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477部分

我的重返人生-第477部分

小说: 我的重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茶叶上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

    “……”

    “再有就是文件的问题,你是秘书,这本应该是你最拿手的地方,但我发现陆总桌上的文件没有条理;

    有很简单却实用的办法,比如按照类别用不同颜色的文件标签,也就是一开始需要习惯,往后你自己也会轻松。”

    “……”

    方年絮絮叨叨说了不少,薛思一开始还嗯嗯的应着,后面就剩下点头了。

    薛思发现方年拢共其实也没在办公室待多久,但对整个公司仿佛了如指掌。

    尤其是对总经理秘书工作的不足之处可谓是一语中的。

    额外的,有关于陆薇语在咖啡、茶口味上的吩咐,绝对是提升薛思秘书工作的最大良方。

    很多人不明白,秘书这个职位其实不是对公司负责,而是单独对一个人负责的。

    能让这个人更好的处理工作,包括在工作中的生活,才是重点。

    能让这个人用的顺手的秘书,一定会显得很贴心。

    在这方面,薛思其实是不合格的,工作能力是有的,但也可以说没有。

    别说比温叶,跟谷雨都差一条银河那么远……

    不多时,会议开始。

    方年也有列席会议的资格,跟薛思等一众秘书坐在一起。

    陆薇语坐在长条会议桌正中心,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开始会议:“各部门简单汇报一下工作。”

    “……”

    “商务部和人力资源配合好,12月之前必须完成展讯团队的全部收购工作!”

    “……”

    “明天开始,申城这边的工作交由石总负责,石总,没问题吧?”

    “……”

    “请财务、人事、行政、创新实验室等部门各安排人员在明天前往庐州……”

    “……”

    “石总负责协调申城这边的相关事务,庐州白泽芯片实验室计划于12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请各位一同努力!”

    “……”

    “散会!”

    陆薇语一丝不苟的安排完所有事务后,起身收拾文件,当先离开会议室。

    …………

    五点出头,方年开车载着陆薇语回到了君庭。

    今天没让做饭阿姨来。

    走进入户门厅,方年便一把抱起了陆薇语,难得的是公主抱。

    方年柔声说道:“陆总真辛苦。”

    陆薇语:“没,没有吧。”

    “当个霸道总裁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呀。”

    方年轻轻一笑,抱着陆薇语坐到了沙发上。

    陆薇语慵懒的靠在方年身上。

    “怎么了吗?”陆薇语眨巴着眼睛。

    方年摸着陆薇语的头发:“就是觉得你真的辛苦,虽然这几个月温秘、小谷她们都有从旁协助,但你毕竟是前沿创新的总经理,第一责任人……”

    “你喜欢现在这样的工作状态吗?”

    陆薇语不明所以:“没什么不好的吧?”

    方年叹着气道:“一上午需要喝三杯咖啡提神,堆积如山的文件,总忙不完的事情,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多……”

    “这些真的是你喜欢的吗?”

    见状,陆薇语揉了揉方年的脸:“先生过于担心我了,目前前沿创新处于草创期,工作量稍微重一些很正常,石总也刚进入工作状态,总会有个忙碌期的。”

    “我问的是,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方年加重语气强调道。

    陆薇语轻轻一笑:“喜欢的。”

    方年没再多说,只是在心里叹了口气。

    跟在陆薇语身后的这一天,他看到了许多东西。

    陆薇语不一定是喜欢这样的生活,她应该是习惯这样的生活。

    选择方年,并不成为方年的附庸,陆薇语希望她能为方年分忧,她希望方年的任何冒险她都能跟得上。

    所以她才会在工作中成为一个霸总。

    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到一丝不苟。

    大概只是希望能站在方年身边,如此而已。

    方年能做的不多,也就是提点了薛思几句……

    次日清晨,方年送陆薇语去了机场,赶着六点多的飞机去庐州。

    “先生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末了又挤着眉毛细声细气地说:“等我回来再‘征服’你呀~”

    “……”

    方年在机场等着飞往庐州的航班起飞后,才离开航站楼,驱车去往杨浦。

    陆薇语带着谷雨和前沿创新的一群人去庐州准备把白泽实验室投入运营。

    方年也决定让吴伏城深耕‘试验田’……

    ======

    ps:一般fd之后20分钟就会重新修改,可能需要刷新什么的。

 抱歉,打扰各位

    先说一下防d的事情。

    一开始破碗只是试试,可实在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差距。

    前几天左右尝试的一章目前的订阅人数已经超过了9月份更新章节的订阅人数,有多离谱可想而知。

    以日更2章全部fd来算,每天多出来将近一百元的稿费(上个月单日平均订阅稿费也没比这个数字多多少。)

    破碗真的只是想按照规则吃口饭。

    十分抱歉。

    一般fd时间是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内会修改。

    谢谢各位付费订阅的大佬,感激不尽~

    ………………

    感谢孑朱大佬打赏到盟主。

    真的十分十分十分感谢。

    说真的一开始破碗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因为毕竟重返不是一本火书。

    所以只在在595章末发ps提了‘临死’反扑。

    如下:

    这本书再有7个新的盟主(已经是盟主的不算)打赏就可以升为1星名作,破碗想在完本前达成,原来若是有盟主会加更3章,3x7=21章,如果能通过众筹或者其它任何形式有7个新盟打赏,会加更40章≈18至20万字,有兴趣的可以加简介里了羣,感激不尽~

    然后有朋友加了羣,顺便也搞了众筹。

    也有孑朱大佬直接打赏到盟主的支持!

    于是目前已经只需要6个盟主了。

    众筹进度如下:

    64142/6000

    所以,破碗厚颜,开单章发一次,如果有朋友想捧场的,可以加羣支持,到时候会再单独开单章特别感谢各位支持。

    如果有大佬财力充裕想要直接打赏盟主的,尽量尽量提前说一下,安排在同一天能上一下畅销前排,破碗感激不尽~

    谢谢各位的不离不弃~

    破碗去码字了~

    债见~

 第597章 方年:我只管一往无前,哪管它洪水滔天(盟主‘孑朱’+1更)

    求月票~今天有3更

    ……………………

    奥迪穿过晨风抵达杨浦五角场。

    越过总会繁忙的五角大转盘,从政民路转到武东路。

    走过繁忙,来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小路。

    正好是早餐点。

    找了个马路牙子边边停下车,方年买了几屉小笼包,两杯豆浆。

    不多时,吴伏城快步从上财走出来。

    同往常一样,两人走在上财的校园里,呼呼哈哈的吃着热乎的小笼包,目光四处梭巡。

    “刚送完陆总?”

    “嗯。”

    “咦~这是往哪看呢,别不是打算跟那边的学妹们一起晨跑吧?”

    “也不是不可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

    “你就这么不掩饰的吗?现在我可是跟陆总说得上话了!”

    “谢了,在感情方面我可真是坦荡得相当于透明,我夫人知道我是什么人。”

    “略有耳闻,越熟悉越钦佩你!”

    “打住,咱不兴这套恭维话。”

    “……”

    吃完小笼包,方年跟吴伏城也在大球场边上找了个地方靠着。

    不等吴伏城发问,方年主动说了来意:“吴老哥,我给你找了点事情。”

    “方总吩咐。”吴伏城连忙道。

    方年目光虚虚的望向远处,平静道:“这段时间基本没事,我寻思你再把社团的事务拿起来;

    资源整合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

    前沿社团是个大项目,也是块不错的试验田,正好你也是申城前沿校园俱乐部负责人,也算是本行事务。”

    闻言,吴伏城想了想,道:“其实九月份我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实验,但我不知道前沿具体想要的是什么。”

    “现在还不知道?”方年反问。

    吴伏城有自知之明,冷静道:“知道一些,但我想应该距离方总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说说看?”方年莞尔一笑。

    吴伏城稍作整理:“之前方总对前沿社团的定位是‘因地制宜’,也就是说,方总希望前沿社团能根据各个学校最鲜明的特色发展优秀学生成为成员;

    随着社团覆盖的学校数量增多到现在的365个,几乎不存在独特的鲜明特色;

    不过根本上不影响‘因地制宜’;

    前沿社团的目的是为前沿实习部提前在本科阶段培养人才,而且是综合类,所以我想应该让社团更加倾向于人才后备队伍发展;

    让各个社团的会长找出各自学校的优势,加以引导……”

    听吴伏城说完,方年摇了摇头:“放在申城一地,基本正确。”

    吴伏城一惊,继而恍然大悟:“抱歉,我的思路还是没打开。”

    方年晃晃手:“这个慢慢来没关系的? 不是谁生来就会,能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

    方年没再打哑谜,而是开诚布公:“你说的有一点是对的? 前沿社团要做的是培养人才。”

    “无论前沿社团是否走精英路线? 每个学校的成员一届都不可能会低过100人? 全国365个社团每年就是36500人,以前沿的薪酬待遇,吸引15的人加入能做到吧? 这一年就多少人了?”

    吴伏城:“嗯……”

    还没等他心算出来? 方年便说出了准确数字:“5475人。”

    “加上必要的社招,用不了五年就会到一个极限,毕竟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是无限招人的。”

    吴伏城逐渐跟上了方年的思路:“也就是说? 最低限度的人才供应也会很快超过前沿的承受能力。”

    “对。”方年点点头? 接着话锋一转? “你听过当康公益基金吗?”

    闻言? 吴伏城脑子里闪过一些念头? 但抓不住。

    见状? 方年笑了笑:“当康公益基金正在试点建立一家家公益教育集团,覆盖至大学以下;

    而前沿社团覆盖了本科阶段,前沿院覆盖研究生阶段,你现在再想想,是不是会更明白‘培养人才’四个字。”

    吴伏城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张宏伟的教育覆盖版图? 吓到了他。

    方年继续说了下去:“这也是前沿大生态里的重要一环? 在‘学’这一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假以时日? 反哺前沿学术和前沿创业这两家公司的发展。”

    听方年说到这里,吴伏城斟字酌句道:“所以前沿社团要做的是人才初筛,大概分三个大方向:

    基础学科研究型人才、优秀专业工作人才、具备创业梦想以及天赋的人才;

    尽可能的能在申城的高校中通过试验形成普适社团运营标准? 对吧?”

    闻言,方年满意的点头:“对,总结来说还是那四个字:资源整合。”

    “人才两个字要好好理解,不要惟成绩论,注意建立成员劝退机制。”

    吴伏城面露了然。

    方年再多提醒了句:“前沿校园俱乐部并在前沿创业下,他们也在进行基础调整,你可以选择找几个人带带,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方式先试试。”

    “好……”

    于是,从这天起吴伏城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

    方年的理想远不是让前沿完成移动互联网‘基建’工程。

    严格来说,这个理想只是前沿创新这一家公司的。

    前沿学术和前沿创业以及前沿天使都有各自的理想。

    才能组成一个大生态。

    这些方年前两天就说过,吴伏城他们算是有了粗浅了解。

    实际上这个大生态怎么成形,他们还没去深入思考过。

    但无论怎么做,都离不开‘人才’。

    还是那句话,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当康公益基金通过公益教育集团,拉平城乡教育差距,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势必可以有更多的人才出现。

    有时候可以很极端的说,每个人都能当大老板,张三李四王五还是谁谁谁,都可以。

    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这种条件。

    更极端一点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老天’。

    很能引起一群有小孩的年轻夫妻焦虑的词:起跑线。

    其实就是教育上的差距。

    这一点恰巧能说明,如果教育差距被拉平,人才一定会越来越多。

    就现在,当下来说,我国还是有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类似于棠梨这样的偏远乡镇上学的孩子与在桐凤市区上学的孩子就有很大的差距。

    更具体的例子是,花家中学的整体学生成绩比棠梨实验中学的整体学生成绩就差很多。

    这就是纯粹的地域因素导致教育水平差异带来的结果。

    当康公益教育集团的角色是挖掘更多的人才,向高校输送,国家统一组织的高考就是最好的筛选工具。

    前沿社团进行本科阶段的第二次初筛,将优秀的、道德品质大方向正直的、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分流到不同的方向;

    前沿院通过自身的强大实验平台、研究能力吸引学术型人才;

    前沿实习部吸引专业工作者,前沿创业扶持怀揣创业梦的人。

    最终……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前沿实现理想。

    比如发展基础学科科学研究提供源头技术支持,比如创立不同的产业,比如只需要通过正常的努力工作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现在,当康公益基金正在筹备第二个地方当康公益教育集团,在对赌结束后会加大力度,引入地方资金。

    这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初见成效。

    于是眼下前沿社团就成了重中之重。

    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每年有上千万学生参考高考来着,前沿社团已经有足够的人才来进行调整试验了。

    当然……

    这些依然只是前沿的一部分理想,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