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首辅娇娘 >

第62部分

首辅娇娘-第62部分

小说: 首辅娇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的小伙子满脑子都飘着一句话:黎院长和我说话了!黎院长和我说话了!

    “拜托小兄弟了。”黎院长温和地说。

    年轻小伙子郑重应下,一溜烟儿地朝县衙奔了过去。

    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书生与同伴见状不妙,拔腿就跑。

    黎院长不疾不徐地说道:“劳烦两位壮士拦住他们。”

    他的话没有半分命令的语气,但就是令人莫名需要信服。

    两个看热闹的壮汉一把将二人擒住了。

    “我、我的银子”薛凝香哭。

    黎院长略一颔首,走上前,在二人身上搜出了薛凝香的银子。

    看到失而复得的银子,薛凝香又哭又激动,结果打起了嗝:“多嗝!多谢嗝!”

    “爹!”狗娃看见了黎院长。

    薛凝香惊得嗝都不打了。

    这娃,又乱认爹!

    黎院长是成熟又阅历的男人,当然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动怒,他问过书院有惊艳的夫子了,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逮女人就喊娘、逮男人就喊爹,不算什么稀罕事。

    “爹。”狗娃要他抱。

    薛凝香尴尬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你受伤了。”黎院长看见了她手腕上寸长的口子,正哗啦啦地流着血。

    方才只顾着要回银子,没注意到自己的手腕在对方的佩饰上划伤了。

    黎院长客气地说道:“孩子给我吧,医馆就在附近,我带你去包扎一下。”

    薛凝香慌忙用袖子遮住手腕:“不、不用了,一点小伤不碍事。”

    黎院长正色道:“还是要看的,天气热了,容易感染。”

    薛凝香想了想:“我自己去。”

    “我刚好也要去医馆,顺路而已。”黎院长说着,把不停冲他伸手的狗娃抱了过来。

    狗娃有了爹,立马不要娘了,肉呼呼的小手圈住黎院长的脖子,埋头在他怀里撒娇。

    薛凝香臊得不行。

    二人一前一后去了医馆。

    黎院长是送家中的老母亲来医馆的,原因是小厮在打扫院子时,发现老母亲吃桑葚吃到一半,突然歪在藤椅上晕过去了。

    黎老夫人年纪大了,出现这种情况十分危险,黎院长等不及将大夫请到家中,直接把人送了过来。

    结果大夫看过之后说:“没事,老夫人只是睡着了。”

    黎院长当场:“”

    他担心黎老夫人醒了会肚子饿,于是赶紧去附近的点心铺子买了点老人家爱吃的桂花糕。

    进医馆后,黎院长找了个大夫给薛凝香看伤,狗娃被薛凝香摁在了椅子上。

    黎院长给狗娃拿了一块桂花糕。

    狗娃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他吃着吃着,一抬头,发现爹没了。

    他从椅子上爬下来,跐溜跐溜地去找爹,结果就跟着进了一间厢房。

    黎老夫人幽幽转醒,她一睁开便看见一个小豆丁。

    小豆丁胖乎乎的,圆润又可爱。

    黎老夫人冲小豆丁招手。

    狗娃胆子小,吓得连连后退,恰巧此时黎院长从碧纱橱后走出来,小狗娃跐溜滚过去抱住他大腿:“爹爹”

    爹?

    黎老夫人看看儿子,又看看小豆丁,混浊的老眼唰的亮了。

    菩萨显灵啦!

    她有小孙孙啦!

    因为顾娇迟迟不肯回府,导致顾侯爷与顾瑾瑜回京的事也耽搁了下来。

    原本顾侯爷计划的是最晚六月底便带姚氏与龙凤胎一同回京,然而眼下姚氏与顾琰都为了顾娇留在这边,这令顾侯爷十分苦恼。

    更苦恼的是顾瑾瑜。

    淑妃承诺过会为她大办及笄礼,并在及笄大典上册封她为县主。

    县主可是一项不可多得的殊荣,只要当上了县主,日后就算自己不是顾家亲生骨肉的事情传出去,也不会太掉身价。

    但倘若她回都回不去,又谈什么及笄大礼?

    顾瑾瑜着急上火,嘴上都起了一个燎泡。

    顾侯爷来探望她,看到她上火上成这样,不免大为心疼:“你们怎么伺候小姐的?天气这么热,不知道少做些辛辣的菜式吗?”

    小丫鬟道:“冤枉啊侯爷,小姐最近的饮食很清淡,小姐是心思郁结才上了火。”

    顾瑾瑜叹道:“你们几个别乱说话,都退下吧。”

    “是。”

    丫鬟们退下了。

    顾瑾瑜对顾侯爷道:“爹爹,女儿真的没事。”

    顾侯爷皱眉道:“胡说,你就是有心事,你最近都不笑了。”

    顾瑾瑜垂下眸子:“女儿只是思念祖母,祖母年纪大了,年前又摔了一跤,虽是痊愈了,可身子骨到底不必从前。女儿不知还能在祖母跟前尽多少孝。”

    这话说到了顾侯爷的心坎儿上,顾侯爷平日里就是个孝顺的,又何况老夫人这辈子只剩了他与淑妃两个孩子。

    淑妃入了宫,老夫人一年都难得见她一次,自己这个儿子还不能在跟前侍奉母亲,想想都是不孝。

    顾侯爷蹙了蹙眉,决定再去给姚氏上点眼药。

    哪知姚氏心如磐石:“我不回去,琰儿也不会回去。”

    顾侯爷啧了一声:“娘多少年没见过琰儿了?”

    姚氏道:“左不过她也不待见琰儿。”

    顾侯爷反驳道:“娘几时不待见琰儿了?琰儿是她亲孙子,她疼他还来不及。”

    只是不如疼前面三个宝贝孙子而已。

    前任侯夫人与老夫人同宗同族,按辈分得唤老夫人一声姑母,两家联姻算是亲上加亲,她的孩子老夫人自然偏疼几分。

    再加上三个儿子早早地没了娘,老夫人心疼都来不及。

    其三就是老夫人瞧不上姚氏的出身,姚氏生下有病的顾琰,老夫人都觉着是姚氏自己身体有毛病,连累了顾家的子孙。

    老夫人起先待顾瑾瑜也不冷不热,不过顾瑾瑜实在太出色了,很给侯府长脸,淑妃也器重她,老夫人才渐渐对顾瑾瑜改观了。

    顾侯爷那几句辩驳没多少底气,他清了清嗓子,道:“但是瑾瑜要及笄了,她办及笄礼的时候母亲不在身边怎么行?”

    姚氏道:“那在山庄办也一样。”

    顾侯爷道:“我不能一直待在山庄啊,娘在,爹也得在啊。”

    姚氏想了想:“要不你先回京城,等及笄那日再过来?”

    顾侯爷:“”

    想把老婆孩子拐回京城咋就这么难呢?

    顾侯爷十八般武艺用上,姚氏就是不松口。

    顾侯爷:“你到底怎么才肯回京城?”

    姚氏认真道:“娇娇回,我就回。”

    顾侯爷:那丫头怎么可能会回啊!

    顾瑾瑜过来给姚氏送参汤,不经意地在门外听见了二人的谈话。

    小丫鬟也在。

    小丫鬟贴身伺候顾瑾瑜,已知晓她与顾娇的身世了。

    小丫鬟为自家主子抱不平道:“为什么大小姐回京城,夫人才回京城?难道二小姐不是夫人的孩子吗?这些年在夫人跟前尽孝的可是二小姐,夫人太偏心了!”

    顾瑾瑜端着托盘里的参汤,没有说话。

    小丫鬟委屈道:“大热天的,二小姐还亲自去厨房给夫人熬参汤,手都烫伤了,那位大小姐做了什么?一来就害得夫人如此偏心”

    “别说了,她是我姐姐,她吃了很多苦,娘疼她也是应该的。”顾瑾瑜说罢,神色暗淡地离开了。

    一连几日,府上都没人再替回京的事,山庄似乎恢复了平静而祥和的日子。

    一直到月底一对车马莅临山庄,才打破了山庄多日的宁静。

    顾侯爷穿上官服,整理好仪容,亲自到山庄的大门口恭迎对方的到来。

    数十名护卫一字排开,为首的一辆四匹马所拉的马车上缓缓走下来一名身着白衣的少年。

    少年白衣如雪,清贵卓绝。

    顾侯爷啪的甩了下官服的宽袖,上前一步,拱手作揖:“臣,拜见安郡王!”

    被唤作安郡王的少年微微抬了抬手,清冷而不失客气地说:“定安侯不必多礼,我与家妹游历四方,此番是赶回京城乡试的。路过此处,突然上门叨扰,还望定安侯勿怪。”

    顾侯爷笑道:“安郡王言重了,安郡王与令妹能莅临寒舍是臣的荣幸!天热,安郡王与庄小姐不如移步山庄,屋内说话。”

    安郡王颔首,微微扭头,对身后的马车道:“还不快下车?”

    车帘被掀开,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伸出脑袋来,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两圈,似是有些好奇,随后才在下人的搀扶下蹦了下来。

    她来到安郡王身边:“哥哥!这就是那个有温泉的山庄吗?”

    “见过定安侯。”安郡王对妹妹说。

    小姑娘撇撇嘴儿,摆好姿势冲顾侯爷行了一礼。

    顾侯爷的爵位在安郡王之下,小姑娘虽是他妹妹,却无品阶在身,按规矩的确该向顾侯爷行礼。

    只不过,撇开礼数不谈,小姑娘身份实在贵重,虽碍于哥哥威严行了礼,态度却不见多少恭敬。

    顾侯爷笑笑,当作没看见似的,和颜悦色地将兄妹二人领进山庄了。

    山庄内,姚氏与顾瑾瑜也得了消息,她们是女眷,不便外出相迎,于是在听涛阁的花厅恭候安郡王大驾。

    姚氏离京多年,对京中局势漠不关心,并未听过这位安郡王,顾瑾瑜耐心与她讲述这位安郡王的传奇人生。

    “他是庄太傅的嫡孙,今年只有十八岁。”

    “十八就封了王吗?”姚氏挺诧异,就算皇子亲王也少有这么早册封的。

    顾瑾瑜摇摇头:“他可不是十八才册封郡王的呢,他八岁就册封了。”

    不过,这个册封并不是他的幸运,相反,是他的不幸。

    十年前,昭国与陈国大战,昭国输了,陈国提出要以昭国太子为质,皇帝舍不得儿子,朝臣也悉数反对。这时,庄太傅挺身而出,愿让自己最优秀的一位嫡孙替太子去陈国做质子。

    若是旁的大臣儿孙,陈国大抵不会同意,可庄家是太后母族,庄太傅是太后兄长,他的嫡孙就是庄太后的侄孙。

    谁都知道庄太后垂帘听政多年,权倾朝野,比皇帝的实权都高,以她的侄孙为质,确实不比太子逊色多少。

    皇帝于是册封了庄太傅的嫡孙为安郡王,以王爷的身份入陈国为质。

    一直到三年多前,两国再度交战,这一次陈国输了,安郡王才总算回了昭国。

    京城流传着不少安郡王的事迹,顾瑾瑜都是听说,亲眼见过本人。

    她内心好奇,面上却恭谨有礼,不见半分逾越。

    待到顾侯爷一行人终于到了花厅,姚氏才与顾瑾瑜向安郡王行了礼。

    姚氏自始至终低垂着眉眼,顾瑾瑜到底年纪轻,面上规矩做得再好,也架不住好奇瞟了对方一眼。

    随后她就怔住了。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清隽风华的男子?

    清贵不骄,雅人深致,举手投足皆贵气,还隐有一丝出尘脱俗的仙气。

    “这是内人姚氏,这是小女。”顾侯爷介绍。

    安郡王微微颔首:“顾夫人,顾小姐。”

    庄小姐走上前来:“你就是顾瑾瑜?我知道你!”

    顾瑾瑜微微一愣。

    姚氏与顾侯爷也错愕地看向了庄小姐。

    庄小姐挑眉道:“我四叔夸赞过你的字,说与我同岁的人中,你的字写得最好!”

    庄小姐的四叔,正是平城府的刺史大人庄羡之。

    庄小姐冷冷一笑:“呵,拿笔来!我要和你比一比!”

 111 碾压(一更)

    这就很尴尬了,顾瑾瑜的字在京城是出了名的优秀,这位庄小姐虽是庄刺史的侄女儿,可对上顾瑾瑜只怕是要输得很惨。

    庄小姐看上去不是个度量大的,真输惨了,指不定如何刁难顾瑾瑜。

    顾侯爷求助的眼神望向安郡王,希望他能阻止妹妹一二,哪知安郡王压根儿没有开口的意思。

    顾侯爷暗暗捏了把冷汗,不动声色地冲顾瑾瑜使了个眼色,希望顾瑾瑜能故意输给庄小姐。

    姚氏看见顾瑾瑜被庄小姐刁难,莫名想到了顾娇,顾瑾瑜还是在侯府长大的千金,就这样都能遇上刁难。自乡野长大的顾娇若是回了京城,这种境遇难道会少?

    一行人进了花厅。

    下人拿了笔墨纸砚过来。

    “庄小姐想怎么比?”顾瑾瑜不卑不亢地问。

    庄小姐挑眉道:“二人各写一首诗,由我哥与顾侯爷做裁判,看谁的字更好!”

    “一样的诗?”顾瑾瑜问。

    庄小姐哼了哼:“那是自然?否则怎么比出好赖?”

    这就是外行说的话了,顾瑾瑜看破不说破:“请庄小姐赐诗。”

    庄梦云想了想,素手一挥,写了一首安郡王作的诗。

    这是安郡王到陈国第二年所作的诗,那年他还不满十岁,就已写下一首满纸乡愁的七言绝句。

    他的才情震惊陈国。

    陈国君主怜惜他的才华,才没在陈国败北后杀掉质子泄愤。

    顾瑾瑜看了个开头便知道是哪首诗了,这首诗在昭国的流传度很广,她一边钦佩安郡王的才华,一边行云流水地写完了全部诗句,竟是比庄小姐还快几笔。

    二人放下毛笔后,两旁的下人将二人的作品拿去给安郡王与顾侯爷评判。

    顾侯爷本打算不论怎样一口咬定庄小姐更厉害就是了,可他看了二人的字迹后简直连睁眼说瞎话的勇气都没了。

    这、这真是人写的字吗?

    庄小姐好歹是庄太傅的嫡亲孙女,叔叔又是学大师庄刺史,可以说庄家满门书香,没一个孬的,怎么到了庄小姐这儿就拐了个大弯儿?

    顾侯爷冷汗都冒出来了。

    女儿啊女儿,爹不是让你让着庄小姐吗?

    算了,字差成这样,也没法儿让。

    庄小姐拍了拍手,趾高气扬地问道:“如何?到底谁赢了?”

    安郡王笑容很淡:“这还用说?自然是你赢了。”

    顾侯爷一怔。

    睁眼说瞎话的道行这么高的?

    顾瑾瑜也很惊诧。

    安郡王原来也是那种委屈事实之人吗?

    庄小姐得意一笑,正要开口奚落顾瑾瑜两句,就听得安郡王再次开口:“论上赶着丢人现眼,谁又比得过你?”

    庄小姐一懵。

    顾侯爷与顾瑾瑜也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