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校都穿越了-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教显然是枯燥的,不如直接以练带教。
于是彭朗直接道:“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七点到这里集合。”
这已经是体恤他们了,瞧着就弱不禁风,总不好一开始就逼得太紧。
但这时候有人举手:“仙人……教官,七点是什么意思?”
彭朗意识到,他们习惯的是时辰,而这个是彭教官的知识盲区。
好在旁边有个女国防生张苗苗适时开口:“辰时。”
众人立刻发出了轻微的吸气声,原因无它,实在是他们最近都是睡前喝一口,醒了喝一口,睡眠质量大大提高,起的自然也晚。
于是就有人问:“是否可以延后一些?”
彭朗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管沉声道:“来了之后,我会给你们安排跑圈,做操,或者是请医学院那边给你们教五禽戏太极拳之类的,反正都活动起来,谁要是不来就站军姿……”
还没说完,张苗苗就低声提醒:“昆景明说起过,这些人不是一般新生,身体素质差,站军姿恐怕扛不住。”
彭朗眉头微皱:“难道要我放水?”
张苗苗面不改色:“你知道原住民号称什么吗?行走的积分发射器,对文学院是,对咱们也是。”
彭朗:……好的,你说服我了。
而张苗苗已经看向了齐国众人,提高声音道:“如果不来的,当天停课,并且取消接下去一个月的上刊资格!”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他们目前最大的奋斗目标就是去校刊上露脸,在仙境留名,这样等未来回了齐国,自己必然能光耀门楣,没准儿以后还能青史留名。
可不能取消!
于是,刚刚还都一脸纠结的人迅速达成了一致。
不就是跑跑跳跳?没问题!他们可以!
而对于众人的配合,彭朗也很满意。
于是接下去的日子里,这些年轻人就走上了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并且总会留下美好回忆的一个环节――
军训。
当然,强度是减弱了一些的,毕竟只是帮着这些年轻人戒酒,帮他们积极向上,而不是真的要把他们培养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饶是如此,却依然令他们苦不堪言。
哪怕是一般人家出来的读书人,那都是什么都不让做的,更何况是贵族人户家的郎君,那更是娇养起来,多走几步路都能喘大气,根本跑不动。
可是不得不说他们对于校刊的渴望是刻在了骨子里,融在了血液中。
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为了鼓励他们,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加勤于锻炼,好让自己涨积分,于是彭朗找系统兑换了运动鞋给他们。
众人皆赞,有了仙履,不仅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就连跑起来都有劲儿了!
但这些事情公子筠其实并不太清楚。
因为他和齐国学子们并不在一处学习,公子筠也不想考功名,甚至因为有几个虎视眈眈的哥哥,他甚至没想过要出名,所以与这些人基本上没有太多交流。
而文学院给他们上课的内容,之前公子筠已经学过不少,便没有旁听。
特别是昆景明一直同他说,学子们热爱学业,一切如常,公子筠也就没再多管。
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看剧上。
因着戏剧社排练了个话剧,用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本子。
对熟悉这个故事的琅云人来说,看一遍就心满意足。
可对从来没看过话剧也没听说过梁祝的傅筠来说,杀伤力满分,甚至到后面把他的眼泪都勾了出来。
于是公子筠沉迷于梁祝无法自拔,为了两个人的曲折经历扼腕叹息,而且越嗑越上头。
只觉得每天都是为了美好爱情流泪的一天!
不仅如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化蝶赋》,来纪念这两位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等写完这篇赋之后,他才想起来,自己有好些天没有瞧见同胞们了。
于是,傅筠在把《化蝶赋》投稿给校刊之后,就去文学院找他们。
结果没找到。
这让公子筠有些惊讶:“他们去哪儿了?”
昆景明也不隐瞒,直接带着他去了操场。
然后傅筠就看到了令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依然是那些人,依然是贵族装扮,但是看上去和之前截然不同。
再也不是走几步就晃悠的纤细模样,此刻的他们动作利落,正在跟着人学习五禽戏,公子筠并不识得,只觉得动作玄妙,有隐隐的让他想起某些动物。
结果还没看明白,就瞧见了站在最前面的竟是裴季尚!
全然没有了之前簪花拿扇的模样,也不病弱了,反倒是脸颊红润,很是康健。
他的表情十分认真,连呼吸都极有章程。
此刻这人的穿着似然和之前并无不同,可是那双鞋……怎么瞧着像是仙人穿的鞋子?
而等裴季尚瞧见了傅筠,他便和一旁的教官打了声招呼,然后就快步朝着傅筠走来。
他出身世家大族,平常也常见到皇亲国戚,加上性子直率,这会儿也就没有什么畏惧,行了一礼后就好奇问道:“公子也是来和我们一起锻炼身体的吗?”
傅筠有些愣神,显然没有适应对方的转变:“……你说什么?”
裴季尚笑着道:“之前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的,可是这些日子坚持下来后,便觉得身轻如燕,舒坦得很,头脑也清醒很多。”
这话他说的真心实意。
彭朗他们给这些齐国学子找来的都是于身体有益的方法,平常也鼓励他们吃好喝好,加上众人年纪也不大,很快就适应了。
好的身体显然有助于学习效率提高,小病小灾也少了。
往年一到换季就要卧病在床喝药汤子的裴季尚,这次竟是连个喷嚏都没打过。
这让裴四郎君越发相信仙人法术精妙绝伦。
而就在这时,后面的动静听了听。
他回头看了看:“马上就要打太极拳了,今天轮到我领操,公子我先去了。”
还没搞清楚情况的傅筠下意识点头。
随后,裴四郎就重新回到了队伍最前面,深吸一口气,缓缓拉开了架势。
只留下公子筠目瞪口呆。
这才多长时间啊,裴四郎怎么就开始要给我表演拳法了?
说好的簪花佩扇呢?说好的弱不禁风呢?
你是谁?
快把我的大齐第一美男子还回来!
第一百一十一章(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岳允离开的时候; 曹主簿也跟着同行。
其实从琅云的人决定要下山看看,到现在终于成行,中间是有约莫十天时间的。
在此期间; 琅云的师生做足了准备; 以确保这趟行程万无一失。
而曹主簿的病症早已经有所缓解,现在更是病痛全消; 但他一直没有出院,就是为了能跟着仙人一同离开。
当然,他并没有松懈对农桑之事的学习。
相比较于之前那种粗浅的通过视频教学; 这会儿的曹主簿显得更加积极; 同时也更加认真,还专门从谭御医那里借来了本简体繁体对照字典。
只不过曹主簿之前没有用过这种新奇的字典,于是他又找谭御医借来了一本由郎中们手写的“查字典八法”; 用来辅助学习。
虽然麻烦些,但这是他主动的想要和仙人学习,本质上是有求于人。
既如此; 那么无论是书本还是文字都要以仙人为准; 他们想要好好学; 就得拿出好好学的态度来,主动积极配合,去适应仙人的书籍; 仙人的文字,而不是让仙境来配合他们。
好在曹主簿学习能力极佳; 进展颇为迅速。
等下山的时候,曹主簿就和农学院的人同坐一架车; 借此机会将自己之前积攒的问题都拿出来学习探讨。
楚老师也没藏私,原本他就打算未来周国的耕种事宜要有曹主簿配合; 既如此,他能多知道些也更有利于未来开展工作。
于是楚老师指导得格外细心,曹主簿连连点头,恨不得把所有话都记录下来,回去仔细斟酌。
等又问完了一个问题后,曹主簿松了口气,放下毛笔,揉了揉有些僵硬的手腕,眼睛则是朝着车窗外看去。
因着曹主簿已经来过仙境两趟,记性又格外好,故而很快便发觉这里并不是回德昌郡的路。
他还生怕是自己认错,还凑到了窗边往外探头,很快就确定他们是走远了。
于是曹主簿不由得低声道:“岳小郎君不回家吗?”
楚老师听了这话,便笑着道:“之前我们和岳允商量过,现在还是要以农耕优先,虽然岳郡守盛情邀请,可是去郡内也就是吃吃饭聊聊天,一来一回反倒耽搁时候,倒不如直接去田地里看看,尽早把该做的事情做完,这样才能不耽误下次农时。”
还有半句话楚老师没说出来。
相比较于去围观古代郡守,显然大片农田更吸引他们。
这可是未来的试验田,以及大把大把的积分!
对于琅云来说,完成任务赚积分才是第一要务,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放一放。
既然周国人遇到了问题,那么就去解决问题,越快越好。
再说了,郡守府有什么好吃的吗?
按着到琅云求学的周国人描述,如今的烹饪手段除了煮就是烤,倒不如请林萌同学炒点兔子肉来吃吃呢。
但是对于曹主簿来说,便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直接端正了姿势,手背交叠抵在额头,行了个极其郑重的礼节:“在下替德昌郡百姓,谢过仙人恩德。”
楚老师伸手扶了他一把,而后道:“以后说话便好,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曹主簿在琅云的这段时间也看出来,仙人们其实都不太喜欢叩拜之礼,故而也没有抗拒,只管重新坐好,然后便问道:“只是不知现在要去什么地方?”
楚老师温声道:“要去之前种红薯的那个村子。”
曹主簿应了一声,只管捧着书坐到一旁,不再言语。
而此时,村子里的牛村正趁着午后阳光晴好,正拿着拐棍儿在村子里溜达,心情大好。
虽然总体来说,今年的收成少了许多,但是朝廷恩德,不再需要他们缴粮,加上又种出了亩产惊人仙薯,这都让牛村正格外欢喜。
既然能种出一次,那就能种出第二次!
算上仙薯,总产量已经高过邻村,这就能让牛村正走得昂首挺胸。
而等他行至村口那棵大榕树下时,却看到有人正在那里等候。
牛村正眯了眯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后才慢吞吞道:“这不是邻村的李村正吗,怎么这么有空到我们这儿来了?”说着,牛村正手搭凉棚,“莫不是日头太大,把你的眼晃了,这才迷路到我们这儿了吧?”
这话已经不是暗戳戳,而是明晃晃的阴阳怪气,每个字都写满了“气死你气死你”。
果然,李村正脸上的笑容有些维持不住了。
其实相比较于出身农户的牛村正,李村正无论是年龄还是学问都是高他一头的,穿着打扮也很不一样。
牛村正总是穿着短褐,半点没有一村之长的模样,若是不看腰间代表身份的牌子,只怕和路边老农也没什么不同。
李村正却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十分利索,总是穿着长衫,数九寒天也要在腰间别一把纸扇。
这俩人本就互相看不顺眼,两村人又临着,经常出现那种“我家的鸡到你家下蛋了”或者是“你浇的水淹了我家的地”之类的摩擦。
单独看都是零星小事,可是村子就这么大,每天面临的就是鸡毛蒜皮,小事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矛盾,故而两边一直不对付。
之前牛村正这边遭了灾,田里不长苗,没少遭到隔壁奚落,还被造谣说他们种的仙薯是杂草。
现在好了,仙薯种出来之后就再也不用遮遮掩掩,郡守府那边就先贴出了告示,让整个德昌郡都知道了仙薯之事。
牛村正自是扬眉吐气,对着李村正一点面子都没给。
其实按着牛村正的逻辑,没有一拐棍儿轮上去就已经是好脾气了,这姓李的就是嘴巴痒了欠收拾!
李村正和他拗了多年,也能猜到这人心中所想。
放在以前,留下一句“不可教也”然后甩袖离开便是,面子里子都全了。
可是现在他却像是脚底下生了根,无论如何都抬不起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牛村正见这人自己跟自己变脸玩儿,不由得后退半步,眉头紧皱:“瞧你这样子,莫不是生了什么急症?该治就去治,可莫要倒在我们村,我现在可见不得这个。”
李村正咬咬牙,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这才从嗓子里挤出声音:“我听闻你们这里长出了仙薯,还学到了种植仙薯的办法,我这次来就是想请你帮忙的。”
而后李村正就别开眼睛,心想着,让这老小子抓住机会,只怕要好一番奚落我。
没想到牛村正这会儿却是一句怪话都没说,只管道:“我问过从郡里来的曹主簿,他说你们村子里多是水田,与其指望仙薯,倒不如先种好现有的粮食。”
这本是句良言,可是李村正先入为主的觉得对方要坑自己,所以便理解成了牛村正藏私,不愿意教。
于是李村正换了个说法:“那可否让我看看仙薯?”
牛村正果断摇头:“不能,曹主簿说了,他回来之前,收上来的薯谁都不能动。”
李村正依然当他是故意拒绝,便走近了些,脸上也有了笑:“我说你啊,怎么,莫不是因为之前我们村里人的几句酸话就记恨了?”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给彼此一个台阶,互相大度一下就过去了。
可是牛村正直接把台阶给踹了,直接点头:“对啊,记恨着呢。”
李村正表情一僵:“你说咱们这村子临着,硬算起来,祖辈都是有联系的,既是乡里乡亲,就不要为了一时失言而耿耿于怀,咱们还是得顾全大局不是?”
结果这话把牛村正给逗笑了:“咋,你背后笑话我,还不许我记仇了?合着你说别人就是一时失言,别人说你就得顾全大局呗,你说你好好的人,脸皮咋比牛皮还厚。”
一句话,堵得李村正脸上又开始变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