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120部分

我的重返人生-第120部分

小说: 我的重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然后又有人来给红包吃酒,方年连忙接过红包,方芬芬也赶紧回礼。

    林凤招呼着大家入座,声音才渐渐远去。

    方芬芬望向方年,好奇问:“年哥哥,你考了六百八十多分啊?!”

    “嗯。”

    “比状元还多考一分?”

    “嗯。”

    “那你怎么不去北大。”

    方年笑了笑:“我说不想去你信吗?”

    方芬芬也跟着笑了:“我不相信,不过感觉是真的。”

    方年是真不想去。

    京城,是他不会喜欢的城市,人文、环境、天气等等方面,都没有太多的友善度。

    当个游客什么的还行,真要去那边学习生活四年,难以接受。

    其实填志愿时,方年的可选余地很高,他想去北大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他已经遇到了陆薇语。

    只不过相较而言,申城除了有陆薇语,还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比较吸引他去。

    这次摆酒席,方年看到了老方家从去年到今年积累出的排面。

    前世过火摆酒席他也是收礼记人情,来的宾客连12张八人桌都没坐满。

    是105个人,红包101个。

    因为前世晚了好几年,很少有带小孩来吃酒的宾客。

    这次,才十一点多,红包已经收了一百三十多个,因为是暑假,小孩多,来了得有一百四五十人。

    好在本来计划就有18桌的打算,再加上多准备的食材,摆酒倒是够的。

    厨房临时赶工也来得及

    也是在这时,林凤叫走方年。

    到没人的地方,林凤匆匆的道:“你骑摩托车比你爸爸快,快带我去大坪批发部买酒桌回礼。”

    闻言,方年困惑道:“不是现在已经不兴酒桌回礼,只有红包回礼了吗?”

    林凤就笑:“你这录取通知书来得太是时候了,我跟你爸商量了,准备多一份酒桌回礼。”

    方年看了看时间,十一点十五分,稍加思索:“你还是在家陪客,我一个人去吧,东西我会买,十二点钟的样子再让厨房开席。”

    林凤仔细想想,也就同意了。

    她是主人,厨房、酒席、待客这些事情,不能光是方正国一个人出面,方年的考虑很有道理。

    很快方年就骑着摩托车去往大坪。

    从茅坝去大坪,正常的骑车速度是十三四分钟,稍微快一点也就十分钟。

    在买东西这种事情上,方年还是拿得住的。

    抵达大坪后,方年直奔一家合适的批发部,几句话的功夫就让老板取来了酒桌回礼。

    棠梨、维南这一片的酒桌回礼都是按人头份的。

    常见的是用红色塑料袋独立包装,里面一般有八九样东西。

    诸如果冻、花生、瓜子、辣条、糖果等七样八样。

    覆盖面从小孩到大人都有。

    按照宾客的规模,方年买了180包的份量。

    若是每样一大包一大包的买回去再装,肯定是来不及了。

    不过方年也有对策,直接跟老板商量:“老板,麻烦你喊店里的嫂嫂帮个忙,我多付五十元的工钱,麻帮我包一下,我着急用。”

    老板也是个好说话的,看在50元的份上,当下点头同意下来。

    喊了四五个人,都是妇女,手脚勤快,二十分钟就搞定了这件事。

    方年给林凤拨了个电话讲说已经搞定,往回赶。

    然后让批发部的老板用小三轮跟着他一道回了茅坝。

    前后不到五十分钟,方年带着180个酒桌回礼回到了家

    方年的摩托车到老家门前时,林凤才敢喊厨房开席。

    见到方年,林凤赶紧问:“东西呢。”

    方年做了个手势:“后面的小三轮车上。”

    小片刻,林凤看着堆在老屋门廊前的二十几个大包酒桌回礼,一时怔住。

    好片刻后才感慨道:“你出马,一个人顶五个人。”

    “我还提前请了人帮忙,你这都已经打包好了。”

    接着拆开一小袋看了看,啧啧称奇:“这东西也买得不错啊,该照顾的都照顾了。”

    方年没吱声。

    这事情完全是林凤的锅。

    虽然录取通知书到的时间很凑巧,但已经有了红包回礼,酒桌回礼不是很必要。

    这个回礼不比红包便宜。

    2009年普遍的回礼红包是510元,老方家包的是10元回礼红包。

    酒桌回礼方年也挑选了时兴的零食,总计算花了1600多,基本上没便宜多少

    方年没上桌吃饭。

    第十一样是特色菜,上桌后吃酒的宾客就都知道上菜即将结束。

    因为是新屋落成。

    按照习俗,当家人要跟来宾讲几句话。

    本来应该是方正国出面,但他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于是这事情就理所当然成了方年的。

    方年不怯场,站到大厅门口的正中,面露微笑道。

    “各位叔叔伯伯,各位父老乡亲,非常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祝贺我们方家大厦落成。”

    “我的父亲方正国同志请我代为感谢各位赏脸。”

    说到这里,方年弯腰表示感谢。

    “”

    接着又笑着说:“粗茶淡酒,招待不周,请叔叔伯伯,父老乡亲们多包涵。”

    “大家吃好喝好”

    本来就只是简单的两句话,方年都不明白方正国为什么怯场,又不是要展示文采飞扬。

    话语落下后,宾客们都报以微笑和掌声,气氛和谐。

    这时,林凤从老屋拿出了刚刚新鲜出炉的酒桌回礼,挨桌发了去。

    一旁的方正国也跟着一旁,每个酒桌上多放了一包芙蓉王。

    一点多,酒席基本结束,不是特别熟悉的宾客们相继散去。

    这时候方年才吃上一口热饭。

    因出车姗姗来迟的林平阳,只能跟方年还有帮厨拼一桌吃饭。

    方正国连忙招呼:“哥哥实在不好意思,当真是粗茶淡饭,抽烟。”

    林平阳接过香烟,摆摆手不在意的道:“自己家里人就别这么客气了。”

    然后望向方年:“听说方年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方年嗯了声:“到学校了,下午去取。”

    “复旦?”

    “嗯。”

    “”

    方年好歹还有空安心吃饭,林凤女士也就是对付了一口,便带着相熟且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参观宅院的内部。

    “吃酒之前,我就一直想说,林凤你这个新屋当时起的时候不觉得,现在装修完,当真不要太舒服。”

    “尤其是从远处看,像个宫殿一样,屋顶上也好看。”

    “这个客厅看起来就舒适!”

    “房子硬是洋气。”

    “”

    林凤笑呵呵的道:“这都是年哈宝请人设计的,装修的材料也是他选的,现在的年轻人眼光比我们好一些。”

    “哦呦!你不说我都忘了,你这儿子真是了不起!”

    “听说今天刚刚接到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林凤呵呵笑着道:“没成想考了这么多分,现在也就是还行吧。”

    说着说着,话题就从房子转到了各自的儿子身上。

    “跟你们家方年比起来,我家那个真是不成器,天天就知道玩游戏!”

    “我家那个也是,天天就知道上网上网,根本不晓得要读书。”

    “”

    “哪像你们家的方年,整个棠梨估计也就是这么一个考上复旦的人,至少近一二十年都是头一回。”

    “莫说近二十年,往前数棠梨自打有高中起,就没出过这么好的成绩。”

    “”

    对林凤女士来说,半个世纪的风光才刚刚开始。

    在新屋过火后,相熟的宾客们沿着宅子里里外外走一遍,无不啧啧感慨,面露艳羡。

    偏偏刚好方年就收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望子成龙望子成龙,这是当着面成了龙,更是令人嫉妒眼红。

    打下午起,林凤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听说你儿子今天拿到复旦录取通知书了,当真厉害!”

    ps:看书评说最近几章质量下滑严重,破碗挺想找到原因,可偏偏订阅比以前高10

 第183章 我很想骂你、对不起

    下午三点多,老方家的热闹渐渐淡去。

    方正国跟林凤送走最后一位宾客。

    租借的酒桌、锅炉、大灶等也很快被大厨运走。

    邻里三四在帮忙收尾。

    方年终于不用再被林凤拉着炫耀,便骑上车去棠梨。

    半道上听到口袋里的马林巴琴铃声,方年靠边停车摸出手机接通。

    李安南飞快的问道:“你今天来学校拿录取通知书吗?”

    方年道:“在路上了,今天家里过火,刚抽出空来。”

    李安南哦了声:“那我等等你。”

    不几分钟后,方年在棠梨八中校门口见到了李安南。

    坐在摩托车上的李安南招呼一声:“这么快。”

    “我先拿通知书。”方年脚尖一点地面,摩托车突突突开进了校园。

    不几分钟后,摩托车又突突突的开了出来,最后吱一声停下。

    方年斜乜向悠闲的李安南:“来这么晚,拿得哪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李安南嘿嘿一笑,得意道:“东华的。”

    “领录取通知书时才知道,刚好过线,再少考几分就无缘了。”

    “给我看看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包装是什么样的。”

    方年从摩托车上下来,从坐垫箱里掏出录取通知书:“就这样。”

    李安南翻来覆去的端详,啧啧称奇:“名校就是名校,连录取通知书的邮件包裹都不一样。”

    方年笑了下:“你这话怎么跟老师说得一样。”

    刚才领录取通知书时,办公室里的几个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该说不说的,就棠梨八中的水准,别说复旦这样的名校,连东华大学这样的211大学录取通知书都罕见。

    2009年毕业的这一届可算是让许多老师开了眼界。

    因为高分的学生有点多。

    李安南把录取通知书还给方年,道:“去梦幻旁的奶茶店坐坐,我请你。”

    就是那个兼卖珍珠奶茶的快餐店。

    方年稍加思索,道:“只能坐一会,还得收拾租房里的东西带回家。”

    李安南吃惊道:“你东西还没拿?房东不管吗?”

    “付了房租就行呗。”方年随口道。

    李安南哦了声:“也行吧。”

    于是两人启车离开八中校园。

    收拾高中三年的东西回家这事情从六月份说到了快八月份,不好再拖下去。

    出门之前林凤都还特地提过一句。

    也叫避风糖的奶茶店里,方年拒绝了喝奶茶,只要了瓶矿泉水。

    听李安南感慨道:“前几天还在北京饭店吃大餐,现在就得准备去上大学了。”

    “东华大学的报名时间居然早过9月1号。”

    “”

    说了几句后,李安南话锋一转,认真道:“说出来你都不信,今天在学校看到宣传照片后,我差点落泪。”

    “我妈说认识你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话还真没错。”

    “要不是认识你,都不知道我得多少年以后才有机会在北京饭店里面吃到传说中的黄焖翅和清汤燕菜。”

    “要不是”

    “总之,谢了,老方。”

    方年摆摆手:“说这些做什么。”

    “”

    闲扯了几句后,李安南挑着眉毛压低声音道:“到时候去了申城,是不是啊,带我去见识见识新世界什么的。”

    “你知道的,我向往过许多的清晨与夜幕。”

    果然,这才是李安南。

    见状,方年没好气道:“等你适应大学生活后再说,考上大学别松懈,该发狠还得发狠。”

    接着一本正经道:“年纪轻轻的,满脑子都在想什么乃子的事情。”

    “以后出门在外别说我认识你。”

    李安南嘿嘿一笑,心里就有了谱。

    方年却在心里咕哝:“去了大学可别哭!”

    早在李安南把目标定为东华大学时,方年就了解过这个陌生的211院校;

    本部是老校区,不大,还算在申城市中心,距离外滩十公里的样子。

    但主校区在松江,距离市中心,也就三十公里而已。

    且主要的本科生专业都在松江校区。

    李安南报的专业正好是其中的一个。

    没坐多久,两人便各自分开,方年去了职工小区。

    502的客厅里还那样,行李已经拢好,方年叫了熟悉的面包车司机。

    稍微扫了下灰尘,方年掏出另一把钥匙,去501看了看。

    原本关秋荷还说要回棠梨休息休息,但在方年提议去申城建立灾备中心后,她立马很积极的展开筹备工作

    501的茶几上落满灰尘。

    方年扫了几眼,关掉水电,清空冰箱;

    接着找到布罩,将茶几、沙发、电视等家具都罩了起来。

    “也不知道荷姐什么时候才会再回来了。”

    关秋荷的私人物品之前就几乎带走了。

    剩下的也就是酒柜上的几瓶酒,这东西放着也不影响。

    收拾完501后,司机刚好开着面包车赶了过来。

    两人把东西搬上车,方年付了运费,道:“得麻烦师傅帮我送到家门口,跟我爸说一声就行。”

    包了好几次车,算是熟客了,司机当然不会拒绝这点小要求。

    目送面包车离去,方年转身上楼,502的东西本来就不多,现在各个房间都空空荡荡的。

    坐到书房那条人体工程椅上,方年舒了口气,道:“青春到底还是就这么结束了。”

    “”

    许久,方年再次开口,语气认真却充满遗憾。

    “即便带着家人去旅行,即便遇到了陆薇语,我依旧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好好生活。”

    “17岁的方年,我很抱歉。”

    脑子里浮现无数个在书桌前努力的夜晚。

    一开始是码字,后来是复习。

    能拿到湘楚卷面分第一,方年真付出过一定的汗水。

    相较于棠梨八中校园,实际上方年更多的是在这间两室一厅里面度过的高三生活。

    无论什么时候再回想起高三生活,职工小区3单元502都会占据重要的位置。

    有许多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