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这个年代-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三口大缸,还有几口小缸,还是她在京城费了九牛一虎之力,租爷爷租奶奶的才弄到手。
要不还是有事找爹?
这个可以有的~
心宽的关平安一想好法子,见自己在院子待了有会儿,她立马倒趟着小短腿去瞅瞅东屋里的娘。
那台缝纫机确实深得叶秀荷喜爱。
一见下雨天没什么人会过来串门,她就拿着不知从哪儿找来的碎布和破布在坐在缝纫机前面。
要说叶秀荷学缝纫机又是一桩事,关平安当时准备就压根没去考虑一点。她娘会不会玩得转?
幸好赵老太太和赵传元妻子这祖孙俩人对她够耐心,就差手把手的一步步地指导如何使用。
关平安进来时,她娘踩缝纫机踩出来的布条都齐齐整整地摆在台面上,瞅着上面的线条已经是笔直笔直的。
她就说嘛,她娘心灵手巧。当年的一手绣艺都能玩出栩栩如生的双面绣,还怕这蹬蹬脚的玩意儿?
要不是她娘怕损坏机子,早就一瞄上机。她当闺女的都能一拿到机子就能缝出衣服裤子,她娘能差得了?
关平安屁颠屁颠地跑到炕前,“娘,你又数钱啊?”
“是啊。”
“咱们家有多少钱啊?”
“嘘~小点声。比去年年底还多。”
这段时间连着重复了重复这套话题,这一对娘俩也不嫌腻歪。一个问的开心,一个回的高兴,也没谁了。
一年能有多少收入是明摆着的。去年除夕守夜,关有寿逗媳妇开心,就凑了钱圆了她两千块的梦。
今年关平安兄妹俩人带了多少钱出门,回来之后就原封不动地上交给她,加上兄妹俩在京收到的红包,只多不少。
之后这个家最大的开支就是在原来的三间屋基础上扩建,花费了一笔材料费和泥匠丰师傅爷俩的工资。
可后来关有寿不是又上丰师傅家、赵家他们两家干了一段时间的木工活?结果反而倒赚十多块。
加上一帮子朋友,还有屯里亲近人家,他们过来帮工按照习俗可是不要工钱,只要供伙食就行。
也就是说她家起了这五间屋,钱就花在买砖、买石头,买瓦片,还有拉回的旧家具和木料上。
再加上这次关平安往关有寿的一双靴子各放两百,又往自己兄妹俩人的一只靴子内各放两百。
这里就八百块,七七八八的加起来就有整整三千一百多。不怪乎叶秀荷会隔三差五地数钱。
要是暴露出去,真会吓死人。
她小姑子一个月的工资二十四块,加上孩子她姑父每个月五十二块。就是将他们两口子的工资合上,要干多少年?
她凤姐就多了三百多块的家底,已经说她家如今在整个屯都算得上,你家的钱不凑手只管开口。
关平安见她娘又喜又愁的神情,还是决定让她娘先静一静。话说她要不要学她娘回房也数数钱?
对于数钱,关平安实在没多大兴趣。虽说没有细细数过,但大致上她一清二楚。实在是太好记。
在京城废品站找着一万块,她一出手先是五千,后来七七八八的购买些多少,其实也没花几个钱。
主要还是物价便宜。
等离开京城回家后她再翻翻,那位铁球老爷子又塞回给她两千块,加上一些票券就满满一抽屉。
这次去省城吧。
关平安眯了眯眼。
她又在废品站找着好多好多现金,什么国家的票票都有。想来这些原主人都在这一波风暴中遭到不幸。
假如说之前找到一万块挺惊讶,这次就是惊吓。
谁能料到就其中几处打砸损坏的家私夹层,就其中那些现金,不提掺杂的国外花花绿绿纸钞,就统共有二万多。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的钱就差点让她当时眼花。有了第一个一万,居然又让她遇上第二个一万。
就是不知这户人家是干啥的,可惜就她这样天真懵懂的小姑娘刚问那些都是谁家的家具,却人人避讳。
不然去瞅瞅这几家该多好。
这才是积德行善。
她爹说她手上的三万多块钱,最少要花出三万块做善事,她很赞同。不管原主人是否攒的不义之财,她不能劫富济贫。
还有那些明显是祖传下来的首饰,有朝一日也要偷偷还给失主才行。唉……省城那么大,就一个废品站有这么多宝。
可惜,一到农忙,再想跑出去溜达,她也绝对不能出去。谁知她不在家,她爹娘会不会又拼命干活。
“我回来了,谁在家?”
<;script>;app2;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755章 这上面是啥意思
<;script>;app2;
随着关有寿的声音响起,还有他富有节奏的拍院门声音。可见又被他媳妇孩子给关在大门外。
回应他的是叶秀荷更为响亮的嗓门,“来了,来了。”偷偷数个钱也不容易,她连忙将腿上的钱票放回盒子。
“娘,我去开门。”
“好,慢点。”
叶秀荷这次倒是没推辞,继续装她的钱。想想,她又掏出其中一扎扎卷成圈的钱摆在一块手帕上。
顺带着,她又瞥了眼盒子内剩下的一百多块面额不等的散钱和大小不一的票券,叶秀荷这才将手帕的对角两两系上。
完毕之后,肉眼可见叶秀荷吐出了一口长气。现在可就好了,三千块整钱交给孩子爹保管,总算不用担心被自个弄丢。
往后出门一步都不用提心吊胆,就怕有贼进屋。剩下的百来块和票券?那当然还得自个保管。
过了她的大钱,她男人就是再想发善心散出去,还是会先跟她商量的。可这些散钱和票劵就不同。
他又得说过期就没用。
她不反对男人帮人一把。
谁没个为难的时候,又有谁没靠人救济的日子。可只要她将这些散钱放在孩子爹的口袋,不用她多想,转一圈,不超过三天,就没了。
“爹爹~”
关平安发挥了她最快的速度,直扑向大门,取下门闩就嚷道,“哥哥们又跑出去了,家里就我和我娘俩人在家。”
不意外的,他媳妇一准又躲屋里数钱。
枉费他费心哄了多少遍也没用。你知道纸钞有多埋汰?好多人付钱点钱都要先用手指头抹点口水。
媳妇还真不如闺女机灵。
孩子就知道藏什么都比不上藏黄金更好。纸钞怕水浸湿,更怕被火烧,哪比得上真金白银。
关有寿扬了扬刚从口袋掏出来的一封电报,“小北发来的电报。你给爹说说这上面是啥意思。”
——已定本月上旬其一无误与叔商议三思后行节后能回。
很好理解啊。
这上面大致的意思就是坏小子他已经能确定,在本月的上旬,有关部门就会公布一则大消息。
而其一就是指其中关小竹口供里提到的一点,也就是被他们仨列为其中第一件大事的所谓“全国免费游”来了。
它并无出现误差。
然后呢,坏小子就是再问她兄妹俩人要不要出远门的同时,又旧病复发似的偷偷告了一状。
不对,想讨好她爹爹呢。
还与叔商议?
不就是说,听话,大人不答应就先在家好好待在?
后面的“三思后行节后能回。”又是一个套。这是打量她真傻呢?故意哄她其实没什么好玩的。
不信?
一过完中秋节,他就可以不凑热闹,直接回屯。
闺女小嘴噼里啪啦的一通埋怨,听得关有寿哑然而笑。就几个字,你说咋就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爹爹,我机灵着呢。”
对,你老子我承认这一点,可无须再挂在嘴上懂不?关有寿失笑地呼噜一把闺女脑袋,却也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
所以……
又被三丫头给说中了?
尤其是他再回忆那份口供上关于三金哥们的一件事情,关有寿此刻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复杂。
真照这个势头来推断的话,似乎这一波风暴比以往的更吓人,比他所设想的更要凶猛万分。
“爹爹,上旬是指一个月里的一号到十号对不?今天就八号,那不是就没两天?你聪明绝顶的闺女怀疑他就是故意的。”
关有寿摆了摆手。这不是重要,关键是百分百已经确定发生。还有该如何应对,如何借机磨炼你们?
危机何曾不是转机。
就看要如何处理合适。
“要跟我娘说吗?”
关有寿微微摇头,瞥了眼东屋方向。还是要先等等,家里有俩外甥在,一旦说漏嘴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会让人怀疑到小北的身份。再则既然小北说已经确定无误,那各地方接到有关文件就快了。
而一对外甥也就很快会被接走。
想来老李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放过让几个孙子出去见见世面的机会;放过能从中感悟人心的机会。
“你想出门?”
关平安迟疑一下,还是果断摇头,“不赶趟,我们三人刚开始忘了正好要秋收。我想在家帮忙。”
她不提秋收这一桩,打量着孩子身高的关有寿还真就又开始抱定坚决不让孩子出门的决心。
历练何时不能?
可……
关有寿看了她好一会儿,“确定?”
“对!要不就让哥哥他去吧?清叔和我几个表哥他们现在都在家,回头就让我哥跟他们出发,到了京城就有小北哥。”
关平安说完,见她老子不吭声,又添上一句,“爹爹,你不是说多出去走走,也好长见识嘛?多好的机会。”
是啊,多好的机会。
他都不敢想象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一群的小年轻半大小子是何等景观……要不然他有何好犹豫的。
可一个秋收下来,不说大人,就是孩子都瘦了一大圈。跟去年一样,只要待在屯里就得上工。
他倒是正好想将一对熊孩子赶走。但怕就怕在路上连立冬他们几个半大小子都看不住俩孩子。
可只要安全抵达京城就无须担心,先生自会派人保护俩孩子。还有妹妹的骨灰……关有寿蹙了蹙眉。
进退不易。
关有寿摇了一下脑袋,先放下心思。随即立马弯腰抱起闺女,“走,咱进屋。你娘准备好了响午饭没有?”
“好了。早上我娘就特意多蒸了饽饽。”关平安连忙问道,“要不要给我义爷爷他们打个电话?”
打肯定要打个电话,离与义叔约定的通话时间也快到了。可干啥要告诉你?大晚上的想跟?
没门!
当然,主要还是他没想去邮局打什么电话。
别说公社,就是在县城,谁没事老去打电话。往大里说就是浪费国家资源,往小里讲不是一般的麻烦。
实在太扎眼先不说,就是这打个电话吧。非常的烦人,这可是需要接线员一级一级的进行人工插转。
<;script>;app2;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756章 让爹先静静
<;script>;app2;
就好比如他这打的算是跨高官途,那么就需要他这一级的接线员开始插转上一级线的线路,再告之上一级。
而上一级呢。
同样的道理。
往你要拨打的地方,一级一级的,逐级操作,也就是说等于这一条线路在你使用的期间,别人就没法再用。
那咋办?
等。
而且这一过程,各级的人工交流时间都比他正经通话的时间还要长。就这还是因为打到京城有优先权。
“让爹先静静。”一时半会儿的,脑子有些乱,他还得再多考虑一旦孩子出远门,可能造成的后果。
抱着闺女的关有寿话还没说完,已经长腿一迈就往外屋地走去,“不急,小北知道,你义爷爷他们自然会知道。”
接下来他再先听听先生的建议也不晚。
东屋的外间,叶秀荷听到推门的声音,她好奇地抬头瞥了眼他们一对爷俩,“咋现在才进屋?”
“有事?”
下了炕的叶秀荷伸手指了指炕上,“手巾里头包了三千整钱,你帮我藏好了。”想了想,她又不放心地添上一句,“别丢了啊。”
除了你能藏钱藏到忘了放在哪儿,还有谁这么牛?关有寿也不吭声。他就一边放下闺女,一边好笑地看着媳妇。
“瞅啥呢~快收起来。”叶秀荷怪嗔地斜了他一眼,推了推他,“我去端菜,安安去门口喊你哥他们回来。”
“不急,你先坐会儿。”关有寿说着朝女儿摆了摆手,“到了点,他们自然就会回来,先让你哥他们玩儿。”
“咋啦?”叶秀荷目光一凝,打量着他的脸色,“你这是有心事?是谁说了你啥?还是听人在背地里说了些啥?”
关有寿打了一个哈欠,摇了摇头,“就是昨晚没睡好。那雨下的噼里啪啦的,落到瓦上可比过去响多了。”
可不是嘛,就从这点来说,在下雨天,住在苫了草的屋内,只要不漏,就比这瓦房睡得更踏实。
可要说自己就稀罕茅草房,住不惯瓦房,还真是个大笑话。叶秀荷赶紧催着他,“那你还不快上炕躺会儿。”
关有寿被媳妇推着,无声地笑了笑。又是不吭声,他往前走了两步,率先拎起炕上的一包东西转身就走。
叶秀荷见状连忙跟上。只见她男人走到堂屋门口的对墙,也就是贴了领袖画像的前面伸出胳膊。
先是将画像下面的长案条上摆着的那个石膏像给搬到一旁的八仙桌上,抬着长案条一侧往外移。
关平安多机灵~
见她爹一搬动石膏像,她就立即去合上堂屋的大门。而自己则守在门外,偷偷地捂嘴闷笑。
笑啥?
她爹老爱逗她娘玩儿,又想被掐了。
爹爹可真坏~
所以不能怪她娘的小棉袄也没有说完她的全部计划是不?!
秋收期间,她是没想出门。可关小竹不是说三金哥们一直到年底才回来,她完全可以不急的。
到了冬天才更棒。
到时大棉袄棉裤一套,再帽子一戴,她想打扮成啥模样不行。
就是不知又到时又用哪一招会比较好。刚刚她可是相当乖巧地蹙紧眉头,她爹爹肯定是心疼坏了。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