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的1992-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文看着中村雅子,他没说话,女孩的说辞有点牵强。你一介女孩子,因为对方和你是同学,而且还是第一天认识的同学,你就拿自己装小衣服的包袱皮,给对方做一件贴身坎肩,说不通啊。
中村雅子也觉得方才的说辞缺乏说服力,抿着嘴想了一会,又说道:“陈君你长得很帅,我对你有一种愿意交朋友的愿望,所以我想帮助你愉快地出席明天的迎新活动。就是这样子的了。”
陈文觉得,这个理由比较能说得过去。
陈文是1米78的身高,这个身高超过华夏男人平均身高9公分,比日本男人平均身高要高出十几公分,而且他长得真的挺帅。
他对自己的形象是有信心的,杨玉莹母校的校草,在沪市的时候能把一堆美女给迷死,来到法国让一个日本女孩喜欢,这也是正常的。
第825章 下注机会又来了
陈文有龙袍,但他还是很愿意接受中村雅子为他制作一件坎肩,因为是贴身穿人家女孩的包袱皮嘛。
中村雅子在纸上很快就画出了坎肩的简图,又拿来一只直尺,让陈文站好,量取各处的尺码,加上了冗余量,标注在纸上。
陈文心想,这女孩做衣服真是有一手耶,很专业的样子。
量完尺寸,中村雅子找出另一张粉色的包袱皮,将自己的小衣服放进去,包好,打结,再将包袱放进橱柜。
中村雅子说:“中午来不及制作了,我争取今晚为你做出来。”
陈文说:“让你如此费力,我心中难安,这样吧,明天上午我们只有第一节大课,大半个白天都是空闲,我请你中午去吃牛排大餐。”
中村雅子微微一笑:“法国的牛排不好吃,远不如我们国家的和牛。”
陈文又提议:“那我请你去餐厅吃海鲜。”
中村雅子再次微笑道:“我们国家的鱼生远远胜过法国餐厅。”
陈文心说不好,说起美食,小日本确实在牛肉和海鲜这两块有自豪的资本,法国人在这两项没法抗衡。
他觉得自己真是没有请客吃饭的经验,提了两个建议都撞到了中村雅子她老家的强项。
“那你说吧,你想吃什么?”陈文决定把头疼的问题扔给中村雅子,“只要你能提得出,而且巴黎有的,我都可以带你去吃。”
之前的181万美刀有1万被凡尔赛大学扣了学费,陈文的卡里还有180万,当然是能够吃得起法国任何餐厅了。
中村雅子的身高不到一米六,甚至比孟老师和杨玉莹还要矮一点点。她站在陈文面前,仰头看着这个华夏大帅哥,眯着眼,脸上是可爱的微笑。
陈文被她盯得后脖颈发麻:“你别这样看我,像是我看海鲜的表情!”
中村雅子噗嗤一笑,露出可爱的小银牙:“我特别想吃你们华夏人的饺子。”
陈文笑道:“这很简单,巴黎有不少中餐馆,我带你去!就是不知道凡尔赛有没有。”
中村雅子摇摇头:“我听过一个说法,是你们华夏人说的,餐馆里的饺子都不好吃,真正好吃的饺子是华夏人自己居家制作的。”
陈文顿时懂了,这个中村雅子是个华夏通,她居然连这种很深刻的华夏民宿道理都知道!
在华夏,人们还真不会为了吃饺子而跑去饭店。而且华夏人普遍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最好吃的饺子是妈妈包的!
懂是懂了,但陈文头疼了。
他会包饺子,但仅限于包的这道工艺,他不会揉面和擀皮!
陈文十分想念张婉了,那个北方姑娘是面食高手,唐瑾生日那天他在“福王府”请海马剧组吃饺子,张婉成为了大明星。
想想身边有谁可能会包饺子,陈文头一个想到谢家姐妹,但这俩双胞胎是沪市人,天晓得会不会包饺子。
他对中村雅子说了声借用电话,便拨通了合租别墅的号码。
谢婷婷接的电话,把陈文好一顿埋怨,中午不回家吃饭也不打招呼,害得她和妹妹多做了饭。
陈文先道歉,随后问谢家姐妹会不会包饺子,重点是揉面和擀皮。
谢婷婷说:“当然会啊!”
陈文说:“我今天新认识一个同学,想请她来家里吃饭,她特别喜欢吃饺子。我不会这事,想请你们姐妹帮忙。”
谢婷婷说:“你请客,让我和妹妹干活,这是什么道理啊?”
陈文赶忙赔笑:“周末我要带两个同学去波尔多玩,就是上周日一块去诺曼底的两个女孩,不如这样,我出钱,包一辆面包车,请你和谢甜甜也一块去。”
谢婷婷说:“周末两天我们要上班!”
陈文嘿嘿一笑:“我付你们工资,按你们在家乐福一天两人的薪资标准。”
谢婷婷说:“这还差不多。”
陈文问:“你俩哪天有空呢?”
谢婷婷说:“星期六出发的话,包饺子只能靠前了,星期五吧,下午你把材料买好,放学我和甜甜回家来给你们包饺子。”
陈文笑道:“太好了,你俩真是我的好室友!”
放下电话,陈文告诉中村雅子:“我不会包饺子,但我的两个室友会。刚才已经给她们说好了,这个星期五晚上请你吃正宗的华夏饺子,那天下午没课,我去家乐福买材料。”
中村雅子说道:“你没课,我也没课,我们的课程是一样的,我陪你去买食材。”
两点前,陈文和中村雅子离开了她的公寓,步行前往教学楼。
路上,先后又遇到了好几个日本男学生,他们在与中村雅子打过招呼后,纷纷投以凶狠的眼光。与之前不同,这次他们不仅是瞪中村雅子,也瞪了陈文。
陈文觉得自己应该是招妒忌了,在人家日本女生的单身宿舍呆了一中午,那些日本男生多半是脑补了很多剧情,不过他一点也不在乎。
照着课表的描述,两人来到了指定的教室。
下午的课是法国雕塑史,授课老师是一位女教师,大约40来岁。
女教师自我介绍,名叫阿尔达,她的主业是卢浮宫讲解员,兼做凡尔赛大学的客座讲师。
与上午的法国文学导论相比,下午的课更为有趣。阿尔达使用了许多幻灯片,对法国雕塑的历史进行了一番概述式的讲解。
陈文在听课时,有两点体会。
第一件是纯学术的,之前谢家姐妹帮他复印了教材,这门课的原版教材是彩图,复印是黑白的,而且缩小了50,使得复印件的视觉效果并不好。
陈文对这门课非常有兴趣,他很想买一本像画册一样的教材,好好地学习一番法国的雕塑介绍。
第二件事,这就比较好玩了。
阿尔达在做课程概述时,简单介绍了法国文艺复兴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将在11月份再讲,9月份讲的是14世纪以前的法国雕塑文化,也就是宗教艺术的内容。
引起陈文浮想联翩的是“意大利”这个词。
陈文联想到两件发财的事,一是9月底尤文图斯11罗马。在布鲁塞尔的时候,陈文阅读了意甲的赛程,将这场和另一场ac米兰11国际米兰的比赛时间抄了下来。尤文罗马这场是9月27日开踢。
二是一件比尤文罗马比赛更重要的体育赛事,这就是1992赛季f1方程式赛车第13站意大利蒙扎赛道。
之前陈文在比利时,买中了第12站舒马赫夺冠,5万美刀变成了181万。
今年还剩最后4站,陈文记得第13站和第14站的冠军,两大车王塞纳和曼塞尔先后夺冠。但是第15和第16站,陈文记不住结果,隐约有那两场记忆模糊的比赛,既不是两位车王夺冠,也不是未来车王舒马赫。
记住结果的比赛,陈文是必须要赚钱的。
陈文感觉,第13站比赛应该在最近要举行了,至于是这周还是下周,他在比利时赚钱时没有看到报道。
看着漂亮的雕塑幻灯片,抓紧时间记笔记,抽空开小差想着f1,两节小课的时间过得飞快。
下课后,中村雅子还想和陈文再聊会,陈文说:“抱歉,今天下午我还有其他事,我们明天上午见。”
离开教学楼,骑上山地车,陈文来到了一家小卖店,询问店主是否有体育类的报纸。
买了一份星期一的报纸,上面主要内容是昨天结束的法甲9293赛季第一轮联赛的报道,其余是法国当地其他赛事以及国际体育新闻,翻到报纸最后一版也没找到f1相关。
陈文问店主,有没有报道f1相关新闻的报纸。
店主说,f1一般都在星期天举行,星期三才会有赛前报道,但不清楚是这周还是下周。
第826章 陈文是个热心肠
陈文心想,必须在这周三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时间比赛,下注机会又来了,可不能放过。
昨天陈文和张婉婷、宋琴瑶约好了,这周末要去波尔多游玩海滩。陈文觉得,跟赚大钱相比,带那两个女孩去玩海水不是很重要,大不了改到下个礼拜。
骑车回到合租别墅,发现其他人全都不在家。
拉开冰箱门,检查食材,上周买的5公斤蟹钳占据了冷冻室一大片空间。
检查了一番厨房里谢家姐妹的调料,油盐、酱油、醋都有,葱姜蒜也有,陈文决定今晚做一大锅红烧蟹钳。
蟹钳拿出来,自来水泡上化冻。洗米煮上米饭。
快6点了,谢家姐妹才回来。
陈文立刻开始炒菜,蟹钳已经提前被他用菜刀的脊背砸出了裂缝,食用油热锅,葱姜蒜炝锅,蟹钳入锅,倒入酱油和醋,再加入清水,焖煮15分钟,收汁完工。
谢甜甜噘着嘴,在一旁做了一份凉拌甘蓝西红柿。
陈文问:“你什么表情啊?你姐这副德行我已经习惯了,你平时都是嘻嘻哈哈的,今天谁惹你了,告诉我,我去收拾他!”
谢甜甜说:“那些学生会的人真讨厌,一个迎新会还要大家穿各自国家传统服饰,我们都没有带那些衣服嘛,明天怎么参加啊!”
陈文懂了,还是那些事。他是新生,谢家姐妹也是新生,今天接到了同样的通知。
红烧蟹钳做好,懒得装盘了,陈文在饭桌上垫了湿抹布,将大号的不锈钢锅直接端上了桌,三个人大吃晚饭。
边吃边聊,谢家姐妹诉说了今天放学后教室里的临时会议。与陈文中午遇到的情况一样,一个日本男生自称是学生会的人,邀请新生参加明天下午5点的迎新会。
谢家姐妹特别郁闷,因为没有人提前告诉她俩,以至于根本没有准备的时间和机会。
陈文说:“这事还真不能怪那帮日本人,更不能怪学生会的人,要怪只能怪咱们国家自己同胞,大伙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谢婷婷说:“陈文你说得没错,我们大伙出国留学,谁也没想着要带一件唐宋元明清的衣服过来。”
谢甜甜说:“你们说得挺有道理的。刚才我们开教室会议的时候,好些东南亚的学生,还有南朝鲜的学生,他们一个个的都很开心,他们肯定带了传统服饰。”
谢婷婷说:“现做也来不及了,不知道巴黎哪里有衣服租,可明天全天都有课,也没时间去租衣服。”
谢甜甜问:“陈文你一副不着急的样,你不想参加迎新会吗?”
陈文还没来得及说话,谢婷婷开口:“算了,咱们都没有传统服饰,就别去那个迎新会了,省得自讨没趣!”
陈文刚吃完一块蟹钳肉,拿纸巾擦了擦手上的油渍:“你俩等我一会,我打个电话。”
来到客厅茶几旁,陈文拨通了张婉婷公寓号码。
简单寒暄,陈文问:“明天下午5点,我们学校迎新会,你和宋琴瑶能来不?”
张婉婷语气遗憾地说:“不行啊,我们明天全天的课,下课已经4点多,赶到你们学校至少6点以后了。”
陈文说:“这样吧,一会我骑车来你家,把你衣服借给我。我这边有咱们同胞,是我室友,女孩,我想借用你衣服给她。”
张婉婷笑道:“哎,你这么客气干嘛,都是咱们同胞,而且是为国争光!行,你过来吧。”
放下电话,陈文将桶包里的书本倒在沙发上,将阁楼钥匙扔给谢家姐妹:“我去给你们拿衣服!替我把书本扛楼上去!”
陈文方才电话,谢家姐妹在一旁听出了大概,知道他是去弄传统服饰,俩人都很开心。
谢甜甜说:“你还没吃完饭呢!”
陈文说:“赶时间,不吃了,给我留一斤蟹钳就行。”
10多公里的公路,陈文骑着山地车,吭哧吭哧就赶往张婉婷的公寓。
一个小时之后,抵达目的地。
锁好车,跑上楼,敲开公寓门。
张婉婷问:“你吃了饭吗?”
陈文说:“吃了半碗饭,赶时间,没吃完。”
张婉婷连忙说:“我给你煮碗面条吧。”
陈文笑道:“不用了,一会还要再骑十几公里的车,吃饱了剧烈运动会得阑尾炎。”
张婉婷噗嗤一笑:“为国争光,也是辛苦你了!”
陈文说:“给我倒杯水,把衣服给我,我还得赶回去,太晚不安全。”
张婉婷倒水的工夫,宋琴瑶把一个布包交到陈文手里。
陈文觉得布包有点大。在沪市租衣服的时候,他掂量过张婉婷那条襦裙的包裹,挺小的。
宋琴瑶说:“我的丫鬟裙已经做好了,你一块拿去吧,如果有别的华夏女孩需要,让她们穿一下。”
陈文惊喜道:“太好了!我们那个别墅住了5个人,俩老外,还有两个是咱们的女同胞,两条裙子正好够用!”
张婉婷端了一大杯水递给陈文:“你们明天迎新,我们学校还没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
陈文渴坏了,咕嘟咕嘟喝光水,哈了一大口气:“没消息才好,那就是过几天再举办。真要是扎堆在一天,咱们还没法互相帮助。”
包着两条裙子的布包被塞进桶包,陈文告辞,两个女孩牵着手,送他下楼。
跨上山地车,陈文笑道:“我走了,你俩赶紧上楼,这国外的夜里啊,马路边不太平!”
张婉婷呸了一声:“闭上你的乌鸦嘴!赶紧走吧!你走了,我们就上楼了!”
陈文一踩脚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