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第7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你大爷!”
“谢了,我没有。”
“淦!”
“谢了,你没有。”
“……”
“不是我说,这是要过年了,先气死个我冲冲喜?”
把关秋荷气个半死后,方年眼睛眨了下,面色一下就柔和了许多,温言道:“荷姐,今年就别回家过年了吧。”
“干嘛?”关秋荷瞥了眼方年,干巴巴地道。
她余火未消。
方年搔了下头,微笑道:“你每次回家都不会太开心,大过年的,何必给自己找不愉快。”
“这两年该走的地方也走得够多了,安安心心在申城过个年吧,难得的平静日子”
关秋荷哼一声:“你懂几个初一十五,我干嘛要听你的?”
方歆忽然插了句嘴:“秋荷姐姐,要不你就留在申城吧,这里都只有你愿意带我打高尔夫。”
关秋荷神色缓和了不少。
末了,还是轻轻颔首:“看在小歆的面子上,行吧。”
气全消了。
认识方年都快五年了,关秋荷还能不知道方年是个什么样的人?
早晚有天要把她气死才会甘心的。
方年拍拍手:“那走吧,过去做饭,可没有免费晚餐吃!“
关秋荷才懒得听方年说什么,自顾自低声咕哝:“小比崽子,平时关总关总的,把老娘气死了就荷姐荷姐的,太不是个东西!”
“早晚有天要你好看!”
“……”
一晃就是年三十。
今年连村长都被放回去过年了,偌大的院子里只有老方家这一大家子人。
大家都起了个大早开始忙活早餐。
陆薇语、关秋荷帮着林凤打下手,准备12样餐品。
老人睡眠浅,起得更早,一直跟院子里看着方年起飞一样的晨跑。
不大会功夫,方年收拾收拾,跟着开始敬祖,然后吃饭。
下午,方年开上辆凯雷德带着一大家子人出了门。
进行农历2012年的最后采购。
回家后喊着一家老小张罗起来。
搞得远比去年要更有气氛。
再然后就是大年初一。
最开始自然是自家的电话、视频拜年,比如跟远在鹏城的林平阳一家拜年。
难得的透过视频看到了林荔的男朋友、林南的女朋友。
林南的沉稳也体现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再不像之前那么草率,找了个贤惠顾家的人。
毕竟林南之前不是真的傻,只是没有被世俗打磨出该有的较高情商。
偶尔会说出一些与场合不搭的话,无非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的经历。
只不过林南的成熟相较之下更晚一些。
“……”
在通完电话后,方年也在轻聊上的几个家庭群聊中发了不少新年红包。
经过一年功夫,轻聊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注册用户破了5亿,也在去年底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从100亿美元大跨越到了350亿美元。
轻聊现在最值钱的依然是庞大的用户群,但从游戏中心、公众号、轻付等链条发展完成后,也开始了从值钱向挣钱迈进。
如果算估值的话,方年的个人资产又涨了70亿美元。
b轮融资,方年的持股比例没有下降,这次仅是从创立轻聊初期的预留股份池中拿了一部分融资。
这轮融资的本质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及推高估值,如此而已。
就像小米也进行了新一轮融资,估值从20亿美元直接涨到了300亿美元,也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铺垫下轮融资的合理估值价位……
在结束了家族拜年后,方年开始了繁忙的上午。
商业上的亲密合作伙伴就不老少,还有苗为这一拨关系亲密的领导。
毕竟方年都想给苗大部長送个几亿,关系能不亲密?
照例……
方年在午饭前主动辗转拨通了平书的电话。
嗯,这次是主动。
平书和蔼的笑声传出:“难得小方主动拜年啊。”
“新年好。”
“新年好。”
“……”
这个电话后,方年松了口大气,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他怕今年又是被动的接到这通电话。
跟苗为那糟老头子委婉的旁敲侧击了下,最终冒险拨出了这个电话,结果还是蛮好的。
“……”
…………
大年初一之后,方年正式进入了漫长的休假。
除了极其重要的事务,否则有时候陆薇语都不知道方年在干嘛,顶多是知道方年去了哪。
算下来在申城的时候还是居多。
但也经常动用关字号飞机。
就关秋荷还跟陆薇语念叨过一句:“你可不知道。关字号现在申请航线秒批。”
“我还听说方年用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等的,他一到,飞机就会插队起飞。”
“也不知道这家伙神神秘秘的忙什么。”
还好关总没敢在方年跟前念叨。
要不然方年特别想抬杠。
他神秘个毛线。
还不是听了平书的意见,趁着这漫长的‘假期’时不时去京城走一走,坐一坐。
都能去苗为家里吃个便饭了,就想想去了多少次吧。
“……”
这一段时间在方年看来过得相当快。
仿佛是眨眼功夫,前沿总部大楼完全完工交付,开始了内部的办公家具铺设。
他方年也将迎来毕业答辩。
以及……
前沿在4月22号这天,通过官方渠道公布2013届前沿?科学开发者大会召开时间。
5月30号~6月6号。
这次的举办地址换到了前沿总部文化中心。
此外,门票9999张,单价9999元。
这次,前沿动用了宣发手段,消息很快席卷网络,且当即引发震动……
…
======
ps:预告一下,下一章是最后高潮前的收尾,再然后明天开始准备更新方总的最大装逼时刻~
第842章 极其诱人的提议、大幕拉开(万更求订)
“咋还涨价了?”
这是吃瓜网民们的第一念头。
虽然根据历届开发者大会的操作,前沿会把门票收入捐赠给中国开源区之类的机构。
但大家下意识注意到的是今年对比去年涨了1111元。
然后才注意到会议时长。
“哦,今年居然有8天啊,那是应该涨点钱,虽然前沿不挣这个钱,但也不能浪费这心血。”
“算下来,前沿已经沉寂了差不多10个月,300天的时间,真不知道前沿憋出来什么样的大招了。”
“楼上的不说我还真有点忽略了,其实前沿从冒头到第一届开发者大会震撼世人,也就是300天左右的时间吧?”
“严格来说应该不到300天,我隐约记得前沿正式被广泛熟知是因为10年国庆的女娲系统10。”
“其实从前沿成立到第一届开发者大会,也只有五百多天的时间,而那时候前沿远没有现在这样的体量、资源、能力、人力、物力……”
“你们这说得我一个门外汉都想买张票去凑个热闹了……”
“……”
很快有人开盘。
“大家来猜猜看,这次更贵的前沿开发者大会门票要多久才能售罄。”
“……”
多数吃瓜网民认为需要约一周的时间。
少数认为需要更长时间。
极少数认为可能最终都难售完。
极少数认为一天内能售罄。
随着前沿官网开放电子门票购买,一开始库存确实降低迅速,不大一会功夫就少了1000张。
但接下来就变慢了许多。
让更多吃瓜网民坚信前沿这届开发者大会门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售完。
但是……
随后前沿官方通过舆论渠道公开一部分宣传资料。
门票的库存再次飞速降低,很快就剩余不多了。
经人整理,大家发现前沿一次性放出了不少资料。
比如:“dos?xos?5?大家对未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幻想是什么?它到底该什么样的?”
“下一个deskos是什么?泰山?”
“你,是否有想过,未来的操作系统形态?”
“……”
“你是否有在某一天,某个时刻,你会幻想人类的未来?是工业化的极限,亦或是科幻时代?来这里,或许你会有全新的答案。”
“……”
“大家都在说的智能到底是什么?或许你也曾疑惑,人类是否真的可以推开机器智能的大门,又或许,那扇大门后并非人类所向往的;
倘若智能社会真的到来,人类该如何自处……
这些疑惑,我们一起来解谜!”
“……”
“前沿?科学开发者大会,敬请期待。”
“……”
这样的宣传资料,既给了吃瓜网民足够的谈资,也给了行业内人士一些触动。
吃瓜网民当然是热衷于在网络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届大会怎么整得有点不太正常的内味了?”
“就是就是,前沿不是要拍大片吧?”
“这宣传词多少整得哥们有点起鸡皮疙瘩了。”
“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据我一个大佬朋友说,这些宣传资料中透露出了前沿这届开发者大会将要向外界展示的领域,前所未有的宽广;
除了操作系统这个软件之外还多了很多硬件上的东西,甚至会出现一些惊世憾俗的概念性东西;
过去的300天里,前沿可能背着我们做出了罕见的成果!
这些成果有可能真的涉及到了人类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方向,甚至更远的科学研究。”
“……”
吃瓜网民的狂喜,并未影响行业内人士的权衡与抉择。
所以……
在前沿官网开售开发者大会门票后仅1小时42分钟,一万张门票售罄。
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
随后的日子里,前沿偶尔会放出一些新的内容。
像是一步步解谜一样,慢慢慢慢的揭开大会的迷雾。
时间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流逝。
五一劳动节后的5月6号一大早,方年同学拾掇拾掇,赶去了复旦。
今天……
是方年同学在复旦大学求学路上的最后一次‘考试’:毕业答辩。
今天之后,方年同学将从复旦毕业,正式成为一名社会人,再不能在名字后面加同学二字。
陆学姐陪同方年同学去了复旦——她也有日子不曾去复旦了,她研究生的课程在三月底彻底结束。
接下来的时间,陆薇语需要做的是完成前沿与复旦合作的两个哲学研究课题。
严格来说,算是管理学的范畴。
但用哲学来探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
前沿这边由关秋荷、刘惜两人对接参与。
是很奇怪的组合。
但,这是方年的安排,没有商量余地的那种。
陆薇语送方年到了答辩教室门口,右手捏拳用力一甩:“方学弟,要加油哦!”
“有了陆学姐的鼓励,我再也不怕啦!”方年一本正经道。
“……”
方年走进教室才知道,主要负责答辩的居然是王德峰教授。
好家伙,这怕不是硕士答辩的标准吧?
不过这对方年同学来说,倒是个小事情。
按照流程,方年简单陈述了自己的论文思路、内容、结论等。
不出所料,在简单陈述完后,铺天盖地的问题袭面而来。
早在大二就能把论文发到哲学评论上的方年同学,其毕业论文是更进一步。
多元文化、文化间交流与对话: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人文优越性
从题目上来看,这根本就不应该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范畴。
洋洋洒洒上万文,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方年的个人观点,表达了对中华文化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优越性、主流性等等。
甚至还涉及到了一点点的政治内容。
从这篇论文上,各位教授已经能粗浅的看出来平书当时在庐州对方年的看法:
极致的爱国平民主义。
以及智库对方年的分析:极致的西方厌恶感、极端民族自豪感。
方年甚至不那么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反而更认同中华文化,尤其是思想其在哲学范畴上对中国的促进性。
哲学嘛,总是要讲范畴的。
要不是王德峰知道方年的身份,真是有点经不住方年这些犀利的观点。
这也是为什么方年同学答辩就他自己和老师,连个同学都没有。
在经过相当激烈的讨论后,王德峰教授做了总结:“方年同学,恭喜你通过答辩。”
稍顿,王德峰又补充道:“纵观你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十分优秀,你又有非常大的现实优势,我可以确定的是,你确实不需要继续深入学习,我想大概没人能当你的老师了,你要寻找的答案只能靠你自己;
我只能祝愿你有一天能够找到自己的答案。”
其他几个教授除了在提问和讨论时,就没开过口。
他们……
其实多少有一丢丢的尴尬。
学生太优秀,老师容易下不来台啊!
不过他们到现在也算是知道了方年的身份,再一细想,又觉得能接受。
毕竟面前这个年轻人早就是许多成功大佬仰望乃至不可及的人。
甚至,这个年轻人以一己之力改变了高校教育的某种格局与规则。
再有就是传闻中这个年轻人多次跟平书相谈甚欢。
这样的人,天才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答辩结束后,方年同学走出了教室。
教室外除了陆薇语,还有高洁、苏栀、罗乔、曾伊人她们四个。
见到方年,苏栀叽叽喳喳好奇道:“方年,你这次是写什么论文了,答辩居然是单独进行的,还这么久?”
“对啊对啊。”罗乔连忙附和。
她们几个考研都很顺利,接下来还会在复旦待几年,甚至有可能会硕博连读。
一边走着,方年边微笑回答:“写了点想写的东西,不打算发表,没想到教授们很重视。”
“……”
闲聊了几句,高洁忽然道:“毕业典礼,你会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