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猎手-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刚刚接手的国资基金,投资额度有接近30亿。
就算投资标的相对分散到15支股票,那么每只股票的建仓资金,也不会低于一个亿。
这就完全排除了小盘股和部分中盘股,毕竟至少一个亿的持仓,必须得保证投资的这支股,有充足的流动性,能够让资金快速进出。流通盘太小,资金进出,会引起剧烈的波动,先不说建仓和退出,都很麻烦,最重要地是容易被人狙击。
杨立国点了点头,再问道:“个股的投资比例,怎么划分?”
“流动性好的,个股仓位,可以适当重一点,流动性差的,个股仓位,尽量轻一些。”苏越说了一句,然后想了想,又说道,“咱们还是先预选投资标的吧,建仓的事,可以慢慢来,我感觉七八月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建仓时机。”
“投资标的,多少支合适?”杨立国问道。
苏越坐在办公椅上,握着笔,托着腮帮沉思了一会,回答:“十支股就够了,再多我们盯不过来。”
他说着,便低下头去,用笔沙沙地在记录本上,写下自己觉得合适的投资标的,杨立国想了想,找来签字笔和记录本,也写下自己选择的投资标的。不一会,俩人写完之后,彼此对照了一遍,都笑了起来。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苏越哈哈笑道。
杨立国所选的这十支股票,除了两支与苏越不同外,其余全部一致,而这十支股票,都是出自于‘添越资本’其余两支自营基金股票池里面。
苏越所选的十支股票,不同的那两支,一支是华夏船舶,另一支是苏云电器。
看着不同的这两支股票,杨立国微微一愣,有些诧异:“小苏,华夏船舶至目前,已经涨了不少了,而且它是由沪东重机重组而来,目前业绩不显,倒像是概念炒作,恐怕不太合适吧?”
“还有苏云电器……”
“家电连锁,虽说前景广阔,但国内的经营龙头,乃是‘国美’,就在04年,老总还以百亿身家,夺得首富的位置,市场根基牢固,苏云电器想要追赶,恐怕没那么容易。”
听见杨立国的观点,苏越微微一笑,说道:“沪东重机重组之后,江南造船集团入局,可不单是重组概念炒作那么简单,老杨……最近你可以关注一下航运方面的数据和相关指数走势,恐怕会有意外之喜。”
“至于苏云电器……”
“家电连锁的这块市场正处于迅速上升期,‘国美’虽是市场老大,但不可能占尽整个市场的,苏云电器无需追赶上‘国美’,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那么就会很自然地迎来营收爆发期。”
杨立国沉默,心里在仔细衡量这两支股票的投资价值。
随后,他淡淡说道:“小苏,这两支股票,我先研究一下吧,等我研究通透了,咱们再讨论,目前就按照我们共同决定的这八支股票,先建仓,如何?”
苏越微微一笑,说道:“自当如此!”
基金的投资决策,事关重大,当俩人意见不统一,自然就不能妄下决断。
其余相同的八只股票,分布在五个行业之中,除了驰鸿锌锗流动性稍差之外,其它的流动性都很好,分别为华信证券、华通证券、民商银行、黔州茅台、卢州老窖、科万地产、申源地产七支。
俩人商量完了国资基金的投资标的问题,正准备返回交易室,布置开仓、建仓问题。
这时候,苏越办公桌上的座机电话,突然响了。
苏越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见是前台林怡打过来的,不由拿起话筒,问道:“林怡,什么事?”
“苏总,有俩个人,从南华过来的,说是你的熟人,想见你一面。”林怡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他们说,是想跟苏总您谈一笔生意。”
“南华过来的熟人?”
苏越眉头微皱,一阵纳闷,问道:“他们俩叫什么名字?”
“一位郑先生,一位牟先生。”林怡问道,“苏总,您要见吗?要见的话,我让他们在会客间等着。”
“小苏,是不是‘舜齐光学’的人?”杨立国赶紧问道,“咱们答应齐老板投资‘舜齐光学’的合同,还没来得及签呢,是不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了?”
最近公司的事太多,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舜齐光学’几千万的投资,实在没人去搭理,也就这么拖下来了。
杨立国作为一级市场投资业务的负责人。
这事拖了这么久,他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想着抽个时间,必须得再去南华一趟,把这事给落实了。
“你让他们先等着吧,我这里的事忙完了,就见他们。”
苏越说完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抬头看着杨立国,回道:“不是‘舜齐光学’的人,齐氏兄弟若着急的话,会自己来的,必然不会假手他人。”
“那是谁?”杨立国皱了皱眉。
苏越摇了摇头,轻笑道:“我一时半会,也猜不透,姓郑和姓牟,好像咱们在南华,并不认识这两姓的人?先不管是谁,老杨……咱们俩去看看,看对方此来,到底想跟咱们谈一笔什么生意。”
不管对方想干嘛,见了面就清楚了。
苏越同杨立国来到会客室,只见两名中年男子,正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股市的行情,脸上多有激动和振奋。
“你们是……”
苏越望着俩人有些熟悉的面容,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这俩人是谁。
稍胖的那名中年男子见到苏越走到跟前,急忙站起来,哈哈笑道:“苏总真是健忘了,去年在南华,我们一起操盘过申源地产。”
苏越听见这话,目不转睛地盯着二人,仔细看了一眼,才惊讶地认出了二人。
原来这俩人,就是苏越第一次操盘申源地产之时,彭振柯请的那两个所谓的南华地境一流游资大佬。
“原来是郑先生和牟先生,真是久违了。”
苏越轻轻地与俩人握了握手,然后和杨立国在俩人对面坐下,问道:“不知是什么风,把两位给吹到了长陵这小地方来了?”
“苏总,你应该已经知道IPO重启的事了吧?”
俩人中,稍胖的那人微笑地说道:“时隔一年多以后,再次发行新股,这可是目前股市最受关注的事,不知苏总对此,有什么想法?”
苏越呵呵笑道:“没什么想法,我们‘添越资本’旗下基金,主要做的是中长期投资,并不参与短炒,其投资核心,也是以个股的基本面和业绩爆发预期为基准,IPO重启与否,跟我们并没有多大关系。”
“话虽这么说,但如果是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苏总也不想参与吗?”
较瘦的那名男子接话道。
“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杨立国微微一笑,问道,“不知牟先生所说的这一个确定性投资机会,特指什么?”
“杨先生算得上是金融交易市场的老兵了,难道一点都没发觉此次IPO重启里面,蕴藏的投资机会?”牟先生淡淡地看了眼杨立国,继续说道,“此次IPO重启,新股发行,可谓万众瞩目,新老划断第一股‘华工国际’,不止肩负着打开局面的任务,而且还有着此次股权分置改成成果的展示意义,可谓非同寻常。”
“原来牟先生指的是华工国际!”
杨立国恍然大悟,呵呵笑道:“听两位的意思,找上我们‘添越资本’,是想我们与你们合作,共同参与炒作这支新股了?”
俩人的见解,跟苏越当初所说,差不多。
不过经过杨立国劝阻之后,苏越已经放弃了参与‘华工国际’的想法,此刻听闻俩人来此,居然是想与自己合伙炒作这支股票,苏越非常惊讶,沉默了一会,说道:“既然两位已经瞧出了这里面的投资机会,按理应该偷偷发财才对,何必又要大老远的从南华跑过来,拉上我们呢?”
“苏总可知此次华工国际,拟募集多少资金吗?”牟先生沉声说道。
杨立国见他尽问一些白痴问题,皱了皱眉,替苏越回答道:“不是已经招股了吗?募资30亿,发行4亿股。”
“这就是我们找苏总的原因。”
牟先生嘿嘿一笑:“‘华工国际’此次募集资金不小,其流通盘很大,加上上市第一天,万众瞩目之下,交投必然活跃,以我和老郑手里的资金,想参与炒作这支股,恐怕是有心无力,根本无法控盘。”
“所以你们想拉人组成关联席位,共同控盘、炒作‘华工国际’?”
苏越眼睛微眯,沉声道。
“正是!”稍胖的郑先生立马接话道,“苏总短线手法凌利,加上‘添越资本’资金雄厚,若咱们大家能联手的话,必然能够大赚特赚。”
重生之金融猎手
第三百四十三章 拒绝联合
苏越的操盘手法,当初在申源地产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加上‘添越资本’能在短短大半年时间中崛起,做到超过5亿的基金规模,也是最好的佐证。
如果‘添越资本’能够一同参与的话,那么控盘‘华工国际’,炒作这支股也就变得可能了。
而且,这一战万众瞩目。
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还能收获偌大的名气,让他们成为市场上的顶级游资。
顺着政策的风炒作,失败的风险很低,而且他们暗自猜测,对于‘华工国际’这支上市的新老划断第一股,其实监管层面,是鼓励炒作的。
苏越盯着郑先生的眼睛,嘿嘿一笑,说道:“郑先生,你们除了联合我以外,应该还联合了其他人,是吗?”
那郑先生没想到苏越慧眼如炬,一言便猜出了他们的布置。
尴尬地一笑,回答道:“苏总所料不错,我和老牟在来长陵之前,已经联合了其他几位游资,所累积投入资金,已经有3个亿左右。”
“十分之一!”
苏越微微颔首:“在交投极为活跃的情况下,想要控盘‘华工国际’,相当于流通盘十分之一的资金,确实不够。”
他沉默了一会,又说道:“两位,另请高明吧,我们‘添越资本’不打算参与‘华工国际’的短线投资。”
俩人没料到苏越会拒绝得这么快,有些错愕。
牟先生盯着苏越,沉吟了一会,有些不甘心地道:“苏总,机会难得,你不再考虑一下?”
“我们‘添越资本’的基金仓位已满,调仓困难,而且多数投资资金,已进入一级市场,确实没有余力再参与‘华工国际’。”苏越微笑地道,“两位远道而来,真是抱歉了,合作不成人情在,现在差不多到中午了,吃了饭再走吧?”
眼见苏越拒绝的态度坚决,俩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尽皆站了起来。
“苏总,既然你无心参与‘华工国际’的投资,那我们就只能另寻高明了,我见你也挺忙的,就不打扰你了。”
牟先生说了一句,便与苏越和杨立国握了握手,同沉默的郑先生一起离去。
苏越送走了二人,回到办公室,杨立国却是一脸纳闷,忍不住问道:“小苏,你不是想参与‘华工国际’的炒作的吗,怎么人家找上门来了,你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呢?”
“原本我是有参与‘华工国际’的心思的。”苏越说道,“可目前这支股实在是太热了,各路游资们,猜中了监管层的想法,于是谁都想来分一杯羹,这样的情况,老杨能够猜到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吗?”
杨立国沉思了一会,依然不太理解苏越话里的意思,摇了摇头。
论起短线炒作,他尽管是金融交易市场的老将,但还是不如市场上这些顶级游资,自然想不明白他们会怎么打算。
“一群聪明过头的人,全部挤在一支股票里,谁都想赚钱离场,其结果不言而喻。”
苏越笑了笑,继续说道:“‘华工国际’这支股越热,参与的游资越多,那么埋葬的游资,也就越多。”
杨立国大惊:“不至于吧?好歹从监管层的想法出发,他们是希望这支股被炒作,打开新股发行的局面的,若是大跌破发,以后的新股还能发得出去?市场的参与者,还会踊跃申购?”
“人心不齐啊!”
苏越感叹道:“在人心不齐的基础上,却还有个贪字在作怪,加上‘华工国际’上市之时的流通盘不小,所能容纳的各路资金,实在太多,除了上市第一日大家不明就里,踊跃参与之外,面对场内这么多游资大佬想要获利出局的局面,后面谁来接盘呢?”
俩人对于‘华工国际’这支股的讨论,已经是第三次了。
前两次,苏越的分析,与今日两位南华游资客所分析的情况,完全一致,却没想到今日在见了俩人之后,苏越对于这支股的走势分析,居然完全反了过来。
杨立国沉默,觉得苏越所说,不无道理。
“反正‘华工国际’大概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上市交易了,最终结果如何,很快就能见分晓。”杨立国对于这事不是很纠结,眼光一转,望见记录本上选出来的投资标的,又回到了正题上,“小苏,近来大盘回调了不少,咱们若想建仓的话,正是良机。”
苏越点了点头,笑道:“老杨,‘华工国际’这支股,咱们虽说可以当看客,但它的走势,对于市场接下来的投资情绪,影响还是很大的,可以说……这支股在上市的短时间内,会间接地绑架大盘。”
“如果这支股上市之后大跌,那大盘在十天半月内,恐怕也会大幅下挫。”
“这才是我们运用这支股,建仓、加仓的良机。”
“大盘一路小碎步上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也该是有个回调的时候了,只是不知道这次回调的幅度,能有多大。”杨立国眉头微皱,有些担忧地说道,“但愿这次监管层能聪明一些,别一棍子,又打死了好不容易爬出坑,有了一丁点迹象的牛市。”
这半年来,指数上涨了差不多40,投资情绪好转,大家也开始积极看好后市。
如果监管层再瞎乱操作一把,恐怕这好不容易在绝望中孕育出来的乐观情绪,又会烟消云散。
“不会的!”
苏越笑了笑:“就算监管层乱操作,但维护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