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这个年代-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家不说关有寿两口子有多勤快,就是关平安一到深秋就开始有意收集柴火。而她对准的目标就一样。
除了引火用的松针,木头柈子外就是劈不开的疙瘩头和树根子。那大山里的枯树就没办法她。
竹屋后院堆了什么苞米秸麦秸豆秸垛的,它们的边上就堆了老高的木头柈子、疙瘩头和树根子。
其实吧。
要她说烧炕最好的还是豆秸。
烧起来就有股“急”劲儿。一点就着,噼里啪啦的,火特别旺,还特别“硬”,没烧一会儿,炕就热乎了。
而其他苞米秸、苞米叶子和麦秸烧炕都赶不上豆秸。烧了老半天,炕也没个热乎气儿,还忙乎得够呛。
不过有时豆秸又和木头柈子就不能相提并论。比如它烧起来就没有柈子来得省事儿,时间又长。
甚至更比不上她专门收集的疙瘩头和树根子。
这两样到了冬天就成了好东西。
只要入睡前借着底火,往灶坑里塞一块疙瘩头或树根子,再用铁板挡住灶炕门。别瞅它们起不了明火着着慢,却能保一宿都睡热乎炕。
按理来说又无须半夜起来添柴,躺在炕上只盖一床棉被就能异常热乎,可不是正好梦时,关平安却失眠了。
其实学不学双面绣,对于她来说可有可无。毕竟她娘现在就在她身边,人比起物来才是最重要。
不过是见她爹又一次若出一辙的,一句句地又哄着她入套,她不想再让他这一世有所遗憾,学就学呗。
再说了,让她学什么还真没什么难的,她一向以来学什么东西都比别人快。这是天赋,可她也愁的。
之前跟赵老太太学刺绣,要不是她正好原本就有底子,差点就被老太太给套住,一步都走不了。
但再要精益求精的话,而且通过今晚与瞿老太的接触,她总觉得这位老太太没有赵老太太可爱。
看似随和,可从对方就餐时喝口汤都没发出声音的举止来看,跟这位老太太学双面绣,都能想象得出有多惨。
她,她,她绝对会没好日子过的。
对了,对了,居然还怕狗。
她家黑子多可爱啊……猫咪它能比得上她小弟既能打猎,又能拉爬犁,又能当马儿骑,又能送信?
<;script>;app2;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842章 你老子又替你背黑锅了
<;script>;app2;
在炕上滚了一圈儿,关平安还是选择了进小葫芦打坐。与其想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多练练武功。
果然没错。
一坐在水葫芦底儿运行她关家祖传的心法……不知不觉的,关平安又一次睡着了,还是闹钟叫醒了她。
随着年关接近,地里也是彻底没活干了,屯子里的男女老少们没事的时候也出来玩玩叶子牌逗逗乐子。
叶秀荷却不敢松懈。
哪怕她就是没再去队里铡草料赚工分,也是一有空就在家里纳鞋底子缝鞋垫啊搓麻绳什么的。
何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假期外出之外,关有寿这会计当的也是一早就去队里上工,她更是睡不着。
与往日一样,叶秀荷一到点正要起来准备早餐。这不,刚苏醒,她就迷迷糊糊地闻到一股浓香味儿。
得~
她闺女又在“练习”厨艺了~
堂屋里。
长长的案板上摆着一个个揉好擀好的饼子,椅子上还有一搪瓷盘的白面,昏黄油灯都遮不住的雪白雪白。
一道小身影站在靠右的灶前,正把擀好的发面饼往锅边上一贴,“滋啦”一声,木铲在饼子上拍拍扁。
她身边高出她一个头的一道小身影飞快地将一个鸡蛋嗑破就往碗里一倒,再往她的右手边一摆。
饼子特有的麦香味儿,还有鸡蛋香味儿,勾动着人的味蕾,让烧火的一道小身影又耸着鼻子也伸长了脖子。
“娘,你咋不多睡会儿呀~”
“你们在干啥?”
“嘿,嘿……”兄妹俩人异口同声地发出节奏一致的傻笑声……关平安回头瞥了眼她娘,“烙鸡蛋饼。”
败家孩子,就霍霍东西吧……可鸡蛋饼是这样烙的啊?叶秀荷往前几步,忍俊不禁笑出声,“鸡蛋要打散才行。”
“整个好吃。”
“行,你就折腾吧。”叶秀荷无语摇头。这也就是分了家,不然就你奶都要拿笤帚疙瘩揍你。
白面多精贵不说,她还能让你动鸡蛋?这是……精白面呢。叶秀荷瞟了眼齐景年,暗暗摇头又失笑不已。
像她家分到的那点麦子就在磨盘里磨过第一遍,就把其中的细白面粉筛出来,那就是精白面,最香最软的小麦芯。
剩下的那些碎麦粒再放到磨盘里面去磨,难免就会有麦麸被磨碎了掺杂到面粉里,而这么好的精白面一准是机子碾的。
难怪前些日子又跑进城里。
这孩子,对她家闺女可真上心。
要不再给齐家寄点东西?可还有啥比较稀罕呢,野物?别瞅着孩子小,可自个就有本事打猎。
“娘~”
“行,娘不说你行了不。不是就烙饼子么,咋就发了这么多的面啊?”叶秀荷说着接过闺女手上的木铲,“你这是又想干啥?”
“包饺子。”
“哦,先别急着包。回头娘再发些面,咱们干脆就多包些冻起来,不然就被人瞅见了不好也不够吃几顿。”
“娘,我想吃纯白面的。”
“就你这孩子花样儿多。”
说着,叶秀荷怪嗔地瞪了眼闺女,可眼神里却是遮也遮不住的满满宠溺,“知道了,娘包一盖帘儿的纯白面饺子就给你们仨吃,谁也不给好不?”
“你和我爹也要吃。”
“哈哈……好,就咱们自家吃,谁也不给。想好包啥馅了不?”
乐得弯了双眼的关平安转一下眼珠子,“我自个来调馅,娘教我的本事,我可学了有八九成。”
“行。”
叶秀荷一口应下。不就是怕她这当娘的舍不得下足料?坏丫头,就怕你又跟猫胃似的不爱动筷子。
“娘,你就让妹妹孝顺你好了。你跟我爹俩人只管吃,哪哪不过关的到时给指点指点才有进步。”
叶秀荷好笑地白了一眼儿子。一个两个的还真当她天生抠门呢,谁有好日子还不知道要咋过的?
她不就寻思着万一遇上年景不好了家里也不缺粮么。“还记得哪个馅料先放,哪个馅料后放不?”
关平安连连点头。
她娘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光是一个调馅,这里头就有不少讲究,这次序弄错了味儿就不对。
还有加水,这也是有秘诀的。常言道“肉饺子水打馅”。这水要怎么加,加多少,都是有讲究滴。
加好了,做出来的饺子馅就鲜嫩多汁儿;一旦加的不好,不是柴就是澥,反正就是没有那么好吃了。
但她有秘密武器啊~
“真香~”关有寿活动着双臂走了出来,“多包些,地下室还有不少虾仁啥的,多给孩子们整些吃的。”
又来了一个……叶秀荷失笑点头,“行,要不我再蒸些馒头花卷儿啥的?”
“肉包子!”
“行行行。”
关有寿给闺女使了个眼色:瞅瞅,你老子又替你背黑锅了!“一年到头也就年尾让孩子们乐呵,你再给整点芝麻糖啊花生糖啊啥的。”
“还有呢?”
“对了,你闺女手上还有不少票,不用就要过期了,你瞅瞅咱家里还缺了啥,赶明儿都给花了。”
叶秀荷一怔,顿时大喊一声,“关平安!快给我过来,瞅我不揍你,你胆子大了还敢去换票啊!”
完了~
关平安哀怨地看着说完就想逃的老子,“娘,你上当了。是我爹想藏起来被我给搜到了呢。你瞅瞅,我爹都跑了。”
“不能,你爹一回来就掏口袋了。”
“啊呀呀~”关平安惊叫一声,撒腿就往外蹿,“今儿个雪还没扫呢。爹爹,你等等你闺女我啊。”
“你们爷俩完蛋了!”
关有寿:“……”
“爹爹~”
“哼!”
“哼!我不跟爹爹好了。”
“你还有理了?”关有寿斜了眼屁颠屁颠跟上的小矮人,“还贴心小棉袄呢,你数数看破了几道刀子?”
“补补再用呗。”
“晚了~”
“爹爹,你闺女呀,你瞅瞅,是你亲闺女呀~”
关有寿看着扑来抱着他大腿的闺女,乐得开怀大笑,双手捞起就拍,“也就是我亲的,不然早就削你了!”
“阿嚏。爹爹~冷~”
“你就装吧。”
“我就知道我爹最稀罕我~”关平安得瑟地高扬着下巴,瞅瞅,我一说冷,我爹爹就吓得抱我回屋。
“爹爹,天冷了再扫雪行不?我还给你烤了飞龙呢。”
败家孩子!
不揍不行了。
飞龙是熬汤的谁让你烤了?
<;script>;app2;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843章 互拆台子
<;script>;app2;
互拆台子的爷俩谁输谁赢?
已见分晓。
最大的赢家叶秀荷正乐呵呵地数着她手上的一沓票劵,“孩子爹,要了这么多票会不会不好啊。”
口是心非~
关有寿无语地瞟了眼边上低头缝鞋垫的闺女,老子欠你们娘俩的!“还行吧,也不全部是大姨给的。”
“我当然知道啦,你又不是爱占人便宜的爷们。”
横竖都是你有理!关有寿乐出了声,“别数了,先挑出要到期的票子,哪天去找欢喜给花了。”
叶秀荷不赞同地摇了摇头。
找小姑子干啥?
没得给人家添麻烦。
再说了,屯子里的小点儿主要是为了服务他们农民群众,里面的大多货品可不全部都非要票券不可。
像洋油、盐巴、酱醋、柴火盒啥的小零碎压根就不像公社和城里的供销社那样,啥啥都要凭票才能买的到。
“我想直接去城里,城里东西多。”
“随你。”
“还有布票……”叶秀荷抬头看向关有寿,迟疑一会儿,“咱们家分到的布票我全跟我姐换了肉票。”
关有寿点了点头。就那一年一人三尺布,换不换的?他还真无所谓,家里如今就布料不少。
“今年孩子们的新袄子棉裤都做好了,家里还有不少布料,我想留几张布票当正月回门礼,你觉得咋样?”
“行,说了家里你做主。里头那两张棉花票也给了算了,其他票你再看看,糖票是绝对不能给。”
“工业券也给了?”
关平安的小脚丫果断往她老子腿上一捅:给,都给也没啥,你不是让你闺女还留了老大半的票子没上交?
“当然,交到你手上就是你的。”
“娘,我爹又不是那些小气吧啦的爷们,你担心啥呀。”关平安停下手上的活,抬头笑了笑,“要不你今儿个先回去一趟?家里有我,你自管放心。对了,我给我姥姥姥爷做的棉鞋记得带过去。”
“算了,前不久才去过,还是等翻过年再去。”
关平安想起那颗老树前面一直盼着她一家人去,又望着她一家人离开的身影,朝她老子挤了挤眼。
关有寿摸了摸闺女脑袋,朝对面的媳妇笑道,“去吧,反正没啥事,多穿点别冻着了,回去瞅瞅也好。”
叶秀荷迟疑地看着他。冬日里虽说没什么大活,可住家过日子,一些琐碎的事情也是挺多的呢。
回娘家?
她当然想啊。
之前孩子爹他没在家,现在回来也就是去队里逛逛,好像她这两天回去瞅瞅老爹老娘也没啥。
要不要回去一趟?
说实话,从出门子这么多年以来,之前也就是八月节和正月里能回娘家一趟,谁不惦记父母?
再抛去俩孩子刚生下来那一年,她回不了娘家,都不用一双手数数,也就是分了家搬到这边才得空。
去年是刚搬过来,想去,去不了;今年好像倒是该准备的年货都差不离了。剩下的等二八二九都来得及。
关平安瞄了瞄她娘。
果然。
这世上还有谁不惦记自己父母的。
也就是她娘,换成她,她才不会嫁人呢。
“今年咱们屯子里改娶媳妇的都娶了,该出门子的也嫁给出去了,咱们家也没啥人情了要走。”
自从进了腊月,屯子里就经常有办喜事的。各家各户都想在年前将自家孩子们的喜事给办了也显得吉利。
关键是那些人家贼热情,非早早就过来不是请她爹到了吉日喝杯酒,就是让她娘一定去搭把手。
今年算是结束,不然就她娘被邀请过去缝被子都要缝得两眼发晕。而剩下的,有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我姥上回就眼巴巴地看着你舍不得你走,你就去陪我姥姥多唠两句,东西也多带点回去,好让我姥安心。”
“对了,娘,给我姥爷多带点酒过去,跟他说,等正月里我就去看他,现在他孙女我可忙了。”
“你去了最多待一晚哈,记得让我大舅送你回来。别怕麻烦人不好意思啥的,那是你亲哥又不是啥外人。”
听着闺女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席话,关有寿哑然失笑,“行了,爹送你娘过去,正好顺道去瞅你马大爷他现在咋样儿。”
“好,家里交给我就行了。”
坏丫头,你不就是想借机避开你娘偷偷包饺子?关有寿无语摇头,却也麻溜儿地下了炕套鞋子准备东西。
不用他如何想象,哥们一准是冻成狗了还累得只带喘气的。之前他大姨好像还给了他不少线手套。
大衣?
之前就给了一件军大衣,可那糟心的货儿就是死活不要毛衣毛裤,咋就忘了想当年自己也抢他的毛裤。
“爹爹,我前些日子有给我马大爷送过靴子。这次还得给他带壶烧刀子,他说老不够喝,下酒菜也给他多装点。”
“美得他,难怪一去就不回来。”关有寿说是这么说,可去取墙上挂着酒葫芦的速度却一点也不慢。
“媳妇,咱家窝窝头还有不?粘豆包别给他整,带过去他也吃不了几个。我去地下室瞅瞅还有啥能带的。”
叶秀荷连连点头,看着他说完就走出房间,她连忙将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