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690部分

我的重返人生-第690部分

小说: 我的重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年也没瞒着,坦诚道:“三四百亿吧。”

    他倒也理解雷軍忽然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最近有些好事排行榜整理了2011年全球科技公司研发投入排行榜,前沿上是上了,不过在末尾,给了个约20亿美元。

    倒也没瞎扯太多,就少了近?吧。

    之后雷軍又把话题扯到了轻聊,主要是轻付钱包上。

    这个被方年一步步安排好的新型移动支付带来的冲击,以及对生活处处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微信支付、支付宝也在跟进中。

    毕竟不是太复杂的技术。

    但两家都知道,轻聊一步快步步快,尤其是轻聊有两亿活跃用户打底,比这两家都强。

    而qq……

    受限于早期的架构、鹅厂内部问题,很难从泥潭里出来跟微信、轻聊、支付宝同台竞技。

    “……”

    不过方年没有如雷軍预料的那样说太多。

    饭后,方年婉言谢绝了雷軍的额外邀请,回了柏悦府。

    …………

    …………

    次日一早。

    方年坐上奔驰,赶到了西长安街13号。

    也是早在昨天,方年就主动联系了苗为,表示要汇报工作,所以并未遇到阻拦。

    方总轻车熟路的走进了部長办公室。

    苗为早已等候。

    一进门,方年未语先叹,一副愁云密布的样子。

    苗为一看就想避而不见。

    方年似是勉力挤出微笑,温文尔雅的打着招呼:“苗部早上好,很高兴能见到领导。”

    苗为心里苦:“!!!”

    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和和气气道:“方总好,辛苦了,请坐,小陈,快去给方总泡茶。”

    “……”

    在会客沙发分别落座后,苗为主动拉起了家长里短。

    有意不给方年马上开口说正事的机会。

    他是打算先缓和一下再说。

    可以说整个外界也就是苗为十分清楚方年这张年轻脸庞下的千年老狐狸秉性!

    好片刻后,苗为又不得不主动提起话题:“听闻庐州前沿的大cpu项目组有了突破,不知结果如何。”

    “正要跟苗部汇报!”方年一本正经道。

    说着又叹了口气:“唉……苗部,你是不知道,这个大cpu项目组啊……前沿着实有点招架不住;

    ……

    苗部,你知道的,前沿是那种缺钱的公司吗?是需要咱们中国那些顶级院士来省钱的吗?”

    “唉……”

    “我……痛心疾首啊,对不起苗部的殷切期待,对不起国家,对不起……”

    见方年满脸苦涩的样子,指不定还能说点更不要脸的话,苗为赶紧打断道:“是我疏忽了,明天,不!今天我就让财政把剩下的10亿款项打给庐州前沿!”

    方年眼睛微微眨动,满脸严肃道:“苗部,您一定是又误会我了!我方年是那种哭穷的人吗?!”

    苗为:“现在就给!”

    …

    ======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ps:今天的晚安迟了些,破碗蹲一个阿姨~

 第809章 吃干抹净方小年(求订)

    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撒入西长安街的楼宇里。

    明亮而舒适。

    与部長办公室里氤氲的茶雾交相辉映。

    浓郁的春风堆味道扑面而来。

    身为客人的方年只能眼睁睁看着苗为起身去拨电话,几次都碍于礼貌欲言又止。

    他觉得……

    苗为一定是误会他方小年了。

    为了自己的理想事业,乃至,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方小年是愿意贡献自己每一分力量的。

    但凡兜里有点钱,就会毫不犹豫的投入这满腔理想事业。

    “我……方年……”

    越想,方年神色越坚毅,正准备一拍大腿起身执言,耳边传来苗为轻飘飘的声音:“好了,中午前财政会拨下10亿。”

    方年忍不住眨了下眼睛,尔后浑身冒正气,坚定而有力道:“苗部,你这是看不起我方年。”

    “早在上个月,我个人就倾家荡产给前沿投入了30亿,前沿……不差钱!”

    “我……”

    见状,苗为似笑非笑道:“据说,是你方总借了30亿给前沿?”

    方年兀自认真道:“都是钱,分什么借不借的!”

    苗为挥挥手,心平气和地打断:“行了行了,看来能让你亲自来京城的事情,早在规划中的10亿是远远不够的,你说,我听。”

    方年:“我……”

    这世道是怎么了?

    现在这人都怎么了?

    变了!

    都变了!

    苗为现在坦然的样子,方年还真有些许的不适应。

    倒不是说方年认为苗为看不穿他的套路,而是以往苗为没这么直接。

    早知道有这种待遇,方年才不至于要来一出影帝级表演。

    见苗为眼神平和的望着自己,方年稍作整理,冷静道:“大CPU项目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现在流片成功的那块处理器,顶多只能算是桌面CPU的多核版,远称不上高性能;

    目前在前沿的两个数据中心少量实测;

    初步预估,应该要再花一年时间才能整合出合格的高性能多核CPU;

    而且……

    应用生态也需要重新调整,这方面很需要相关单位的紧密配合。”

    略顿,方年补充了一句:“去年下半年英特尔对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高性能CPU的销售范围,影响到了许多人的取舍。”

    “……”

    方年话里的意思,苗为当然能听明白。

    首先是方年无意‘窥探’部里要将大CPU应用于何种行业。

    其次是方年表明了前沿的难处。

    要想成功研发出更高性能的合格CPU,不仅仅是硬件设计上的事情,还需要从现在开始启动实际适配工作。

    这种适配工作包括服务器版的操作系统,以及一些比较专业的软件,诸如业内公认超强且服务器基本必备的Oracle数据库……

    至少,有无论如何都逃不开的存储操作系统适配……

    毕竟存储这玩意是小中型机房规模级开始就必备的通用设施,简单来说存储是一个主机+无数硬盘的集合。

    上一套高规格的存储,可以覆盖一个机房的服务器硬盘需求。

    举个例子就知道这玩意的必要性了:

    传统意义上,给一台服务器增加硬盘空间,又是要停业务关机,又是要认硬盘又是要重新划分raid,又是要这样那样。

    而存储呢,是随时可以在线加硬盘,在线划分raid,一次操作覆盖海量服务器,想要10G大小的硬盘都能划分,还是随用随取,在线扩容在线缩减。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在线超大云盘,且是极速访问,起步都得是万兆网络,要么就是4Gb、8Gb速率的光纤。

    从这角度上,可以看出这玩意跟虚拟化云计算是绝配!

    就这么说吧,在系统运维业内有个潜规则:想致富,上存储,若想大富大贵,存储+虚拟化。

    业内公认超强的存储厂商:etapp,随便来一个就是富一家。

    虚拟化一般就VMware。

    进入21世纪,计算机行业的硬件价格就进入了透明时代。

    透明跟不挣钱可以划等号,甚至连朋友都交不到的那种。

    软件嘛……

    三个字:自定义。

    反正:ec+VMware,一年下来帝都两套房。

    “……”

    所以,目前已成为核高基大CPU项目唯一主项的庐州前沿,其设计完成的大CPU必然是要与存储等进行适配的。

    存储这玩意是有专用的操作系统,一般基于Unix、Lux内核二次裁剪,或专业开发。

    庐州前沿这个大CPU项目,所使用的各类系统,毫无疑问是基于前沿贡献给几大研究院的那个nwK内核魔改以后的内核再次开发的。

    这些都必须要部里来协调才能启动适配工作。

    毕竟……

    不说什么涉密不涉密的,首先一个就是明面上前沿并不涉及开发服务器系列的操作系统。

    更没有进军存储的计划,顶多是毕方有这个想法,那也跟前沿无关!

    至于为什么还要二次适配,原因也很简单,目前服务器行业大多数也是X86指令架构。

    而大CPU用的是CB12指令架构。

    此外,苗为也听得出来方年表达的另一层意思。

    庐州前沿是有足够能力设计出优秀的CPU,但行业支不支持,很不好说。

    苗为甚至知道,这可以理解为方年在将他的军。

    说起来慢,其实这些弯弯绕苗为一瞬就明白了过来,斟酌片刻,才开口:“我会亲自协调。”

    “至于英特尔……”

    闻言,方年连道:“市场竞争是必然会存在的。”

    “……”

    这么一说,苗为就全然明白了,方年要的是个确切答案,是比之前国产操作系统应用生态小组更有保障的承诺。

    虽说现在庐州前沿研发大CPU花的是财政拨款,但这点钱肯定不够看。

    苗为也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他想了解一个事情,开句口自然有人总结汇报。

    参照国外同等级别处理器研发投入,25亿人民币顶多是个起步资金。

    庐州前沿会不会半途而废,取决于部里的协配工作是否到位。

    迎着方年坦然平和毫无压力的目光,苗为抿着嘴说了句:“相关工作启动后,我会亲自督导。”

    “谢谢苗部。”方年认真道。

    “……”

    然后方年毫不犹豫的转移了话题:“光刻机项目进展还算顺利,庐州前沿汇报,不日将试产65纳米工艺的芯片。”

    “预计今年内可试产28纳米工艺芯片,比预期进展要快得多,但在28纳米往下会陷入较大瓶颈;

    如果各大单位给力,材料上有所突破,能在一两年内继续突破。

    在前沿的规划中,再往后可以用EUV光刻来突破,一直到物理极限的1纳米。”

    说到最后,方年脸色很不好看的补充了句:“不过……EUV的实际进展有点辣眼睛。”

    “毕竟是比欧美晚了十几年才开始研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苗为安慰了一句。

    “……”

    其实许多人,包括苗为不明白方年为什么会如此极力坚持EUV。

    毕竟理论上DUV可以支持到7纳米光刻。

    现在全世界最先进制程的是英特尔,才搞定22纳米。

    距离7纳米看起来是很遥远的。

    而且到这一步,为了防止原子漏跑等,简称漏电,现在国际先进制程已经在考虑Fi工艺。

    这就开始出现方年所说的技术瓶颈。

    按照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定义技术节点是最小金属间距(MMP)的一半来算,MMP减少开始变缓;

    偏偏3D化后,晶体管数量依旧激增,这样就显示不出工艺进步了。

    于是……

    下一代工艺命名就按照了早期二维晶体管形式的长宽各缩短07,则面积缩小一半(07×07=05)这样的一个形式来简化计算。

    什么叫简化计算……

    即,20×07=14。

    再然后是14→10→7→5→3。

    那么实际上MMP减少了多少呢?

    以台积电为例,从10纳米到7纳米,MMP从44纳米降到了40纳米。

    只有坚守摩尔定律的英特尔死活在14n+、++、+++上停滞不前。

    英特尔甚至想说一句:不标准的命名规则都特么是耍流氓。

    这也是从终端用户角度上,更先进制程的突破,体验感并未成倍数突破的原因。

    甚至可以说,英特尔的14n+++≈广泛意义上的7n。

    因为两者每平方毫米晶体管数量基本相等。

    综上……

    方年之所以毫不犹豫all    EUV。

    是因为这特么眨巴眼的功夫,就必须要用到EUV了。

    在方年重生之前,别说瓦森纳、禁运这些,就唯一可以生产EUV的ASML手头上握着起码能排到五年后的订单。

    原因十分简单:产不出来。

    方年既然有理想有抱负,怎么可能在这里不来一手准备?

    现在开始all    EUV,起码五年十年后,梼杌是能搞出来点东西的。

    EUV(极紫外)的光源波长直接就从193纳米跳到了10~14纳米之间的,目前研究资料表明,135n波长是可用性最高的。

    这样一来,在尖端光刻领域,就有了话语权。

    稍顿,苗为沉吟着道:“DUV光刻的进展这么顺利,前沿有无量产计划?”

    “暂时没有,到28纳米再说。”方年平静道,“我想应该有人会主动给我们送这中间的成套设备。”

    苗为一下就懂了,忍不住伸手虚点了方年两下:“你小子,难怪马珀利跟雷軍都公开吹捧说你是最成功的商人,没有之一云云,你简直就是个商业奇才!”

    接着又含蓄的提了句:“大基金的事情快提上议程了。”

    “……”

    方年笑笑,没接话茬,再次直接转移了话题:“月底之前,胜遇实验室的4G组网方案可基本实用;

    胜遇实验室在西沙完成了双4G组网实测,成果还不错。”

    闻言,苗为眼睑轻动,脸上微有笑意,顺着话头说下去:“说起来,你怎么会自己跑到海南去?”

    “啊?”方年面露迟疑。

    苗为笑了笑:“你个人承接宣德七连屿跨海大桥工程这事,在我这里可不是秘密;

    前不久的会议上我们才聊起过这件事情,民政李部说你方总心里可能有些许怨气。”

    方年:“……”

    他在心里小声哔哔一句:‘我那是不想跟要赶明儿就可能被打掉的人走太近。’

    当然面上方年略有苦涩,叹气道:“毕竟是近50亿的投入。”

    “我也就只能说服自己,反正白头鹰都把前沿列入CCMC名单了,不做点事,还真对不起上一回名单。”

    苗为哈哈笑了起来。

    这也算是苗为跟方年打交道的过程中,罕见的看到方年真正吃瘪的时候。

    谁让方年自己刚好撞上去了。

    “该,不过像你这么年纪轻轻的,享受享受生活倒也没错,哈哈……”说到最后,苗为又笑了起来。

    人生在世,谁都是挣了钱就会花钱。

    无非是像方年这样的有钱人,花钱动静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