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7部分

我的重返人生-第7部分

小说: 我的重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都会用这个功能来对一些特定的人群开放权限。

    方年这个昵称为2的QQ号除了编辑冬瓜以外,没有其他好友,倒没特地操作过,是手机有上一个QQ的状态设置,默认隐身登录了。

    顺便发送了9章四万六千多字的存稿到冬瓜邮箱。

    冬瓜:“存稿已收到,我会帮你每天更新两章的。”

    “另外你这本书的成绩非常好,我这边能看到的二十四小时追读已经超过了五千!”

    “我建议你有空去看看评论区,一方面是把握一下读者的想法。”

    “另一方面,怎么讲呢,优秀总会伴随嫉妒。”

    “也会伴随着流言。”

    “因为你太年轻,还在上高中,所以我得多说一句,希望你看到一些评论后不要太冲动,有什么想法可以先跟我聊聊再说。”

    “有时候一些冲动行为会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

    破碗。

 第13章 你们想多了,我就是随便写的

    “谢谢,那我先看看。”

    方年回复道。

    冬瓜的意思他看明白了,跟字数不成比例的好成绩,必然出现了更加汹涌的争议。

    不过,不遭人妒是庸才。

    方年不大意外。

    打开起点首页,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书,推荐榜总榜第六。

    非常高!

    “安排了推荐位吗?收藏和推荐票的增幅有点离谱。”

    比起后世的作家专区页面的各方面功能完善,现在的后台方年用得很不习惯。

    所以方年没注意有无推荐安排的站短通知。

    再次看到书籍阅读页下方的最新十五条评论时,与方年第一次看到的赞美已经截然相反:

    “毫无逻辑的字,行方式很难理解,毒!”

    “作者是小学生,也太异想天开了,什么时候钱能这么花了?还从来不用现金,只刷卡!不支持银行卡你怎么办?”

    “就是就是,毒点太多了,根本就不像是有生活经验的样子。”

    “自己杜撰出的手机品牌吗?还iPhone?”

    “能不能稍微写实一点呢。”

    “不是很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章节末尾加破碗两个字?难道是因为作者名叫这个,想不断的提醒我们?!写书又不是要饭,你摆个破碗干嘛呢?”

    当然,有人抨击,就有人反驳。

    “有些人真的是太落伍了,这本书是我见过最写实的富裕生活样子,不解释!”

    “iPhone3g是7月11日美国苹果公司开始发售的智能手机,支持3G网络!对,你们肯定不知道3G网络是什么,建议多上网!”

    “我敢肯定,这本书的作者绝对不差钱,各方面的经历都非常丰富。”

    “写一下摆破碗也没关系吧,至于说作者大大是在要饭?现在能收费还是怎么的?”

    “”

    对于有评论针对破碗,方年倒不怎么意外。

    因为不管是什么时空,当这两个字出现后,都有人特地评论。

    至于评论区针对书里部分情节的争议,方年觉得很正常。

    就算没有外界的因素,这样的争议也一定会出现。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里面。

    写恰恰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而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件事便是

    永远没有人可以满足所有人。

    方年大致翻了翻评论区,这才发现刚才的评论才哪到哪。

    各种挑刺的都冒出来了。

    “就这种书也能上推荐?我看起点不行了。”

    “垃圾!真的!看一眼就知道是在瞎编乱造!”

    “才几万字就上了推荐。”

    “写的都是什么鬼东西,比隔壁的差远了!”

    “”

    这才是有人煽风点火引战的。

    说来说去,其实都是利益因素导致的,有的是粉丝行为,有的是作者穿了马甲过来。

    这种事情,方年见到的不要太多。

    还有一堆带号的评论,估计这些才是冬瓜特地多嘴说一句不要冲动的缘故。

    毕竟有些人在键盘侠还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奔着倘若世间无真仙,自愿持键化为红尘仙的路去了。

    “”

    评论区看起来一团乱,有自发维护的读者,也有逮住细节往死里喷的,还有顶十黑的粉。

    然而方年什么都做不了。

    没办法,他的账号不能在书评区发言。

    嗯

    网站规定要么首充一元改变账号VIP等级,要么就签到完成一些新手任务升等级,之后才能发言。

    升等级不是现在这一两分钟能搞定的事情。

    升VIP等级的话,方年没有钱

    见书评区都这样了,方年索性也想看看站外最先编排他的公共论坛上是不是都打起来了。

    “关于起点推荐位安排问题!

    我想有钱这本书才几章,怎么就上这么好的推荐了?!”

    这个帖子下面的回复数量非常高。

    众说纷纭。

    “”

    “书好,编辑肯定会力推!”

    “这本书真的看不懂,之前就讨论过,行直白,小学生水平,比都市重生、都市官场的行,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你要是能写出来这么高热度的书,你也会有很多推荐的!”

    “我怀疑有问题”

    “”

    另外一个帖子是分析推荐票数量的。

    “从这本书忽然冒出来后,我就观察了它的推荐票,用两个字形容:疯狂!”

    “第一周推荐票将近3万。”

    “这一周推荐票每天平均超过9千,还是一个新人作者,我不相信”

    “”

    下面的回帖很简单:“囧,楼主放分析结果啊!”

    “”

    方年一路翻下去,各种各样的帖子标题冒出来:

    “这周起点出现的第十本所谓的系统,成绩非常惨淡!我觉得这个设定还是不成熟的!”

    “理性讨论我想有钱这本书的成绩到底真实度几何”

    “我认为我想有钱的推荐安排不合规则!”

    “”

    总共花了大约二十分钟,方年粗略的看了看自己的书引发的巨大争议,稍加思考,发了条消息给冬瓜。

    “大大,我刚才花时间看了评论区和论坛上面的帖子,争议和质疑都有点多”

    “老实说,我不是很懂应该怎么做。”

    发这条消息时,方年心里有点想法,或许可以借这个机会表面秀一下自己的盛气凌人。

    看是否可以暗度陈仓达成一些小计划。

    能不能成都没事,就当是习惯性的无效备份。

    冬瓜迅速回复:“可以不用理会,也可以发一个单章回复,看你自己。”

    方年这就明白了,尽管冬瓜比较关注他,但没有过分插手的意思。

    便回:“好的,我明白了,那不打扰大大了。”

    有人质疑这本书的成绩,争论这本书的设定,质疑编辑给的推荐资源,还有作者在背后煽风点火甚至故意引战。

    这些操作,在方年看来都是小意思。

    远比不上在后世某种叫做饭圈的事物在各种操作上的八仙过海。

    自是没什么地方值得方年特别关注的。

    于是方年按照自己的无效备份想法,起草了一个单章,标题:关于争议和争论。

    内容:

    “谢谢这么多关注这本书的朋友。”

    “书评区和其它地方的争议、争论等我粗略看过。”

    “我觉得你们想多了,我就是随便写的。”

    点击发布,完事儿。

    简短的单章,方年心里是有两重心思。

    一方面是故意扎一扎那些太闲了只会逼逼叨叨的人的脆弱心脏。

    另一方面,作无效备份

 第14章 有被可爱到、家

    四点多,方年跟李安南一起离开网吧。

    在过去的几十分钟里,方年有见到没有经受过太多冲击的网络用户们脆弱不堪的心脏。

    无数逼逼赖赖的网络用户用了毕生所学表示有被扎到心。

    最直接的表现是,比如某论坛直接宕机。

    比如书评区惨遭屠版。

    “这么狂?”

    “要不要这么狂?!!”

    嗯,方年替他们觉得遗憾之至,2008年,有被可爱到。

    背着单间斜跨包的李安南跟着离开了网吧,脸上写满疑惑。

    “今天怎么这么早走?”

    现在是夏天,天黑的晚,往往曾经这样的时间里,最起码要五点钟才坐车离开棠梨镇上。

    方年的回答简单直接:“没钱了。”

    闻言,李安南有点发愁的叹了口气:“这假放得长不长短不短,都不知道做什么去。”

    “你有钱?”方年随口反问。

    十七八岁的孩子,枕头下面埋藏了一堆的梦。

    在想要踏出第一步的时候,现实忽然照进梦里枕头底下没有钱,于是那一堆的梦碎了。

    李安南就是这样,好好的忧郁氛围,一下崩得稀碎。

    于是,李安南开始嘟囔起来。

    “高三补课这么早,烦不过,我隔壁跟着去打工,在电子厂上班,听说上班坐着,加班有15倍工资,一个月有两千多工资,光是底薪就有1000块!”

    “等开学前回来,手上怎么都得有三千多块!”

    说着说着就羡慕了起来,连眼眶都因充血而微红。

    因为李安南现在的生活费只有五百块一月。

    光是想到一千块这个数字就非常刺激。

    年头到年尾只有过年的时候压岁钱有可能超过一千。

    方年比李安南还少一点,一个月只有四百块。

    在2008年,一千块的底薪确实不低。

    方年记得明年的这个时候他出去打工的底薪也是1000块,还是在鹏城。

    同样是电子厂,刚进厂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是3020块。

    那是7月份,当月31天每天都在上班,常常晚上加班到11点,周六日加班,分为15和双倍加班工资。

    这事情,方年怎么都忘不了。

    毕竟是第一次自己挣到钱,也是第一次那么累,劳累到一月时间,体重从128骤降到105斤。

    “你又没有亲戚在那边,没人带,不怕在路上丢了?”想着这是记忆深处的事情,方年嘴上调侃道。

    李安南一下滞住,再也说不出话来。

    两人从网吧那条偏街穿过棠梨主街,再拐到了车站。

    说是车站,但没有车场、站牌等标识。

    哪怕是在2020年,方年偶然回老家的时候,也还是没有车场、站牌。

    镇上所谓的车站是,开往不同方向的所有中巴车都在同一条双向道停留等客。

    中巴车前后车窗都有纸牌标示起始区域以及中间路过的重要地点。

    分成两种,往返于不同乡镇之间与往返于市县之间两种。

    粗略的能覆盖到沿途不同的乡一级单位。

    “去大坪的上车走了!”

    “去田家的上车走了!”

    “去”

    才走进这条街,售票员吆喝上车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半公半私的中巴车,以一种类似于城市出租车份子钱的承包方式运营,挣多挣少,全看拉客数量。

    跟李安南一前一后走上开往大坪的中巴车。

    车内的场景一如记忆中的狼藉模样。

    这些中巴车大多数是从不同地方购买的二手车,车门没有自动装置,靠售票员手动开关。

    座椅数量稀少,荷载19人。

    碰上赶集的时候,经常会挤得满满当当的。

    座椅是布艺填充海绵形式的,不过坐上去谈不上有舒适度。

    整体的体验也不是很好,没有空调,窗户不一定能好使。

    所以一般是夏天热,冬天冷。

    因为路况和车体悬挂避震不太好的缘故,乘坐时的颠簸度非常高。

    但,直到2020年,类似于这样的中巴车依旧是棠梨镇上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因为出租车这样的业务发展不起来。

    方年跟李安南运气不错,上车后不久车辆就启动离开了。

    “到哪?”

    “花家。”

    “2块5。”

    “”

    乡道上,车辆的行驶速度都不快,大约在每小时四五十公里左右。

    即便如此,不到十分钟,李安南就到了。

    “我先走了。”

    李安南下车后再数分钟,方年也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花家集市街。

    说是集市,其实就是一条双向主道横穿而过,两旁有连成一片的房屋,于是发展成了集市。

    一开始怎么发展成这样的,方年也说不清,因为没人关心。

    反正有记忆以来就一直是这样。

    大夏天,即便是集市也人烟稀少。

    多在屋内吹风扇纳凉。

    下车后,方年前后观望,空荡荡的,连摆摊的都没有,更别说在记忆中拉客的小面包。

    不过方年没着急用11路回家。

    他记得自己兜里尚有一直备份的20元。

    也记得棠梨等地一直有摩托出租的业务。

    果然很快在集市上找到了这项业务。

    跟司机交谈了两句。

    司机回答:“要10元喔。”

    “行咧。”

    接着摩托车轰轰启动,方年爬上去呼啸启程。

    “还好有备份,这就用上了。”

    要不是备份了20元,就算记起有摩托出租,方年依旧只好靠11路回去。

    仅九分钟后,方年便到了所属的村民组:茅坝村民组。

    再爬了个上坡,便看到了自己家。

    从08年到2020年,家乡的变化都不大,大多都是熟悉的模样。

    除了在大约13年左右,村民组内部的一条不足两公里的道路完成了硬化以外,几乎也没什么变化。

    方年很快沿着泥土地走回了自己家。

    从邻居家门口前走过,打了声招呼,越过一小片生长了竹子的土堆,就到了家北侧。

    方年顿住脚步。

    看着视线范围内的两层六弄房屋,是在他三岁时同伯父家共同盖好的房屋。

    以大厅为分隔,南侧是伯父家,北侧是方年家。

    大厅共用,内设神台,供奉已逝祖亲牌位,有用于祭祀的桌台,日常不用,只有在逢年过节等会使用。

    经历了十三年多的风雨,本世纪初在茅坝还算时兴的瓷砖小楼,墙体上的白色长条瓷砖已有脱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