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重生之丞相夫人-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该用膳了。”老宫人过来轻轻叫他。
姒墨连动都没有动一下:“今晚不吃了,你们都下去,我想静一静。”
老宫人看着殿下单薄的身子,张嘴想说些什么,也知道太子不会听的,挥手让宫人拿了件披衣过来给他披上后就退下了。
“伍嬷嬷,这样好吗?太子殿下午膳也没有用。”不远处侍候着的庞姑姑担心的目光看着不远处落寂的小身影,问的是走过来的伍嬷嬷。
伍嬷嬷摇摇头,没说话。
庞姑姑的身后站着三名小公公和二名小宫女,他们好奇的目都落在太子身上。
“太子殿下长得真好看。”一名小宫女悄悄说。
另一名小宫女点头如捣蒜:“就是不爱笑,还冷冷的,看着心里有点害怕。”
“我看了半天,天上也没有什么呀。”小公公学着太子殿下的模样在看着天空,今天的天空阴沉沉的,连颗星星也没有,一点也不好看。
庞姑姑看了眼身边的大宫女,大宫女领会走到小公公和小宫女身边轻道:“不许喧哗,再听到谁说话,直接赶出太子宫。”
这些孩子都是新挑出来做太子殿下的贴身宫人的,只有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宫人,以后才能对太子死忠,但看这些孩子模样,伍嬷嬷寻思着待会还是发回去训练个把月才好。
此时,一名公公匆匆从外面跑进到,跪在太子殿下面前道:“殿下,吴越那边消息传来,并没有发生征兵的事。”
“知道了。”太子殿下的声音还很稚嫩,可那负手而立静望天空的身影却已经有了君临天下的气场,或者说,这股子气场从一生下来就存在。
姒墨负于背后的双手紧紧捏在了一起,不一样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她不用代兄丛军,不用经历战场的无情,不会见到他,不会爱上他,她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痛苦。
他答应过她,下世不再见面,所以这一世不会去找她。
再次睁开眼时,姒墨发现自己又重生了,这一次不是从娘胎里出生,而是已经六个月,所以他带着所有的记忆,也因为这份记忆,他将所有的轨迹改变,只有老百姓丰衣足食,朝廷才不用强制征兵去打仗。
如果不用去当兵,那她此时在做什么呢?他十岁,她应该十四岁了。
她不会记得他,他也会渐渐去忘记她。
真好,彼此都不会痛苦。
“殿下,夜凉露重,回宫吧。”伍嬷嬷又走了过来轻声说。
姒墨轻嗯了声。
皇宫还是那个皇宫,宫里的一景一物都与上一世相同,但他身边的人都换了,不想睹物思人。
二月春风似剪刀,夜风更冷,透过领口的缝隙吹了进来,姒墨仿若未觉,沉默的走着。
“殿下。”一名影卫出现在姒墨身边。
跟在后面的伍嬷嬷等人自动的退后了十几步候着。
影卫轻声道:“按您的吩咐,已悄悄给宁家安排了二户门当户对的亲事,这两天就会定下了。”宁家,太子的皇姨家,宁家有两位嫡女宁念生和宁紫兰,是京城出了名的美人。
“嗯。”
“还有木宁两家的生意,属下也已安排自己人进去。”
“嗯。”
“老将军说边境一切安稳,自从我大汉开始了与外邦的贸易以来边境就没再出过乱子,通婚的年青人也是越来越多。”
姒墨的目光略有些怔忡,上一世那个女人做起了生意,做遍了整个大汉不说还做到了西域甚至更远,他这才产生了若是促进两国的贸易,大家有银子赚,是否边境的骚扰就能停下的想法,没想到真成功了。
影卫继续报告着:“瑞王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老将军说您是要给他一个痛快呢还是就让他这样‘自然’的病死?”
姒墨的眉眼之间突然多了几许寒森的杀气,沉着声道:“那太便宜他了,凌迟。”
影卫愣了下,凌迟之刑也就是所说的‘千刀万剐’,也算是大汉刑罚中最为残酷之一的刑罚了,这样的重罚一般都是对那些谋逆,犯上作乱的人的,虽说瑞王确实有犯上作乱的想法,可毕竟什么都来不及做啊。
影卫想是如此想,但并没有说出来,道了声:“是。”毕竟若不是太子殿下及时早察觉,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老将军托属下问您,这些天可有认真练剑?”
“告诉老将军,一刻不曾松懈。”
“是。”影卫消失不见。
影卫一不见,伍嬷嬷等人又赶紧跟上太子殿下。
夜,越来越静。
太子殿下从来不要人服侍,凡是沐浴,洗脸,洗脚这样的贴身事都是自己搞定,虽说太子从不笑,稚气的脸上总是带着几分疏远,让人心里有几分害怕,但太子宫的宫人却是最为轻松的。
后半夜,丑时
伍嬷嬷走进内殿时,太子还在看书,轻声道:“太子殿下,安置吧。”别人都说太子殿下有多聪慧,但从小就照顾着的伍嬷嬷知道在没人知道的背后,太子殿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我再看一会。”
伍嬷嬷命宫人端上了点心后正要悄然退下,听到太子殿下清冽的声音响起:“嬷嬷,十四岁的小姑娘这会都在做些什么?”
伍嬷嬷愣了下,微微诧鄂,他养殿下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从殿下口中问出无关于朝政的事来,很快神情恢复正常,道:“对女孩子而言十四岁不再是小姑娘,应该是大姑娘了,很多姑娘都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做一些绣活,给自己绣嫁衣。”
“嫁衣?”
“是啊,我朝规定女孩子十五便能嫁人,嫁人之前的嫁衣,还有一些嫁妆上的纹绣都是要自己亲手绣的。”闺阁之中的女子都是如此。
第1055章 姒墨的番外6
太子殿下的神情慢慢变得复杂,甚至一点点阴沉起来。
伍嬷嬷不太明白殿下这神情代表着什么:“殿下,怎么了。”
“退下吧,吾要安置了。”
伍嬷嬷退下后姒墨放在桌上的手缓缓收紧,直到青筋直爆。
隔天一早,一道圣旨突然颁布下来,说户部紧急上奏,以大汉每一柱香的时间就会有三千多名孩子出生,而这三千多名孩子中会有二千多名孩子死去,追其原因皆因男女过早成亲身体不成熟所致,为了后代的繁荣昌盛着想,定下我朝男子年满二十,女子必满十八方可成亲,违者罚银十两。
户部:“……”他们没有上过这样的奏折啊。
其实这样的旨意先高祖在时曾经下令过,不过民间几乎没有是照着执行的,众大臣都觉得太子是多此一举,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道圣旨一下,大汉今年来官府领婚书的人竟然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
后来他们才想明白这其中的原因,重点在最后一句‘违者罚银十两’上,以前分布的政令往往是老百姓当真,但官员为了省事都放任不管,如今是官员一个个都认真了起来,毕竟多罚几个十两,一年也是颇有货的。
吴越府是大汉较南的一个省府,周围都是金湾山脉,中间又是一个大平原,入了春,到处可见绿色麦苗迎风招展,可见其富饶。
“阿真,阿真。”一名四十左右的胖婶匆匆忙忙跑向正在和兄长一起插秧的十三四岁少女。
少女动作勤快熟练,每退一步就插一根绿秧,如此忙碌了一个早上已经插了四分之一的田,她心里的打算是在太阳落山之前把农作做完,听到有人喊她,抬起头来。
这是一张普通平凡的少女面庞,一双黑白分明眼晴却有些叫人难忘,看人时目光透着温暖,也带着一丝坚毅。
“雷大娘,怎么了?”少女萧真问,兄长萧华也抬起头看她。
“你阿娘和陈家的人打起来了,旁人都劝不动。”雷大娘焦急的说。
“陈家?兄长,咱们回去看看吧。”萧真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在田旁的小溪中随意洗了下手就朝家中跑去,她叫爹娘的人其实是她的叔叔婶婶,叔婶待她如亲女,因此在四年前她就在村长的见证下认了他们为爹娘。
“那湖村的陈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把订婚的东西都退了回来。说阿真跟他们家的小儿子八字不和,你说说,哪有这么缺德的人,这婚都订了二年了,要真不合二年前怎么说?”一路上,雷大娘将萧母跟陈家打架的原因说了一下。
萧华一听是妹妹被退婚,气得捏紧拳头跑得更快了,恨不得也给陈家的人几拳。
反观萧真,脸色依然平静如常。
萧家的条件在塘下村并不算好,萧母更是出了名的泼辣,整个村子几乎没有不被萧母说过骂过的,但萧家的女儿萧真在村子里的人缘却很好。
因此陈家来萧家退亲的事,过来的村里人都是在谴责陈家。
萧真和萧华到家时,萧母和陈母已经被村里人拉开,只不过两人打过一架,发丝凌乱,衣杉破了不说,脸上也都被抓破了皮。
“总之,这婚我们必须要退。”陈母嘮下这话转身就走,正巧看到萧真兄妹走了进来。
陈母一看到萧真,神情更加嫌弃,冷着脸走了。
萧真赶紧走到母亲身边宽慰着说:“娘,别生气了,退婚就退婚吧,也没什么。”
萧父在旁吧嗒吧嗒的抽着土烟,听到女儿这话,叹了口气。
萧婶子微微红着眼眶,下一刻赶紧擦去眼角的润湿,挺直腰杆子对着周围说道:“是我家阿真瞧不起陈家那小子所以才退婚的,是我家阿真不要那陈家小子,我家阿真这么好的姑娘值得更好的男人来娶她。”
“真是死要面子,那陈家不知比你们萧家好出多少,当年也是被你硬缠上才不得不答应来娶萧真的,这事咱们都知道。”一村人道。
“是啊,是啊。”旁的村人也符合。
“你女儿萧真确实是个好姑娘,可摊上你这么个娘,要嫁个好男人不容易啊。”
村人一边说着一边散去。
见母亲张口就要回骂过去,萧真赶紧将她拉进了灶房按着她坐下,又给倒了杯茶:“娘,别生气了,陈家不愿意娶我,我还不想嫁呢。”
萧母又红了眼眶,低下头不想让女儿看到自个落泪。
“再说,兄长的婚事还没有着落,哪有先张罗妹妹的道理。”见母亲只低着头什么也不说,萧真蹲下身,看到了母亲滴在手上的眼泪,“娘?”
“阿真,爹娘对不起你,这些年来,家里都由你在张罗着,还要你一个姑娘家上山打猎养活一家子,本来以为给你找了门好亲事,这都要成亲了没想到会被退亲。”萧母对这么个能干又体贴的女儿是打心底里疼爱:“陈家真不是人。”
萧真想了想,出了灶房,回来时将一个银袋来放在母亲手中。
“这是什么?”
“这里有一百两银子。”
萧母愣了下,她攒了二年省吃俭用才攒下六十两银准备给阿真做嫁妆的:“你哪来这么多银子?”
“上山打猎啊。”萧真笑笑,也给自己倒了杯水一饮而尽后才说:“我知道娘把家里的银子都留给我做嫁妆了,所以我自个也偷偷攒钱,打算成亲的时候交给娘的,原本这是给兄长找媳妇用的,没想到不用嫁了,这银子就交给娘了。”
看着女儿那一脸轻松的样子,萧母真是又气又心疼,赶紧拉过女儿的双手看,果然这双骨节分明的手又多了许多的伤痕,几乎没一处是好的:“难怪你这一年来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后半夜才回来。你这孩子,真是,真是……”
“真是孝顺。”萧真搂住母亲,亲昵的接道。
“孝顺你个头。”萧母拉开她,食指狠狠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你真要孝顺,就给娘找个如意郎君。几个村子,属陈家条件好些,如今没戏了。”
“那陈家原本就不喜欢我的,退婚了也好。再说,朝廷不是颁布了法令,女子须满十八才能成亲,我才十四。”
“就算十八成亲,也要先订下来才好啊,免得好男儿都被抢光了。”
萧真想了想,点点头:“娘说的对,我会留意的。”余光见到父亲和兄长正在门口一脸即担忧又愧疚的看着她,忙说:“爹,兄长,我没事。”
“他爹,你还愣着干什么,去把养了二年的老母鸡杀了,今天给阿真做顿好吃的。”萧母道。
“好,好。”萧爹赶紧杀鸡去了。
看到儿子还杵在门口傻站,萧母气不打一处来,喊道:“还不进来烧火煮饭。”
“知道了,娘。”萧华忙准备柴烧饭。
虽说家里穷,可每天能一家人在一起,萧真心里还是暖融融的,抓了把青豆坐到兄长身边,边吃边给兄长递柴火。
“阿真,哥哥太无能了。”看着亲昵坐在旁边的妹妹,萧华愧疚的道,他年长妹妹二岁,可什么事也不会,寻常人家里男人才是支柱,可他家呢,爹爹腿上有残只能干一些轻便的活,他也是个没用的,别说没手艺,就连力气都不如妹妹。
别的姑娘家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可他的妹妹却已经承担起了一家子人生计,每每想到这里,萧华心里难受的紧。
“谁说哥哥无能,家里的事都是哥哥在做,要不然我哪能放心上山打猎呢。”萧真笑呵呵的说。
“可……”
“兄长,咱们明天去趟县城吧。”萧真知道兄长接下来要说些什么,定然会说他做的不算什么之类的,每个人都有所长,她擅长打猎自然是要多多打猎养家,兄长不擅长打猎却把家里的菜园地收拾的很好,这也是优点啊。
“县城?”萧华被转了注意力:“去县城做什么?”
“上回在山上打猎的时候,听到隔壁村的人说县城的王员外家在招长短工,兄长去试试。”
“员外之家?我,我行吗?”萧华对自己是极为没有自信的。
“总比不试好呀。”萧真倒是觉得兄长挺有希望的,那些大户人家都喜欢老实人,她兄长一看这模样就是个敦厚老实的。
正说着,听得灶房外萧父在喊:“婆娘,有人来投宿,你出来看一下。”
第1056章 姒墨的番外7
第1056章 姒墨的番外7
萧母正在‘笃笃’的切着咸菜,听到孩爹喊就放下刀走了出去。
萧真兄妹互望了眼,萧真奇道:“现在才不过中午,怎么有人这么早来投宿呢。”说着两兄妹也走了出去。
院中站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