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这个年代-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归是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
能帮一把是一把。
可他还是错了。
如果一切成真的话,他闺女的一条小命谁会在意?他不知其中出了什么岔子,好在他的小平安还真平安。
祠堂内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学习红本书上的知识。人的资质各有不同,总有人的记性有好坏只差。
与之前的识字班要求拿到初等扫盲证书不同,队里不是非要求所有社员必须整本书都会背诵。
因而也因地处偏僻感悟不深,气氛倒是不显庄严。大致上能背出些道道的老少爷们会趁出来抽口烟的功夫唠嗑几句。
这会儿关有寿过来时,还没进祠堂内,离门口不远的树下就有小年轻们围着抽他们稀罕不已的香烟。
你一口我一口的。
这也就是在马六屯。
换个地方,一旦有人抓辫子又是一桩事。
“……哎,我说你们差不多了。我就剩半包烟,能不能好歹给我留一支?”
“哈哈哈……我还以为你说好歹给多留半支。”
“你小子死定了,屁大孩子抽皮的烟,小心你老子削你。年后还办不办喜事?不想哥几个搭把手了是吧?”
“他早就等不及了。要不是老丈人家稀罕老姑娘,去年就被他抢回家,今年就能当现成的爹。”
“去去去,瞎咧咧啥……哎哟,三叔,你来啦。我正想找你,来来来,还有半支,您老来一口。”
看着疾步凑到自己前面的小年轻,关有寿失笑摆手,“有事?”
小年轻先讪笑两声,“还真有。”
说这话的小年轻是马振中家大哥的长子。按理来说,大侄子有困难,直接让马振中找关有寿多方便。
可马振中不是上面有位大姐嫁到城里?不说她大儿子是军人,小叔子更是林场后勤科的主管?
可并不是城里人就一定能想买到什么就有什么,尤其是一些紧销品。这次就让他遇上了难题。
这不,相亲了相亲,还真被他撞到了中意的姑娘。对方家就这么一个老姑娘,不要求多少彩礼,但要一辆自行车当聘礼。
想买自行车之前就少不了自行车购票劵,或者规定数额的工业券。他打听过最便宜的牌子也要一百五十块。
钱?
不说他爷奶分家留给他的长孙红包,就是家里也有积攒多年的媳妇本,足够。可住在农村,去哪儿寻摸票券?
问他姑,说是不急,还有大半年。可他急啊,虽说对象都偷摸说了就是没有自行车也没啥。
可她越是这么说,他就越不愿意委屈未来媳妇。除了自行车,他还想给对象凑一件出门的红棉袄。
这些小心思,他又不好意思对父母多说。说了可不成了让他娘担心自己有了媳妇忘了娘?
这媳妇还没进门,万一先起意见可咋整?
咋办?
他就找他最开明的小叔——马振中。
小伙子机灵啊。
要数数的话,他老叔几个最要好的哥们可不是普通人。
其他人先不说,就屯里的关有寿。
不说有个时常上门的、开大车的妹夫,还有啥省城的亲戚,就是小堂弟整日挂在嘴上的义爷爷。
以他老叔与关三叔之间实打实的交情,对方都会帮一把。
哥们能不能帮上忙,马振中岂能没数?
早就听关有寿私底下念叨过屯里有自行车的人家实在太少……要不是怕扎眼,他们哥俩倒是可以先来两辆。
马振中也没一口答应,先与关有寿事先通通气。之后他就对大侄子来一句,你亲自去找你三叔。
此刻撞上来了,关有寿岂能不知?他乐呵呵地笑着,俩人避到一旁之后,关有寿也不墨迹。
“要票还是要现成的?”
“三叔,你可算救了你侄儿老命。我要现成的,你等等啊,我现在就回去拿钱……”
关有寿眼疾手快地抓住喜出望外的小年轻,无语地斜了他一眼,“急啥?半夜三更的我又没出门。”
“嘿嘿……我这不是高兴坏了。”
能理解,终于无遗憾抱得美人归。关有寿揶揄道,“再高兴也得等腊月。说吧,还要啥,一次说完。”
“哎哟,可多了。”
“我揍你啊。”
“哈哈哈……三叔,红布你帮我张罗一块成不?棉花,我会自个托人带,回头也给你也捎些。”
算你小子有良心!
“今晚回去跟你娘再琢磨都缺了啥,回头先列在单子上。反正欠人情也是欠,有的,我就帮你张罗回来。”
这简直是意外惊喜。
但人家小伙子也算有心人,也不敢直言想要些什么为难人。他寻思着还是去找他老叔商量再说。
其实你就是直说,关有寿也不会在意的。
一来马振中父母哥嫂们一贯对他关有寿不薄;二来最最重要的,他完成他闺女的所托可懂?
等其中几块不打眼的手表经妹夫脱手;那么毛巾被、暖瓶什么的再去老猎户家换些稀罕东西,关有寿是再也不想卖出其他东西。
库存多了才好,最好是永远卖不掉,瞅瞅他家的坏丫头下次敢不敢再大包大揽。还想赚差价?
呵~
张得了口?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722章 果然中计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小伙子是乐滋滋地道了谢,屁颠屁颠地跑了。
年轻可真好。
当年他也想用最盛大的婚礼迎接心上人,可惜老丈人就是个面上光。他聘礼给得起,嫁妆也搭不起。
那会儿还没遇上荒年,老头子再抠门到一毛不拔。说实话,他手上有私房钱,买辆自行车,买块表还真不慌。
可不管是八年前还是如今。
结婚前一天,新娘那边就会先将嫁妆拉到新郎家,好让周围的邻里来看新娘子家里陪嫁了什么嫁妆。
假如嫁妆多,肯定是会让人羡慕;同样的,假如换成嫁妆与彩礼不符,他那个娘就第一个先不干。
原本就老想搞破坏,不乐意让这个儿媳妇进门。没得好事成坏事,所以他的人生大事办得是真他娘的寒酸。
后来自己那一套当天的新衣裤哪去了?
cao!
老二说去岳家,改了改就改小了。
原来这王八犊子早已变了。
晕……
他防了老四,没防着老二。
祠堂内的马振中出来时,一见到他就笑。
可不知哥们年轻轻的居然羡慕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大侄子,更不知他又想到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
“来啦,我正要找你。”
“天黑前咱们不是刚见过?”
“忘了跟你说一声,瓜地里的西瓜可以摘了。”
瞅瞅,今年队里又多了一笔大收入,日子只会越来越好。他的小棉袄也不知瞎操心个啥劲儿。
关有寿是该洽谈的已洽谈,甚至于先着一步。“哦。我已经跟收购站约好,过两天他们会来车拉货。”
要是销售给那些工厂当福利品,利润更高。可惜时不待我。马振中与关有寿哥俩相视一眼,无语摇头。
“卖到收购站也好,能换部分粮食。”不这么安慰哥们,又能咋说?被哥们揽过肩膀的关有寿暗暗叹息。
马振中的秉性,他最为了解。平时为人嬉皮笑脸的,但一旦接过担子,谁也没他郑重其事。
比起他,哥们对马六屯的感情更深。但要整个大队家家户户的条件都能达到衣食无忧的程度,又何其的难。
马大队长为这个梦想努力多年,效果如何不言而喻。何况眼前真要超出一定范围,对屯子非福也。
“先一步步来,急不得。”怎么也得先解决整个屯子人员的温饱问题,再掂量可谓衣食无忧。
“我还是想开荒。开出来的地不要多肥,沙地就能种西瓜。再不行的话,种地瓜也行,多了,队里开设粉条作坊。”
“你上次不是说先来个山水豆腐作坊,没大豆也要来个橡子豆腐?你大伯他到底咋说,赞成不?”
马振中没好气地用胳膊肘拐了他一下,“还不是担心卖不掉。说南甸子那边的豆腐坊是出了名。”
“有道理。”
马振中嗤笑一声,“行了。咱俩谁跟谁,你就说他胆儿小得了。三儿啊~我寻思着粉条作坊能搞。”
“咋说?”
“渣渣能养猪啊。”
感情就豆腐渣不行?那玩意儿还能给人吃呢。对于哥们的歪理,听得关有寿乐得哈哈直笑。
马振中没好气地拍了他一下。
“好了,你想干啥,哥们都投你一票行不?今年两个鱼塘,养殖场的猪,加上一群羊,工分不会不值钱。”
“你咋不算上那群鸡鸭鹅,还有漫山遍野的山货?我的目标是一年赶上前屯,三年赶上城里。”
“……”
“咋滴,没信心?”
“有,上南山吧。”
啥意思?马振中怔了一下,顿时开怀大笑。懂了,当年他们哥俩上南山可不是嚷嚷着被逼梁山!
关有寿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儿。还真以为他开玩笑?他是真心实意地让哥们好好回忆回忆动动脑。
可惜啊,那是南山。
关有寿一声不吭地望着乌漆麻黑一片的南山方向。狼比凡人更精明,狡诈地占有最佳风水地。
再等等,如今就是练出气感也不行,还得悠着点才行。总有一天,他还要跑去当年的那个地方。
好顽固的念头:生命不息,征服大山永不停息!
你牛!
这一点,你闺女就随了你!
懒得耽误哥们学习红册子,自认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关有寿还是决定回家继续监督仨熊孩子。
“不去瞅一眼你媳妇?”
“快下课了。”
“不去找义叔?”
“应该回家了。”
关有寿说完迈着他的大长腿,头也不回地举胳膊朝后挥着手离开。他是要多练武好征服南山的老爷们,可懂?!
“写完一百个大字了没?”
“爹爹,我的手手好酸。”
“还想知道哪里有温泉不?”
“想。”
“手还酸不酸?”
“不会!”
“有眼力!”关有寿呼噜一把闺女脑袋。骗谁呢?说是每个孩子练一百个大字,也得有报纸够你们折腾。
虎!
“爹爹~”
“靠近省城有一个县,当地就是温泉之乡。”
关平安看着一本正经的老子,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原来你是这样的爹爹……这跟你当年信誓旦旦指着麦苗一口咬定是韭菜有何不同?
“知道咱们省城有多大不?有温泉的之乡,有小西瓜之乡,还有大米,还有樱桃各种特产的小城镇。”
你就故意岔开话题吧。
你闺女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其中有一个地方,他们那的鸡蛋各个出来的蛋黄都是金黄色,养得老母鸡多了还有一种美味,鸡丝。”
“麻辣鸡丝,凉拌鸡丝,有各种做法。关键是他们那的鸡丝都是先用松枝熏过,那香味儿呀。”
关有寿说完吞了吞口水,眼角的余光还不忘观察闺女。咋没还反应?不是该又转一转眼珠子?
“爹爹,你最喜欢哪种做法?”
妙!
果然中计!
关有寿脸色刚露出狂喜又转眼消失,摆了摆手,“算了。爹对吃没啥特别要求,能混饱肚子就行。”
那咋行!
她小葫芦内啥最多?
鸡呀!
山鸡、土鸡,啥啥没有?
亏了谁,她关平安也一定不会亏她老子。她眼神多利呀,刚刚可没看错她爹脸上闪过的喜色。
“爹爹,那有没有专门养猪的地方啊?他们有啥特产?”
“是指肉制品对不对?这就要先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国家天南地北,博采众家的八大菜系……”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723章 你来我往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这对爷俩借着美食的话题开始一来一往地耍心眼,可你们能不能行行好?听得关天佑直吸口水。
齐景年:……
习惯就好。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比这更能扯的还多得很。
好歹这一大一小俩人再也没有为了一道菜不远千里従我游;再也没有半夜三更的坐在城墙上撒铜板。
他敢说师叔很多时候不靠谱?
不敢!
普天之下能压制得住关关的,唯有关世叔。
有了今晚这一番美食的诱导,最起码关关有一段时间的注意力被分散开来,再也不会嚷着没劲儿。
也确实如此。
不提关有寿又是如何别出心裁地想方设法指导闺女一二。但闹了这么一出,关平安算是能安静片刻。
不安静也不行不是?
她爹爹喜欢熏肉,还是柏树与松枝分开熏的腊肉;她爹喜欢鸡丝,还是熏的鸡丝;她爹喜欢的……
可多可多了。
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她爹更重要?
她关平安还就怕她老子不提呢。好在她爹的口味与前世一致,最多就是好奇如今一些新菜名儿。
切切切、剁剁剁。
除了又开始明的暗的折腾各种希里奇怪的新菜色,犒劳一家人,关平安还是白天当她的小老师。
而晚上?那就好忙的。不光继续当她的小学生听听课,还有时不时地陪她老子进小葫芦当屠夫。
好在外面闹归闹,却也因马六屯靠近山脚,地处偏僻,一时半会儿的风倒是刮不进这处山沟沟。
不提这期间关有寿是如何在私底下按照梅老制定的笔记本,指导仨孩子学习他老人家所指的一套古籍。
时间老人可是一点也不耽误步伐,一转眼间就到了七月底。
农村的生活其实很有规律。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活儿,什么庄稼该什么时候种,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
换成往常的话,快要到八月,冬储菜就要慢慢准备起来了。
不说各家几分自留地上的土豆都要开挖后接着下白菜种子,就是家中菜园子也到了该收拾再种一波秋菜之时。
比如长得正茂盛的红辣椒,黑压压的茄子,洋柿子和豆角等等,它们都需要开始挨个摘下来。
好进行切块切片的,焯水的焯水,熬成酱的熬成酱,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