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山村最强小农民 >

第1053部分

山村最强小农民-第1053部分

小说: 山村最强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则这是赵国历代君主刻意营造出来,为那些守护过本国尊者的后代,打造出了一座世外桃源。

    这也正是二皇子无法探究洪厢出身的根源,哪怕他贵为当今帝王的亲生儿子,一样无权踏入虎儿街,就连他那个皇兄同样如此。

    唯有段怀旭这种在虎儿街出生,尚未在外面开府之人,才有资格进出无阻。

    他这样的也只能算是特例,一旦他的儿子也走上官途,或在外开府,或外放为官,此生便也再无踏入虎儿街的资格,连被成为人之常情的祭祖都不能。

    只出不进,乃是保持虎儿街世外桃源的根本。

    这个规矩,同时得到了皇家跟历代尊者的认可,甚至后者言语的分量,还要超过前者。

    在这个一人可敌一国的世界,当个人实力强大到旁人无法用数量来弥补,此人就可以称神。

    从这点来看,西戎世界中三大尊主国供奉的尊者,不仅是实力象征,更是精神的象征。

    他们的好恶,并不能决定大势的走向,却可以决定龙椅上的屁股,能够继续做安稳。

    权力可以通过血脉传承,修炼资质却不行。

    尤其在这个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动辄就可传承数百乃至上千年的王朝来说,如何拉拢,安抚那些高高在上的尊者,便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相对其它两个尊主国来说,赵国无疑是做的最好的,否则也不会在长达三千年的时光中,龙椅上那个人的姓氏从未改变过。

    一切都源于,三千多年前赵国的开国君主,跟其余几位尊者达成的那个执行至今的协议。

    那便是,凡是在赵国境内成功跨入七重天的修士,不管是否为皇家效劳,只要无悖逆之举,便可享受一份与国同寿的庇护。

    此人的嫡系一脉,可进入任何势力都不得染指,连皇家都不可插手的虎儿街,并且由皇家保证这个血脉永不断绝。

    若此人有意开朝立国,赵国依然可以为其分封一座物产丰富,疆域辽阔的诸侯国,此国三百年内无需向尊主国朝贡,并且享受尊主国千年庇护。

    如此一来,常人所梦想的香火传承,功名利禄,都变得唾手可得,自然难有反心。

    就算偶尔有一些野心滔天之辈,想要取而代之,也得先要问过,其余备受赵国的恩泽的尊者是否同意。

    一旦事迹败露,谋划失败,莫说他们本人会成为丧家之犬,就连子孙都会被斩草除根。

    深谙立国之本的赵国君主,对于那些有望踏入七重天天骄的拉拢是不遗余力的,同时也给予了对方极大的自由跟宽容。

    只要稍稍有些良知,懂得报恩之辈,都不会选择恩将仇报,真的有这样的人,也有其它的尊者帮忙掣肘。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不仅仅是贫民百姓的心声,那些已经身在巅峰,本就是人上人之辈更会求稳。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自身的利益不受损。

    尤其是后者,一旦有人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那就是翻脸如翻书,到那时不仅可以不要脸,连命都可以不要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善待有功之人的后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何时恩泽,何时敲打则是一门极大的学问。

    现在,最棘手的地方在于,洪厢这位看似毫无背景的美貌女子,实则是千年前一位女性尊者的血脉传承之人,她代表了那位女性尊者的血脉,一旦出现意外,赵国势必要给出一个说法。

    给死人烧的纸,都是给活人看的。

    一位逝去了长达千年的尊者,不管当初修为多高,于赵国有何种功勋,也影响不了现在分毫。

    只是那些注定不会在此事上发声太多的现有尊者,却都会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冷眼旁观赵国帝王的抉择。

    眼前人,身后事。

    此事最终的结果,几乎让他们看到自己身死道线千年后,自家后辈的处境。

    一旦处理不当,让那些极少现身更绝少开的口尊者们心生芥蒂,就等同于动摇了赵国的国本。

    时间的流逝可以消磨一切,却同样可以滋养所有的种子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尊者们的冷眼旁观,缄默不言,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压力骤然就倒在赵国帝王这边。

    常人自然无权知晓其中的弯弯绕绕,同样出身虎儿街,身为尊者后裔的段怀旭却无比清楚,此事之重。

    虎儿街虽全部都是尊者后裔,却依然分为三六九等,不可一概而论。

    其中最高等的便是以洪厢为代表,扎堆居住在王子头的近千户人家,他们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尊者血脉的代表,却终其一生无法仕途,更不得搬出虎儿街。

    其次,便是那些因为开枝散叶从王子头迁移到虎儿街别处之人,刚刚失去尊者血脉身份,又无其它立身之的他们,理应受到更多的照付。

    最后,才是段怀旭这种同样拥有尊者老祖,祖上也曾在王子头居住,却迁移到别处,繁衍数代的人。

 第2456章 百无禁忌

    天无二日,九五之尊的帝王,尚有几门穷亲戚。

    一位尊者的后裔,在经历数百乃至上千年的开枝散叶之后,身份,地位跟处境同样是天壤之别。

    位极人臣的不在少数,庸庸碌碌为一日三餐温饱奔波之人,更多!

    赵国这种庇护尊者后裔一脉血脉之举,乃是实打实的收买人心,同样是看似简单,细究起来却是极其高明的阳谋。

    任何一位尊者的实力跟威望,都可以轻易得到大批的追随者跟拥护者。

    常人眼中可望不可即的开国之举,对其不过信手拈来之事。

    奈何,守业更比创业难。

    这种单凭个人魅力跟实力的创业,最为坚固,同样也最易碎。

    坚固在于,只要创业者建在,他们便是不朽的存在。

    易碎源于,当凝聚人心跟资源的核心出现意外,整个团体也会不攻自破。

    厚重的史书,明明白白阐述了一个道理,那种完全依仗一位尊者而缔造出来的帝国,国运往往极其短命,极少有超过二百年的,更多的则是在开国的尊者君主身死道消数年之内,不是自行分崩离析,便是被四周的列强瓜分殆尽。

    这些昙花一现,勉强称得上尊主国的国家,平均国运竟然天谷国那样的边陲小国还要短。

    这种末代君主跟皇亲国戚,下场往往也极其凄惨。

    天下是打下来的,打却守不住天下。

    尊者建国,大家臣服,追随的也只是尊者,一旦继任者失去了尊者是修为,便难以服众,结果自然是无尽的内乱跟反叛后走向灭亡。

    在这个万万不能,缺乏个人战力的世界,个人战力却又不是万能的。

    传承了数千年的赵国,自始至终自家都并未诞生过一位尊者修士,之所以可以屹立不倒,根源在于他们跟本国尊者修士互惠互利,达到了极为难得的双赢。

    饶是如此,历代赵国君主不管是赫赫有名的中兴之主,还是声名狼藉的昏君,唯有在对待本国尊者的态度上,表现的出奇一致,绝对不敢有任何懈怠。

    因此,对于尊主赵国来说,比皇位传承更重要的,便是跟本国供奉尊者的关系。

    继位之君,不管多么昏庸无能,只要能够尊者的拥护,外家赵家数千年的积累,就不会动摇赵国的根本,保证赵国依然牢牢掌握在赵家手中。

    在这个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的世界中,传承千年的势力跟家族比比皆是,一代掌权人的昏庸,对其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随着段怀旭入局,一件看似极小事情的本质,逐渐暴露出来。

    此事第一时间便禀报给了君主,此后更是惊动了三位高高在上,神龙不见尾的尊者。

    那代赵国君主平庸却并不憨傻,瞬间明了此事的重要性,更清楚三位已经露面尊者的一言不发,恰恰是在表态。

    如果说君主帝王代表的是人权,尊者在一定程度上则代表了神权,一如三生在天谷国那个凭空掉下来天选之人的身份。

    两种权力较劲时,自会呈现出一副云波诡谲的景象,两力相和时,迸发出的力量又是无法想象的。

    就在赵国京都进行百年不遇的大搜查时,另一边得到严命的国君密探,却通过精细却复杂的情报网,很快就锁定了二皇子居住的王府。

    若在平时,这个被嫌恶的二皇子,因为牵扯到皇家脸面,也是讳莫如深的存在。

    现在,所有人无比清楚,涉及到虎儿街尊者血脉一事,一切都变得百无禁忌,什么皇家颜面,国家尊严,统统都要向后站。

    此事不仅要雷霆出击,更不得有丝毫猫腻。

    一旦有含糊不清,前后矛盾的缓解,引得那几位好似泥塑般的尊者大人心生芥蒂,莫说当代君主保不住他们,要是牵扯到君主,他们也自身难保。

    这绝非是身受主国大恩的尊者,会因为这种跟自身并无直接利益的小事,行悖逆弑君之举。

    只要尊者置身事外,不在公开拥护当代君主,自然又不安分,本就距离皇位一步之遥的诸多皇亲,跳出来行废旧立新之举。

    名义便是君主不尊祖训,轻慢尊者,动摇国本。

    类似的事情一旦发生,成功率几乎接近百分之百,没有人跟势力,会将自身的筹码压在,一位自掘坟墓的君主身上。

    那时,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自然会得到万人拥护,并以超越常人想象的速度,完成不改朝而换代之举。

    因此,莫说是牵扯一个本就好似弃子一般的二皇子,就是已经堪比储君的大皇子跟本就是九五之尊的君主,都不会有任何忌讳。

    本就出身虎儿街,且第一个发觉异常,将此事上报的段怀旭,他官方的身份既能够代表君主,虎儿街的出身又可赢得尊者的信赖自然就成了查找洪厢下落的首要人选。

    当洪厢身在王府的信息被落实,段怀旭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下令将二皇子的王府戒严,亲自带队,率先闯入,遇到前来阻拦问罪的暗影卫,直接亮出自身象征帝王亲临的红色令牌。

    见令如见君!

    此令牌一出,原本誓死保护大皇子,对其唯命是从的暗影卫,眨眼就成了段怀旭最忠实的走狗跟帮凶。

    暗影卫,历来只效命于帝王,听命于大皇子,同样源于帝王的命令。

    任何时候,只要帝王一声令下,他们便可毫不犹豫斩下,刚刚还可用性命去保护之人的头颅。

    不问缘由,毫不迟疑,好似傀儡般的服从,正是暗影卫的生存智慧。

    此后,当大皇子骂骂咧咧的从温柔乡中被两个暗影卫拎出,段怀旭旁若无人的上前确认了洪厢的身份,便吩咐所有人出去,让王府中的婢女独自进去收拾残局。

    原本在床上征战数次,几乎力竭的大皇子精疲力尽,睡意正浓。

    如此折腾一番,几乎赤条的被拎出了门外,也彻底清醒了过来。

    等他柔柔眼睛,认出了段怀旭的身份,本能就要破口大骂,给对方扣上一顶大不敬的帽子。

    并非庸才的他,话到嘴边,便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意味,嘴巴刚刚半张,后背却已经被冷汗浸透。

 第2457章 有赌不算输

    等到浑身赤条,被拎出被窝的大皇子冷静下来,脑海中瞬间闪过,数件可导致自己陷入此种境地的行为。

    未有储君之名,却有储君之实的他,正常来说,代表的便是皇家血脉的延续,权力的传承,只要不做出杀父弑君的反叛之举,断然无人敢拂逆自己。

    这种历代君王跟储君的矛盾,却从不存在于他们的父子之间。

    他的父皇贵为尊主国的帝王,却是胸无大志之辈,对什么励精图治,流芳千古毫无兴趣。

    其奉行的则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若非祖训使然,外加大皇子力辞,早在数年前他就会将皇位传给大皇子,自己做一个约束更少,权柄不减的太上皇去。

    排除了这个可能,大皇子继而想到,有皇室宗亲发动了宫廷政变,想要对其斩草除根或作为一个筹码。

    只是他的父皇并非暴虐弑杀之人,只是贪图享乐,外加耳根子比较软而已。

    这样的帝王绝对算不上英明,却也勉强合格,不去励精图治的改革,自然也就不会触及其它人的利益跟蛋糕。

    这种相对安稳的局势,是任何人都乐意看到。

    就算真有某个隐藏极深的宗亲,失心疯想要做一把龙椅,也得问过赵国供奉的尊者,一个各大既得利益集团是否答应。

    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权力重新洗牌,利益定当重新分配,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排除自己内心所有的可能,贵为储君,现在却好似小鸡仔一般的大皇子,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最大的恐惧源于未知,因为无法预料,更不知如何应对。

    拔剑四顾心茫然,便是这种感觉,心都茫然了,剑就再也不是依仗,也无法带给人安全感。

    只是本为能臣,世受皇恩的段怀旭却并无给大皇子解惑的心思,极其专业的第一时间将所有的当事人单独羁押,防止他们之间串供。

    至于,整个过程中大皇子旁敲侧击的询问,威逼利诱的试探,直接被其无视。

    了解颇多内情的他,自从在大皇子的床上发现了洪厢身影,就知道他这个储君已经当到头了,幸运的话,就算能够保住命,也得落个被终身囚禁的下场。

    赵国的传承,离不开尊者的支持,帝王的龙椅能否做的安稳,尊者对其的观感也同样重要。

    一旦当代帝王,在有关洪厢的事情上,处理的不那么尽如人意,恐怕不用那几位一言不发的尊者开口,一众原本只能够冲着龙椅干瞪眼的王公贵族们,都能够推举出一个代表,以不尊祖训的罪名将君王拉下马后取而代之,继而给出一个超越常理的残酷处罚,从而博得尊者的支持。

    到那时,原本保皇派的诸多势力,哪怕冒着自身利益受损的风险,都不会跳出来护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