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首辅娇娘 >

第138部分

首辅娇娘-第138部分

小说: 首辅娇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哪家侯府就不清楚了。

    可天底下姓顾的侯府多吗?又是去年三月到六月又恰巧出现在那个县城的。

    淑妃用脚趾头也能猜到是顾瑾瑜了。

    淑妃点了点她的脑门儿,没用力:“你说你这孩子啊!这是好事,又不是坏事,干嘛不说出来呢?早说了,你爹也不会闹那么大的乌龙!让兵部的人骑到他头上!”

    顾瑾瑜张了张嘴。

    淑妃笑道:“你小时候就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五皇子也跟着你画,那时候本宫觉得你们都是在想些没用的东西,现在看来,是本宫错怪你了。”

    一旁的齐嬷嬷笑道:“娘娘,您可还记得县主小时候让人改进食盒的事?”

    淑妃扶住太阳穴,恍然大悟地笑了笑:“啊,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是呢!那个食盒还在不在?”

    齐嬷嬷笑道:“在!奴婢都收着!”

    淑妃吩咐道:“快拿过来!”

    齐嬷嬷去库房将顾瑾瑜小时候捯饬过的一个旧食盒拿了出来。

    皇宫的食盒是一层一层的,像一个行走的蒸笼。顾瑾瑜觉得这种食盒不方便,说要拿最底层的东西就必须把上面的也拿起来,要是每层能分开就好了。

    她把淑妃的点心盒子拆了,做了个框架固定,但是能从旁侧拉开的有好几个小抽屉的食盒。

    八岁的孩子手并没有太巧,都是她嘴上说,太监们给做,倒也是按她的想法儿做出来的。

    当时还得到了陛下的几句夸赞。

    这种食盒当时民间也有,因不够保温,一般只用来装点心。

    顾瑾瑜没见过,她是自己想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能如此聪慧,陛下觉得很难得。

    也是从那时起,淑妃发现了顾瑾瑜的天赋,时常传召顾瑾瑜入宫陪五皇子学习。

    淑妃小声道:“和姑姑说实话,你是不是故意的?”

    “嗯?”顾瑾瑜愣愣地看着她。

    淑妃欣喜一笑:“也是,这样做的效果确实比你一开始就坦白身份好很多。你成功引起了朝廷的轰动,也引起了陛下的主意,你越是淡泊名利,陛下就越是欣赏你。”

    顾瑾瑜欲言又止。

    她哪里做了什么风向啊?

    她根本听都没有听过。

    “娘娘,您要的东西拿来了,放在哪儿?”一个小太监拎着一个活塞风箱走了过来。

    顾瑾瑜不解地看向淑妃。

    淑妃对顾瑾瑜道:“来,你和姑姑说说,这东西是怎么用的!回头陛下若是和本宫聊起天来,本宫也好与陛下有个共同的话题!”

    这个风箱是从兵部拿来的,如今这样的风箱有很多。

    顾瑾瑜没见过,但她确实很聪明,她让人拿来工具,亲自把风箱拆开,又原封不动地装了回去,然后她就明白这种鼓风技术的原理了。

    风箱共有三层,第一层是拉杆所在的位置,前有两端各有一个风口,风口上有一个活动的阀门。

    推动拉杆的时候,后端的一号阀门打开,风从这里灌进来,二号阀门自动关闭,风从二号阀门下的风口被压迫灌进第二层的二号小风箱。

    小风箱下是一个出风口,连接着锅炉。

    而当用力拉回拉杆时,前端的二号阀门被打开,风从二号阀门灌进来,一号阀门关闭,风从一号阀门下的风口灌进第二层的一号小风箱。

    一号小风箱也有一个出风口,也连接着锅炉。

    两个小风箱是独立的,相互不受影响,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连着锅炉,都能把风力送到锅炉里去。

    这种双动式的活塞风箱不论推拉都有风,丝毫不浪费体力与动作。

    这设计实在太精妙了,顾瑾瑜叹为观止!

    自己的食盒与它一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不,自己那食盒连小巫都算不上。

    可是,陛下和兵部的人是不是弄错了?

    这不是她做的。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淑妃问。

    顾瑾瑜以为淑妃说的是风箱,正要坦白,淑妃打断她的话:“不说自己是谁,就留下一张图纸,事后给人留点线索,姓顾,与定安侯府有关系,一点儿也不让人感觉很刻意!不愧是本宫调教出来的人!”

    后宫妃嫔的重点永远与正常人不大一样。

    顾瑾瑜却很纳闷,真的是哪里弄错了吧?定安侯府一共才两个姑娘,一个是她,可她没画过什么图纸。

    总不会是那个在乡下长大的野丫头。

    她大字都不识一个!

    这种精妙的工具她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顾瑾瑜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淑妃突然拍了拍她的手:“御花园的四季桂开了,走,我们去摘点过来,一会儿让御膳房的人做成桂花糕,给你父亲也带一点。”

    顾瑾瑜叹了口气,被淑妃拉去了御花园。

    御花园的花开得极好,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巧的是来这儿赏花的不止她们几个,庄贵妃也在。

    庄贵妃比淑妃年长几岁,不如淑妃貌美,但也端庄典雅,颇有国色天香的气质。

    “贵妃姐姐,这么巧。”淑妃笑着打了招呼,屈膝略行一礼。

    庄贵妃与她回了半礼。

    二人同为一品正妃,可贵妃乃四妃之首,地位自然在淑妃之上。

    顾瑾瑜也向庄贵妃行了礼:“见过贵妃娘娘。”

    庄贵妃雍容华贵地笑了笑:“原来是慧县主,慧县主不必多礼。”

    “谢贵妃娘娘。”顾瑾瑜平身。

    顾瑾瑜常入宫,原先也见过庄贵妃几次,可不知为何,她感觉这一次的庄贵妃格外温和。

    庄贵妃温和的目光落在顾瑾瑜的脸上:“慧县主及笄了,还没说亲吧?”

    “姑姑!”

    是庄月兮提着一篮子新采好的鲜花走了过来。

    她看见了淑妃与顾瑾瑜,躬身行了一礼。

    顾瑾瑜是县主没错,却不敢当着庄贵妃的面受庄月兮的礼,她也略略福了福,以做还礼。

    “姑姑你们方才在说什么?”庄月兮问。

    庄贵妃笑道:“在说慧县主的亲事,说起来你比慧县主还大一岁,也还没议亲。”

    昭国女子十五及笄,之后才考虑嫁人,大户人家多半不着急,十八九岁再成亲也是有的。

    至于男子,多是二十及冠成年后才会议亲、成亲。

    庄贵妃为何突然问起顾瑾瑜的亲事,其用意有些耐人寻味。

    淑妃笑了笑,说:“还没呢。”

    庄贵妃道:“我听说她有个姐姐,已经嫁人了。”

    顾瑾瑜脸上的笑容一僵。

    淑妃倒是神色如常:“姐姐乡下长大的,嫁的早。”

    贵妃既然知道了,再遮掩也没意义,不如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庄贵妃笑着一叹:“淑妃可要上点心,这么好的侄女儿,也不知哪家的臭小子会得了便宜。”

    淑妃被庄贵妃逗笑,二人又打趣了顾瑾瑜一会儿才各自回宫。

    庄贵妃与淑妃的话题一直都是围绕顾瑾瑜,一旁的庄月兮都似乎被冷落了,这是顾瑾瑜第一次在宠妃面前做主角。

    回长春宫的路上,淑妃扶了扶发髻上的步摇,略有些得意地说道:“看来,庄贵妃也知道你发明风箱的事了。她的消息可真快呀,本宫是是去给陛下送点心碰巧听到的,就不知她是怎么知道的。哼,一定是陛下身边的人与她通了气!”

    顾瑾瑜恍然大悟,庄贵妃对她的态度如此反常竟是因为这个吗?

    一个风箱的威力竟然这么大吗?

    顾瑾瑜突然没那么大的勇气向淑妃坦白了:“贵妃娘娘为何突然问起我的亲事?”

    该不会是想撮合她与安郡王吧?

    淑妃漫不经心道:“多半是想拉拢你呗,太子得了温琳琅后如虎添翼,她怕不是想效仿萧皇后,也为自己的儿子找个贤内助。”

    可宁王已经有正妃了,那自己嫁过去岂不是只能做个侧妃?

    宁王妃可不是善茬,在她手下的侧室很难有活路的。

    何况顾瑾瑜并不心仪宁王,她中意的是安郡王。

    顾瑾瑜拉过淑妃的手臂,哀求道:“姑姑,我不想嫁给宁王。”

    淑妃摆摆手:“也未必就是宁王。”

    顾瑾瑜道:“她只有一个儿子。”

    淑妃道:“不是还有外甥?”

    顾瑾瑜眼睛一亮:“姑姑是说安郡王?”

 201 承认(一更)

    “姑姑!”

    回永寿宫的路上,庄月兮忍不住叫住了庄贵妃。

    庄贵妃侧目瞥了她一眼:“怎么了?”

    庄月兮是庄家贵女,端庄静婉,方才那声姑姑着实有些失态了。

    庄月兮自知不妥,把手中的花篮递给一旁的宫女,提着裙裾追上庄贵妃,小声道:“月儿失态了,请姑姑责罚。”

    庄贵妃不怒自威道:“从刚刚见完庄小姐你就不对劲了,说罢,和人家什么仇什么怨?”

    “没有仇怨。”庄月兮低声说。

    庄贵妃还不了解自家侄女儿?自幼是京城最尊贵的千金,聪慧过人,才貌双全,从未遇到过对手。

    顾瑾瑜早年名声不如庄月兮,奈何先被册封郡主,后又在女学大放异彩,逐渐与庄月兮齐名。

    顾瑾瑜眼下还算不上超越了庄月兮,然而以庄月兮的尊贵,与人屏风秋色已经是一种失败。

    庄贵妃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道:“你就是因为这些看慧县主不顺眼?姑姑和你说过,你是庄家的女儿,眼界要高,格局不能小。”

    庄月兮并不是因为这个。

    庄月兮垂眸道:“姑姑教训得很。”顿了顿,又道,“不过姑姑为何会突然关心慧县主的亲事?难道姑姑想给她做媒吗?”

    庄贵妃淡淡地笑了笑:“本宫倒是想,可也得她点头答应才成。”

    庄月兮原本只是试探姑姑,不料真会得到这个答案:“姑姑想把她嫁给谁?大表哥吗?还是”

    庄贵妃但笑不语。

    庄月兮的心咯噔一下:“姑姑,你不会是想让把她嫁给哥哥,让她给我做嫂嫂吧?”

    庄家好几个嫡子,可未婚的只有安郡王一个。

    庄贵妃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庄月兮的眼神一下子慌乱了:“姑姑,她配不上哥哥!她有不是真正的侯府千金,不过是个乡下农女罢了,就算陛下册封她为县主,那也不过是名声好听,连食邑都没有,算哪门子的县主!”

    庄贵妃停下脚步,宫女们也停了下来,庄贵妃抚了抚篮子里的一朵四季桂:“县主的确配不上,可如果她成了郡主呢?”

    庄月兮怔住。

    另一边,顾侯爷再一次被赵尚书叫到了他处理公务的正堂。

    顾侯爷最近被骂惨了,心道又是一顿痛骂躲不过了。

    然而令顾侯爷意外的是,赵尚书的神色分外柔和,一点也不像要骂他的样子!

    顾侯爷:嗯?

    赵尚书见到顾侯爷,露出了几个月来的第一抹灿烂的笑:“顾侍郎,今天过得怎么样?”

    顾侯爷被顶头上司那副“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出行方不方便,孩子念书有没有困难”的神态与语气弄懵了。

    他完全不明白这是个啥情况。

    赵尚书亲自拉过顾侯爷的手腕,将人请到椅子上坐下。

    顾侯爷看着那只拉着自己的手,很想告诉他,男男授受不亲!

    赵尚书笑眯眯地说道:“你也真是的,生了个那么有出息的女儿,怎么不早说?”

    顾侯爷彻底处在状况外。

    赵尚书笑容一收,叹道:“你瞒得我好苦!这么重要的事有什么可瞒的?”

    “我、我瞒你什么了?”顾侯爷一头雾水。

    赵尚书道:“方才兵部的人来过了,他们问我,风箱是不是你女儿发明的?”

    顾侯爷指了指自己:“我女儿?”

    赵尚书蹙眉:“你还不知道吗?”

    顾侯爷拨浪鼓似的摇头。

    赵尚书就道:“那我问你,你是不是有女儿?”

    顾侯爷点头:“嗯。”

    赵尚书接着道:“去年夏天,你和你女儿是不是在幽州清泉镇?”

    顾侯爷再次点头:“嗯。”

    赵尚书又道:“你女儿是不是冰雪聪明?”

    顾侯爷重重点头:“嗯!”

    他的瑾瑜必须聪明!打小聪明!若不是女子不得下场科举,他的瑾瑜至少能高中进士!

    赵尚书右手背往左手心一拍:“这不就结了?去年在那个镇上出现过的,除了你女儿,还有哪个姓顾的侯府千金吗?”

    顾侯爷听到这里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敢情是朝廷查到那个小姑娘的线索了。

    可没听瑾瑜说过啊!

    顾侯爷没那么急功近利往自己身上揽功劳,他决定先回府找顾瑾瑜问问情况。

    这件事发酵的速度远比顾瑾瑜想象的要快,她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压根儿不知鼓风技术的发明对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陛下看似淡定,实则差点乐成傻子。

    梁国那群瘪犊子玩意儿,当初只用一点低劣的水排技术就换走了他们昭国的矿山,两国虽未交战,可这口气比打了败仗更让人咽不下去。

    这下好了,扬眉吐气了!

    六部也全被这项技术风靡了,它不仅能用来炼铁啊,也可以提高冶金术的质量,昭国什么多?金矿呀!

    可话说回来,六国之中以昭国的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因此哪怕矿多也依旧是个穷国。

    看着老百姓的日子似乎过得不错,那是这两任皇帝还算良心,没大肆压榨百姓,还给减免了不少赋税。国库其实穷得响叮当,不然能把国子监的学位卖给林成业吗?

    林家给国子监捐的楼,有一半被陛下抠进了国库。

    不过,纵然顾瑾瑜不知道朝廷与六部的动向,却也切身体会到了周围人对她的变化。

    她从皇宫回来,贴身小丫鬟便告知她女学的学官来过了,问她身子调养得如何了,几时回去上课?

    顾瑾瑜在家休养了这么久,女官早不上门晚不上门,偏偏这时候上门,谁又能说不是受了太子妃的授意?

    难道是太子妃也听说风箱的事了?

    想想也不奇怪,淑妃与庄贵妃都听说了,太子妃能没听说吗?

    之后,几位与她交好,但因她的身世而疏远她的千金们又回来了,她们来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