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47部分

我的重返人生-第47部分

小说: 我的重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方年顺势道:“那我明天买一辆,到时候放在外婆家,他们那边地平,安全,也方便学。”

    林凤跟方正国都没意见。

    接着方年咕哝的说了半句话:“其实要不是学校不让学生骑摩托车放到学校”

    林凤眼睛一转,忽然想明白了,便笑道:“你说这么多,就是想让我同意你自己买一辆是吧?”

    “还特地买女士的摩托车,只能搭一个人。”

    方年抓了下头发,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家里有一辆够用了!”

    林凤呵一声:“盖房子几十万的事情,你拢共说两次就让我们决定下来,现在装模作样的做什么?”

    “你想买就买,初中你就开始骑摩托车,现在你又长高了,我倒不担心你的安全问题。”

    方年哦了声,脸色如常。

    见状,林凤狐疑的叹了口气:“你还真不怎么期待这件事?”

    方年摸了下鼻子。

    不是很懂林凤女士缘何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那这样,家里的摩托车我们自己去买,你自己想要买的话,就随便你买,反正你也不用我们给钱。”

    林凤知道,有些事情拦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确实不算大事情。

    在棠梨、茅坝这种地方,即便到2020年,摩托车也是最主流的代步工具。

    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因为零散集居的缘故,始终不可能如意。

    方年很清楚的记得,在他二十岁的时候,林凤是最强烈要求家里买个摩托车的。

    但方正国一直不会骑,后来折中,先买后学,于是大多数方年在家的时候,都会被喊去跑动跑西。

    “妈,我先走了,午饭去外婆家吃。”

    2号上午十点多,方年简单收拾了背包,跟林凤打了声招呼。

    步行去了邻县的镇上。

    比去方年的外婆家稍远一公里多的路,比不上去花家那么远。

    镇子叫维南。

    多数时候,茅坝附近的人会去维南赶集。

    因位于邻县最南端,典型的边沿乡镇,向来被边缘化,再加上近几年才逐渐打通四面八方的大道,起初的经济连大坪都比不上,自是不用说棠梨了。

    也不是说真闭塞到不通外界,不是没路,而是没有硬化的公路。

    方年之所以选择去维南买一辆代步的摩托车,近是主要原因。

    后期不管谁拿去修,或者喊师傅来,都方便一些。

    乡镇的摩托车售卖店一般兼摩托修配。

    最后才是顺路。

    再者又不是要买个大飞机,挑挑拣拣实属不必。

    没费多少时间,方年以老板开价6500,还价到5600买了一辆honda,大品牌,很不错。

    主要也没选择

    十一点出头,方年就到了外婆家。

    从另一侧走马路到的,没硬化,但距离硬化路面只有不到三百米。

    真要说起来的话,上世纪维南乡下确实更闭塞,但这几年反而超过了棠梨乡下。

    老人还是跟上次一样,坐在门廊的竹椅上,低着头也不知道忙着什么。

    摩托车突突突的声音惊醒了方年的外婆。

    一抬头见到是方年从摩托车上下来,连忙站起身来,笑容满面道:“年宝,你怎么来了。”

    “外婆。”

    方年从摩托车前面脚垫中拿下来一些菜:“放假过来看看你。”

    “刚好去维南买个摩托车,给你带了些菜。”

    老人连忙道:“吃了饭再走吧。”

    方年笑呵呵的道:“我就是过来吃午饭的。”

    “一会直接去学校了。”

    “哦,今天礼拜天了,你们就放两天假。”老人反应了过来。

    方年在集市上买了些肉和一些干菜。

    像蔬菜、鸡蛋这些,家里都有,还比集市上的新鲜,就没买。

    “碰巧你买了肉,中午给你做个肉汤鸡蛋。”

    老人笑道。

    方年点头:“行,我来做吧。”

    老人没拒绝,从见到方年起,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方年能很清楚的感觉到笑容里面的满足。

    人老了,又独居,子孙后辈但凡来看望一下,就容易让老人满足。

    老人嘴上说的肉汤鸡蛋是一种简单的做法。

    选取瘦肉切碎,放油翻炒小片刻,加水烧开,按量打入鸡蛋,等锅里水开滚两滚,即可起锅。

    方年其实是会做菜的,只不过这辈子自己还没上过手。

    这是第一次。

    也差不多是十二点了,方年的外婆焖上米饭后,方年便开始切菜准备。

    除了肉汤鸡蛋外,按照老人的想法,方年还准备了一个炒菜,自家种的花菜炒肉。

    两个人吃足够了。

    方年外婆每顿的饭量也就一碗。

    吃饭的时候,方年跟老人说了说自己、家里的一些琐屑的事情。

    包括成绩啊,房子啊之类的。

    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听老人絮絮叨叨的喊着多吃点、吃肉、发狠读书。

    句句普通,老人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

    相较于亲孙,方年在外婆这里更受宠。

    有因为少时乖巧的缘故,更大的原因是方年婴幼儿时期几乎在外婆家度过并由外婆养育。

    那个时候老方家正好也是在盖房子。

    饭后,方年陪着老人唠了一个多小时,听老人说着些年少时候的趣事。

    多是些方年不大记得清的诸如田间玩乐、邻里吵闹的小事。

    秋风扫起落叶,拂面而过,正午阳光刚好。

    临离开前,方年把早准备好的1000元给了外婆:“每天肉屠户路过的时候买点肉,有空去赶赶集。”

    方年倒想给老人买个冰箱。

    不过这个青砖平层有年头了,铺设的电线带不起这样的大家电。

    屋内的电灯是两种开关方式。

    厨房的是编织红绳做的扯线开关,类似于壁挂式摇头风扇的那种开关绳索。

    卧房的是灯头上有一个白红色塑料条扣,白色按下去开,红色按下去关。

    这次老人没有推辞,笑呵呵的收下:“难为你每次放假回来都惦挂着我。”

    “我晓得了,买肉吃。”

    方年这才高兴的笑起来。

    下午两点,方年骑上摩托车突突突的赶往了棠梨

    破碗求票票。

 第87章 女人的嘴,哄男人的鬼

    “吱”

    鲜艳红色外壳的崭新女士摩托在职工小区3单元楼旁停稳。

    方年熄火锁车后,打开坐垫掏出背包,走进楼道。

    听到敲门声响,关秋荷嘴上应了声讲说门没锁,耷拉拖孩过来拉开门。

    抱着胷倚在门框上,上下打量着风尘仆仆的方年。

    “你这是怎么来的,一身灰。”

    说着,关秋荷狐疑道。

    “难道刚下楼下的摩托车声响是你骑的?”

    方年点着头叹了口气:“路上运煤炭的重车多,灰尘重。”

    他忘了曾经在05、06年摸摩托车时的样子。

    想也知道当时的兴奋激动多过关注灰尘这些旁枝末节的事情。

    今天一开始买了骑去外婆家时还没感觉,等从维南走大坪一路向棠梨这十几公里路时才体验到乌央乌央的灰尘。

    桐凤境内山多路弯,很多地方相通,方年这样走其实不大绕路,而且出了外婆家之后一路都是硬化路面。

    现在棠梨附近还是有不少煤矿,到14年之后才因挖没了、安全因素全面关停。

    接着方年又说了句:“我去洗把脸,换身衣服,等下过来。”

    关秋荷嗯了声。

    她一直惦记着方年周五临走时说的那半截话,讲有事情说。

    还好她不是强迫症。

    否则的话,估摸着电话早就追到方年家里去了

    数分钟后,方年轻车熟路的坐到501唯一的那条单人沙发上。

    “刚给你泡好的。”关秋荷指了指茶几上冒着热气的茶。

    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说说吧,是什么事情要跟我细谈。”

    方年望了眼关秋荷:“这几天你有关注股市吗?”

    “没有,不过听到过一些消息。”

    关秋荷道。

    “28号大盘探底1664点,接下来的两天又开始慢慢的涨了起来。”

    说着看向方年:“你是想再进去股市抄底?”

    说话间,散开的头发掉落了一些,关秋荷伸手撸了把,顺便换了个姿势,盘腿坐在沙发上,抱着个抱枕。

    方年不意外关秋荷会这么问。

    正常人的思维都会这样。

    甚至方年都知道,在关秋荷这个大姑娘看来,自己一直在浪费学习以外的天分。

    听他谈股市,隐约间还有点欣慰的意思。

    方年略作沉吟,斟酌着用词:“算是这么回事。”

    “事实上,我想做一次中长线。”

    然后干脆直白的说道:“我认为这次怎么买都可以挣钱,所以问问你的意思,要不要一起入市。”

    关秋荷眉头微皱:“你这次很有信心?”

    “是的,蓝筹股的话,随便买都会挣钱,据我观察,大盘会在近期内上到1900点。”方年认真说道。

    接着冷静解释:“这两个月以来的新闻都看过,从9月份到现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我相信国家层面不会坐视不理。”

    “尤其是最近的形势”

    方年没有瞒着关秋荷的意思。

    现在一些消息门路多的人,和一些有远见的人,其实都知道国家层面正在酝酿措施。

    而在即将到来的11月5号,国家层面的会议上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认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应采取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最后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即俗称的四万亿计划。

    方年记得很清晰,大盘从10月28日探底后,12月初大盘涨到了2000点,累计二十多个交易大涨300多点。

    闭着眼睛去买蓝筹股,除非运气差得离谱,否则基本亏不了。

    不过也只是亏不了或者小挣,要想在股市上捡钱,便需要眼光和信息了。

    这些方年通通不需要,他有记忆挂。

    之所以这次想拉上关秋荷,是方年想还人情。

    若是放在百岁宴之前,方年可能会提两句,但不会如现在这么郑重其事。

    关秋荷对他不错,有一些直接的原因,诸如她缺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她缺一个饭伴,在异乡她形单影只等等。

    更多的是本性上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家里那本经难念,反而会对陌生人温柔以待。

    有句话说过将最坏的脾气留给了亲人。

    可方年是受益者,而最开始的那次劝说、五万块、义务操盘、蹭吃蹭喝、感冒照顾等等这些都是人情。

    方年是想要还的。

    至于朱建斌,他的投资智慧,只适合买个保值的房产,而且现在他也没钱了。

    未来房子涨到两百来万,朱建斌或许会想起来感谢方年同学

    听完方年的分析,关秋荷陷入了沉思,抬头看向方年时,脸上带了些欣赏。

    “你打算做多久的中长线?”

    方年沉吟着回答:“算下来应该是20个交易日上下。”

    “也就是说整个11月份?”

    接着关秋荷又说。

    “如果我不想进场的话,你可以告诉我你看好什么样的行业吗?”

    闻言,方年眼皮一挑,斟酌着回答:“这么说吧,告诉你没问题,但不能告诉第三者。”

    顿了顿,补充了四个字:“信息无价。”

    关秋荷默默点头,脸上的欣赏又多了些。

    客厅陷入短暂的安静。

    方年不着忙的喝着茶,面色平静,挂着微笑。

    关秋荷眉头微微蹙着,面露思考。

    好片刻后,关秋荷问了句:“你准备多少钱去炒股。”

    方年坦诚道:“一百万,手上有五十几万,明天起点会将游戏版权收入的五十万转给我。”

    “嗯?”

    关秋荷意外的挑了下眉:“你把后续的稿费都交给家里,盖房?”

    方年点点头,没吱声。

    关秋荷想了想,脸色冷静的道:“现在我全部的闲散资金是700万,短时间内只会有这么多。”

    “我拿500万出来,借给你200万,刚好每人300万,跟你入场。”

    “剩下的200万,以备不时之需。”

    方年连忙摆手:“不用不用!”

    “又配资?”

    方年摇摇头,平静道:“想过,但风险太大,不搞。”

    他确实想过要不要配资,可是他记得的股票本身的交易量有限,低谷时期每天可能就几千万资金的交易。

    若是以杠杆的形式入场,难免会被有心人盯上,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且接连使用杠杆,更不保险,信息时代,很多东西很难不留痕迹。

    方年不太需要特别多的钱,目前最大的需求也就是去申城买一套住得舒服的房子。

    顶多留一小部分钱在合适的机会想办法持有比特币,当作一条给未来的退路。

    关秋荷一脸有趣的看向方年:“既然这样,你不是更需要这两百万?”

    “说实话,钱谁不想要呢,但我怕越欠越多,还不清。”方年坦诚道。

    闻言,关秋荷笑了起来:“你刚才的信心呢?”

    接着关秋荷又说。

    “我对股市和挣钱目前都不感兴趣,之所以陪你进场,就当是玩玩,我随时都会撤退。”

    “其次只借给你两百万,还留两百万,也是在陷进去的时候,留有余地,关键时刻可以拉你一把,当做是你告诉我这么信息的投桃报李,也是我能给你的承诺。”

    接着关秋荷叹了口气,表情复杂道:“我是怕,你的野望是被我给引诱出来的。”

    “我陪你进场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身处地的劝你a股不是游乐场,它的风险超过所有的投资方式,而且你还不懂股票操作。”

    方年认同的点头:“对,a股不是游乐场,这也是我最后一次碰股票。”

    有记忆挂是一回事。

    世事难料是另一回事。

    从2021年重返人生的方年可听过太多次股市风云了,3000又3000,懂的都懂。

    他只玩这最后一次股市捡钱的戏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