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年笑着说道:“外婆,跟来鹏城一样的,我爸妈不打算送我上学,所以提前去申城看看。”
这次老人没再多说
趁着晚上,方年提前订好了7号去申城的头等舱包舱。
一样是中型飞机,一样是包下八个座位,不过航程远了不少,价格也高了些。
别的也就没什么说的。
清晨,方歆跑在最前面,嘻嘻哈哈,精力十足。
林凤、方正国、方年的外婆仨跟在后面,偶尔得喊两句让方歆当心。
方年则坠在最后。
红树林沿海栈道两旁有栖息的鸟群唱着歌儿,海风轻轻拂面,远离喧嚣,令人身心愉悦。
再往前数几年,林凤曾跟黄秀芸在鹏城一起工作过。
但那时候她们连红树林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可能像现在这么悠闲。
林凤面色愉悦的问:“对面是香港吧?”
坠在后面的方年回答道:“对,上面还有个望远镜,投币1元可看香港。”
“你们要是有空的话,在家里办好港澳通行证,下次可以直接去香港。”
方年上次来时,那个叫小梁的向导说过这些细节上的事情。
林凤摆摆手:“这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在这里也能用眼睛看到。”
接着感叹了一句:“这两天把鹏城差不多都走了一遍,跟九几年完全没比了。”
“那个时候我们连进关内都要边防证,非常非常麻烦,好像总共就进来过一次。”
“哪像现在,想去香港都变得这么简单了。”
方正国一边嗑着南瓜子,一边附和两句:“现在的大城市里每年都在搞大建设,变化肯定大的。”
“明天去了申城后,估计都完全认不出来哪是哪里。”
“”
老人也跟着说了两句:“城里好干净,就是这个空气比不上屋里。”
“树种的好看,没看见有什么山。”
说起来,方年外婆的嗅觉是最灵敏的,这两天她说得最多的就是鹏城好花花世界、空气不行。
对于一个打小就居住在农村山野间,毫无重工业的老人来说。
鹏城的空气可以说是非常浑浊了。
即便现在是在鹏城空气算是很不错的红树湾。
也依然如此。
走着走着,林凤咂了咂嘴:“换做是从前,很难想象周一的时候还能这么悠闲的散步。”
“就算是在家里,也总有事情要忙。”
“这日子莫不是太舒服了点。”
得,林凤女士开始忆苦思甜了。
方正国就笑:“舒服还不是好事情啊,要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惜城市里不让随地丢东西。”
林凤翻了个白眼:“意思是你拿个垃圾袋装瓜子壳都嫌累了是吧?”
方正国嘿嘿笑了声,闭上了嘴:“”
这话一点没错,方正国是确实觉得有点累。
一只手嗑,另一只手拿着个垃圾袋装进去,看着就蛮忙碌。
方正国是很多中年国人的代表,骨子里有老实诚恳的因子。
用比较文艺的话来说是,能扛得住家庭的重担,也能享受得了生活。
另一方面呢,方正国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从来没有远大志向,是老方家最快接受事实的那个。
自己儿子很优秀,他非常知足,且享受。
在老家的时候,能蹲在树荫下嗑半天瓜子,这来了鹏城好歹闲住了两天,今天可算是能不闲着了。
硬要说的话,现在的方正国很有成功人士的特质。
方正国是很乐意讲究穿着的,新买的黑皮鞋擦得贼亮堂,经典的黑色西裤,poo衫扎进裤腰带里面,胡须刮得干干净净。
如果咯吱窝再夹个公文包,那就是标准的中年成功人士。
偏偏方正国又不是好吃懒做的主,都不会有野心这种东西,还有个头脑清醒的林凤在。
于是,每每参与这样的时光都令方年倍感愉悦。
多么好的生活。
7号上午,方年一家人登上飞机,前往申城。
比起从茅坝去黄花机场赶飞机,这次一路都颇为从容:
七点多钟吃早餐,八点钟出发,八点半到机场,九点登机,九点半飞机起飞。
午饭前,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
因为关秋荷也很忙碌,方年在申城也没有朋友,所以先下榻在四季酒店。
有提前说明的缘故,来接机的不再是奔驰s600,而是奔驰pv七座商务车。
“方先生,欢迎你们来申城。”
接机的年轻女士微笑着引领方年一家人上车。
“为了照顾老人,本次行程的车速会控制在最高六十五公里的时速,请您放心。”
“”
比起来,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是有点优秀的。
从出了机场,就能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
尽管这种服务都不便宜。
办理入住的时候,方年要的是一间豪华套,一间客房,让酒店特别安排在了同一个楼层。
综合下来每晚也得七八千,比起鹏城的酒店式别墅都贵。
“方先生,我先帮您把东西送到客房,你们可以直接去中餐厅用餐。”
豪华套的客房管家道。
方年自无不可。
尽管方年是懒,不想网上找来找去的预订申城的酒店别墅,但午餐方年还是让酒店提前准备了的。
总之。
连叽叽喳喳的方歆都在走进酒店大堂后,声音小了下去。
正儿八经的国际五星级酒店,从装修风格到酒店大堂,都是会令人觉得愉悦的。
方年做了个手势:“走吧,我们先去吃饭,东西交给管家就好,她会送到我们的房间。”
在酒店服务员的引领下,轻车熟路的走进了中餐厅。
这次,方年终于不用一个人孤零零的用餐。
坐下后不久,餐点依次送上。
方年有特地嘱咐过酒店的中餐厅准备食物时照顾舟车劳顿的胃口,所以没有令人油腻腻的体验。
林凤这个时候反应了过来:“方年,你不是第一次来这个酒店吧?”
“感觉你好像很熟悉的样子。”
方年挑了下眉:“之前在鹏城的时候就住过类似的酒店,就也没什么区别。”
他就也还是不打算什么事情都交代得一干二净。
有限的坦诚是一种很合适的方式。
否则要是林凤女士知道还在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方年同学,已经是一家是眼瞅着就要过亿资产的公司大股东,怕是马上就要跳起来。
当然,稍微有点夸大其词,贪好玩如今还是一家草创公司。
尽管这次跨越了1500公里,好像更加舟车劳顿,但比几天前从容。
又加上酒店中餐厅特地安排的午餐,大家胃口还是非常好的。
吃饱喝足后,特地给方歆要了一份甜品,林凤擦擦嘴道:“这顿饭不便宜吧?”
“不对,应该说这个酒店看起来就很贵。”
方年漫不经心的道:“钱还是很值钱的,您就放心吧,不贵的。”
总之,这类善意的谎言,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购物虽然贵,但那是有东西落在手上的。
林凤要是知道光一晚房价就得近万,怕不是想要重新教育方年什么叫做艰苦朴素。
第174章 美好时光、长了见识
“方年,下午怎么安排呐?”
林凤喝了口水,望向方年。
除了方歆还在吃甜品以外,大家都已经吃完了。
说话间,方正国也看了过来。
见状,方年打趣道:“你们在申城起码工作了两年吧,这都算半个东道主了,不是应该你们安排吗?”
尽管申城所有景点方年都跑了个遍。
也都知道可以怎么过去。
可方年一点都不喜欢大包大揽。
他之所以喜欢两手准备,还安排退路,就是因为事到临头时,自己可以偷懒。
方正国摆弄着烟盒,道:“这么多年申城早就变了样子,现在在哪我都不知道。”
现在还没有室内禁烟条例,只不过酒店的中餐厅禁止吸烟。
方正国有点想吸烟,禁止吸烟的牌牌在,他也就只能是拿出烟盒摆弄。
林凤也附和道:“就是,我们连出门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坐车!”
方年就笑了起来:“你说这话我就不信,出门直走就是人民广场,你们说不知道在哪?”
林凤啊了声:“前面就是人民广场,这是在浦西?!”
她对申城的记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金茂大厦刚刚投入使用的时候。
对很多事物其实没了印象。
方年理所当然的道:“前面就是人民广场,再往前就是外滩。”
接着方年正经道:“我对申城可不熟,是你们说要来的,所以听你们安排。”
“我刚在酒店前台拿了一份旅游指南,呐,你们可以看看。”
林凤:“”
方正国:“”
最后还是林凤拿过了旅游指南,跟方正国开始叨咕。
“东方明珠肯定是要去的,这个科技馆得去”
“”
比起鹏城来,申城能观光的地方就多了起来。
不过在林凤跟方正国的眼里,申城是最后本次旅游的最后一站。
他们的计划是最后看完复旦大学就回家。
真出门旅游时,才发现其实能去的地方并没有那么多,尤其是当兜里有钱,底气十足时,一口气能逛完许多景点。
景点间的距离太远?
打车!
城市间的距离太远?
飞机!
光是选择飞机出行,起码就节约了两天时间。
林凤跟方正国叨咕时,方年的电话响了起来,是诺基亚的那部手机。
电话一接通,李安南就着急忙慌的道:“老方,你还在家吗?”
方年回答道:“出门旅游了。”
李安南就叹了口气:“行吧,我本来还想喊你来我家吃个饭,我明天的火车去京城旅游。”
接着又问:“你去不去京城啊?”
方年道:“还不知道,祝你玩得开心。”
李安南有些唏嘘道:“我妈说了好几次,很想当面感谢你,出分的时候她正好有事先回去了,没想到这一拖就是十几天没音了”
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李安南这次高考的分数令很多人大吃一惊,不仅仅是同学们意外,连他一直陪读的妈妈也很意外。
27号当天张罗了大庆祝,李安南给方年打了四五个电话,方年都没接到。
后来是从qq上知道的消息。
这是起初的时候,后来填完志愿后,李安南又找方年出门浪,方年当时在桐凤,已经准备出门旅游了。
另外也有李安南玩嗨了的原因,这十几天浪得不行,就差上天了。
比如登顶棠梨山。
比如跟亲朋好友去灿星ktv。
比如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些
方年还都是在qq空间里面看到的动态。
总之,方年带着家人享受生活的时候,李安南正在享受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明天要出门旅游,李安南的妈妈又一次想当面感谢方年。
他妈妈是个明眼人,知道李安南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绝大部分的因素是方年,所以一直想好好感谢一下方年,可方年自己还忙得很,时间就没凑巧过。
“”
挂断电话后,方年见林凤一直盯着他,还没等开口,林凤就道:“方年,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
“啊?”方年一愣。
林凤挑着眉提示道:“行李。”
方年不明所以:“行李不是让管家送去房间了吗?”
林凤干脆直说:“你高中三年的东西呢?”
“床单被罩被子没拿回来,书也一本都没见到,现在高二都开始补课了,你放在哪里了,要是扔了就直说。”
方年抓了下头发:“放在一个朋友家,等回去有时间再取就是了。”
林凤稍加思索,说了句记得这事,便没再多说。
就算是扔了,那也没办法。
方年倒不是飘了,而是准备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没顾上。
这里面也有因为他租了关秋荷的房子,东西不怕人拿,所以不着急的因素。
早在去年,方年就没再付过房租了。
林凤不提的话,方年可能要等家里过了火,彻底安顿好之后,才会想起来处理这点小事情。
但林凤不知道这些,所以忽然想起来才很意外。
饭后,方年带着一家人回了位于32层的房间。
稍作收拾之后,带着遮阳帽出了门。
经过一番商议,主要是方年提议,搭乘地铁过江去陆家嘴,观光东方明珠。
方年背了个小包,脖子上还挂了台单反相机。
从地铁站出来后,往东方明珠走的路上,就开始了拍照。
一路上,都是方歆清脆的童声:“哥哥哥哥帮我再拍一张”
对方年来说,跟家人出来旅行的意义是用相机将美好时光留住。
是参与进去每到一处的喜悦。
到东方明珠的铁栅栏时,方年忽然招呼方歆:“方歆你快过来,这就是当年我拍照的地方,给你也拍一张。”
这话一点都不假。
曾经方年第一次来申城时,就在这里留下过照片,那个时候他跟方歆差不多大。
一旁的林凤一脸怀旧的道:“一眨眼方年就长大了。”
“当年我们来申城打工的时候,就是没挤出来钱进去观光。”
方正国也叹了口气:“那个时候哪敢想象现在这样的日子。”
“”
那边厢方年已经招呼起来:“方歆先别动,外婆,你跟方歆一起拍一张吧。”
“”
“妈,你也过来。”
“”
买门票进去后,方歆一出溜就跑了。
林凤赶紧跟上去。
从第一个球体到最后一个球体都走完。
临离开前,趁着黄昏,方年从背包里掏出了收缩的小三角架,来了个合影。
方年是不怎么喜欢拍照,但这种参与进去生活的时机,他不会错过。
“方歆你这么小就看过了东方明珠,你哥哥那时候都没钱来,你要发狠读书知道吧。”
趁着这个时机,林凤开始教育起方歆。
这叫什么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