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娇娘-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承林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我出家了,不再是什么侯府公子,也不认识施主的祖父,凡尘俗事皆与我无关头发还能接回去吗?呜呜”
顾承林顶着半个光头、半头长发回了侯府。
当看到顾承林那不可言说的造型时,天塌下来都临危不乱的老侯爷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题外话------
老侯爷心里闪过两个字。
23333
221 暴揍渣侯(二更)
老侯爷暂时还不知姚氏母子回了京城的事,以为他们仍在温泉山庄,便没叫人给他们递消息。
他开始审问儿子与三个孙子:“京城的那些传言都是怎么一回事?”
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他不在京城的这些年,侯府竟然发生这么多大事。
首当其冲是顾瑾瑜的身世,真够糟心的,居然是个抱错的孩子。
紧接着便是凌姨娘的事。
这也解释了顾承林为何会变成这副德行。
凌姨娘已经被顾老夫人处置了,是死是活老侯爷没问,他没那个闲工夫去关心一个姨娘。
至于说那个真正的孙女不愿回府,他也没太放在心上。
一个丫头罢了,没什么好重视的,何况她既嫁了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已经算不得是侯府的人了。
顾承林欺负顾琰结果被顾娇暴揍的事父子四人全都很有默契地没说。
说了也没好处,挨揍的还是他们。
顾琰身子骨弱,一揍就没了,他是不论犯了什么错都从不挨揍的。
再就是侯府的姑娘都是娇养长大的,从小到大不论顾瑾瑜闯不闯祸,老侯爷都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
所以顾娇也不会挨揍。
可即便不提这一茬,侯府被闹得乌烟瘴气的翘班的翘班,搬出府的搬出府,上梁不正下梁歪,统统要罚!
顾侯爷已经揍过了,那就再揍一顿。
顾侯爷:“!!”
你还是不是我亲爹了?
老侯爷看向顾长卿:“你作为大哥,没约束好两个弟弟,该不该罚?”
顾长卿低垂着眉眼:“该罚。”
老侯爷没看到他眼底的复杂,老侯爷沉声道:“好,一百军鞭。”
顾承风五十军鞭,顾承林也五十军鞭。
顾长卿道:“三弟重伤初愈,受不得鞭子,我代他受罚。”
顾承风忙道:“我也可以代三弟受罚!”
“好,一人再加二十鞭。”老侯爷冷声说完,看向只有半头长发的顾承林,“剩下十鞭,扛得过去就罢了,扛不过去我就只当没你这个孙子!”
狠还是老侯爷狠呐!
顾长卿修理两个弟弟时,顾老夫人还敢去一哭二闹三上吊,老侯爷一声令下,鞭子在儿子孙子身上抽得啪啪的,顾老夫人吭都不敢吭一声。
顾侯爷被抽得体无完肤。
“行了。”老侯爷说,“别打死了,还得入宫请罪。”
生无可恋的顾侯爷:“”
您可真是我亲爹!
老侯爷带着儿子入宫向皇帝入宫请罪。
老侯爷跪下行了一礼,双手抱拳:“养不教父之过,那丫头闯下弥天大祸,都是这不孝子惯的,臣把这不孝子带来了,任凭陛下发落!”
皇帝看了眼鼻青脸肿、惨不忍睹的顾侯爷。
都揍成这样了,他也没地儿下手了哇。
皇帝轻咳一声摆摆手:“算了,这件事错不在顾侯爷,小丫头也是年轻不懂事,日后多加管教就是。”
有关顾瑾瑜被罚的缘由,官方给出的说辞依旧是摔坏玉玺,另外加了一条欺君之罪。
至于是风箱欺君还是糯米砂浆欺君,官方并未细细言明。
可越是这样才越是容易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今就算没有风箱的证据,民间也有了不少顾瑾瑜冒领风箱功劳的声音。
这次的事故严格说来主责不在顾瑾瑜,她虽是提供了改造的图纸,可用不用是工部的决定。
工部的督造司早发现了她的改造有问题,却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跳过了正常的试用程步骤,雇佣大量黑工非法开工。
可老侯爷不能为顾瑾瑜开脱,他表示,所有损失皆由定安侯府一力承担,另外,他请求皇帝废去顾瑾瑜的县主身份。
皇帝叹道:“唉,老侯爷这是何苦?朕已经废去了她的郡主位份,县主之位就留着吧。”
“请陛下收回成命!”老侯爷坚持。
皇帝一副既然这么坚持那我也不好不给面子的样子,下旨把顾瑾瑜的县主身份收回了。
顾瑾瑜终于走出了刑部,然而她高兴不起来。
半个多月前,她还是高高在上的从二品郡主,如今什么都没了。
平地摔跤不疼,高处跌下来才疼。
顾瑾瑜回了侯府,她先回院子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换了干净衣裳,整理好仪容,方去花厅拜见了顾侯爷。
她委屈哽咽,眼眶微红:“祖父,瑾瑜知道错了,瑾瑜愿意去祠堂罚跪。”
“不必了。”老侯爷说。
顾瑾瑜心头一喜,祖父不舍得她罚跪,祖父还是疼她的!
下一秒,她就听得老侯爷冷冰冰地说道:“你不是顾家人,没资格跪拜顾家的列祖列宗。还有,以后不要叫我祖父。”
顾瑾瑜直接僵在了原地。
老侯爷从来都是个严厉而又暴力的家主,他揍起儿孙来毫不手软,除了顾琰与顾瑾瑜。
顾瑾瑜一直认为那是祖父格外疼爱他们,可眼下,她莫名觉得,祖父可能根本是不在意他们姐弟。
顾瑾瑜错了。
老侯爷不是不在意他们姐弟,是单纯不在意她。
老侯爷是疼顾琰的,不然也不会给了顾琰两个暗卫,明明连顾承风与顾承林都没有。
老侯爷是典型的重男轻女,亲孙女他都不疼,不是亲生的那就更不疼了。
料理完府上的事,老侯爷再次入了宫。
老侯爷回京的消息很快席卷了京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战将回来了,只不过回了又如何呢?他的兵权早就交出去了,顾家军也收编到别人的麾下了。
顾娇向来两耳不闻窗外事,她不知老侯爷回来了,她正在清点厂房那边送来的金疮药。
这是给军营定制的第二批金疮药。
她随即抽查了几瓶,质量完全没问题。
“我今天没什么事,我去送吧。”顺便她也给薛凝香的小叔子周二壮送点东西。
因为送药材的缘故,顾娇得以进了军营。
将士们刚习完武,正坐在空地上歇息,空气里充斥着汗水与兵器的味道。
是她前世熟悉的味道。
顾娇没多看,乘坐马车来到了医官们的营帐。
接待她的是一位姓卢的医官。
顾长卿早几天便打过招呼了,卢医官待顾娇十分客气,但却也紧张又谨慎地说道:“一会儿别乱跑,等我验完药就直接离开。”
今早他们接到了消息,军营有大人物要来。
大人物身份太高,乃至于半年都没出现过的宣平侯也被叫来了军营。
宣平侯有起床气,在马车上坐了一路还没消气,他拒绝下车:“姓染的我看你是不想干了。”
染将军站在马车旁,拱手,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笑道:“侯爷可错怪下官了,下官哪儿敢惊扰侯爷美梦?这不是”
他说着,四下看了看,上前一步,凑近车窗小声道:“宫里要来人了,大将军怕撑不住场面,便让下官无论如何也得将侯爷请过来。这里头啊一半的顾家军,一般人镇不住,还真得侯爷您出面!”
宣平侯淡道:“本侯出面干什么?”
染将军讪讪地打了帘子:“侯爷先下车,车里闷得很,下官为您准备了好酒好菜,一会儿便给您呈上来。”
马车里确实够闷。
宣平侯冷着脸地下了马车。
染将军接着回话道:“也没多大事儿,大将军的意思是一会儿您带着将士们操练操练,最好排个兵啊布个阵啊什么的,越威风越好!我把人全都叫出来!”
“弄那么大阵仗干什么?陛下他又不懂。”宣平侯挽着袖口,漫不经心道,“瞎瘠薄搞搞得了。”
皇帝与老侯爷刚下马车就听到了这么大逆不道的一句。
老侯爷:“”
皇帝:“”
222 可怕实力(一更)
皇帝觉得如果他哪天短寿了,一定是被萧戟活活气死的。
后宫三千佳丽没掏空他的龙体,萧戟一句话就能扎穿他的龙心!
皇帝当即拉下脸来。
老侯爷的脸色也沉了沉。
这宣平侯不说话时是个谦谦君子,一开口简直是个流氓痞子!
宣平侯一转头,发现了皇帝一行人,他俊美的脸上没有半分被人抓包的慌乱与心虚,他转过身,拱手,从容优雅地行了一礼:“臣,见过陛下。”
讲真,臣都没他行礼行得优雅好看。
皇帝心里翻江倒海,最美的妃嫔都没让他的心情如此跌宕过。
染将军听到那声陛下时便吓得六神无主了,他慌忙转过身来,深深地福下身去。
皇帝身边站着老侯爷,不过老侯爷戴了面具,因此染将军并未认出他来。
染将军的心里也在翻江倒海,这么刺激的吗?方才的对话有没有被陛下听去啊?陛下会不会一怒之下砍了他和宣平侯的脑袋啊?
不对,话都是宣平侯说的。
自己是被连累的。
染将军要哭了
宣平侯从容淡定地说道:“陛下来的真巧,臣正要练兵,陛下可要观摩一二?”
皇帝的眼神凉飕飕:“呵,朕又不懂。”
宣平侯淡然一笑:“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嘛。”
皇帝:“”
迟早被这家伙气死!
皇帝与宣平侯说起来是有姻亲关系的,他娶了宣平侯的妹妹,宣平侯又娶了他妹妹。
皇帝也时常会想,怎么就和这家伙互相做了小舅子呢?
他今日与老侯爷来原本也是要看练兵的,他带着老侯爷往眺望台走去。
当戴着面具的老侯爷与宣平侯擦肩而过时,宣平侯唇角一勾:“老猴儿。”
老侯爷虎躯一震:“!!”
妈的,想打死他!
老侯爷气得在心里爆了粗口,面具都差点歪掉了。
君臣二人上了眺望台,军营所有将士被叫到了操场上。
京城一共有大大小小八个军营,原先的顾家军被分配了不同的军营中,其中以虎山大营的顾家军最多。
虎山大营是骠骑大将军的地盘,骠骑大将军早年与老侯爷不大对付,顾家军落在他的手里,其后果可想而知。
这些年顾家军没少被他磋磨,大家都咬牙没闹事,主要是老侯爷当初的一席话:“你们是顾家军,但你们效忠的不是我,不是任何一个将领,是昭国的陛下,你们守卫着全昭国的百姓,其中也有你们的家人和我的家人。”
是啊,他们守卫的也有自己的家人和老侯爷的家人啊。
顾长卿进入虎山大营后,顾家军更隐忍了,不管骠骑大将军如何故意针对他们,他们都不会做逃兵。
他们默默地守护着顾长卿,期待着有一天他能像老侯爷那样将所有的顾家军集结在一起,再一次上阵杀敌!
只是顾长卿在军营的日子也不算舒坦。
他受伤是最多的,要说没被针对不可能。
今天为何会请宣平侯过来,不就是骠骑大将军担心自己一出现,顾家军们满身戾气会闹得场面太难看嘛?
包括顾家军在内的所有将士列队完毕,整齐划一。
宣平侯翻身上马,开始今日的点兵。
他穿上盔甲、戴上头盔的一瞬,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变得强大,张扬、霸气、嚣张!
没人再去注意头盔下那张俊美的神颜,全被他眸子里的杀气所震慑,金戈铁马,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这是天生为战场而生的男人,九死九生,打过胜仗,也吃过败仗,输得起,赢得了,从不退缩!
皇帝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都去打仗:唉,算了,不罚他了。
老侯爷看着自己一手带起来的顾家军,神色复杂。
皇帝强行收回被宣平侯吸引走的注意力,转头问老侯爷道:“老侯爷可后悔朕把他们都交到骠骑大将军的手里?”
倒不是说顾家军在别的军营就顺风顺水,毫不受人排斥,只是在骠骑大将军的麾下最为严重,连顾长卿都不知吃了多少闷亏与苦头。
老侯爷叹息道:“他们是昭国的儿郎,他们今日所受的苦都是为了陛下的大业,臣无悔,他们也无悔。”
只有分到最不对付的骠骑大将军麾下,才能显出皇帝是有意刁难老侯爷,老侯爷才有足够的理由对陛下寒心。
他与陛下决裂了,才没人怀疑他是暗中继续为陛下效力去了。
皇帝也叹了口气:“那朕寻个机会把长卿调到御前,朕听闻他年前训练时不慎受了伤,这种情况并不少。”
哪怕明白顾长卿不会向顾侯爷诉苦告状,皇帝也没刻意粉饰太平。
老侯爷的眸子里掠过一丝复杂:“战场远比军营残酷,他若是连这点挫折都承受不住,将来又如何带兵打仗?陛下与臣皆心知肚明,战事是一定会起的。”
是啊,终有一战,那天迟早会到来。
如今每多一分磨炼,在战场上便多一分保命的可能。
骠骑大将军再针对顾长卿,也不会真明目张胆要了他的命,敌人才是真真正正的不会手下留情。
至此,皇帝不好再说什么。
练兵结束了,皇帝与老侯爷走下眺望台。
想到什么,皇帝对老侯爷道:“对了,有件事忘了恭喜老侯爷,长卿闯到第十三关了。”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可老侯爷一下子听懂了。
那是他早年在后山岩洞里设下的十八罗汉阵,共有十八关,一关比一关凶险艰难。
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是顾长卿,他上个月闯到了第十三关。
骠骑大将军的侄儿紧随其后,闯到了十二关,听说他最近练功练得不错,打算也去闯第十三关了。
“里头略做了改动,增了些难度,老侯爷可要去瞧瞧?”皇帝道。
老侯爷拱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