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娇娘-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六郎面无表情:“那弹弓也想上吗?”
小净空噎了噎,你怎么知道我带了弹弓?我明明藏得那么好!
萧六郎:呵呵呵,能被你蒙混一次,还能让你蒙混第二次?
最终小净空的装备成功被萧六郎收走。
小净空抱着书袋,耷拉着小脑袋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叹气。
唉。
就挺难的。
萧六郎看着手里的弹弓,嘴角一抽,小家伙真是越大鬼主意越多。
先是被陛下这个大渣男气了一场,紧接着又被宣平侯这尊大杀神吓了一回,郑司业是真真正正病倒了,至少一个月以内,他都甭想出来作妖了。
正月的雪比腊月少了些,天气却并未彻底回暖。
姚氏坐在暖阁中给顾娇做衣裳,顾娇又长个子了,也不知是不是她从前营养不良,到了现在才开始好好长身体。
姚氏又不爱给女儿做偏大的衣裳,都是刚刚合身,这样就导致衣裳一两个月就穿不了了。
“老夫人让人送来的金线去哪儿了?”姚氏问房嬷嬷。
最近姚氏在顾老夫人跟前儿很是得脸,顾老夫人给儿媳送了不少好东西。
顾老夫人这么做自然不是因为喜欢姚氏,而是她很享受姚氏在她面前乖乖伺候的样子,尤其姚氏的一手推拿确实不赖,点心也做得可口。
“诶?我记得放篮子里了呀。”房嬷嬷在绣篮里找。
姚氏道:“找不到就先用银线吧,我先把云纹给绣了。”
人上了年纪,记性不大好了,房嬷嬷最近有些丢三落四的。
房嬷嬷将银线递给姚氏。
姚氏穿好针线,正要下针,门外的小丫鬟打了帘子:“夫人,老夫人让您去松鹤院一趟。”
姚氏放下手中的针线:“知道了,你去回个话,就说我马上来。”
“是!”小丫鬟去了。
房嬷嬷心疼她:“才从松鹤院过来呢,太辛苦了。”
姚氏淡淡一笑:“这有什么辛苦的?我不过是在她面前做个孝顺媳妇儿,谁家媳妇儿不是这么过来的?说到苦,又哪儿有娇娇半分辛苦?”
房嬷嬷无力反驳。
大小姐确实辛苦,头些年得了傻病,在家乡被那混账顾家欺负,后面傻病虽是痊愈了,可家里相公要念书,如今是四个都在念书,她不拿侯府一个铜板,全是自己在外辛苦挣来的。
“好了,去松鹤院吧,别让老夫人等久了。”姚氏收拾好给女儿做了一半的衣裳,披上一件斗篷去了松鹤院。
等到了松鹤院,才发现凌姨娘也在。
凌姨娘的气色不大好。
“母亲。”姚氏给顾老夫人行了礼。
凌姨娘笑着站起身,给姚氏行了一礼:“夫人。”
姚氏颔首。
顾老夫人见姚氏这么给凌姨娘面子,心里很是受用,让人给姚氏上茶。
姚氏坐下,丫鬟奉了热茶来。
姚氏喝了一口,问顾老夫人道:“母亲叫我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吗?”
顾老夫人看向凌姨娘。
凌姨娘笑了笑,说道:“其实是我找夫人,有件事想拜托夫人。”
姚氏狐疑地看了她一眼:“什么事?”
凌姨娘捏住帕子,掩住口鼻咳嗽了几声,气喘道:“这不是正月了吗?后天便是先夫人的忌日,原本这事儿都是我在操持,但我前些日子染了风寒,迟迟不见好转,我病了不打紧,就怕把先夫人的祭拜弄砸了。”
姚氏道:“所以你想让我去?”
凌姨娘咳嗽了几声说道:“夫人嫁进府前与姐姐是好友,我想,如果交给夫人去办,姐姐九泉之下一定不会怪罪的。”
姚氏差点笑了。
凌姨娘是不知道她这些年背负着什么样的名声吗?只怕先夫人自己都认为是她把她害死的吧?
让她去祭拜先夫人,不怕先夫人的棺材板突然翻了吗?
老夫人居然会答应,真不知她是怎么想的。
凌姨娘一脸惊讶道:“夫人不会是不愿意去祭拜姐姐吧?”
姚氏道:“怎么会?我只是担心先夫人不愿意见到我,三位小公子没少到她坟前哭诉我这个狠毒继母吧?她必是怨极了我,我怕我去了,让她在九泉之下难以安息呀。”
顾老夫人眉头一皱。
凌姨娘看了看顾老夫人,讪笑着对姚氏道:“正是因为有误会,夫人才更要去姐姐坟前与姐姐解释清楚啊。”
说的像是先夫人真能听见似的。
顾老夫人自始至终没讲一句不赞同的话,看来凌姨娘已先一步把她说服了,如此自己再坚持也没意义了。
姚氏在椅子上略略侧身,对顾老夫人欠了欠身道:“母亲若是不反对,那这事儿媳就应下了,只是,儿媳头一回祭拜先夫人,又只剩下一天半的时间准备,儿媳担心会有疏漏之处,还请母亲让凌姨娘多多指点我。”
这姿态放得够低,顾老夫人听得简直不要太舒坦。
而且这个儿媳说的没错,就只剩不到两日的时间了。
顾老夫人不由地望向凌姨娘:“你病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干嘛去了!不该早早地做好两手准备嘛!”
凌姨娘万没料到姚氏轻飘飘一句话,竟然就四两拨千斤,让顾老夫人对她心生了不满。
这么一挑明,若真出了岔子,倒不好叫姚氏一个人背锅了。
不过幸好。
她呀、、、
凌姨娘端起茶杯,垂眸轻轻地喝了一口茶:“夫人,不如你来我房中,我细细与你说一下祭拜的事吧。”
姚氏站起身。
房嬷嬷小声道:“夫人,你真敢去啊?”
姚氏低声道:“她把我从老夫人眼皮子底下带走,真出了事,全是她的责任。”
房嬷嬷一想也是。
姚氏去了凌姨娘处。
顾老夫人到底是不大放心的,担心凌姨娘病糊涂了,把话整不明白,让自个儿的心腹嬷嬷也跟去了。
顾老夫人只是厌恶姚氏,想着法儿地磋磨姚氏,却并不会暗害姚氏,因此有她的心腹嬷嬷坐镇,姚氏还是不担心凌姨娘耍诈的。
不过姚氏仍留了个心眼儿,她不相信凌姨娘会这么大方。
凌姨娘拿出一个盒子:“这里头是库房的钥匙,祭品我都放在里面了,马车与人手我也备好了,后天一大早,夫人只管去便是了。”
“他们三个同意吗?”姚氏指的是顾家三个公子。
凌姨娘笑着点点头:“同意,我已经和他们打过商量了。”
这就更奇怪了呀。
那三个一直认为是她害死了他们娘,恨不得杀了她才好,又怎么会同意她去祭拜他们娘?
夜里,她让房嬷嬷带人将凌姨娘交给她的东西统统检查了一遍,祭品没有毒,纸钱也没被动手脚,车轮子是好的,车夫是府里的老实人。
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
难道是她多心了?凌姨娘当真这么好心?
184 放大招
顾家的坟地在京城以南的一块风水宝地,据说当年太太太太太爷爷就是从那附近发家的,发家后买下了一块地给顾家修建陵墓。
顾家真正封侯是从老侯爷这一辈开始,世袭三代之后开始降爵。简言之,顾长卿将是侯府最后一代侯爷,如果他不立下大功,那么他儿子将成为伯爵,孙子将成为子爵,重孙将成为男爵,到了玄孙这儿就变回普通的平民百姓了。
当然,在昭国也有像定国公府与庄家这样的数百年旺族,人才辈出,地位稳固。
姚氏起了个大早,外头穿了一条素净的白色缠桂枝束腰罗裙,一件杏色琵琶襟小袄,没戴任何金钗银饰,只簪了两支白玉簪子。
小丫鬟捧来胭脂盒。
姚氏摆摆手:“脂粉就不必了。”
她是去给人上坟,又不是去窜门。
“是。”小丫鬟悻悻地捧着胭脂盒退下。
“天色阴沉沉的,怕不是又要下雪。”房嬷嬷从外头进来,搓了搓冻得僵硬的老手,“夫人这身太单薄了,把斗篷穿上吧。”
“嗯。”姚氏点头,穿了件白色缎面斗篷。
这身衣着打扮仔细是挑不出错儿的。
房嬷嬷到底怕她冻坏了身子,多让人备了几个汤婆子,暖手捂也给她用上了。
姚氏揣着兔毛暖手捂来到大门口时,顾长卿三兄弟也从各自的院子过来了。
顾长卿的神色没有变化。
顾承风与顾承林的脸色却不是太好看。
顾承林冷冷地扫了姚氏一眼,哼哼道:“姨娘也真是的,为什么要让她来?我们自己祭拜娘不好吗?”
顾长卿严肃地朝他看来:“上车。”
顾承林不满道:“我又没说错!娘是她害死的!她还有脸去给娘上坟!”
顾承林也这么想,只不过大哥在这儿,他不想让弟弟又被大哥责罚了。
顾承风拉了拉弟弟的袖子:“行了,先上马车,一会儿去晚了,万一碰上下雪路上不好走。”
“哼!”顾承林怨愤得瞪了瞪姚氏,气鼓鼓地上了马车。
顾承风与他上了同一辆马车。
顾长卿骑马。
姚氏与房嬷嬷坐上另一辆马车,另外还有两辆马车拉着给小凌氏的祭品。
“唉,何苦受这委屈?”房嬷嬷心疼地将姚氏扶到凳子上。
“没什么。”姚氏说。
这些话她早听习惯了,起先还会痛心、会委屈,到如今她已经麻木了。
先夫人不是她害死的。
她清者自清。
一个多时辰和,一行人抵达了东月村,那块坟地在村子后的一片山林里。
顾长卿三人下了马车。
姚氏也下了车,她吩咐人将小凌氏的祭品拿下来,打算去坟前给小凌氏上一炷香。
顾承林一步拦住她的去路:“我不许你去祭拜我娘!你不配!”
姚氏算是明白了,凌姨娘喊她过来就是要借继子的手羞辱她的。
姚氏平静地说道:“我答应老夫人了,要给先夫人上一炷香。”
“你走开!”
顾承林伸手去推搡姚氏,顾长卿一个箭步迈过来,扣住了弟弟的手腕:“你想在娘的坟前闹腾吗?”
顾承林愤愤地抽回手。
姚氏把手中的香烛与纸钱递给顾长卿:“那我就不过去了,劳烦世子将我的心意带到。”
顾长卿接过她递来的东西:“夫人去马车等着吧,外面风大。”
姚氏古怪地看了他一眼,他倒是关心起她来了,果真是到了他娘的坟前,人都变乖了么?
姚氏没说话,转身上了马车。
“就不该让她跟来!”顾承林嘟哝。
“你少说两句!”顾承风道。
侯府雇了附近的村民看守顾家的祖坟,每一座坟头都被洒扫得很干净。
三兄弟祭拜了小凌氏,又祭拜了太爷爷与太奶奶,之后按照惯例要去村子里看看。
顾家祖上并不是东月村的人,可他受过当地村民的恩惠,这些年顾家的祖坟也多亏村民们的看守,保护得极好。
姚氏带着马车上的礼物给乡亲们一一送过去。
往年做这事的是凌姨娘,乡亲们都以为凌姨娘才是顾家的正牌夫人,乍一见姚氏,反倒问她是不是府上的姨娘,可把房嬷嬷给气的。
这是凌姨娘的第二招吧。
借乡亲们的无心之言来给她添堵。
姚氏想笑。
凌姨娘到底没做过母亲,不明白对一个母亲而言,能打破儿子活不过十五的魔咒,又认回亲生骨肉,她这辈子都再别无所求。
走访完乡亲们,天色有些晚了,他们也该打道回府了。
他们刚踏上返程的马车没多久,天空便果真飘了雪。
中午没吃饭,几人又饿又冷,姚氏让丫鬟把一盒点心给三兄弟送过去。
顾承林嗤道:“我才不吃她做的东西!”
顾长卿神色复杂地蹙了蹙眉。
“大哥,外头在下面,你来马车里坐吧。”顾承风对顾长卿说。
顾长卿淡道:“不用。”
行军打仗的人,哪里会在意这么一点风雪?
“夫人,他们不吃。”小丫鬟将点心捧了回来。
“那就算了。”姚氏将点心盒子接了回来。
其实不是她亲手做的,她才没那么好心上赶着给几个继子做点心,是从府里带来的。
她自己吃了两块,最近胃口不大好,便没多吃,都给房嬷嬷和几个小丫鬟了。
下雪天让马车的行程变得慢了下来,偏这荒郊野岭的没个像样的酒楼,寻常茶棚里的吃食顾承林又看不上,就这样三兄弟一路饿肚子饿到城区。
回侯府的必经之路上有家卖香酥鸭的,顾承林平时就最爱吃它家的鸭子,今儿又饿了那么久,实在忍不住了,对顾长卿道:“大哥,我快饿晕了!我们进去吃点东西吧!”
顾长卿看着确实快饿瘪的两个弟弟,点了点头,策马来到姚氏的马车旁:“吃点东西再回府吧?”
姚氏不饿,不过她坐了一天的马车也确实累坏了。
一行人下了马车,要了两间二楼的厢房,三兄弟一间,姚氏一间。
姚氏自己没吃什么,给房嬷嬷和随行的下人点了一桌饭菜。
屋子里闷得慌,她恰巧有点又想如厕,便去了趟一楼后罩房的恭房。
出来走向大堂时,忽然一道男子的声音叫住了她:“瑶儿?”
这声音姚氏许多年没听到了,却仍是一下子认了出来。
姚氏面色一变,怔怔地转过身来。
“瑶儿,真的是你!”
一名身着藏青色衣衫的男子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他约莫三十多岁,生得眉清目秀、丰神俊朗,身材不如顾侯爷魁梧,却也身形高挑。
姚氏有点儿回过神来,但在男子靠近自己的一霎,她还是克己复礼地往后退了几步。
男子的神色一暗,随即讪讪道:“我唐突了,这么多年没见你,一时激动,差点忘了礼数,请你恕罪!”
他说着,拱手做了个揖。
姚氏侧身避了避,没受他的礼:“你不要这样。”
男子眸光复杂地看着姚氏:“瑶儿,这些年你过得好吗?我听说你嫁进定安侯府了,侯爷他待你可好?”
姚氏垂眸道:“我很好。”
男子如释重负地笑了笑:“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随后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