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点多,按照礼数,方年和方歆跟着方正国出门走进方正斌家拜年。
“伯伯伯母,新年好。”
方年就带着方歆笑呵呵的喊道。
“”
方正斌连忙起身散烟,伯母则是泡茶倒酒。
因为方正国正好是三兄弟的中间那个,所以,会在方正斌家坐个十来分钟,聊天到喝完一杯茶再走。
按照传统,今天所有已婚女性是不出门在家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的。
方正斌一边打量着方年,一边说:“年宝,你这身西服硬是帅。”
正月初一当天,大家的称呼都会按照辈分来。
像哈宝这样带有一点点贱名意味的称呼是绝不会出现的。
要么就是喊名字,要么就是喊年年、歆歆,或者年宝、歆宝。
方年有预感,今天说他帅的人会格外多。
果然,几分钟后方正良带着方芬芬和方海来方正斌家拜年时,又是一轮称赞。
方芬芬更是眼前一亮:“年哥哥,你这西服跟在桐凤街上看到的格外不同,帅得很”
按照礼数,方正良在方正斌家里喝完茶之后,再去方正国家坐一坐。
最后是三家一同去方正良自己家。
在这之后,由方正斌带队,根据亲缘、年纪、辈分的不同拜年。
总会多走一些路。
本村民组家家户户都这样。
最早90年代的时候,拜年是要需要真磕头的,当然只对辈分最高的那几个。
比如那时候方年爷爷还健在,方年要给爷爷磕头等等,21世纪这项传统礼数忽然就没了
从村民组拜年回家后,方年就换下了西服,穿上了昨天的羽绒服。
方年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大家的眼光果然都很不错。
接下来是上山祭祖,要从树林草丛里面走,西服就很不适宜了。
不过方正国同志是完全不讲究这些的,他依旧是穿着西服。
上山祭祖的队伍非常壮大,除了方正斌三兄弟携子带女,还有另外的方家四兄弟携子带女。
另外这方家四兄弟之间有亲有堂。
岁数跟方正斌三兄弟差不多,跟方正斌这一支的关系也一样。
四兄弟各自父亲的爷爷是方年爷爷的父亲的堂兄弟。
所以辈分不一样,方年喊这四兄弟都是喊哥哥。
这四兄弟则喊方正斌他们叔伯。
从方年有记忆以来,就是这样,一直没变过
在方正斌三兄弟们分别准备纸钱、线香等祭祖用的东西时。
方年刚好也摸到了兜里的手机。
这才看到有好多条未接电话与未读短信。
最早的未接电话时间是零点,林语淙打过来的,大概十几个吧。
接着早上七八点的未接电话。
短信也是从零点开始,陆续有人发过来。
正打算回短信时,电话先进来了,还是林语淙的。
“方年,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方年笑呵呵的道。
“手机在兜里静音了,没看到。”
林语淙也没多在意,嗯嗯了两声:“祝你新一年学业进步喔”
“你也是,平安喜乐。”方年道。
林语淙本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最后只是拜了年。
“”
等出发去山上时,马林巴琴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柳漾的。
方年也是说一句,平安喜乐。
这个电话刚完,刚从山道上山,手机又响了起来。
这次是邹萱的。
总共没两百米的蜿蜒山道抵达方年爷爷的坟地前时,已经是第五个电话了,李雪打过来的。
“”
方芬芬忍不住开口打趣:“年哥哥,你这拜年电话也太多了吧。”
“从你家走上山这么几步路,就接了五个电话。”
方正斌跟着打趣:“年宝高大威猛,在外面肯定是受欢迎的。”
方正良也笑呵呵的道:“芬芬,你要是跟你年哥哥那样会读书,也有很多人给你拜年。”
反而是方正国没说话,他虽然也很意外,但一时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方年只是笑着打了个哈哈:“同学们比较热情。”
接下来的一路上,马林巴琴铃声总是没多久就响起一次。
正月初一,毕竟不兴不接电话这回事。
方年也不知道这电话是怎么这么多起来的,174班的同学,隔壁班的同学这一连串,打过来电话的就有一二十个。
祭祖回来之后,方年在家门口接到了关秋荷的电话。
“小方,新年快乐。”
关秋荷语气轻松的道。
方年笑着道:“荷姐,新年快乐,平安喜乐。”
“平安喜乐。”
关秋荷笑着道:“祝你新年学业进步,考进复旦。”
“”
跟关秋荷说了几句闲话,电话挂断后,刚好手机也低电量自动关机了。
第132章 方歆,你摸摸姐姐的衣服
正月初一上午,阳光正好。
茅坝充斥着平安喜乐的年味。
方年刚把手机拿去充电,回头就看到了林凤好奇的眼神。
“怎么还有说普通话的?”
方年:“啊,一个朋友,听不懂棠梨话。”
林凤挑了下眉:“哦。”
“听你爸刚才说,拜坟年的时候,你的电话都接不过来了?”
“我记得你以前也就提过一两个同学的名字,怎么现在忽然这么多了?”
方年打了个哈哈:“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学习好吧。”
“数学经常满分,大家有不懂的都会来问我。”
这差不多是实话。
嗯,差不多,有一小半不是。
一听这话,林凤立马眉开眼笑起来:“挺好,上学的时候多交点朋友是好事情。”
这里面的朋友,泛指爱学习的那种。
上午的阳光正好,老方家屋前的地坪上又摆起了牌桌。
比起在屋内挤着一个火炉,大家显然更愿意在屋外晒太阳。
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摆了三桌。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年轻人一桌。
本来无所事事,寻思跟方歆去放小烟花的方年,也被拉上了年轻人的这一桌。
人挺多的。
上桌的就有七个,围观的十几个,几乎整个茅坝的年轻人都来了。
玩的是简单的炸金花。
表面上是比手气,实际上有很深技巧的种类。
方年本来是不想上桌的。
他对打牌是没什么兴趣的,虽然娱乐性质居多。
不过正月初一,又是在自家门口,不好拒绝这种事情。
方年没有赢钱的心思。
当然也没有用心的意思。
现场炸金花,一是比拼兜里钱带来的底气,二是比拼心理。
这两样,方年恰好都有。
开场十来圈的时候,方年都是看牌,跟一轮,然后扔。
不管牌好坏。
然后就被方芬芬带头挤兑了两句:“年哥哥,你这看牌都扔掉,别这么小气啊。”
邻居方俊华也跟着打趣道:“年叔,都说你去年挣了大钱,别这么舍不得,输点又没事。”
说着还特地喊了句林凤:“三奶奶,你说是不是?”
方俊华一向是按辈分喊方正国和林凤,但除了正月初一,很少会按辈分喊方年,因为他比方年大四五岁。
方俊华这么一喊,那边厢林凤就笑呵呵道:“那确实,方年,你上了桌就好好玩。”
“”
大家也跟着起哄。
本来打得就不大,1元钱的底,封顶50元,纯粹是娱乐为主,见大家都这么说,方年就笑:“行行行,我输点给你们。”
再开始新的牌局后,方年第一圈必然是不看牌。
然后看牌就是跟两圈。
“跟”
“加跟”
“”
几轮之后,方芬芬跟方俊华等人都感觉到了压力。
因为方年面前摆的钱越来越多了。
多数时候,方年能看穿牌桌上人的心思,加以利用也简单。
比如现在这轮,当了庄家,方年根本就不看牌。
用闷的让三个人弃了牌。
方芬芬跟方俊华还有另外一个小年轻死跟到底。
方年目光一扫,能感觉出来方芬芬是有底气的,另一个小年轻也有底气,但有点犹豫,方俊华纯粹是虚张声势。
自己也看了眼,牌还行。
是个可以偷鸡的牌。
方年在看完牌后,笑呵呵的抽出一张二十的:“20。”
小年轻犹豫的更重了。
一轮之后,方年问了句:“可以比大小吗?”
“四个人也可以比,不过你要再加20。”方俊华道。
茅坝这里的规则不太一样,比大小只能是三个人时,其中两人比。
于是方年放回二十的,抽出一张五十:“50!”
轮到小年轻说话,他直接弃牌。
方芬芬则变得犹豫了起来。
见方年老神在在的样子,方芬芬最终还是弃了牌。
方俊华本有点按捺不住。
见状,立马跟一轮。
方年接着跟。
两轮之后,方年笑着提议道。
“俊华,这样吧,一直跟下去没意思,不如我们各出一百,比一下大小?”
方俊华本来就想放弃,但看了眼桌上的底,再看向方年,一咬牙,点头道:“好。”
最终还是欲望战胜了理智。
“尖大。”
“对3。”
一张a偷鸡的牌,硬扛下去,最后多输了一百。
方年笑呵呵的收钱,边收边道:“我一般不赢,要赢就赢大的!”
方俊华勉强笑道:“你这偷鸡有点厉害。”
“俊华你就别说了,你比方年还偷鸡!”
小年轻气得要死,他一对k扔了。
方芬芬都不想说话,不过最后还是憋不住嚷嚷道:“我顺子都扔了。”
“年哥哥你这技术也太好了,都你一个人赢了。”
确实,到目前为止,方年连庄10把了。
尤其是刚才这一局,方年光是坑方俊华就多坑了二百五。
现在大家的收入可都不高,像方芬芬还是用压岁钱打的,年轻人打牌一把输个几百,确实已经很恐怖了。
于是,接下来方年就开始姓送了。
瞎几把乱来。
还搞得意气风发,一副马上要赢钱的样子。
等半下午牌局结束时,方年故作苦涩道:“早知道赢了就不打了,今天我一个人发工资。”
“输了一千二。”
跟手气没什么关系,方年是故意的。
他输几百一千的,真的完全洒洒水。
像方芬芬输几百,这个正月就会有点难过,她跟方年可不一样,要正月十六才开学。
到时候想出去玩一下都没钱。
方正良不一定会乐意再给她这么多钱。
像已经开始打工的方俊华就更是,输多个几百一千的,怕是连回莞城的火车票都要家里给钱了。
去别的地方输了,方年管不着。
在老方家屋前,自己还上场,就没必要了,他又不缺这八百一千的
听方年这么一说,方芬芬跟方俊华几人先后安慰道。
“哎呀,又没事,明天再赢回来就是了。”
“打牌总是有输有赢的,上午还是你一个人赢的呢。”
“”
大家倒也都知趣,这个时候就没说什么方年你有钱,输点就输点
姓送的不只是方年,还有方正国。
他就是没赢过。
唯一赢了的是林凤,一半天,赢了10元。
其实方年跟林凤是有默契的,方正国应该是被林凤灌输了这种默契。
过去的2008年,老方家风头太劲。
在农村来说,算是不差钱。
这种娱乐性质的牌局,能姓送就姓送。
谈不上什么人情不人情的。
无非是不搞得那么盛气凌人。
约等于把风评搞好。
虽然其中肯定会有人认为,是自己手气好,所以赢得多。
但也有大多数人会认为,在老方家打牌硬是和和气气的,大家打起来都舒服,自然而然的会觉得老方家好相处一些。
用棠梨这边的话来说,一户人家,要有人气才能兴旺
初二按习俗,林凤回娘家拜年。
在林平阳家打了一天牌。
这次上桌的是林南和林平阳,还有方正国夫妇,黄秀芸在准备午餐。
林南比起年前见到时,脸色轻松了许多。
毕竟压在心头的大山没了。
方年则跟方歆玩了半天烟花。
顺便将自己给外婆准备的新年红包送了出去,这次稍微丰厚了一些,包了6666,特地用的布纺织红包。
有方年在一旁拉着,方歆总算没擦地,没弄得满身灰。
烟花是玩得再高兴不过。
脑门上都有汗。
方年在心里还寻思:“我现在这年纪,没觉得过年没味道,怎么网上那么多人说没年味。”
其实网上说的是,不是年没味道,是过年时,最快乐的人不是你。
你方年倒好,都差点要比方歆还高兴,那烟花放的,能没年味才有鬼!
初三,方正斌牵头,三兄弟去了他们的舅舅家。
这天方年依旧无所事事。
主动带着方歆玩了半天烟花,将家里的都消耗完了。
于是方歆拍着空手,一副做贼的样子,小声道:“哥哥哥哥,明天你带着我去买,要的吧?”
方年逗弄方歆:“那你给钱?”
“要的要的。”方歆脑袋都快点成了小鸡啄米。
初四上午林平阳一家过来拜了年,午餐后回了家。
方年便带着方歆也出了门去大坪。
这几天都是红火大太阳,都能不穿毛衣了,所以也不冷,林凤就没拦着。
方年记得以往自己小时候,烟花爆竹都要玩到正月十五才算完。
不过那个时候,他们男孩子喜欢玩一种危险性比较高的爆竹,偶尔去炸牛屎,又或者去池塘里炸鱼,但这两年不准贩卖了
说心里话,方年有点点想再尝试一下,不过可惜买不到。
尽管已经是正月初四了,但大坪开门的店铺不多,主要是几个批发部,还有烟花爆竹专营店。
方年带着方歆买了一大堆小烟花,危险性定级为儿童可玩的那种。
走在没什么人的大坪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