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654部分

我的重返人生-第654部分

小说: 我的重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别是零度品牌不打算建设自己的生产工厂,设计、供应链、后期调校自己干,生产是代工的。

    跟苹果的模式基本一样。

    甚至自主程度更高。

    零度品牌目前不对外售卖但展示的台式机都没用外部显卡,直接是核显来搞。

    9月底才下线第一批1000台。

    前天就完成了第二批5000台的无偿捐赠,全面覆盖了六个前沿院。

    整体硬件成本并不高,单台控制在了两千元内,换算下来是1200万的成本。

    当然,并不包含设计费用等。

    为了更好的完善白龙d1,以及完善基于bzloong指令集的应用生态,前沿第一笔直接推广费:1200万。

    这在很多公司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尤其是部分国内企业。

    东西不好没人用,只会一哭二闹三上悠亚……吊。

    然后死等上面的政策,把自己的垃圾产品卖出去就万事大吉。

    而前沿的做法就很简单,没人用?

    烧钱免费给人用。

    用了就有反馈,有了反馈就改,改着改着就会追上别人,再然后是超越,最后以核心技术形成事实垄断。

    从而达成事业、理想双丰收。

    苏姿丰决定启动代号为‘初’的微架构研发计划,也是有一丢丢原因来源于已经有人使用了白龙d1。

    当然更多原因是现在还有参照物。

    其实前沿在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上烧钱是非常疯狂的。

    就以‘deskos+’来说,此前5月份就有宣布一项面向开发者的5亿元大奖。

    没人愿意开发相应版本?

    前沿给钱,开发者们利用业余时间写,挣点外快,你好我好大家好……

    零度品牌顺畅到已经开始进行笔记本和一体机的试生产。

    白龙d1的使用样本必须要扩大。

    因为在这个方向白泽实验室其实是没有足量经验的。

    台式机用的处理器跟笔记本用的处理器虽然大名都叫白龙d1,甚至都是65n工艺,但功耗等设计上有所不同。

    对外名称也不同。

    一个叫白龙d1…s,一个叫白龙d1…l。

    分别对应台式机的s标准(standard),对应笔记本的l笔记本(p)。

    所以就得各有使用反馈。

    “……”

    国内公共网络空间从11号早上开始冒出零星的有关于零度电脑处理器的消息。

    次日大热。

    到13号,准确来说14号凌晨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无数好事网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议论纷纷。

    从建站开始就有意沾点精英意思的逼乎更是接连冒出多个相关问题。

    “如何看待网上有关于前沿旗下独立电脑品牌零度向前沿院捐赠的教学用电脑使用了不常见的cpu?”

    “……”

    “如何看待此事件中,前沿以及前沿院始终保持缄默?”

    “……”

    “如何看待此事件中,始终没有实质性证据,但消息却越来越离谱?”

    “……”

    “无偿捐赠是否可以成为电子垃圾以及报废物的倾销地?”

    “……”

    讨论来去都没个答案,自然会有尖锐的提问。

    无数逼乎用户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找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佐证自己的回答。

    也不是没有人怀疑过那个忽然宣布设计出了一款全球最先进手机c的白泽实验室,是不是又冷不丁涉及了桌面cpu。

    虽然现在的苏姿丰并无ad相关履历,但在半导体行业的履历还是蛮丰厚的,这也成为了佐证之一。

    在舆论甚嚣中,持键也曾受邀答过题。

    “谢邀,人在飞船,刚出银河系;

    首先前沿是个商业公司,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既然如此,那做什么都有可能;

    其次,有还算可靠的小道消息称,白泽实验室早就做出来桌面级cpu了。

    最后,除非有实质性信息曝光,否则不再回答相关问题。

    懂的都懂。”

    “……”

    国内网民们纷纷猜测不休,国外社交媒体上也有在讨论。

    这个凌晨,忽然有人匿名爆料。

    在某小众论坛贴出了一些照片。

    “匿了,传闻有十分严苛的保密协议限制,所以一直没人去曝,其实相关信息十分明显。”

    图片一:

    电脑显示器上的一个命令行信息:

    qianyan(r) bailong(?) d1…s bsp; 160ghz

    re_unt:2

    thread_unt:2

    图片二:

    一个被拆开的零度机箱,cpu上风扇被移除,可清晰看到cpu外壳品牌标识:

    前沿?白龙?d1…s

    “……”

    这消息一出,直接炸了窝。

    …

 第773章 N+B战略

    凌晨十二点多的深夜里。

    各个繁华城市道路上游动着五彩斑斓的车流。

    跟信息高速公路上此时各个分支闪烁着的各色光灯一样样。

    小论坛匿名人士对外公开的信息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着又有不少内幕消息爆出来。

    其中还有一份内部保密文件的图片资料,进一步火上浇油。

    “人在国外,还是只能匿名,传闻龙芯跟前沿的合作始于上半年,前沿直接拿出了158亿资金,龙芯这边出200万凑了16亿成立了一个技术联盟计划,早就开始了纯自研cpu的研发工作,见图。”

    图片一:

    一个保密文件的一角,看清一些文字:

    ‘技术联盟计划……前沿白泽实验室、龙芯……’

    ‘……’

    ‘基于bzloong指令集系统的某龙芯处理器研究计划……’

    ‘……’

    公开消息的匿名人士做了最后的补充:

    “龙芯原来用的是ips指令集,现在更换了这个名字很容易猜出来的指令集系统,说明cpu研发工作的自主程度是从最基层开始的,所以静等大料吧!

    ps:据说公开这些会被追责……”

    “……”

    接连的内幕大消息,经由公共网络空间迅猛的扩散开来。

    传播效率远超想象。

    可能也就是下一秒,逼乎的某个相关问题就特别修改了问题主干。

    “如何看待某论坛曝光的前沿白龙d1…s型号cpu?指令集的自主是否意味着国产cpu时代真正到来?前沿为什么要进行如何严苛的消息封锁策略?”

    同步修改了问题描述,加入了大量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当天,零度电脑首次无偿捐赠,中科大方面接收并使用,直到11号才第一次出现小道消息称零度电脑采用了不常见cpu……

    ……

    某论坛曝光的信息对前沿是不是会产生不利影响?

    ……

    匿名人士真的会被追责吗?

    ……

    是不是跟商业计划有关?”

    “……”

    无数逼乎用户呼朋唤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很快上了逼乎热点。

    不少人进行了回答。

    “谢邀,才疏学浅,无法完整回答这个大问题;

    简单说两句,前沿之所以严苛保密一定是有原因的,根据时间周期可知,预计在8月份或更早之前这款白龙d1cpu或许就已经流片验证成功了;

    至今最少最少已经严格保密了一个多月,由此可知,前沿一定会追责。”

    “……”

    “一般而言,现在很少会有芯片厂商选择自研指令集,原因有很多,比如应用兼容性等等,前沿的白龙d1…s都算得上是半商用了,至少是有六千片出货,很难说到底有多大的商业计划;

    我个人认为,曝光cpu型号、参数都无所谓,真不应该把保密文件研发计划曝光,这一定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对前沿这种大公司来说,可能动辄就是损失多少亿(参考这个技术联盟计划初始16亿资金)。”

    “……”

    “如果信息属实,以前沿一贯的行事作风,这款白龙处理器有999999是纯自主研发的,可以看作是完全自主的国产cpu,连神龙1号都没法比;

    从另一个角度也能说明,一般上面大领导的视察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

    “从曝光的参数上来看,白龙d1…s这块cpu的性能并不是很强劲,用于日常办公倒是绰绰有余;

    估计是试水产品,捐赠给前沿院教学使用应该是为了使用反馈,可惜就这样被曝光了,要不然真有可能直接给tel联盟必杀一击。”

    “……”

    “谢邀,半导体行业相关,只能说期待进一步消息,不看好这种真·自杀式研发计划,尤其是现在被曝光的情况;

    但,不得不说这波干得漂亮,谁不想自己国家科技崛起呢!真心希望前沿能顶住这波压力。”

    “……”

    “谢邀,啥也不懂,我就想问问,到底是不是国产cpu时代要来了?”

    “……”

    有意思的是,之前真相不明时,逼乎上那些尖锐的发言用户仿佛全部休息了一样,几乎完全消失了。

    仿佛这些人一下子就失去了棱角。

    也不再说什么电子垃圾了。

    即便曝光的cpu参数上显示出相较于目前的主流cpu来说,有明显的落后。

    此时的逼乎用户各有各的激动。

    至于其它社交平台则比较杂乱一点点,当然大方向上的论调都是激动的。

    毕竟喊了多少年的国产cpu,忽然出现了曙光。

    …………

    几乎是天一亮,就有特别好事的媒体联系前沿、前沿科学、庐州前沿。

    希望寻求官方答案。

    显然,无人答复。

    但并不妨碍媒体撰文,并表示截止发稿前,没有前沿的正式回应云云。

    反正报道左右无非是一杆笔,想怎么写都行。

    除了这些特别好事的媒体外,部分电视媒体早间新闻也有花时间报道网络动态,专门提到了这件沸沸扬扬的事情。

    从凌晨到早上七点多的几个小时里,网民们把动静闹到了一时无两的地步。

    无数煽风点火的。

    这样的结果,是连前沿办公室都有点始料未及的。

    不过并未影响方年去上学的行程安排。

    只是在上完第一大节课后,方年见到了低调走进校园的谷雨。

    “……”

    谷雨一五一十的汇报:“龙芯、景嘉微包括新加入的几个企事业单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泄密;

    从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很容易找到泄密源;

    我们这边没有出现相关泄密源,除了我们安排的那部分。”

    说完,谷雨抬头望向方年,有些无奈:“有些泄密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连bzloong指令集和技术联盟计划都被透了个底掉,这些公司真是吃干饭的,白浪费我前沿的资金。”方年冷淡道。

    “你跟温秘商量商量,定个核心开发对外合作范围,以及密级规范。”

    “不能再这么被人随便透得跟个筛子一样。”

    谷雨应了下来:“我这就去办。”

    “另外,温总想请您定一下今天的记者会发言内容范围。”

    方年想了想,道:“都这样了,调整一下,把原计划更晚公开的内容都放在一起。”

    “好。”

    末了,谷雨又说:“我们这边计划安排公司法务启动相关追责程序,毕竟跟这些公司之间也是有保密协议约定的。”

    方年嗯了声:“重点表达前沿的态度,如有必要可以追究经济赔偿。”

    尔后,谷雨离开了复旦校园。

    “……”

    严格来说,这不能只算插曲,而是一个事故。

    尽管这次消息内幕是前沿控制有意放出去的,但并不是所有曝光内容都是前沿授意放出去的。

    有一部分保密文件内容曝光在网上的行径是与前沿无关的。

    而且还是前沿并不想要对外曝光的部分,至少现在不想。

    譬如bzloong指令集系统。

    指令集并不是个特别困难的东西,但如果使用了全新指令集,则特别明显的说明前沿在从零开始研发cpu。

    如果不曝光这些,大家甚至可能以为前沿是从哪里获得了x86授权。

    又或是通过已有的ar授权尝试从手机转向电脑,又或者是ips指令集。

    最起码不会跟现在这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前沿在这个层面的商业计划。

    这也是为什么零度品牌成立这么久,都不对外售卖电脑,只是无偿捐赠给合作关系相当紧密的前沿院。

    最起码也要等‘初’架构第一代成功,能基本追上酷睿i3二代水准;且deskos大面积被用户安装试用,有大量通过nwl配套编译器编译生成的‘通用’软件;

    这时候再曝光,才不会对‘deskos+’大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因为那时候deskos+产业链已初步功成,具备一定战斗力,起码能保证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无恙。

    现在可倒好……

    毫无疑问,前沿接下来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尽管现在电脑的硬件基本是通用型,但核心元器件里面国产占比很低,优秀率更低。

    换句话说,将来有可能核心元器件生厂商会停止对deskos的驱动支持。

    当然,除了显卡、硬盘、主板等核心硬件外,其它元器件卡不住deskos。

    而最主要的依然是高端高性能显卡……

    反正原本这次,前沿只打算对外公布deskos+计划。

    表明将在国内市场通过零度品牌推广deskos+白龙体系而已。

    这里的白龙仅表明是前沿自己设计的白龙处理器,而不会表明是前沿自研的处理器。

    现在显然不行了。

    …………

    …………

    午后,方年去了前沿办公室。

    温叶将完整发言内容递交给了方年,让方年审查一二。

    方年翻了翻:“大体上没问题,部分事项上拿捏一下措辞,表明前沿的态度。”

    “好的。”温叶明白过来。

    方年想了想,又说:“都这样了,索性还是一不做二不休吧。”

    “刘惜,你准备准备,今天应该得加个班。”

    “……”

    说完,方年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通过电话知道了关总位置后,方年让村长送自己过了去……

    时间一晃,就是下午三点。

    前沿举办了一场简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