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的1992 >

第706部分

重生之我的1992-第706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的199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特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一个华夏。但沙特人口只有3千万,货真价实的地广人稀。

    除了几个大城市是百万人口的规模,其余大多数城镇人烟并不多。

    元旦这天,陈他们经过了萨迪亚、利斯、道盖、贡富宰、基亚特,最后抵达比尔克宿营,全是人口不多的沿海城镇。

    最大的,不过几十万人口。

    在比尔克的南部,埃里克找到了一处小渔村,看上去很落后。

    5个人当中面相和肤色最不惹人注意的西蒙尼,再次担任了探路使者。像一路上他负责跑加油站一样,白人保镖走进小渔村,寻求住宿和饮食。

    小渔村人口不多,只有十几处院落几十栋房屋,人口恐怕不到一百。

    西蒙尼用里亚尔说话,买通了一户人家,租下了这家人的两间房。

    终于不用风餐露宿了。

    西蒙尼悄悄告诉同伴们:“这个破地方连电视机都没有,哈哈!”

    凯塔也笑了。

    埃里克说:“没电视机,当地人就看不到电视新闻,不知道我们是通缉犯。”

    陈把这些内容翻译成汉语。

    巫小柔笑道:“跟着你们这一路,太来劲了!回去告诉我爸,我爸肯定要羡慕我们!”

    沙特富,富在王室和贵族,老百姓一点也不富裕,甚至有许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

    在利雅得的时候,陈从阿丹身上,以及阿丹他家所在的街区,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

    今晚下午来到比尔克南部的这个小渔村,更是深切体会到这一点。

    1993年的这个小渔村,家用电器比较缺乏,这事可以忍,陈他们没有看电视的需求,但食物也不丰富,这事就让人很难接受了。

    小渔村,顾名思义,捕鱼为生。

    岸边的简易码头,栈桥边,停靠着几艘渔船,吨位很小,一看就不适合远洋作业。

    另有几条快艇,底朝天地晾晒在岸上。

    这玩意陈认识,前世在粤省坐过,船尾部安装一个马达,冲锋舟嘛。

    这种小快艇,在江河湖泊上可以乘风破浪,但到了大海里,相当难受。

    租住的人家,只有两口人,两位老人,老夫妻。

    老夫妻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早年间死了。

 第1330章 鲍鱼青口面包蟹

    老汉夫妇的二儿子正在沙特部队服役,驻扎在吉赞的沙特海军基地。

    小儿子刚刚成年,继承祖业,操持捕鱼。

    这几天小儿子驾车去吉赞大区了,采购一些船上使用的工具和设备,需要过几天才能够回来。

    站桥边的一条中型马力的渔船,就是老人家的,现在的船长是小儿子。

    平时出海捕鱼,小儿子当家,身为前任船长的老汉如今是大副。老太太留在家里做活,等丈夫和儿子归来。

    当局给的生活补贴,加上每月两次出海的渔获收入,一家人过得倒也不错。

    小儿子刚刚十八岁,跟陈一样,也是1974年的人。

    老汉和老太太的愿望是两个儿子能够结婚,生几个孙子孙女,让他们家的人丁兴旺起来。

    凯塔和埃里克懂阿拉伯语,负责当翻译,大伙的聊天进行得很顺畅。

    老汉的家里有冰箱,但里面的食材不多,品相也很差,大多数是他家渔获当中的次品,那些卖不出去的鱼,被留在家里冰箱,自家食用。

    冰箱里没有牛羊肉。

    好不容易落脚,不需要赶路和逃命了,岂能对不起自己的肚皮?

    靠海吃海。

    陈来自全球最懂得吃的国度,海边能吃的东西太多了。

    小渔村只有几十个人口,守着几十公里的海岸线,陈不用费脑子去想,都能知道岸边值得一找的食材有多丰富。

    听闻陈要赶海,巫小柔嗷嗷叫着一起参加。

    凯塔和埃里克的表情很懵逼,这哥俩是枪战高手,但对于赶海很陌生。埃塞俄比亚靠海,但海岸线是厄立特里亚地区,而且凯塔少爷从小锦衣玉食,别说赶海了,内陆的农活他也从没做过。

    西蒙尼在意大利玩过海边露营,他以自己的工作范畴为借口,拒绝跟着老板去下海摸贝壳。

    陈命令:“你必须跟我一起去,我不用你下海,但你需要保护我的安全呀!”

    西蒙尼这才勉强同意,嘴里嘟囔:“我不下海捕捞,不烹饪,我只负责保卫你的安全。”

    从老汉家里借出一堆的工具和水桶,陈、巫小柔和西蒙尼赶往海边。

    到了海边,陈立刻认识到了人烟稀少的好处。

    海货没人捡啊!

    小渔村附近的海边不是细腻的沙滩,而是一片烂滩涂,间隔一段距离,坐落着一大片的礁石。

    陈拎着一杆锄头,巫小柔

    手持工兵铲,西蒙尼拎着一只塑料桶,肩膀扛着一卷粗尼龙绳。

    三人首先来到礁石附近。

    巫小柔一眼就看见了好东西,差点就冲过去。

    陈一把按住她,吩咐西蒙尼拿绳子来。

    绳子中间绕在西蒙尼的腰上,两头做了两个结,捆住陈和巫小柔的腰。

    陈和巫小柔走上礁石,踩着湿滑的边缘,慢慢下去,开始采摘各种贝类。

    巫小柔那一侧的礁石,分布着密密麻麻的青口贝,她拿工兵铲翘起一个又一个,扔给站在礁石上的西蒙尼。

    西蒙尼接住一只,脸上嫌弃的表情:“在意大利,我从不吃这种东西。”

    陈喊道:“巫小柔你那边青口少拿点,我这里有鲍鱼!”

    巫小柔刚摘了十几个青口,立刻不再忙了,赶忙爬到礁石另一边:“哇!好多鲍鱼!”

    鲍鱼不是特别巨大,跟成年人的手掌心差不多口径,在水面的高度,分布着十来只。

    陈用M7刺刀做工具,已经撬下来两只,正跟第三只较劲。

    巫小柔也想试试,又被陈以危险为由给劝阻了。

    水面高度的鲍鱼被拿下,陈脱光上衣,趴在礁石边缘,吩咐巫小柔坐在他的腿上。

    陈将身子探进海水里,一次一只,又挖了十几个鲍鱼上来。

    顺带着,从海面以下的礁石边缘,摘了许多海草。陈叫不上名字,但知道这玩意挺好吃,看上去有毛刺,但不扎人,嚼起来很脆。

    水桶里装了将近三十只鲍鱼和十个青口贝,三人离开礁石,来到滩涂上。

    陈拎着锄头,辨认合适的气孔,很快发现了有趣的目标。

    一锄头下去,掀起一大块的泥,一只肥大的面包蟹被挖出来。

    巫小柔的工兵铲按住试图逃跑的面包蟹,西蒙尼赶忙拿水桶来装。

    又挖了两只面包蟹,水桶里的海货都快装不下了。

    挖面包蟹的时候,锄头翻出来的滩涂泥块中,带出了不少乒乓球大小的蛤蜊什么的。

    巫小柔想捡,被陈劝阻了:“巴掌大的鲍鱼,扇面大的青口贝都吃不完,这么点大的蛤蜊,算啦!”

    嘴里虽然说着嫌弃话,但陈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呀,这么大的蛤蜊如果放在华夏,绝对算是大个头的家伙。

    心想,这么多,这么好的礁石滩涂货,老汉夫妇怎么就不知道来取用呢?傻兮兮守着家里冰箱那点烂

    海鱼,何必呢?

    陈的腹诽,在吃晚饭的时候得到了解惑。

    没有葱姜蒜,因为当地人根本没有这些调料。

    没有就没有吧,直接用水来煮,也是很鲜美的。

    教会了巫小柔用M7军刺收拾鲍鱼的内脏和劈开青口贝,陈开始清洗面包蟹。

    老太太在一旁说:“你们怎么吃这种脏东西?”

    埃里克一脸嫌弃地做翻译,嫌弃的对象是陈老板。

    陈反问:“这么好的面包蟹,你们不吃吗?”

    老太太说:“我们吃,但我们不吃这种从滩涂泥里挖出来的东西,太多泥沙了,我们只吃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面包蟹。”

    本着靠海吃海的传统美德,陈开导老汉夫妇:“你们这里海边有很丰富的资源,何必出海呢,拿钓竿也能钓到很多鱼。”

    老汉耐心解释了感叹,反过来把陈给教育了一通。

    红海是很特殊的海域,它南北狭长,东西很窄,北通苏伊士运河,南临曼德海峡,是一条非常繁忙的交通要道。

    每年从红海穿行的大型船舶,数以万计。这些数量庞大的船舶,给红海带来了相当严重的污染。

    废油、排泄物、船体金属屑、油漆的掉落,导致红海的水质远远差于地中海和印度洋。

    沙特是什么地方?坐在石油桶上的国家。

    沙特人再穷,也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要有钱。

    沙特人吃东西,贵族和富人吃的是全球精品,穷人吃的食物虽然不如贵人,但也从不吃品质次的产品。

    就说海鱼,沙特的富人不吃红海的鱼,穷人不吃红海中部深海区域的渔获,因为红海中部是航道,他们只吃近海岛礁密集地带的鱼,他们认为那里的海水稍微干净些。

    紧靠岸边的海产品,沙特人也不吃,因为泥沙多,而且有陆地污染。

    所以呢,陈和巫小柔今晚兴致勃勃带回来的赶海收获,老汉夫妇压根就瞧不上。

    陈心里怒骂:把你们给惯出来的臭毛病!

    不过呢,陈不得不承认,人家沙特坐拥这么长的海岸线,又没几个人口,确实有资本去挑挑拣拣。

    这要是在华夏,烂泥塘里的鲶鱼、小龙虾,捞上来一股恶臭味,扔进香辣锅里煮一煮,照样被各路食客追捧。

    谁踏马有空去在意那些所谓的污染啊!

    一口大锅,分了三次才把今天的海货给分批煮熟。

 第1331章 暗夜来敌

    凯塔和埃里克坚决不吃泥沙里挖出来的面包蟹,他俩只吃鲍鱼和青口贝,而且吃的也不多。

    西蒙尼受过野外生存训练,兴致勃勃畅谈往事,分散他自己的注意力,大口吃掉了一整只面包蟹。

    陈文和巫小柔笑嘻嘻地一人一只面包蟹,吃得那个欢快。

    吃完面包蟹,又大吃那些巴掌大的鲍鱼,没有调料,但架不住鲜美呀。

    直把俩人给撑得打嗝。

    那些青口贝,肚皮里没位置去装了。

    凯塔笑骂:“你们华夏人都是疯子,什么东西都敢吃!”

    陈文还击:“你们非洲人都是傻子,好东西不懂吃!”

    凯塔说:“在我小的时候,你们华夏援建队帮我们修铁路修工厂,我见过你们华夏工人吃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陈文问:“比如呢?他们吃什么了给你留下童年阴影呢?”

    凯塔说:“他们吃蛇,抓到响尾蛇,吃掉了。”

    陈文笑道:“全世界出了名的毒蛇,很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

    凯塔说:“你们华夏人是疯子!”

    陈文哈哈大笑:“我的师姐在华夏南部最大的城市羊城工作,她和她的同事邀请我去做客。凯塔,将来你如果来华夏,我建议你去羊城,那个城市的厨师最懂得如何烹饪蛇类。”

    凯塔说:“谢谢你的邀请,我很想访问华夏,但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

    夜里。

    分配房间。

    凯塔提议,按队伍来分居,他和埃里克一间,陈文三人一间。

    西蒙尼很懂事,主动提出,他加入凯塔和埃里克那间。

    陈文更懂事,也申请加入凯塔的房间,让巫小柔一个人睡一间。

    巫小柔气鼓鼓的。

    在额外支付了一大笔里亚尔之后,房主夫妇允许巫小柔洗了一个热水澡。

    四个大男人就算了,懒得洗澡。

    陈文乐得当懒虫。

    不洗澡的感觉,还真是爽!

    巫小柔一脸幽怨说道:“我一个人睡觉会害怕!”

    陈文骂道:“放屁!你明明是想对我这个黄花大小伙子图谋不轨!”

    西蒙尼虽然听不懂汉语,却也能看出这俩人是在打情骂俏,笑嘻嘻地拿手指戳陈文的咯吱窝。

    陈文用法语骂道:“你别添乱了,赶紧去收拾房间!”

    西蒙尼说:“我是保镖,不是保姆。”

    陈文问:“你意思是我来伺候你,替你收拾房间吗?”

    最终,西蒙尼没有睡任何房间,而是睡在了帕

    杰罗越野车里。

    为了不吓着老汉夫妇,也为了不暴露己方五人的可怕身份,7支长枪和弹药被留在车里。

    西蒙尼主动提出,他睡车里看管武器。

    陈文告诉巫小柔:“你的携行袋就放枕头边,里面的瓦尔特是你的防身武器。”

    吃饱了睡觉就是舒服,一肚皮的海鲜带来了很大的舒适感。

    几天了,终于能够睡在床上,很久了没想到一张简单的木板床竟然如此舒适。

    陈文睡得很香很沉。

    以至于警兆来临时,陈文一度以为是做噩梦。

    当他醒来,危险已经很近了。

    睁开眼,陈文第一反应是昨晚吃海鲜吃太多,导致他现在犯恶心。

    但很快,他意识到有点不对劲,赶忙叫醒了凯塔和埃里克。

    “起来起来,我总感觉有问题,好像有危险!”

    三人都是穿着全套衣服睡觉,凯塔和埃里克穿上鞋子,陈文已经闪身来到了房门口,轻轻拉开了门。

    老汉家的房子是仓库式,每间房的门全都冲着海边。

    外面没有人影。

    陈文轻手轻脚出门,来到隔壁,敲响了巫小柔的门。

    不一会,女孩打开了门,一脸不乐意的没睡醒样,正想抱怨,陈文一把捂住她的嘴。

    插一句,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巫小柔挣扎两下,陈文抱住她,小声说道:“可能有危险,你躲在房间里不要出来!”

    巫小柔全醒了,瞪大了眼睛。

    陈文转身,看见埃里克和凯塔已经出门,走向了帕杰罗。

    不一会,西蒙尼也被叫醒。

    16被取了出来,四个男人一人一只,备用弹匣被四人迅速插进各自的衣袋。

    埃里克是埃塞俄比亚国防军的兵王,但他的身体没有开挂,平时靠的是多年的内战战场经验混饭吃。

    凯塔问:“到底怎么回事?”

    埃里克回答:“我没发现问题。”

    陈文走到房子旁边,屏息静气,用心灵去感受四周。

    小渔村的地形是一块死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