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来到这个年代 >

第388部分

我来到这个年代-第388部分

小说: 我来到这个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退了钱,过两年再上学压根是不可能了。不说他老子连人都跑了找不着,就是那位校长都被他老子给收买了。

    剩下的一条路,就是跳级了,更是没戏儿。就这个问题,他爹就跟他们仨人都进行一一分析,要是还领悟不了,那真是太蠢了。

    其他先别说,就他爹提到的其中一点就相当有道理。五年小学,两年中学,再花二年读完高中,也不过是九年。

    九年以后,他和妹妹俩人就是刚好十七岁,现在就跳级还不如学会厚积薄发。空暇之余趁机先学习课外知识,等上了初中后,他们又不是不能在根据以后的形势,再去修改初步计划。

    可想说这么想,关天佑看向齐景年还是忍不住羡慕。这位虽然也被他爹强迫必须正常入学,可好歹是三年级啊。

    未来,他要与这些流鼻涕的小孩们挤暖了。爹啊,你让你家孩子藏拙就藏拙呗,可咱能不能等等再上学?

    关天佑一脸生无可恋地打量着四周,好想让妹妹即兴嚎一首悲伤的小曲儿配合配合这忧伤的气氛。

    “你以后就是这的老大。”

    听到齐景年的悄悄话,关平安无语地朝天翻了个白眼儿,“走走走,咱们现在就去三年级的教室。”

    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就正常多了。除了齐景年和田三七俩人,大部分都是从公社学校转回来的学生。

    关平安默默数了数,一共是四十二位学生,其中男同学就占了足足三十二人,女生却只有十人。

    大家都住在附近三个生产大队,关平安还是能知道这十位比她年长四五岁的小姐姐们都是谁家的。

    在乡下,尤其是女孩子。

    相比起同龄的男孩子,期间没有跳级却还能一直上到三年级的,对于她们来说这一年就是分界线。

    就比如这十人。

    要不是今年王家庄办了这个什么红花小学,能不能留下一半人数继续去公社上学都不可得知。

    各家各户全是生了一串的娃,想供孩子上学必会首选儿子,普通农家很少会供闺女上个七年,拿个初中毕业证书。

    也许以前还有上个高中能进城里抱上铁饭碗的心思,但自从去年开始公社学校时不时地停课就没抱这个希望。

    所以她爹这是干了件大善事,惠及到了今年能顺利入读的一年级学生,更是帮助了高年级的学生们。

    如果还要继续在公社上学的话,每月需要带的口粮就必不可少,哪能像在王家庄,响午饭都可以回去吃。

    可惜,她爹干了这么大的好事却不能对人说。

    亏了。

    <;script>;app2;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853章 上学了

    <;script>;app2;

    “安安!……安安!……快点,要上课了!是啊,就是她,别瞅她小,不信你去隔壁班问王春妮。”

    最开心的还要数梁志红,听听这可以穿透人群的小嗓音就可见一斑。拜她所赐,关平安再次闻名了。

    原来这白嫩嫩的小姑娘就是打蛇小英雄。难怪刚刚王春妮把口袋里的糖全塞给人家还不准人欺负她。

    谁敢欺负啊。

    左有梁志红,右有马五丫,后有关天佑、马明江和王启发家的老大王,就是坐一排,“小英雄”也在包围中。

    至于齐景年操心的他的关关会不会被关小竹欺负?不存在的。王可是王家庄名副其实的“村三代”。

    不止他老子娘千叮万嘱,就是他祖母叶虎妞也说了,要是在自家门口让咱们叶家人被欺负,丢人啊。

    可他不是王家人?小平安不是关家的?啥时成了叶家人?小朋友一问出口,屁股蛋就挨了她娘一巴掌。

    算了算了,看在小妹妹长得白白嫩嫩的份上,他也得给看好了。他爷爷可说了娶媳妇就要找长得俊的。

    而关小竹?

    她现在还在发蒙中,先是出现她爹手腕折了,明明前世就没有的事,它就来了,她正在担心今年又不能上学。

    结果……

    这什么红花小学又冒出来了。还有知青,绝对不是四人,前屯接收的第一批知青明明就是十二人。

    别人或许记不住,她如何忘得了。

    当初为了嫁给那个狼心狗肺的男人,就前屯的知青们,她都有摸过他们的底儿,包括那些后来娶了嫁了的老知青们。

    是的,就是前屯。

    谁让前屯是一年又一年的来了知青,而她屯子里就是来两个知青都留不住,不是断胳膊就是断腿。

    听说连上面什么知青办都怕了,后来还是前后屯两个大队商量好知青就住前屯,劳改的就放后屯。

    也就是这样,前屯的知青多了,这鬼屋成了知青点。

    全都不一样了。

    她还想再等五年,等仇人来了好报仇。可要是这辈子连仇人都不见了,她又该如何报仇雪恨。

    默默坐在后面靠墙的关小竹耷拉着脑袋,转身跟小兄长说话的关平安瞟了一眼就被小姐妹们扯了扯。

    上课了。

    一年级的班主任果然是位脾气好的。这位姓张的女老师一进来就细声细气地让他们都先坐好。

    除了性格软弱了些,好在教书是没问题。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起语文书本上的内容还是挺动听的。

    或许是初来乍到,就连教算数的男老师也面带微笑,对底下接头交耳的学生也就是提醒一句。

    课间时间,小姐妹们手拉手上厕所途中,关平安就想好了。万一关小竹缠上来,还是寻常对待好了。

    让她诧异的是,这天,对方没有过来不说,就是经过她课桌前面出门,也是心不在蔫的来去匆匆。

    可很快的,关平安盯着盯着,差点捂脸。

    感情这位还在惦记密室,可如今连那灶都王家庄的父老乡亲们都踏平了,你去哪儿找机关?

    再说了,好像自己当时出来就毁了机关,给你留着,你也进不去啊。而要说里面的那些东西?

    关平安可不觉得就是其中那个小竹屋被关小竹拿到手了也能变成竹屋,别以为你名儿带了竹就有缘。

    她小葫芦内的竹屋可不是因为那小摆件才有,而是她的血撒到了地上,这才出现她姨娘留给她的东西。

    那个小摆件就是件手工品,和那箱子里面其他的手工品都没有什么异常之处,枉费她滴了好几滴血测试。

    关平安严重怀疑这丫的前世一定是听了什么密室里有金子珠宝之类的不实传言,而且还是个大傻蛋。

    不然与其盯着这儿,还不如多跑几趟废品收购站。砸烂的东西虽多,但好东西也是有的。比如木料。

    不过,瞅着分家那会儿丫的居然都不懂先搬那一对罐子,可见这货就是真见了宝都不懂,那你还找啥呀?

    唉……这会儿一想起那一对罐子,更让关平安忧愁的事情来了。原来那对罐子还是她老子淘的。

    她要是不交厚账本,她爹是不是就不说了啊?两辈子都是这样,愁人的很,咋就不当钱是一回事呢。

    尤其是你现在可不是大侠了懂不?

    第一天自家孩子上学,关有寿撤的快,来的也不慢,还特意拉了老老垒起的一车柴火赶着牛车来了学校。

    这个时节,教室内还是要烧炉子的。要是按照公社小学的规矩,每个学生都要交一定量的柴禾。

    匆匆忙忙的办学,王家庄倒是还没有谁提出这一点。但他家不是有仨孩子嘛,关有寿就主动送来了。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他始终自认有一位立身正的父亲,他的孩子就不会被人小瞧了去。

    得知短短一天,他儿子侄子都当了大队长,闺女当了中队长,关有寿笑了笑谦虚了几句也就没再说什么。

    有何值得好意外?

    别人不知他家仨孩子的底儿,他可心知肚明。论学习,论能力,他家的孩子可都是出类拔萃的。

    忽悠孩子们的理由一大堆,可关有寿压着孩子们不准跳级,何曾不是也在圆他曾经最大的遗憾。

    要论跳级,他可以毫不谦虚的说,谁也没有他厉害。在马振中他们还在国小里待着,他早已初中都结束了。

    可有什么意思?

    偷来抢来的机会,他就没法融入同学当中,更别提什么同窗之谊,就连毕业证书都要他费尽心思去争取。

    他是再也不愿让自己的一对儿女走他曾经经历过的一切。那种心酸,那种孤单,哪怕到现在都忘不了。

    “爹爹~”

    关有寿看着被一群孩子围在中间的自家闺女,这一刻,他更是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而高兴不已。

    “好玩不?”

    “好玩极了,我还跑去和同学们跳皮筋。”其实不是的,她一不小心就被小姐妹们拉着推着出了门。

    “开心不?”

    “开心!看到爹爹更开心!”不开心也得开心是不?她爹娘就怕她不交小盆友。“我们都约好了一块捡牛粪。”

    关有寿:“……”

    “爹爹,还有鸟粪。”

    这闺女,不要了。

    <;script>;app2;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854章 我倒是有个建议

    <;script>;app2;

    上了几天学,又到了一年春耕期。这又是抢翻又是抢播的,生产队从上到下都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就连王家庄红花小学的四名知青教师和校长也是在上午教学,下午投入到田间地头的农忙中。

    在这期间,与年前王家庄来了四位知识青年不同,马六屯也迎来了三位刚刚下放的知识老人。

    种种待遇肯定是不同的。

    好在以马族长为首的马家老人们一贯非常重注子孙孝道这一点,马六屯上下并无谁真会去为难这三位可怜的老人。

    到了春耕结束,关有寿更是以扩大养殖场积累肥料为由,翻新了牛棚,在边上又加盖了育苗室。

    所谓的育苗室,培育的可不单单就是种子,还有牲畜。比如集中孵出的鸡苗鸭苗鹅苗就能以大队的名义销售出去。

    有人反对?

    还真没有。

    去年入冬关有寿主持的一波韭菜菠菜工作,无形中又增了影响力。而效果如何?就看今年的选举。

    会计这一职,继之前百分之九十的投票率,今年关有寿就拥有了百分百的投票率,可见他有多得人心。

    如此一来,下放劳动教育的三位老人也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也有了让他们缓了口气的空间。

    之后,这三位也就不用关有寿再费心维护观察。对于新来的几位人品如何,他心里已经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首先。

    教他家孩子的知青老师们虽还年轻,但也肯吃苦能吃苦。短短时间内已经得到乡亲们的认同。

    而他家仨孩子与老师同学们也相处的不错。尤其是他家平安,不再抗拒去上学,交友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

    其次,那三位老人有了他家仨孩子的私底下相助,比起外面那些可怜人,不说处境多好,但也免予遭到不公对待。

    如今大环境如此,关有寿不敢多动手脚,但也算是实现了他当初在京城对梅老许下的承诺。

    这时关有寿就不得不再次面对田家那二老的问题。他知道,他在品人家,人家也在品他,时机也该到了。

    随着两家孩子一起上下学,他与今年当选记分员的田胜利在工作上也有了极多接触,两家关系算是越来越亲密了。

    尤其是在一次“偶尔”的机会,瞿老太见到他家仨孩子在绘画。如今闲暇之余,她也会指点一二。

    品了这么久,关有寿觉得已经无须再等。趁着田家回请他们一家子共进晚餐的机会,他提了。

    结果……散席之后,瞿老太打发走孩子们,与叶老一道还慎重其事地示意关有寿进屋再谈。

    东屋。

    一壶清茶。

    这架势是要长谈。

    关有寿不动声色地执壶倒茶。

    呷了口茶。

    瞿老太见老伴让她先说,微微颔首,“要说小平安学刺绣,我是举双手赞同。毕竟她已经有了底子。”

    不等关有寿出言道谢,瞿老太继续说道,“不瞒你说,这要是换成来之前,教就教,反正能学到多少要看孩子悟性。”

    听了这话,关有寿了然点头。这也是他不急着提出,反而一直留给时间让对方观察孩子的原因之一。

    “可现在不行。”

    相处过一段时间,瞿老太对眼前的年轻人颇为赞赏,尤其是他对如今一些局势持有的态度。

    聪明人很多,但心正且有是非观的还是比较少见。点点滴滴的大小事情都证明此年轻人相当理智。

    这就好。

    不止是她,就是老伴也怕了如今那些所谓的热血男儿。

    叶老接过了老伴的话,“先问个冒昧的问题,你对孩子们的将来是有何打算?尤其是对小平安。”

    此话一出,说明二老已经进行过各方面的考虑。真心与否不知,诚意却已感人。关有寿立马端正了态度。

    “以他们的兴趣为主。我想给孩子最好的资源,不求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但求他们一世安稳。”

    当然,有些话就不好当面直言。比如让闺女学双面绣的目的;比如关有寿更想直截了道出孩子想学外语。

    牛棚那三位老先生的才学也是相当了得,但他提了没?在如今的局势,除非对方主动提出,否则就是他为难人。

    所以他就提了个条件,只要注意保密就行。如今也就随仨孩子与他们私下接触,能不能成就看仨孩子的本事。

    叶老微微颔首,“初衷很好。自幼学习琴棋书画,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文学素养。但在绣艺上再精益求精可有必要?”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是娘家祖传,到了三七她妈这一代,我就不强求她。就是我自己,后来也拜师学了国画。”

    关有寿若有所思地看向瞿老太。

    “我并不觉得你家平安需要再进一步学习绣艺。孩子如今的女红就相当不错,听说她这才学了二三年对不对?”

    关有寿点了点头。

    其实他家平安还没有跟赵老太学习这么长时间,何况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可奈不住他有个聪慧的闺女啊。

    “专门跟我学刺绣就不用了。偶尔我提醒她几点,还得靠她平时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