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猎手-第7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会议的一致表决,最终大家同意了外汇管理局,以及央行机构提出的建议,依托远东银行全球各分支机构,建立华币的全球货币自由兑换平台。
紧接着,12月24日,苏越,以及‘添越资本’集团代表方。
再次北上燕京,与领导们,进行二次会谈。
12月30日,也即会谈之后一周,央行授予了远东银行境外关于华币的外汇交易牌照,以及与其它货币的自由兑换、结算权限。
至此……
除华银国际以外,远东银行成为了华币在境外的,第二个华资背景的货币交易、兑换机构。
消息公布之后,国内市场震惊,国外市场哗然,其中……在国内上市的,以远东银行为实控主体的华发展银行,再度被资金追捧,迎来了涨停板,市值突破1。3万亿,比肩华商银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银行业巨头。
“卧槽,外汇交易牌照,居然授予给了远东银行!”
“货币的自由兑换业务,也给了远东银行,这下华银国际在境外的影响力,会进一步降低吧?二者业务同质化了。”
“天啊,国有金融机构,让利给民营金融机构,第一次见!”
“别说什么让利不让利的,我看呀……是央行机构看中了远东银行在全球建立的无数分支机构和庞大的客户群体,在下一盘华币国际化的大棋。”
“华发展银行市值突破1。3万亿了,苏总的身价,又在暴涨啊!”
“钱对于苏总来说,应该没什么意义了吧?”
“对哟,超过1500亿美元的身价,上万亿的华币,百辈子都花不完,确实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从这份公告而言,也许真如前面那位仁兄所说的,央行机构是在下一盘华币国际化的大棋,远东银行被授予外汇交易牌照和华币相关货币兑换、结算业务牌照,说不定不是自主争取,而是被迫的。”
“嗯,我也觉得……”
“不过啊,这事不管动机如何,看起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应该还是利好。”
“特别是对于留学生和许多做外贸的企业而言。”
“以前华银国际的境外支行网点,一般都设在各大国的首都或者核心大城市,而且网点稀少,在境外想办一些业务,极不方便。”
“其它银行呢,由于华币汇率市场化并不久。”
“在其它银行,想要办理相关华币业务,十分麻烦,更是不方便。”
“现在好了,远东银行这几年,在‘添越资本’集团的庞大资金支持下,吸收合并雷曼兄弟业务之后,全力扩张,好像已经在境外建立了超过3000多个支行网点,基本上各大、中重要城市,都设立有支行。”
“这以后,在国外,业务办理,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而且,听说在远东银行,国内华发展银行的账户在未来,还可能与远东银行境外账户进行合并,到时候,直接一卡走天下,货币自由兑换。”
“不可能吧?真的一卡走天下,在货币自由兑换之间,资金出入境结算情况,外管局怎么监管?”
“这就不知道了,但肯定有办法的吧?”
“哎,不管怎么说,反正我觉得办理业务,更为方便,反正是对大家都有利的,我支持国家相关机构在这方面的权限放开举动。”
“我也支持,特别支持苏总!”
“其实以前央行机构,对于这方面业务,也跟其它全球大行合作过,只是效果并不好。”
“效果能好才怪了!人家会支持我们华币的国际化战略吗?不会的,只会对咱们进行严防死守,并一直抹黑我们,说我们是严重的货币汇率操纵国。”
“哎,就因为这些家伙,一直抹黑我们是货币汇率操纵国,才导致了我们华币,在境外的市场信用不足,无法取得广大投资者和市场用户的信任。”
“希望远东银行在发展这方面业务之后,能够对这方面的市场影响,有所消除吧!”
“确实如此,全球货币体系的建立,让华币走向国际,走向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绝对是具有重大助力的。”
“哈哈……苏总的远东银行,彻底与央行的华币国际化战略,融为了一体。”
“这下,国际上,某些人,某些金融机构,该慌了吧?”
正如国内广大市场投资者和市场金融分析师们讨论的那样,当远东银行拿到两份极其重要的金融业务牌照之后。
欧洲、北美、其它金融市场……
各系金融机构、央行机构震惊之余,都开始意识到了华国央行机构的动机。
“这是一场战场,一场货币战争!”有激进的媒体,在针对最近一年多时间以来,华国央行力促华币走向国际化,想方设法地挤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升世界银行股份占比,以及现在利用远东银行,实施华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外汇交易等行为,大声呐喊,“必须遏制华币的国际化,必须防范华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现有货币体系动荡!”
第九百五十五章 世界级的金融巨头(二十一)
特别是华尔街的各大媒体。
在‘添越资本’旗下远东银行拿到华币在全球的外汇交易、货币兑换业务牌照以后,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深挖这背后的动机,矛头直指华国央行机构,并且直言‘添越资本’集团的一切扩张行为,其背后都是华国央行机构在主导。
除此之外……
他们还告诫市场投资者和各方关注者,表示这是华币在国际上全面扩张的开始。
“华币国际化?从华国央行机构的动作来看,看来‘添越资本’集团承载着华国央行机构宏观金融战略的说法,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没什么稀奇的吧?华国经济的活力和增速,已处在全球核心,其货币国际化,应是必然。”
“这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那十年间,随着日本经济增速和经济体的快速增长,日元成为全球贸易货币一样。”
“在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重的情况下,华币的全球化,是必然的道路。”
“最多只是‘添越资本’集团的快速成长和其建立的全球根基,加剧了华币全球化的进程罢了。”
“其实……这对我们广大投资者,并没有什么影响。”
“这倒也是,华尔街的媒体宣传,其主要受影响的,应是那些已经成为了‘添越资本’这家机构直接竞争对手的资本机构。”
“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确实没什么影响。”
“不过,若是华币进入全球主流货币体系,对于当前的世界金融格局,外汇交易格局,影响还是很大的。”
“感觉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投机机会的啊!”
“华币汇率市场化之后,以华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华币对比美元,应该会处于连续升值的态势吧?”
“按照市场的预期来说,应是如此。”
“联储的QE计划继续实施的话,华币对比美元升值,应该是铁定的事情。”
“咱们国内的许多机构,不就是预感到了华币对比美元,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大幅升值,所以才大规模的涌入华国投资吗?”
“听说纽银美隆与‘添越资本’集团之所以达成合作,就是想大规模的进入华国内地市场。”
“别看高盛、摩根针对‘添越资本’集团,全面遏制华资机构在我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扩张,他们实际上,在对华投资这一块,也是持支持态度的。”
“不过……华币国际化这条道路若是走通了的话。”
“那大概率华国经济,要复制80、90年代日本的经济走势了吧?”
“华尔街的那些巨头,恐怕担忧的就是华国的崛起,最终会使全球经济重心,全面东移,而且……我国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对于华国的制约,都十分有限。”
“这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战略,应该考虑的事情,我觉得咱们不用操心太多,还是看着眼前更为重要,‘添越资本’集团旗下各支基金的上市交易,以及华币的汇率市场化,线上汇率交易,对我们而言,才是最为重要的。”
“毕竟,咱们也可以分享到这里面的投资利润了。”
在华尔街媒体、其它各系媒体尽皆危言耸听的报道之中,市场中,广大散户群体并不太关心华币国际化背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反而是高盛、摩根等一系资本巨头,对此有些紧张,也产生了一些危机感。
“远东银行啊!”摩根总裁罗斯·安格贝尔手里握着远东银行的综合数据,皱了皱眉头,感慨道,“当年不过是汇丰银行旗下一家控股的港城本地小银行,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其资产规模、全球分布的分行数量,已经差不多与咱们集团的摩根齐平了。”
“真是应该早一点出手遏制他们的,哎……”
“没想到‘添越资本’集团真的成了华国央行实施货币全球化的直接输出平台了。”摩根投资事业部的戴维·拉尔德站在罗斯·安格贝尔身旁,接过总裁手里的那份数据文件,扫视了一眼,也不禁皱眉道,“当时……联储和其它各监管部门,任由‘添越资本’集团兼并倒闭的雷曼兄弟,现在来看,真是一大失策啊!”
“若没有雷曼兄弟在全球积累差不多百年的根基和客户群体。”
“无论是‘添越资本’集团的资管投资部,还是远东银行,都不可能扩张得如此迅速。”
“数千家支行,数百万直接的客户群体,以及他们在全球各大金融市场中,接连取得的交易席位、业务牌照。”
“当前局面下,恐怕很难遏制住他们了。”
“华国央行的华币国际化战略,恐怕我们也很难抵挡住了。”
“联储、国会、还有白宫那帮家伙,就是太愚钝了。”罗斯·安格贝尔无奈地道,“任由华资平稳的进行对外扩张,所造成的后患,只会越来越大。”
“可惜了,这时候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听。”
“没办法!”戴维·拉尔德说道,“在优先级上,中东、国内的问题,都还有待解决,联邦政府目前也抽不出身。”
“再者,大家这个时候,也需要华国市场来进行产业转移。”
“只怕是对方从金融上,打开了口子,以后我们想从其它方面来遏制他们,也会很不容易了。”罗斯·安格贝尔说道,“明天我亲自去见一见伯南克先生吧,但凡有可能,还是要尽量遏制‘添越资本’这家机构在全球的继续扩张。”
“当这家机构开始与华国央行的宏观策略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这就不单是市场竞争的问题了。”
‘添越资本’集团成长到现在,罗斯·安格贝尔,已经感觉到了这家机构,给整个华尔街,乃至整个联邦所带来的巨大威胁。
而且,他有一种感觉……
这家机构,若不能集整个华尔街的金融力量,进行全面遏制,未来所产生的威胁,还会越来越大。
当然,这种威胁,他认为,不止是来自于金融领域。
毕竟,现在的‘添越资本’集团,其触手已经触及到全球各行各业,其影响,也深入到了全球的各行各业之中。
在摩根总裁罗斯·安格贝尔内心焦躁,准备全力说服伯南克重启遏制华资在北美市场投资、业务经营的相关策略之时。
华国,宁州!
苏越在部署好集团承接央行机构华币国际化战略相关业务之后,也开始沉思‘添越资本’集团接下来的核心发展方向,以及投资方向。
“各位有什么想法?”苏越在内部会议上问道。
“我们在全球金融领域内的布局,到现在为止,差不多算是根基稳固了。”郭琨泽说道,“未来五年内,我认为在整体发展格局上,保持资管基金业务、市场投资业务、证券经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行发展即可。”
“至于新的方向……”
“我认为投资方向的侧重点上可以变动,在集团的自营主营业务,一定不可以变。”
“我们在这四块业务上的发展,目前刚刚步入正轨,远未到达扩张的天花板地步,所以也用不着横向扩张。”
苏越微微颔首:“聚焦主营业务,这是一定的,我也从未说过要在主营业务上,进行改变。”
“我问的,是各位觉得我们在接下来投资方向上的侧重点,应该向哪一个方向,或者说哪几个方向变化。”
杨立国愣了愣,问道:“董事长不是说我们未来一到两年内的市场投资目标,依然聚焦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产业链上吗?”
“我是说过,但我觉得……还应该看得长远一点。”苏越说道,“我们与央行进行密切合作之后,在全球市场上,也就等于公开摊牌了,当前全球几乎所有的大型资本机构,都已经认为我们是我国国家资本对外扩张的代理机构。”
“这个帽子一旦带上,就很难再摘下来了。”
“当然,也没必要摘下来。”
“我们集团成长到现在这个地步,也应该担起一些责任,会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崛起,而做出更多的贡献了。”
“所以,在全球各系资本集团对我们不再那么宽容。”
“乃至全球各国,也会按照国家资本的对外投资标准,对我们集团在其境内的项目投资,进行同等要求。”
“这会制约我们在全球的投资目标。”
“甚至随着未来时间的推移,各国针对我们,限制我们投资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我想趁着现在,我们集团内部资金充足,而境外各国,对我们集团还没有完全防备,所限制我们投资的领域,还不是太多,而加大对外投资规模,争取在战略投资机遇时间里,继续加固、加深我们在未来的布局。”
“可未来的发展,谁也无法预测。”顾云汐说道,“目前能看清的,也就是智能手机产业链,以及围绕着智能手机变革所产生的相关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