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脑太监 >

第625部分

超脑太监-第625部分

小说: 超脑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传扩散的话,朝廷会觉得武林各宗是煽动百姓,扰乱民心。

    独孤漱溟神情凝重。

    李澄空道:“实在不行的话,让烛阴司来吧,武林高手修渠会更容易几分。”

    “老爷,他们不会答应的。”袁紫烟忙摇头。

    这些武林高手们自甚极高,怎么可能去做役夫做的事,让他们去杀人还好,让他们挖沟建渠,绝对是宁死不从。

    李澄空笑笑:“那就要看你这个司主的手段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老爷,拿什么赏?”袁紫烟道:“拿银子的话,他们一定不会答应的。”

    “那用什么赏?”

    “武功秘笈?”

    “那就用武功秘笈。”

    “老爷,哪里去弄这么多秘笈呀。”袁紫烟摇头苦笑:“根本不可能的事。”

    李澄空沉吟道:“我会创一门心法,用来炼体,增强力量与速度,这建渠便是修炼的方式,但凡完成任务的皆可得传。”

    “什么心法?”袁紫烟好奇道。

    “就叫灵渠诀吧。”李澄空笑道:“给我十日时间,便能创得出。”

    袁紫烟笑道:“老爷,他们未必会买帐,即使是老爷你亲自所创。”

    李澄空点点头。

    “那就找一批听话的。”李澄空道:“不过别说是我所创,只说是我奇遇所得。”

    人们往往更相信古人的智慧,不信今人,尤其是武功心法,稍有差错就是走火入魔甚至丢脸,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心法是不能信任的。

    “是。”袁紫烟点头。

    李澄空看向独孤漱溟:“夫人,地势险峻之处,让烛阴司的武林高手来,容易的地方让百姓来,如何?”

    他再次提笔,在十二张图上勾勾划划,标注出哪些百姓修哪些武林高手修。

    袁紫烟盯着这十二张地图瞧:“老爷,难不成你将整个大月的地形地势都收入脑子里?”

    “这有何难。”李澄空放下笔。

    独孤漱溟道:“我会想办法推行。”

    李澄空已经做到这般程度了,还推行不了的话,自己这个皇帝也太无能。

    李澄空笑道:“这确实得看夫人的手段了,还有紫烟你的手段。”

    “老爷放心,包在我身上。”袁紫烟拍拍高耸胸脯。

    独孤漱溟却仍一脸凝重。

    她却没有十足把握,确实需得好好想一想,怎么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阻力。

    朝廷修建工程往往会损失民心,就是因为官员会最大程度的压榨民夫,这是官员们上下克扣发财的好机会,他们绝不会放过。

    即使身为皇帝也无力阻止这一乱象,这个时候的官员,上下一体,默契十足,朝廷也捉不到把柄。

    总不能觉得他们贪污,觉得他们克扣,就直接捉了吧,总得有证据,可偏偏很难找到证据。

    随后的几天,独孤漱溟睡觉总睡不好,辗转反侧,脸色沉肃。

    早晨一家吃饭的时候,独孤弦很知趣,乖巧无比,不去粘着独孤漱溟。

    李澄空没有再多出主意。

    独孤漱溟身为一个皇帝是合格的,可以独自面对难题,自己只需在后面撑一把即可,不必多说。

    宋玉筝那边也得到他通知,准备修建水渠,不出所料的遇到极大阻力,朝臣们上下异口同声的反对。

    甚至此事扩散到民间,民间已经议论纷纷,觉得这位女皇帝好大喜功,实在不是明君。

    数百年都没修水渠,她这个皇帝一上位,就要修水渠,这是要干什么?

    说是大旱,可这么多年哪遇过什么大旱,只有涝灾,修水渠就是白费功夫,是为了留下一个印记吧?

    此事让宋玉筝几乎成了公敌,朝廷上下众口一辞的反对,已然推行不下去。

    她要硬来,以圣旨强令推行,可两个老臣以头撞金柱,便要以死相谏,顿时便僵持在那里。

    她真要下了圣旨,这两个老臣一定会在家里上吊,可她又坚信李澄空的判断,如果不修建水渠,必会受灾。

    最后她一狠心,直接将两老臣软禁,让他们与世隔绝,从而强硬下旨。

 第1247章 强硬(二更)

    这一来招致更强烈的反对。

    朝野上下,大云百姓皆怨声载道,对这位女皇帝越发的不满。

    虽然碍于官府的权威,百姓们只能在私低下报怨,酒楼里到处都是埋怨。

    宋玉筝独自坐在一家酒楼的三楼,脸色阴沉。

    三楼已经被清空,十几个大内侍卫们如临大敌,警惕异常,免得有人刺杀。

    虽然现在没有人刺杀宋玉筝,可现在朝臣与百姓们对她皆敌视非常,难免会有人做傻事。

    身为大内侍卫,绝不能大意,真有个好歹,他们万死莫赎。

    尽管百姓与朝臣们对宋玉筝诸多不满,恨不得她滚蛋,可大内侍卫们对她却绝对忠心耿耿。

    在他们看来,宋玉筝风姿绝世,勤政爱民,且宽和仁慈,在他们眼中是最好不过的皇帝,偏偏因为是女子而受不公对待。

    他们身为大内侍卫,无能为力,能做的只是好好护佑皇帝,不让人伤害到她。

    “皇上。”宋玉筝身前坐了一个老者,须眉皆白,抱抱拳:“不必听蠢民迂妇之言,不足采信。”

    “这是百姓的心声。”宋玉筝冷冷道:“徐老,朕这个皇帝做得太失败。”

    “皇上已经圣明无双。”徐嵘抚银髯叹息道:“可惜百姓听风便是雨,往往受士绅影响太大,没有自己的主见。”

    “呵呵……”宋玉筝发出一声冷笑:“徐老你就不必安慰朕了。”

    “人心皆是肉长的,皇上减免赋税,天下共知之,怎能没有感激?”徐嵘道。

    宋玉筝道:“哼哼,他们感激吗?”

    “臣觉得,还需得一段时日,他们觉得稳妥了,必会感激皇上。”徐嵘道。

    宋玉筝哼一声。

    徐嵘道:“皇上,凡事容缓不容急,还是等一等的好。”

    “不能等!”

    宋玉筝淡淡道。

    “可是……”徐嵘道:“太过操切的话,反而达不到目的,只会激怒天下百姓与群臣。”

    “徐老,你也跟他们是一伙的吧?”

    “皇上!”

    “你也觉得朕行事蛮横霸道,毫无理智可言?”

    “皇上圣明,天纵英才,老臣断无此想!”徐嵘忙摇头道:“只是……”

    “大旱便要来临,不建好水渠,到时候怎么办?”宋玉筝冷冷道:“难道让百姓吃土?”

    “皇上,历代以来……”

    “别跟我提历代!”宋玉筝哼道:“天下无奇不有,凡事总有第一次,从前没有大旱,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大旱。”

    “出现的可能太渺茫。”徐嵘叹道:“为了这么一点儿可能,就如此消耗民力,百官怎能不担心,百姓怎能没有怨言?”

    “说来说去,就是不相信朕的判断!”宋玉筝冷笑道。

    “……皇上虽英明,可毕竟钦天监也并没有如此判断。”徐嵘无奈道:“术业有专攻。”

    “所以徐老你也以为朕错了。”

    “人非圣贤……”

    “行了,不必再说!”宋玉筝恼怒的道:“说来说去都是让朕撤了圣旨!”

    “皇上圣明。”

    “朕绝不会答应!”宋玉筝缓缓道:“圣旨已下,但有抗旨不遵者,自有朝廷的律法,莫怪朕无情!”

    “唉——”徐嵘苦笑。

    皇上再英明,也是年轻气盛,想劝她收回圣旨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文武百官又对这道圣旨极为恼怒,对抗之念极坚,这么下去,恐怕要出大问题。

    宋玉筝道:“朕已经派御史台下去,看看哪个阳奉阴违,绝不放过!”

    “皇上,这消息到底如何而来?”徐嵘叹道。

    宋玉筝斜睨他一眼。

    徐嵘道:“老臣听闻,大月朝也开始兴役,发动民夫要开始建渠。”

    “嗯。”

    “我们大云与大月同时开始修渠,想必是与南王殿下有关系吧?”

    “不愧是徐老。”

    “陛下,南王殿下虽武功通神,可毕竟只是武者,并不是钦天监。”

    “所以说,你信不过李澄空的判断,而且也不让我相信李澄空的判断,是不是?”

    “……正是。”

    “可朕更相信他的判断。”

    “恕老臣无礼。”

    “说罢。”

    “这正是群臣们抗拒皇上之因。”徐嵘缓缓道:“就是觉得李澄空对我大月的影响太大,大云是我大云的大云,而不是李澄空的大云。”

    宋玉筝哼一声:“你以为他稀罕这大月?”

    “皇上,想想看吧,南王府小王爷如果成为大月的皇帝,那么,他会不会想着一统天下呢?”

    “不会。”

    “皇上,人心易变,如果有机会一统天下,哪一个能放弃?”

    “如果真如你所说,李澄空他为何不一统天下?”宋玉筝冷哼。

    “皇上,如今焉能说他没有一统天下?”徐嵘缓缓道:“烛阴司恐怕是一统武林了吧?”

    “徐老,你想得太多。”宋玉筝哼道。

    徐嵘道:“老臣不能不多想,实在不想我大云的安危与命运仅系于一人之念。”

    “如果我不做皇帝,皇兄或者太上皇来做,那大云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能对抗得了他?”宋玉筝没好气的道:“就你们百官个个聪明了得,太上皇糊涂不成?”

    徐嵘一滞。

    他们其实都知道太上皇为何把皇位让给皇上,归根到底就是李澄空。

    是怕李澄空动手吞掉大云,有宋玉筝做皇帝,李澄空下不去手,换了旁人就未必。

    这也是众臣们对宋玉筝反对的原因,骨子里瞧不起宋玉筝,觉得她就是推上来挡住李澄空的,应该乖乖做个傀儡,一切还应该由太上皇说的算。

    更何况她还是女人。

    可偏偏皇上继位之后,并不甘于做傀儡,反而抢过了皇权,把太上皇逼退宫内,并且隔绝宫内外。

    如此一来,群臣听不到太上皇的旨意,只能听皇上的,这让他们很不服。

    而且她脾气虽烈,行事却宽和,且按律法行事,没仗着皇权而横冲直撞不讲道理。

    这让他们更是底气十足,敢于抗争。

    “徐老,你跟他们说,朕虽然宽和,但对于抗旨之人绝不会手软!”宋玉筝一脸不耐烦,冷冷道:“朕的耐心是有限的!”

    “皇上三思。”

    “朕已经五思六思了!”宋玉筝哼道:“不能因为你们而让百姓饿肚子,此事就这么定了,没有再议的余地!”

    “……是。”徐嵘见她如此,缓缓点头:“老臣会安抚群臣。”

    宋玉筝点点头:“让他们清醒清醒,别把朕的容忍与仁慈当成软弱,修渠之事不容有异议,不容推诿脱延,否则,见一个罚一个,不想做朝廷的官那就让出位置,下面有的是人等着!”

 第1248章 刺杀(一更)

    “是。”徐嵘叹口气道:“老臣会让他们老实一些的。”

    他看宋玉筝美丽的黛眉之间笼罩了一层淡淡煞气,心中一凛,知道不妙。

    这一次皇上是来真的。

    不会再像从前一般步步退让,容忍众臣的胡闹,再有不长眼的就得倒霉。

    龙有逆鳞,看来李澄空便是皇上的逆鳞,李澄空发话,皇上是笃信无疑,众臣及自己说什么也没有。

    说来说去还是她更相信李澄空。

    他心中暗自叹息。

    这大云是皇上的大云还是李澄空的大云?

    李澄空一句话,整个大云都要动起来,包括大月,甚至大永那边也有动静。

    看来李澄空虽没做皇帝,却无异于做了西阳岛的皇帝,一声令下,大云大月大永莫能不从。

    宋玉筝哼道:“徐老,我知道你所想,觉得我偏信李澄空,是被情所迷。”

    徐嵘忙摇头道:“老臣不敢!”

    “哼,你是不敢,而不是不想。”宋玉筝冷笑道:“我真要为情所迷,也不会坐上这个位子,受这个罪!”

    徐嵘露出笑容。

    皇上坐上皇位之后确实是受罪,没什么享受,反而处处受气处处忍耐。

    这份忍耐绝不是年轻人能够具备的,皇上实是圣明之主,换了别人,早就发作,大开杀戒了。

    宋玉筝摇摇头叹道:“你有如此想法,是因为不知他的厉害。”

    徐嵘道:“皇上,如果我们大云有违的话,李澄空会如何?”

    “他?修建水渠又不是他命令的。”宋玉筝摇头:“他只是提了一句,今天会有大旱,没说别的。”

    “老臣想知道,南王殿下怎知今年会有大旱,他又不是钦天监。”

    “他的修为足够,感天应地,更胜钦天监一筹。”

    “原来如此……”徐嵘缓缓点头。

    他是知道李澄空修为高绝的,隐隐有天元海第一高手之称,无人能及。

    “他修为之高不是你们能想象的,所以他既说有大旱,那必有大旱,因为你们的傲慢而耽搁修建水渠,到时候大云百姓无粮食无吃,怎么办?”宋玉筝哼一声道:“修了水渠,如果没有大旱,也比大旱至却无水渠来得好吧?”

    “……皇上英明。”徐嵘缓缓点头。

    修建水渠耗费巨大,但现在天下太平,因为李澄空而消弥了战争,便不必担忧无力支撑军队。

    不过大云受灾多是受涝灾,所以民间及朝廷百官对修水渠如此抵触。

    如果李澄空判断失误,那大云损失就太大了,真要将这巨大风险系于一人之身?

    现在看来,皇上是铁了心,坚信李澄空判断,朝廷百官与百姓却不信皇上。

    那只有自己与另三个一品大臣出面安抚,压下众人的异议,推行皇上的圣旨。

    ——

    李澄空坐在南王府别字,听着袁紫烟的禀报,把玩着一枚玉佩:“玉筝还是极有魄力的。”

    如果自己判断错误,恐怕玉筝也无脸再呆坐皇位。

    “民间反对声不绝。”袁紫烟轻轻摇头:“觉得荒谬之极,大云几乎没经历过大旱,不过消息没泄露出去,他们不知道是因为老爷的话。”

    “要是知道了,一定会骂玉筝色迷心窍,不配为君。”

    “……差不多吧,”袁紫烟道:“宋姑娘还是有些手段的,大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