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金融猎手 >

第617部分

重生之金融猎手-第617部分

小说: 重生之金融猎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局长高瞻远瞩。”苏越说道,“我赞同您的意见,既然这条路迟早要走,那自然是趁着大家都还没撕破脸,对方还没有把我们视作最大对手之时,踏出这一步,先占一个先机,最合适。”

    “我们制造的产品,流通全球。”

    “华币走出去,从计价货币,向结算货币转换,免于贸易间的汇率损失和货币兑换繁琐手续,应当会迅速取得成效。”

    “当华币在全球结算货币中,占据了一定份额。”

    “那进入SDR,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货币向全球流通,虽然对于金融监管的要求会更高,但无论是抑制国内通胀,还是经济对外扩张,增强经济活力和平衡,都有非常大的益处,如果有机会实现华币的国际化,没道理不去做。”

    “全球主流资产,以美元计价,各国主要外汇储备,也以美元为导向。”

    “这其间,多少利益流向美国?美元体系下,全球各国,又为美国经济,分摊了多少风险?”

    “随着世界经济的大融合,未来,恐怕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过度依赖单一主权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内在不稳定的,霸权主义,不会存在太久,而多边经济,必然是主流,也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中,大家唯一的选择。”

    “现在,国际货币体系,过度依赖美元的内在缺陷,想必已经被很多人意识到。”

    “金融危机的教训很惨烈,在和平发展的模式中,这个时候,华币走出去,走向国际化,我相信,会得到许多支持的。”

    “只是,凡事急不得。”

    “货币体系的建立,利益关联太过深重,还得一步一步来。”

    “促使华币从目前的贸易计价货币,走向结算货币,是没有问题的,但更多的诉求,就要等到后续的条件,继续成熟才行了。”

    “如果领导们真的下了决心,我们‘添越资本’集团旗下所有跨国公司。”

    “包括远东银行在内。”

    “都会力主推进华币的国际结算,使华币通过我国庞大的贸易交易,逐步成为世界几大主流结算货币。”

    “你这么说,我这心里就有底了。”易钢呵呵笑道,“几万亿的美元储备,握在手里,不做一些事,我这心里,总是感觉有根刺一样。”

    “货币不走出去,我国金融,始终都只是封闭的花架子。”

    “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的展现国力,展现我们民族勤劳、奋进的竞争力,通过公平的法则,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

    “你说得对,必是属于多边经济,自由竞争。”

    “霸权主义,在大家都被长期吸血后,必然不会长久。”

    苏越微微颔首,然后微笑地道:“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互换,也是一记奇招,可以帮华币国际化,迅速打开一些通道,只是这需要领导们之间,进行彼此的谈判,并辅以贸易、投资才行。”

    “我会试一试的。”易钢沉默片刻,回答。

    “哦,对了,小苏,还有一事……”易钢想了想,继续道,“银监会和证监会,同时接到了你们‘添越资本’集团旗下远东银行,对深发展提出直接并股、合并的申请文件,你这是想完全吞并深发展?”

    “这家银行,资产规模虽然排不上全国前列,但是我国银行业,历次改革的排头兵。”

    “意义重大,近二十年来,各方关注度,也非常高。”

    “你们这时候合并深发展,恐怕并不合适,有心人,也会觉得你们是在侵吞国有资产。”

    苏越听见这话,眉头微皱,说道:“易局长,看来有人询问过你的意见了,既然如此,那我也直说了。”

    “深发展经过历次股权改革,如今已经失去了活力和竞争力。”

    “唯一还有价值的,就是它的全国银行业牌照,以及近500家营业支行网点,让它与远东银行合并,打通国内、国外的业务线,进行真正的资产整合,才会让深发展焕发新生,不然……它就只能一步一步地烂下去。”

    “至于侵吞国有资产……”

    “这帽子我可戴不起,股权合并之后,国资体系的权益,并没有消失,只是转换成了远东银行的股权权益。”

    “无论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

    “是个人都知道,目前深发展的估值,明显高于其它竞争力强于它的大行,估值存在着水分。”

    “我若真有着侵吞国有资产的想法,又何必要在深发展估值高企的时候,进行合并呢?将深发展估值打压到谷底,使持有深发展股份的国资机构权益变动到最小,然后再进行合并,不是更有利于我们‘添越资本’集团吗?”

    易钢沉默了一会,说道:“小苏,我明白你的道理,也知道你没有私心。”

    “但是……树大招风的道理,你还是要懂的,远东银行合并深发展这事,还是缓一缓吧,就像你说的,太多事,急不来。”

    “等到深发展的业务,真的陷入困顿,没有出路。”

    “我想……到时候,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其实,我的内心,也是很乐于看见你们完全合并深发展,让这家具有特殊意义的银行,起死回生,涅槃重生。”

 第八百六十三章 家族轨迹的改变

    “行,我明白了!”苏越沉思片刻,说道,“深发展和远东银行合并的议案,银监会和证监会打回后,我会缓一缓的。”

    “您放心,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知道。”

    苏越没想到深发展合并,在深发展内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议案通过之后,还会遭遇这么大的阻力。

    现在看来……‘添越资本’集团这棵大树,几年间,所积累的巨额资本。

    确实开始让国内的某些资本势力,眼睛发红,想着从各方面遏制‘添越资本’集团,并见缝插针地泼脏水了。

    人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恰是最松懈的时候。

    易钢刚才所说的话,虽然极尽委婉了,但还是让苏越听出了话语背后的一些潜在意思,也让他意识到了‘添越资本’集团这艘资本大船,在国内,并不是没有危机存在。

    毕竟随着‘添越资本’集团的体量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动到其它资本机构的蛋糕。

    这其中,不乏权力背景深厚的资本机构,以及国资机构。

    “企业越大,责任越大,但也要更好的学会‘如履薄冰’这四个字。”易钢叮嘱道,“小苏,你太年轻了,人生经验上,有时候难免吃亏。”

    苏越呵呵笑道:“吃一堑,长一智,能吃亏,却也不错。”

    “易局长放心吧,我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吃亏,也没你想的那么激进,深发展在我们集团的整体战略发展中,确实很重要,但也不是不可以舍弃。”

    “一切……只看我愿不愿意而已。”

    “我们在深发展中,只占据30的股份,其实并不能完全决定什么,合并的事,我想……接下来,不由我们来主导,阻力就会小很多了。”

    “嗯!”易钢微笑地点了点头,说道,“还是顺其自然最好,小苏……趁着国际形势目前还算稳定,趁着美国新政府对我们华国的态度还算柔和,你们集团的主要投资重心,还是要放在海外并购上,替国内企业出海投资,建议一个好的榜样啊!”

    “我们外管局,近来在外汇管制上,都在鼓励无论是国资,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勇敢地走出去,敢于同外资较量,敢于去并购那些优质资产。”

    “当然……对于各种途径的资产转移,外汇管制上,只会进一步加强,不会放松。”

    “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重建,必然是全方位的,不会只止步于一国一城,我们要在接下来的世界经济重建中,占据主动,就不得不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大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占据未来核心行业发展的关键要道。”

    “目前这项对外经济策略,已经得到领导们的全方位支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之一。”

    “你们‘添越资本’集团,在对外投资上,有丰富的经验。”

    “理应带好这个头。”

    “优秀的资产并购,只要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有利的,除了我们金融机构外,其它相关机构,也会全方位支持。”

    苏越点了点头,说道:“我们集团,在对外投资上,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

    “这个‘带头兵’的作用,我想,我们已经做到了。”

    “不过现在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我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也可以试着将投资方向,适当深入到一些更加敏感的地方。”

    “那倒不用。”易钢说道,“敏感的地方,自然利益纠葛严重,所触及的利益方众多。”

    “目前的我们,在对外策略上,还不宜这么做。”

    “瞅准未来的方向,抓住目前一些不起眼,但未来大概率能够大放异彩的项目,不触动太多利益方,不给目前的局面,制造太多的外在阻力,平稳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我也相信小苏你有这个眼光。”

    “资本走出去,外资走进来。”

    “这个互相的融合,在金融监管下,总体的大方向不变,但操之过急,也是不行的。”

    “只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多平稳发展的时间吧。”

    “时间,应该还是有的。”苏越想起目前美国的现状,结合后世的记忆,说道,“但恐怕……不会太长。”

    俩人就着国内外形势,聊了很多,晚上10点方散。

    后续几天,苏越在燕京参加了两场投资交流会,然后又视察了集团分公司在燕京的业务开展情况,听了集团控股的‘天盛传媒’业绩报告,对天盛传媒和星光传媒,做出了新的业务发展部署。

    紧接着,国庆节到来。

    面对盛大的阅兵仪式,听说苏越要去现场观礼,苏家所有人,自然是高兴万分,早早便守在电视机前,想从镜头里,看见国家和苏家,此时的荣耀时刻。

    直播的镜头里,苏越的出现,只有那么几秒。

    但在这样的场合,几秒钟,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因为并不是一般的人,能站在那个位置。

    “孝正,孝正……刚刚那是小妹家的孩子吧?”

    长陵市,乐临县,林家老二家,林孝正的妻子方灵珠望着刚刚闪过的镜头,震惊到无以复加:“我的天……阿越那孩子,真是了不得啊。”

    “自然了不得。”林孝正满脸自豪地道,“现在就算咱们乐临县的县长见了我,也得客客气气地请我喝酒。”

    “我现在虽不是领导,但走到哪里,可都是领导的待遇。”

    “我外甥这是真的出息了,咱们林家,现如今……也真是熬出头了,我这小妹,别的本事没有,但生的这个儿子,那真是没得说。”

    “灵珠啊,你这辈子嫁给我,那是一点都没错,我们林家,靠着我这不得了的外甥。”

    “肯定飞黄腾达。”

    “瞧把你得意的。”方灵珠瞪了丈夫一眼,“好像自己儿子有这么大出息一样,人家阿越姓苏,可不姓林。”

    “这有什么区别,我们不还是亲戚?我不还是他二舅?”林孝正说道,“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以前我们和小妹家关系不好,但现在不一样了,小妹最是心软,以后我们有困难,她能不顾我们?”

    “阿越是我亲外甥,我有什么不能得意的?”

    “而且,不止是我,你看你现在回方家,是不是待遇不一样了?你们方家的那一大家子人,现在不都得看你脸色。”

    “你以为他们态度,为什么突然转变?还不是因为我这外甥。”

    “现在咱们家想在乐临办点事,跟你说……都不用我开口,有人就替咱们家解决了,以前那是求爹爹、告奶奶都没门。”

    方灵珠想了想,觉得丈夫说得也对。

    若非自家沾了小妹他们家的光,就丈夫在股市亏的那些钱,他们现在还流落街头,那能有在大家庭、工作单位、人情客往中,如今的风光。

    同一时间,林家老大家里,无论是林孝全,还是妻子李婷芳,在看见电视上,苏越那短短几秒的镜头之后,也是感慨万千。

    一人升仙,鸡犬升天。

    小妹家里发达之后,他们家的境况,也随之改变了。

    以前,林孝全在妻子李婷芳的大家庭里面,是没什么话语权和地位的,但现在……团年饭,他已是不可动摇的核心,就连李婷芳,在原本对她不受待见的李家,在她两个还算出息,有点小资本的哥哥、嫂嫂面前,现如今,也已是地位完全改变。

    当然……感触最深的,还属苏越的三姨,林淑华一家。

    林淑华在丈夫冯嘉悦于股市栽了大跟斗之后,以为败了一两千万的所有家产,今后的日子,也就这样惨兮兮地过下去。

    却没想到,苏越执掌的‘添越资本’集团,影响力越来越大。

    直接导致她们家,也发生了极大地转变。

    因为炒股失败,生意破产的丈夫,在她们家是苏越亲戚的关系下,不久便拉来了投资,从银行贷到了新的启动资金。

    冯嘉悦记起苏越说过未来十年,依然是房地产发展黄金时代的话。

    于是,便鼓起勇气,一股脑地将东山再起的资本,砸在了当时大家都不看好的房产上,然后国家四万亿放水,国务院调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直接激发了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反弹和房价的直线暴涨。

    这大半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呵护下,房价涨得比股市还猛。

    冯嘉悦押注在南华省城的房产,房产价值,比之他当初买入时,涨了一倍还多,加上他所借贷的银行杠杆资金。

    这大半年来,他从房产上赚的钱,已经完全弥补了他当初在股市上亏的所有资金。

    苏越当初简简单单地一句话,拯救了他,也成就了现在的他,使他彻底地走出了当初的阴影,完成了东山再起的梦想。

    当然,人的认知,和知错能改的能力很重要。

    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