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无数神医技-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好了,家属立刻带病人去做一个腹部ct。不要排队,直接给医技科的医师说。”罗医师开了个申请单,上面注明了加急字样。
相信医技科的同事一看就懂。
女子的父亲拿着检查单,推着急救床,一路狂奔。
罗医师那边非常忙,又回他的岗位去了。
过了没多久,女子被她父亲推了回来。
“医生,医生,ct片照出来了。”这时候,王医师其实是在接诊新的病人。不过相比较而言,这位女子的病情显然更加严重。
他拿过ct片查看。
心中咯噔一下,脸色大变。
“罗医师,罗医师”
叫了两声,索性站起身“李医师,赶紧与我一起把病人推到手术室,要快!”王医师的表情有些狰狞,几乎是用吼的。
李权一边推急救床,一边问道“王医师,这个病人到底是什么病?”
他都没机会查看ct片,自然不知道病因。
“很可能是肠系膜动脉栓塞。”王医师咬着牙,满嘴苦涩的吐出几个字。
李权听到这个病的名字时,愣了愣。
随即,脑子里面浮现出书上有关此病的介绍。
这个病非常少见,极容易漏诊误诊,一旦拖延,死亡率极高,病死率高达5080。属于不易发现,却极度致命的一种疾病。
怪不得王医师的表情会狰狞成这样。
他们现在不是在推着女病人跑,而是在与阎王爷争夺这位女子的命。
争赢了,女子就能活。
输了,那就是一条鲜活的人命没了。
幸好在李权的提醒下,及时做了个腹部ct。没有当成阑尾炎来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134章 谁发现的
“李医师,你立刻去通知杨宇医师,直接告诉他,这里有一位疑似肠系膜动脉栓塞的病人。”王医师也不知道自己是倒霉还是出门冲撞了太岁。
短短的一上午时间,连着接诊了两位不容易诊断的危险病人。
本来这位女病人应该是要看外科的,偏偏也找他这个内科医师来看。因为医院急诊科有着谁第一个接诊,谁就要负责到底的规定,王医师真是欲哭无泪。
要不是李权帮他发现了女病人的真实病因,他身上的白大褂都已经够脱掉两回了。
杨宇医师正在抢救室指导周昌医师与赵志敬两人抢救一位溺水的病人。
赵志敬不时给病人做人工呼吸。
周昌医师则给病人做着胸腔按压。
生命监护仪表上显示的心跳与呼吸都是一条直线。这位病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抢救意义,两人不过是在尽一位医师该尽的义务。
有时候,医师并非万能的,更不是神。
也有很多病情是医师无法对付的。
“杨医师,我们那边接诊了一位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王医师请您立刻过去救治。”李权站在抢救室外面请示。
“好,我立刻过去!”杨宇医师听到这个病名的时候,愣了愣,随即脸色变得沉重。
眉头也皱了起来。
赵志敬看了一眼门口汇报的李权,脸上流露出淡淡的优越感。
他在抢救室这么重要的诊室参与抢救病人,而李权却被上级医师派来跑腿。大家都是规培生,赵志敬哪能不生出优越感呢。
如果让他知道李权已经连着立了三次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生出优越感。
杨宇医师跟着李权快速来到手术室。
“血常规做过了吗?”
“嗯,做过了!”
王医师赶紧把检验单拿给杨宇医师查看。
“白细胞计数20x109,明显高于正常值。血气分析ph及h3值明显偏低。这些特征符合肠系膜动脉栓塞。”
杨宇医师拿着血常规一看,立刻就能看出符合肠系膜动脉栓塞特征,这就是水平啊。
王立树与罗文浩两位医师都没看出来。
要不是李权提醒,他们还在当阑尾炎治疗呢。
主治医师的水平比之住院医师确实高出一个档次。
“还有做过别的检查吗?”杨宇医师又问道。
“做过腹部b超,后来又加做了一个腹部ct血管成像。”王医师连忙把另外两份检查结果递过去。
“下次再遇到疑似这种病,应该再加做一个x线平片。不过这个腹部ct片清晰的看到动脉血管确实有问题,倒也不需要再加做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争分夺秒,立刻准备给病人手术,否则发生大肠坏死,后果会特别严重。”
说话间,杨宇医师按了按病人的腹部。
发现腹部柔软,没有特别明显的压痛反射。
他的脸色微松。
“从ct片与病人的腹部反应来看,这个病应该还处于早期。立刻手术,应该还来得及。让病人家属预缴费、签手术风险告知书等等。张主任不在,由我来主刀,罗文浩医师辅助。”
杨宇迅速果断的做了安排。
手术室护士倒是不用再额外安排了,都在呢。
“王医师,这次你表现不错嘛。这个病很容易与急性阑尾炎、肠炎混淆,再加上属于十分罕见的一种病。你居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分辨出来,为病人争取到最佳救治时间。”
杨宇医师大力夸赞着王医师。
王立树顿时满脸尴尬,吱吱唔唔道“嗯这个病其实是李权医师发现的。我与罗医师刚开始还以为是阑尾炎。”
王医师擦着额头的细汗,表情像是吃了黄连。
说实话,这有点打脸。
身为住院医师,本来无论诊疗经验还是技术,都应该远超李权这个新转正的规培生。可是却连着两次都是李权提前发现危机。
“哦,又是李权医师提前发现的。”杨宇医师有些吃惊的看向李权。“不错,非常不错。这次手术,你跟着进来帮忙。”
杨宇医师竟然直接调李权进手术室,参加这台手术。
说明对李权非常看好。
估计换成任何一位主治医师,看到手下有一个如此优秀的规培生,肯定要大力培养。
因为急诊科本身就压力大,接诊的病人多且杂,而且大多数是急性病。
这就对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般水平的医师,在急诊科根本呆不住。
要是把李权这根好苗子培养出来了,急诊科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
“谢谢杨医师栽培!”
李权倒也懂事,一脸感激的道谢。
“好好干,急诊科就需要敢说敢为,勤于思考的医师。如果后继表现优秀的话,我会向张主任推荐你。”杨宇医师点点头,开始做术前准备。
通知麻醉医师立刻过来对病人进行麻醉。
不得不说,急诊科虽然属于创收垫底的科室,但是在使用医疗资源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先权。
这也是必须的。
要是一个病人送过来抢救,你照个彩超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只怕病人的尸体都凉了。
那时还抢救个屁啊。
“杨宇医师,那这个规培生杨佳怎么安排?”
女孩子就是受照顾,罗文浩医师如果不帮她问一下的话,她的处境将会很尴尬。
因为杨宇医师就只指定了罗文浩与李权两人进去帮忙做这台手术。
王立树医师倒是没关系,可以独立工作,回去继续守着他的内科诊台就是了。
杨佳只是一个规培生,不能单独行医,上级医师不在。
她能做的事情恐怕还不如一个普通护士。
“王医师,杨佳就安排给你当助手了。好好培养,我们急诊科非常忙,多几个优秀的规培生,压力可以大大减轻。”
杨宇医师直接就做出了调动安排。
这是等于把李权提了一级。
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岗位变动,也足以说明他对李权的看重了。
“我听从上级安排!”王医师满嘴苦涩,好不容易捡漏得到了一个超级优秀的助手,结果只在他手下呆了一上午不到,就被调走了。
憋屈啊。
谁叫他的本事不如其它几位急诊科的住院医师呢。
“谢谢杨医师与罗医师,我会努力的。”杨佳的内心肯定有些失落,不过她很服气。
因为李权确实比她表现优秀。
第135章 优秀的缝皮技术
手术室内,李权经过严格消毒以后,换上了一次性临时手术服。
这里必须是无菌环境,与外面的急诊室是隔开的。
如果是抢救室,更是有着防爆门。
因为有时候抢救病人的时候,病人家属不理解,情绪激动,会用力拍门。想要冲进去。
抢救的时候绝不能受到干扰,一但中断,病人的命就没了。
所以,抢救室比这里的防御强多了。
而且家属在外面是看不到里面的情景的。
手术室一般都是做危险性较低的手术,与外界用透明的玻璃墙隔开。
难怪杨宇医师只安排李权与罗文浩医师进手术室帮忙。不说别的,光是一次性耗材都要一定费用。
该节约的成本,必须考虑。
麻醉医师很快到来,估计已经让家属签过风险告知书了。
直接就开始给病人上生命监护仪器,然后行全麻手术。
“李权,给病人做过腹腔手术吗?”
杨宇一边检查手术器械等物,一边问道。
“有观看过带教老师做子宫手术,不过上手练习的机会极少,就只缝过一次皮。”李权有点惭愧。
在没有获得神医技能之前,他的实习生涯平平无奇。
也就只有那次施展推宫术立了功,后来刘教授才奖励了一次练手缝皮的机会。
“嗯!这次你当二助,不过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我会给你一定的手术操刀机会。”杨宇医师还真是什么都敢。
要知道,能够开始操刀练手,起码也要当了一年以上规培生。
而且还需要那种领悟能力与动手能力都表现优秀的规培医师,才有可能获得上级主治医师的信任。给你操刀真人实践的机会。
当然,那种危险性极低的缝皮不算。
杨宇敢给李权操刀练手的机会,这个是要担很大风险的。
万一出了事,李权不会挨罚,反倒是杨宇医师要担全部责任。
“谢谢杨医师信任,我会加倍珍惜,一定谨慎小心。”
李权的表情庄重,语气严肃,铿锵有力。
这种态度比直接拍杨宇医师的马屁要有用一百倍。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杨宇医师放心。
一个敢给,一个敢接。
杨宇医师与李权真是伯乐遇上了千里马。
李权敢接,自然是有着信心的。因为他学会了华佗的外科医术,手术水平就算放到住院医师这一级别里面,都算是拔尖的存在。
他的实力,早就超过普通规培生好一个大档次了。
而且论手术经验之丰富,技巧之多,之精,怕是一般的外科主任医师都未必比得过李权。
要知道,华佗可是外科手术的鼻祖,一生所积累的手术经验,掌握的手术技巧,那是何等浩瀚。
“麻醉测试已到位,可以开始实施手术!”
麻醉医师对杨宇说道。
“开始手术!”
杨宇的表情变得严肃,两个手术护士,外加一位麻醉医师,两位助手,就是这台大肠手术的全部医师力量。
“下刀时,首先要选取好最佳刀位。病人的大肠血管异常段位在这处位置,所以选择从这里下刀。记住了,一定是垂直下刀,平行划刀,垂直收刀”
杨宇医师一边给女子做开腹手术,一边教李权注意事项。
李权认真的听,站在旁边专注的观看、学习。
“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可进行栓子切除术。如果可以恢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就能重新评估受累肠段的活力并切除无生命的肠段。”
杨宇医师切开病人腹腔后,已经可以看到大肠。
罗文浩医师默默的配合止血,把切口撑大。
“还有,即便患者已经发生肠梗塞,也应先行血栓切除术以改善缺血肠管血液的血供,并缩小肠切除范围以避免短肠综合症”
手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每一个人呼吸都是小心翼翼,在后面递手术器械的护士,也是全神贯注。
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病人转危为安,尽快恢复健康。
“嗯取栓还算顺利,可能发现得很早,坏死肠段极短。看到没有,这个就代表肠段已经恢复正常供血。”
这些核心手术,杨宇可不敢给李权练手。
不过后面的止血、肌肉层缝合等,都给了李权练手的机会。
刚开始,杨宇医师也有些不放心,待得他发现李权在手术方面表现出冷静、灵巧、沉稳、细致等多种优秀手术品质后,那就放心多了。
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回急诊科是真的捡到了宝。
这个规培生不但诊病有一手,手术实际操作时展露出来的天赋,也是叫人惊叹。
“你们两人以后遇到这种类似的手术,一定要注意,如果栓塞段比较长,取栓后血液没有流出,或者流出不畅,那就绝对不能缝合。必须往近心端排查,另外可以做一个旁路移植手术。临床上常用自体大隐静脉在腹主动脉或髂动脉与栓塞下方通畅的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进行旁路移植。”
杨宇医师这是知无不言,把自己所知道的悉心教给李权与罗文浩两人。
医者的无私与伟大,在杨宇医师身上很好的体现出来。
手术到得这一步,已经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检查医疗器械、止血棉等物,核对无误,开始缝皮。
又是让李权来做,杨宇与罗文浩两人在旁边细心指导。
整台手术完成,李权觉得自己的手术能力有着飞跃式的进步。
毕竟这次可是真人手术,而不是对着橡皮人开刀。
有句话叫做看事容易,做事难。
看着上级医师手术时是那么回事,真到了自己动手时,又是另一回事。
区别非常大。
“这皮缝得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