨正昆不说话了。
小楼在大门右,值班室在大门左,相隔也就十多米远。
“既然没问题那就这么定了,在房子装修好之前,你先住在红缨酒店里,房间我都开好了,待屋子装修好你就搬过来住,我给你配车有司机天天接送你上下班。”
住处安排完了,趁着下午还有时间万峰开车拉着杨正昆在将威转了转,加深一下对将威的了解。
期间还到因纳河上去看了看。
因纳河的水位暂时是退下去了,但这还不是轻松的时候,正宗的雨季是七月中下旬和八月上旬,现在还不是马放南山的时候。
往龙江的物资还在运着,主要就剩帐篷了,其它的东西都运过去了。
因纳河暂时风平浪静了,万峰也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世界杯上,先是买中了克鲁迪亚三比零战胜得国,最后一场比赛也中规中矩的中出。
法国战胜了神不守舍的巴细获得了十六届世界杯的冠军。
盘点这次世界杯的收获,前前后后一共斩获了近十一亿米元。
操盘团队每人发了二百万的奖金,陈文心因为监督得力,万峰给她多发了二百万。
在世界杯结束的第二天,顾红忠从南嘴子意外地回来了。
然后就弄了个小飞机在万峰面前飞来飞去。
“顾工!你这不是拿我不识数吗,你弄个航模在我头上飞来飞去就冒充无人机了?虽然我对无人机一窍不通,但航模和无人机我还分得清的。”
就顾红忠现在放飞这小飞机和过年时有些人家鞭杆子上带风扇哗啦啦响的铁飞机差不多大小,也敢叫无人机。
顾红忠乐了:“真的无人机当然不能带回来了,这个航模我是带回来给我儿子玩的。”
“顾工!你这又扯了,你儿子都快娶媳妇了,你告诉这玩意儿给你儿子玩?”
顾红忠的儿子顾立今年都十八九岁了,玩这个?
“这个给我儿子玩还差不多。”
“想都别想,我儿子玩不了,留给我孙子玩不行呀!”
这都想到三零零零年去了。
万峰没有坚持要无人机,他儿子还小根本玩不了,等他儿子长大了说不定无人机都满天飞了。
“你的科研项目弄得怎么样?”
“成功了两个小玩意儿。”
“真的成功了?先说说能飞多元。”
“一百五十公里吧。”
能飞这么远这可是真的无人机了。
“能载重吗?”
“能载五十公斤。”
万峰吓了一跳,能载重五十公斤的无人机这个头已经不小了。
能载重五十公斤物资飞行一百五十公里…
这是要逆天呀!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顾红忠就把无人机弄出来了,难不成他这是要上天?
“通过什么技术控制?”
“无线电!”
闻听无线电万峰大大松了口气,可以确定暂时顾红忠还上不了天。
无线电可以说是控制无人机最低档的手段了,这玩意儿若是无人机飞行时有一点干扰,飞机说不定就飞什么地方去了。
最精准受干扰轻的当然是卫星定位了。
不过在九八年他能通过无线电控制飞行一百五十公里,这也算一个突破了。
“哎呀不对呀!你就算懂无人机里的电子元件,但是机体你怎么鼓捣出来了,你自己瞎捅咕?”
不管多大的飞机,要想飞行性能好都是要吹风洞的。
万峰才不相信顾红忠自己能捅咕出合理的机体。
“机体有人帮着弄,不用我操心,我只负责把它弄飞起来可控。”
顾红忠这么一说万峰也就明白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197章 咬手表(五更完毕)
还能有谁帮着他弄,当然是诸国雄那方的人呗。
只有他们能设计出合理的机体。
既然顾红忠这么快就把无人机弄得在天上飞了,万峰觉得应该把四轴无人机拿出来让他研究研究了。
万峰以为顾红忠怎么也得两年才能把无人机弄的不从天上摔下来,谁想到在正式研究的十多个月他就成功了。
那款四轴无人机万峰是打算过两年再拿出来的,现在看来计划需要修改了。
顾红忠看着万峰画的四轴无人机模型眼珠都不会转了。
“小万!这东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瞎想的,我最拿手的就是白日做梦,能不能飞我也不知道,你看看能行就做做,不行就扔沟里去。”
“哪能扔沟里去,这个东西如果真的能飞…握草!说不定可以任意转向还能悬停!外星人的飞碟也不过如此。”
“啊!你看到飞碟了?什么样?”万峰赶紧往顾红忠跟前凑了凑,已经拿出听故事的架势了,就差打发人去买瓜子饮料了。
飞碟这东西到底是真的假的两世为人的万峰也不清楚。
就是有也是掌握在国家手里。
万峰以为顾红忠和军方人混可能有一手的材料。
“我就是打个比喻,哪来的飞碟。”
“靠!原来是假的呀!白瞎我的感情了。”某人失望之极。
万峰浪费了感情,但是顾红忠可不浪费时间,抱着万峰画的图就跑去研究去了,连那架航模都不要了。
…
给杨正昆收拾的屋子终于重新装修完成了。
楼房从墙壁到地面天棚装修一新,置办了沙发家具新床。
拉上了电话和网线。
杨正昆一看非常的满意,当天就从旅店搬到这里来住了。
万峰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七月十五号了,就派韩猛亲自去北晶接杨正昆的媳妇和孩子。
不幸的是去早了,学校要到二十号才放假,韩猛在北晶足足多待了四天。
此时杨正昆已经离家半个多月了,他媳妇也挺挂念的,在确认韩猛确实是从她丈夫那来的后就带着女儿到将威来了。
万峰亲自到渤海去接机,然后专车拉到将威。
杨正昆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要进行两个月的适应,他仅仅跟着数据库组的人混了半个月就弄明白了集中式数据库的工作原理。
弄明白数据库的道道后他也就走马上任了。
他似乎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项目,除了晚上睡觉,他差点就吃住在实验室里。
打从来到南湾后,他觉得自己好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仿佛精力无限,活着特别的有奔头。
这天他下班后,他的专车司机老李开车把他送回家。
老李是卧虎村一个老司机了,从单干前就开车。
后期单干后自己还养过两年车,可惜赔了。
他把车卖了后就专心给别人开车,技术说不上好但强在稳当。
他可是那种真的宁停三分不争一秒的司机,急性子的人坐他的车都能急出痔疮来。
给杨正昆开车就需要这样的人,不求你能玩花里胡哨的特技也不求你把车开到风驰电闪。
你稳当不出事儿就行。
于是,时来运转的老李就被挖掘出来给杨正昆开车。
他的任务非常的简单,早晨骑着摩托或者自行车到杨正昆的住处开车送杨正昆到华光科技上班。
正常情况下中午把杨正昆送回家。
下午再把这个程序演示一遍就下班,一个月八百元,如果什么事情不出,年底万峰承诺还有三千元奖金。
这奖金让老李开车就更慢了,好好一个轿车被他开的还没自行车跑的快。
他很不幸地就成了将威的一大怪轿车没有自行车骑得快!
老李才不管小孩子围着他起苍蝇,开得慢怎么了?不耽误杨工上班就行。
从杨正昆的住处到华光科技就是绕湾口走卧虎这一段距离也不过三四里地。
若是从南湾新厂那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