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金融猎手 >

第618部分

重生之金融猎手-第618部分

小说: 重生之金融猎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人的认知,和知错能改的能力很重要。

    冯嘉悦是一块做生意的料子,所以才能掐准时机,在苏越的指点中,东山再起。

    “老婆,咱们家能有今天,全都是小妹、阿越的功劳啊。”冯嘉悦对于自己的这个侄子,很是佩服,“阿越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做生意,格局要放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上,要看见未来五年、十年的大行业机会,要跟在时代的浪潮中,才能真正创造财富和未来。”

    “国家以房地产为核心,拉动经济,阿越应该早预见了。”

    “仔细回想,阿越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真是一点都不意外,明天……我们一块去长陵,去小妹家坐一坐吧。”

    “我也好久没有跟云梁一块下棋了。”

    “好!”林淑华轻轻点了点头,眼里再没有以前那种心高气傲的神色。

    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她的心态,平和了很多,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

    一家人之中,攀比,最是无用。

    因为冷暖自知,只有自己过得好了,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以及心里那一丝优越感,在真正的生活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两个孩子,皆不在家的苏父、苏母,尽管提前退休了,但每日也都没有闲着。

    苏母林小容和张雪母亲白秀宁开的服装店,已经又扩大了三个店面,忙忙碌碌间,钱虽然没赚多少,但身心,却是愉悦的;苏父苏云梁养花、种草、下棋,回老家盖房、修路,帮自家兄弟姐妹们解决生活和金钱上的困难,却也是忙得不亦说乎。

    而且……苏家大门,一直门庭若市,基本上每个休息日,都有客上门。

    俩人心里,对于儿子能闯下这么大名头,取得这么大成就,那是打心底里高兴,但同时也苦恼这些连连拒绝,却又连连络绎不绝的人情。

    苏越并不知道自己的迅速成长,给苏、林两个大家族带来的根本性改变。

    也不知道许多人,因为他的原因,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此刻的他,在观礼完成之后,陪领导们吃了一顿饭,然后便返回了燕京别墅,被妹妹缠着讲自己对各位领导的看法。

    接下来的几天,苏越带着妹妹和张雪,参加了好几场重要的晚会。

    这使得苏小月和张雪,在见识世面的同时,也成了燕京上流社会,不大不小的名人。

    10月6日,苏越从燕京返回宁州总部,却没想到平安集团在确定远东银行拟合并深发展银行的议案,被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打回之后,集团董事长马齐哲,及其集团副总梁明峰,迅速直赴宁州,邀请他见面,想要再次商谈溢价收购深发展股权之事。

    “还真是不死心啊!”苏越听见安可儿的报告,笑了笑,感慨了一句。

    安可儿迟疑了一下,问道:“那董事长,您……见吗?”

    苏越轻笑道:“远来皆是客,人家怀着诚意而来,不管我们有没有出让意向,见还是应该见的,你通知杨总,下午让他和我一块,会一会这位国内保险业巨头的马总,听一听他的条件。”

    “好的!”安可儿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下午5点半左右,苏越同杨立国一块,来到平安集团旗下的一家星级酒店,会见马齐哲和梁明峰。

    “苏董事长,幸会。”马齐哲微笑地向苏越伸手。

    同一时间,梁明峰也向杨立国打招呼。

    苏越握住马齐哲的手,也道了一声‘幸会’,然后双方各自落座,简单的客套和介绍之后,迅速进入主题。

    “苏董事长,你是明白人,在你面前,我也就不绕弯子了。”马齐哲说道,“你们向证监会和银监会同时递交的远东银行与深发展银行全面合并的方案,被否决了,这从监管信号上得知,苏董事长想要两家银行合并,从而帮远东银行打开国内通道,实现国内、国外双线业务一卡统一的战略目标,是不符合金融监管要求的,也是不可能被通过的。”

    “既然如此,你们继续握住深发展银行的股权,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不如……直接卖给我们。”

    “我们可以在当前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再溢价20。”

 第八百六十四章 双赢的选择

    “看来马总的消息,很灵通啊!”苏越微笑地道,“当前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再溢价20,确实是很诱惑的价格了。”

    “这价格,比起我们当初从新桥资本手里接手股权之时,足足翻了4倍。”

    “由此看出,深发展银行对于你们平安集团的综合性金融发展战略,打造保险、银行、证券三足鼎立之势的未来,确实非常重要,你们找不到比深发展银行更合适的业务载体,所以这才主动找上门。”

    “大半年时间,百亿级别的投资项目上,4倍的收益率。”

    “就算是我,说实话,面对马总开出的这个条件,也不得不心动,但是我们入股深发展银行,其根本目的,就不是奔着短期投资收益率去的,我们的目的,跟马总一样。”

    “你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溢价收购深发展银行这30的股权。”

    “则证明深发展银行,在你们集团的宏观战略发展中,值这个价,这对我们添越资本集团,也是一样。”

    “我们提交的远东银行与深发展银行合并的议案,确实被证监会和银监会否了。”

    “但这只能证明我们的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金融监管要求,不等于两家银行就一定不能合并,一定不能取长补短。”

    “马总这时候主动找上门,显得太急了吧?”

    “苏董事长,话不能这么说。”马齐哲微笑地道,“深发展的前世今生,我们平安集团比你们熟悉,它所涉及的利益端,及其症结所在,并不只是深发展的股东方面,你们想要使两家银行完全合并,让远东银行直接取缔深发展,不说完全不可能,但可以预见,是很难、很难的事情。”

    “首先深市政府,是不会同意这家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排头兵,就此彻底改头换面,跟深市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次,监管层方向,既然已经驳回了你们的诉求。”

    “那么,在同一任领导上,再次通过的概率,是极低的,没人会做自打自脸的事情。”

    “就算最终你们能完成两家银行的合并,替远东银行打开国内业务通道,辐射全国,那也至少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时间成本上,苏董事长等得起吗?”

    “几年的时间,国内的银行业状况,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再者,远东银行在几年间,自主发展国内业务,恐怕也已经有了规模,到时候,深发展在你们手里,也就成了鸡肋一样的投资项目。”

    “而且,我敢断言,深发展不经过合并之后的深化改革,凭现在的经营业务和模式。”

    “未来,它在银行业中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低。”

    “到时候,它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们发现你们添越资本集团的进入,并没能扭转深发展的基本面,那么高估值的光环,自然会消失,其估值也会连续走低,导致你们的投资项目,在时间的推移中,并不能得到价值的增长,反而会迎来价值缩水。”

    “就像苏董事长说的,我们平安集团的出价,比之你们当初从新桥资本手里接手股权之时,已经涨了4倍。”

    “如此高的接盘价,在深发展基本面并没有显著提升的前提下。”

    “已经足够表明了我们的诚意。”

    “我可以说,这个接盘价,苏董事长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机构,能够出得起这个价格。”

    “深发展的股权,继续留在你们手里,其价值会逐步缩减。”

    “你们的发展战略意图,实现的可能性,也在迅速缩小,如此局面之中,在利益权衡方面,苏董事长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我们无法实现深发展和远东银行的合并,从而使深发展起死回生,难道马总你们平安集团,便能完成吗?”苏越问道,“你们集团旗下,只有一家地域性的农村商业银行,论银行业经验,应该远不如我们吧?”

    “车有车道,马有马道。”马齐哲微笑地道,“农村商业银行,有农村商业银行的好处,二者合并,其资产注入方,不会那么喧宾夺主,自然也就不会撼动深发展背后各方的根本利益,我们接手深发展,所遭遇的阻力,会比你们轻松很多。”

    “苏董事长,我是真心实意的劝你,深发展的股份。”

    “你们放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马总这是软的不行,想来硬的吗?”苏越呵呵笑道,眼神变得锋锐起来,“你知道,我一向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深发展与远东银行的合并,诚如马总所说,我们确实考虑不周。”

    “没有能够权衡各方利益,做出最合理的合并方案。”

    “但你所说领导们不会自打自脸,这话我不敢苟同,这并非打脸的问题,而是对的要坚持,错的要改正。”

    “你刚才也说了,深发展不进行深度改革,靠着既有业务模式和经营方式。”

    “迟早被其它银行兼并。”

    “既是如此,我想深发展的所有股东,以及深市政府、监管机构,不会认识不到这一点,让它死去好,还是让它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好,我想大家都会做这道选择题。”

    “马总刚才的话,提醒了我。”

    “喧宾夺主的事情,确实不能干,我会吸取教训。”

    “这么说,苏董事长是看不上我们平安集团所出的价码了?”马齐哲盯着苏越的眼睛,沉声说道。

    苏越微笑地回道:“不是看不上,而是我们从根本上,就没有转让深发展股份的意愿,当然我们也不能让马总空跑一趟,我们两家在其它方面上的合作意愿,还是可以继续谈下去的。”

    “什么意思?”马齐哲轻微皱了皱眉头,不太理解。

    苏越笑呵呵地继续道:“商业经营,多一个朋友,便是少一个敌人,我不知道目前市场上,一力鼓吹我们添越资本集团,在控股深发展项目之中,侵吞国有资产、股权的背后对手,到底是谁。”

    “但无疑,不会是马总,及其马总背后的平安集团。”

    “因为如果是你们,那么你们断然不会在这个时候上门,更不会出价,出到市场溢价的20。”

    “我虽然没那么正义,却也没那么卑鄙。”马齐哲说道,“我们是想要深发展,作为集团战略发展的跳板,但舆论上的抹黑,根本动摇不了你们,监管层上面,我们没能力插手,苏董事长怀疑我们,那是高估我们了。”

    “所以我才说,我们是有合作的基础的。”苏越笑着说道,“你们花费巨大的代价,想要拿下深发展银行,首先是想补足平安集团在银行业务方面的短板,但更重要的,是想利用深发展的客户和平台,继续扩大集团保险业务优势,对吧?”

    “我们全面放弃深发展,放弃让远东银行快速切入国内业务的通道,那肯定不可能。”

    “但让你们适当利用深发展,甚至是远东银行积累的庞大客户群体,实行业务上的合作,却是可以实现的。”

    “马总也知道,我们集团并没有在保险业务上深入。”

    “银行代销保险理财产品,无论是承接你们平安保险,还是其它保险公司的业务,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我相信,你们拥有了深发展和远东银行的客户群体,不但国内的业务,能得到扩张。”

    “国外一直停滞不前的业务,也可以得到扩展。”

    “当然任何利益交换,都是等同的,我们替你们代销产品,也需要马总及其背后的平安集团,做出同样的回报。”

    马齐哲在听见苏越的这番话之后,很是心动。

    诚然,他们想花费巨大的代价,拿下深发展银行,就是想借助深发展银行的平台和规模,完成集团在保险、证券、银行三大业务上的统一,加强自己的护城河,同时加大自己在保险业务上的优势。

    如今,苏越主动划出了条件。

    这样,他们虽然失去了保险、证券、银行三大业务的整合统一机会,但不用支出巨额的资金,也不用背负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还可以借助深发展银行和远东银行的客户群体,极大地扩大保险业务优势,继续在国内保险行业中,保持领先和拉大领先优势,是极为有诱惑力的。

    银行的优质客户群体。

    与保险业务的目标群体,特别是人寿、财险客户群体,高度重合。

    马齐哲的印象中,安邦财险,几年间,从一家全国排名30开外的保险业公司,一跃成为全国前十,乃至前五规模的保险公司,就是靠着与几家大行的紧密绑定,完美地利用了几家大行的客户群体。

    绑定银行客户,让银行直接进行独家代销。

    不但能省去很多的营销、推广费用,还能直接增强客户对他们产品的信赖度,将平安保险的信用,绑定在银行信用上。

    沉思良久之后,马齐哲呵呵笑道:“苏董事长真不愧是谈判的专家,一句话便切中了我们平安集团的要害。”

    “你说吧,如果要想达成你所谓的合作,我们平安集团,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没有代价那么严重。”苏越微笑地道,“就是业务方向的互相合作而已,我们利用深发展银行和远东银行,帮你们代销人寿保险、理财保险方向的产品,而你们集团,也需要把客户,介绍到深发展和远东银行开户、存款即可。”

    “这是客户群体的互相运用,也是资源的互相利用,是1加1大于2的事。”

    “也是合作共赢的事。”

    平安保险的大大小小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对方既然失去了银行业务的扩张机会,那么添越资本集团与其在业务上,就有了完美互补的机会。

    借助着平安保险大大小小机构,积累的全国广大客户群体。

    在深发展和远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