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最强小农民-第9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那个将他拉出深渊,在他心中比亲爷爷还要亲的苏秀林,并无心染指权力,参与家族的内斗,他对苏老三的关心基本只停留在生活跟修行上。
与之相对的是,他的其它兄弟不仅开窍极早,更有亲生母亲的谆谆教导,耳濡目染中,早就学习到了那些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人生潜规则。
而且有父母陪伴,有长辈需要讨好,有佣人对他们极力巴结的环境,让他们在言传身教中,不由自主的便掌握了的驭人之道。
当空有一身修为,却孑然一身的苏老三,一头扎进完全陌生争权夺利时,就变得好似无头苍蝇一般处处碰壁,屡屡被传小鞋,再次被边缘话,几乎要再次成为孤家寡人。
单纯从综合实力跟苏家的家风来看,后来居上的苏老三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当时他虽无背景,更无人脉,却尚未不惑的年纪,便拥有了凝气境大成的实力,这份资质跟潜力足以让所有人仰望。
只要他能够在上任家主退休之前,成功进阶到化神境,家主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以他的经历跟心智推断,只要他参与竞争,肯定有大批不得意,并无深厚背景的人,第一时间就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马首是瞻,期待有一天一人得道之后鸡犬可以升天。
生活跟人心的复杂,永远要超出我们的预料。
尤其在多方势力的斗争中,实力最前的那位,获胜的几率反而并不比其它实力积弱的势力高。
因为弱者非常清楚,当强者插手进来时,他们继续各自为营,以为内斗,自己便再也没有获取胜利果实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情况跟处境,最有利于弱者的选择便是,他们首先要联合起来,灭掉远超自己的强者,最后流行实力跟己相当的人,再做相对公平的竞争。
如此一来,他们原本毫无机会的上位之路,也就重新拥有了机会。
可惜当时的苏老三并不了解这个道理,就算明白了,他也没有破局的能力,只因他的风头太盛,潜力太强,对其它人威胁太大。
此种规则,在体制中,职场上比比皆是。
庸才太多且占据高位时,有能力的人最容易得到打压,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以当时苏老三的处境,若有家族内的实权人物鼎力支持的话,不是没有改变这种情况的可能性。
坏就坏在,他不仅沦为了自家兄弟的公敌,甚至就连他的父亲跟家族中的长辈,无一认为他是家主的人选,不仅没有对他施加援手,反而听之任之,让他沦落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地。
可惜,真实情况又无人可以跟他点破,只能让在一条黑路上越走越远。
童年惨痛的经历,让苏老三对于自家兄弟跟父亲,并无太多的归属感,偏偏他资质又是那么优秀。
按照常理来说,拥有童年阴影,又通过自身能力身登高位的人,在童年阴影被触碰时,很容易走向一种极端。
从苏家弃子成长为苏家底蕴的苏老三,本就踌躇满志,雄心勃勃想要再蹬高处时,本身有资格竞争家主之位的他,若是被自家长辈跟父亲,亲口告诉他,他不事宜成为家主,并且他们也不会支持,这无疑是在苏老三的伤口撒盐。
在苏家并未得到过什么温暖的他,甚至会将其理解为是整个家族对自己的偏见,从而对家族心生怨怼。
到时他这个家族未来的底蕴,极有可能直接反出家族,反而成为苏家最大的敌人。
这样的损失苏家不愿承受,这样的后果他们更承担不起。
潜规则存在的正面意义时,有些话双方只能够心知肚明,一旦摆在明面上,双方的脸面都会挂不住,最终可以相安无事的解决,会让他们成为反目成仇的死对头。
那段时间,苏老三过的可谓无比糟心,苏家的长辈同样并不轻松。
他们本来就亏欠这个嫡子很多无理在先,现在反过来要跟对方讲道理的话,就有了欺辱人的嫌疑。
一个过了而立之年不久后,便进阶到凝气境大成的天骄修士,再也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揉捏,动不动就需要跪下认错求饶的三傻子。
双方心中一旦有了难以消除的隔阂,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沟通起来便有了障碍,永远再也无法坦诚相待。
家人跟朋友之间如此,恋人中更是如此。
谁都没有料到,苏老三这根深深扎入苏家骨髓深处,既不想拔除,又无法拔除的刺,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认为不容乐观时,偏偏被一个不过十来岁的黄口小儿在无形中消除了,甚至还极大的化解了苏老三跟苏家之间无法消磨的隔阂,直接将自己的父亲推上了家主之位。
此人便是,当时苏家家主的长房长孙,现在苏家家主的长子,苏家实际上的决策人——苏山坡。
第2275章 一言决之
因为童年经历跟竞争关系的原因,苏老三跟自家兄弟关系极差,称之为势如水火都不过分。
让整个苏家高层庆幸的是,这份兄弟间的隔阂跟仇恨,并没有延续到下一代。
整年难得有几个笑脸的苏老三,为数不多的笑脸,大多都给了自己那些争气的侄子跟侄女。
他们兄弟之间虽恨不得将人脑袋打出来狗脑袋,其它几人更是联合起来排挤老三,却都明智的引导自己的子女去讨好他们的三叔。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家所有的高层都不认为苏老三会是一个优秀甚至合格的家主,他们却都可以预料到,若不出意外,苏老三会是他们兄弟几人中寿命最长,注定会成为苏家的定海神针。
若是他们不识趣的将仇恨传承给下一代,等到苏老三成长起来,他们这些人一一故去,他们中就算有人成功上位,他们的子孙也未必能够坐稳,甚至还极有可能让苏家再次处于破碎的边缘。
绝非真傻的苏老三自然也懂这些道理,他依然愿意宠溺自己的侄子跟侄女,核心原因是,这些后辈对他尊重跟崇拜是发自内心的。
毕竟这些苏家的后辈们,自懂事起,苏老三已经从三傻子变成了苏家的修道天才,年轻一代中的最强者,他那段灰暗的历史再也没有人提及。
只是这又不影响其它兄弟联合起来对他排挤,努力将他驱逐出核心权力之外,却又明智的没有诋毁羞辱他,也算是一种公平竞争,没有触碰他的底线。
苏家正是因为这样的家风,以及历代子弟的明智选择,才让他们能够稳坐钓鱼台,成为任由外界风雨飘摇,山河破碎,我自岿然不动的存在。
就在苏老三跟其它几个兄弟闹到势如水火,被排挤到最严重,心情最为烦闷之时,偶然间,与他大侄子,当时不过十一岁的苏山坡的一次交谈,直接让他做出了困境,就连心境都豁然开朗起来。
“三叔,你根本就不适合当家主。”少年老成的苏山坡,开口就道出了谁都心知肚明,却没有人能够宣于口的事实。
若换任何一个成年人,当着苏老三的面如此开口,他注定会瞬间翻脸,以打骂收场。
对这个明显心智早熟与自己截然相反的大侄子,苏老三只是露出了略显苦涩的笑容,这个道理他何尝不知,只是他心中不甘而已。
世界上所有的道理都有三个层次,听过,懂了,跟付诸实践。
总有人无病呻吟着,为何听说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只因他们的听说只是单纯的听而已。
还有人会说,所有的道理都只是用来安慰自己,却说服不了自己的废话。实则不是道理错了,而是犯错的人,知错不改而已。
至于那种真正能够将道理跟真理付诸实践,与己身相结合的人,从不会高谈阔论与任何人讲道理,因为他的一言一行,行走坐卧间都是道理,就算简简单单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也好似最纯粹的真理。
当时的苏老三显然介乎于前两个层次中间,道理他肯定听过一些,却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种种原因,听到苏山坡这番话,他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不管对方是童言无忌,还是背后有人指使,并不能改变他的心境跟初衷。
面对亏欠自己太多的家族,苏老三不蒸馒头都要争口气,他有资格争取的东西,绝对没有撒手送人的道理。
只是苏山坡后面一句话,让他骤然来了精神,甚至让他找准了自身在苏家的地位,就连陷入某种偏执的心境都豁然开朗了。
“三叔,你既不适合做一家之主,我爷爷跟我爹还有那些叔叔们,也不会让你坐上这个位置,不过我倒是觉得你可以做咱们苏家的无冕之王,真正的太上皇。”当时不过十一岁的苏山坡条理清晰,目的明确。
“此话怎讲?”苏老三挑了挑眉毛,终于有了兴致。
“此话说起来太过于繁琐,我并不觉得自己可以说服三叔,不过我可以跟三叔保证,只要您公开表示退出家主的竞选,我父亲跟其他几个叔叔不仅马上会向您伸出橄榄枝,而且将来谁做家主,您完全可以一言决之。”苏山坡无比认真道。
苏老三却用颇有深意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大侄子,苏山坡再早熟跟少年老成,年龄毕竟摆在那里,在长辈眼中终究是一个孩子,这也是所有成年人的偏见。
“哦,现在我已经被排挤的如此严重,若我退出竞争,苏家恐怕就再也没有我的立足之地。大侄子,你跟三叔说实话,你这番话,是不是你父亲教给你说的。”
苏山坡一副早有所料的模样,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若是我父亲的话,他肯定会教导我,努力讨三叔您的欢心,然后不经意中透露出来,他排挤您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几个爷爷要求他这么做的,再暗中表示其实他愿意支持你做家主,实则是让您转过头去支持他。”
“哈哈哈……”
一阵发自肺腑,酣畅淋漓的大笑自苏老三口中发出,他这辈子好像从来都没有这么开怀过。
在这个谎话编制成的世界中,真话尤为显得珍贵却往往显得不合时宜,太过于伤人,只能选择将其隐藏起来。
所以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可以跟实话实说,却又不会惹自己生气的那个人出现,因为说的人没有恶意,听得人足够明智。
这样的关系才是超越了朋友的知己,也可以是忘年交。
苏山坡所说的,不仅极其符合他父亲的行事风格,甚至其它几位家主的竞争者所采用的策略,完全就是按葫芦画瓢,照本宣科一般。
苏老三之所以看好甚至溺爱这个大侄子,就在于其鹤立鸡群的成熟跟思维,还有就是他那种已经称得上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少年老成。
这样的心性跟处事方式,不管年龄几何,总会让人感觉到无比舒适,就连戒备都会降低到接近于零的程度。
第2276章 兄友弟恭
少年时的苏山坡在人才济济,基因极好的苏家并不显山露水,既没有天才之名,也没有天骄之实。
只是他的修道资质跟心智,虽未鹤立鸡群般出众,在家族内却也排的进前几名。
而他最惹人注意的,反而是他的好人缘,不管是手握实权的家族长辈,亦或者是单纯为家族服务的司机跟保姆,都对这个苏家大少爷印象极好。
因此他自小就被认为,虽有长者风范,少年老成,却无丝毫暮气。若他有幸能够登得上家主之位,注定是苏家的一位中兴之祖。
事实证明,当你跟一个人相处感觉无比舒服,不管你说什么对方都能够接的上,不管你做什么,对方都能够搭把手,这绝对不是你有幸遇到了此生的知己,而是对方在智商,情商,见识,阅历,以及动手能力上,都跟你有碾压式的差距。
苏老三的笑声便表明了他不置可否的态度,他内心无法消除的芥蒂,便源于不甘心。
苏山坡好似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一般,并没有苦口婆心劝说什么。
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分别是,将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跟将别人口袋里面的钱,装入自己的口袋。
只是他跃出门槛过后,头也不会的说了一句:“三叔,您何必给自己找别扭呢?若是您有一丝机会能够当家主的话,侄儿也不会跟您说这样的话,若您连那一丝机会都没有,何不试试侄儿的建议呢?”
语毕,苏山坡离去,苏老三却醍醐灌顶般愣在了原地,久久缓不过来。
至此他才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费心尽力的竞争家主之位,跟其余兄弟对他的排挤,压根就是演的一场戏而已。
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戏子本身都忘记了自己在演戏。
扪心自问,苏老三根本就不想当家主,他也清楚自己不适合当家主,之所以加入竞争家主的行列,只是因为不甘心而已。
他的其余兄弟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之所以拼命排挤他,在打击潜在竞争对手的同时,未免没有家族长辈的暗中授意。
苏老三本身就跟家族隔阂极深,他主动竞争家主之位,看似是鲁莽跟意气之举,实则也代表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可。
若这个时候整个苏家的长辈跟他几个兄弟联合起来,强行让他退出家主竞争的话,等于再次否定了苏家嫡子的身份,这无疑会深深刺激苏老三内心的阴暗面。
苏山坡实际上就捅破了那层,大家都心知肚明,却都不敢轻易触碰的窗户纸。
他话中暗含的意思便是,家族没有明确提出,恰恰就是认可了你嫡子的身份,既然如此的话,你还有什么不甘心的呢?
劝说一个人,让其解开心结成功率最高的方法,绝非是义正言辞的当头棒喝,这会给被劝说者一种被斥责的感觉,反而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最好的办法,便是旁敲侧击的谆谆善诱,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对方脑海中浮现出你要传递出的念头。
如此一来,被劝说者就会有一种,这原本就是自己想法,不去这么做,完全就是再给自己找别扭。
劝说人如此,给人洗脑同样如此,无非都是控制他人的思维而已。
事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