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来到这个年代 >

第455部分

我来到这个年代-第455部分

小说: 我来到这个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秀荷见状乐得哈哈直笑。哼,就是不告诉你实话!你个熊孩子,说走就走,居然连跟娘吱一声都没有。

    以关天佑的眼力劲儿自然不会错过他娘的这点小心思,可还真别说,他妹妹再乖巧听话,这次肯定是要先哄哄她的。

    好在,他当哥哥的,早早就准备了不少礼物给妹妹,还特意准备了一大堆的消息与妹妹分享。

    再不行,不是还有杀手锏?对!哥哥原本不想走的。原因?你猜!你再猜!肯定是景年兄不放人啦。

    兄弟是干嘛用的?

    就是背黑锅,就是两肋插刀备用的。谁让景年兄是他兄长呢,尊老爱幼这种优良传统,他相信对方很乐意拥有。

    “然后呢?”

    齐景年继续不紧不慢地向叶秀荷诉说着,“到了站,玉萍表姑就喊来老表叔。然后老表叔又拜托他认识的驾驶员,我们坐了人家这班车回来。到了县城,这位王叔叔又给我们找了前面的老大爷。”

    “你们老表叔还真不错。”

    齐景年赞同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其实真没必须如此麻烦,但见到对方鞍前马后地找这搬那的,老感动的。

    “你们咋不出发就拍电报,也好早点去接你们。”

    “原本是说好到了省城会有人来接站,然后由对方直接送我们回来。后来我在车站就谢绝了对方。”

    他祖父祖母和梅老他们是恨不得直接派人一路跟着他们俩人回来,差一点就连薛大山都要跟上车。

    就这样,还是他找了理由又找了众多借口。但他婶儿既然想知道,为了宽慰她的关心与担忧,齐景年还是挑了能说的说了。

    毕竟还有车老板子在,关天佑一等他们俩话题告一段落,他立马问道,“娘,我们老师有没有咋说?”

    “就是隔三差五的问安安你们俩啥时回来。你爹一开学就去交了你们仨的学费,老师还挺负责任的。”

    “没说我们今天回来?”

    叶秀荷摇摇头,“我让你妹妹先别声张,等到了再说都来得及。乘车挺累的,你们先缓两天,养足精神了再去上学。”

    齐景年与关天佑相视一笑。

    要说宠孩子,当数他婶儿/他娘榜上有名。这要是换成其他家长,钱都交了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你们还不去?

    马车抵达关家小院后,几个人搬下了行李物品之后,送走叶兴旺早就转交朋友付了钱的车老板子。

    老规矩。叶秀荷准备的照样还是下车的“面”,还是能当帽子戴的大海碗,形如小脸盆的一大碗面条。

    老话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可这话有时也不适合套用所有人身上。就如齐景年和关天佑他们俩人。

    不管是齐家,梅家,还是如今的关家真不到这种海吃强塞的份上。尤其是齐、梅两家,老爷子他们可是都有专门的保健医生。

    这些御用的保健医生对各位首长的饮食习惯尤为注重,他们就怕一个不好,难以承担责任。

    这些养生道理,关有寿也懂。早前类似胡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可不就是特别注重养生之道。

    此一时彼一时。

    没条件之时,当生存成了首要问题,谁还去关注这些细节?可等日子好起来,以关有寿的见识,自然就会重视起来。

    可奈不住就是他时常提点媳妇饮食七分饱为好类似的话题,叶秀荷也没放在心上。要不她咋说她男人老瞎讲究呢。

    只有听过饿得没力气的,她还没听过故意不吃饱的。这又不是上亲戚家串门子,好给对方留点底儿。

    她好好的闺女咋养成猫胃的?绝对逃不了她男人在其中瞎掺和。吃,多吃点,今早擀的面条可多了,还有很多没煮。

    问你们撑不撑?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1002章 很遗憾对不对

    临放学时,关平安就听到外面有异响,侧头往窗外瞟了眼。操场上校长对面的两位可不就是临阵脱逃的那俩?

    随即传来“叮叮叮”的敲钟声儿,节奏带着急促且短暂。没错,就是敲钟,也可以说其实就是敲铁声儿。

    学校的钟就是一截铁家伙挂着,每到时间,校长就会用小铁锤开始锤它。根据上下课以及操场集合,都有各自不同的节奏。

    预备铃是:铛铛,铛铛,铛铛;上课:铛,铛铛,当,当当;下课:铛,铛,铛;集合:铛铛铛铛铛……

    毫无意外,下课铃声,尤其是傍晚最后第一节课后的“铛,铛,铛。”这个节奏最悦耳动听,也最受全校学生欢迎。

    关平安琢磨这个点儿就连老师们都很开心。终于能赶走熊孩子们放学回家,他们的耳根子都清静十分。

    “妹妹,来,哥拿书包。”

    刚出教室门口的关平安强忍着笑意,将书包递给天佑。见他一接过就递给齐景年,她是再也忍不住的笑了。

    自幼一直形影不离的兄妹俩人这次是真有些日子不见。刚开始关天佑还真不习惯,时常还会下意识地喊一声妹妹。

    此刻放学的小伙伴们见到他和齐景年终于归来,全涌了上来。关天佑一边跟人打着招呼,却也不是与往常似的跟在平安她们几个后面慢慢走着,而是眼疾手快的先牵住了妹妹软乎乎的小手。

    被抢走小姐妹小手的梁志红无语地瞪了眼他后背,惹得与她身侧并肩而行的马五丫又是抿嘴笑了笑。

    何止是志红,她的位置也被齐北(齐景年)给抢了。瞅瞅这一左一右的高个子越发显得安安矮小。

    “五丫姐你们快点啊。”

    “又没喊我。”

    马五丫应了一声,同时也失笑地拍了下梁志红的胳膊:你还真小,这也有意见?不是提了“你们”两字?

    前面的关平安还不知身后的“小官司”,被关天佑和齐景年俩人夹在一起,周围是一圈儿的小伙伴们。

    到了土道口就往东转的方向就都是马六屯的发小,这时关天佑的脚步明显加快,约好再聚的时间也一下子提到晚上。

    再次一分开,还没到家门口,关平安再次好笑地瞥了眼小兄长,“哥哥,你究竟给他们带了啥礼物?”

    居然人人有份。

    “一盒玻璃珠子,其他的东西不好带。”

    你确定不是抠门?

    “你呢?”关平安摇了摇被齐景年握着的手,“不会也是一盒子吧?齐奶奶他们可好?我还以为你们最快也要过完暑假回来。”

    “都挺好的。”齐景年又瞟了眼她放下的厚厚刘海,“个个遇上我们俩都问你现在如何,梅爷爷也很惦记你。”

    关平安莞尔一笑,“是不是又给我布置很多作业?梅爷爷他最近来信很频繁,是不是比较闲呀?”

    齐景年瞟了她一眼,率先撩起门帘,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兄妹俩人先进去,边笑道,“还行吧,该上班还是上班。”

    “没加班?”

    “很少。”

    进了堂屋的关平安转过了脑袋,若有所思地瞟了眼天佑,走到水缸前拿起葫芦瓢儿舀水倒入脸盆内。

    “暖水瓶里有水。”

    “没事儿,热。”关平安看了看齐景年,终究还是没问出你们俩人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明天就上课?”

    “对。”

    “见过陈爷爷他们了没?”

    齐景年点了点头,递给她毛巾,“人多不好说话,晚上过去再说。”说着,他又瞟了眼平安的刘海。

    放好书包出来的关天佑就没他这般含蓄,刚刚是在外面人多有些话不好问出口。难道有人欺负他妹妹?

    找死!

    “咋回事?”关天佑摸了摸自己额头,“你不是说要留长发扎辫子?咋又剪了?天暖了该多热啊。”

    关平安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我就是突然觉得每天扎头发麻烦。你们俩没在家,我都起晚了。今晚想吃啥?”

    她身边的齐景年朝天佑微微摇头。

    关天佑见状笑了笑,“随便对付几口就行。我们一回来,娘她就准备了老大碗的面条。妹妹,……我来烧火。”

    想要许下以后不管自己去哪儿都带上妹妹,可突然之间,关天佑发现这个承诺很难很难,就如这趟出门。

    城里街面上是平静了下来,可还有比狠叫板的。就说他妹妹原先打下的三条胡同现在也有时常约架。

    他要是说如今有顽主和一些“老兵儿”他们一有不对付就大喊着,“口里口外,刀子板儿带?”

    都不用他解释的,妹妹就懂这问的是咱在胡同里打还是在胡同外打呢,用刀子,还是用板带呀?

    然后,她准会想回京城兜一圈儿好统一江湖。毕竟她来信也问了她三条胡同的小伙伴们如今都咋样了。

    “哥哥,你们俩出去没打架吧?”

    刚坐下想烧火的关天佑闻言差点抖了抖,“我是斯文人。再说了,我和哥俩人好不容易回去一趟那能还用大人担心对不?”

    “有道理。”再说现在城里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基本上就开始下乡插队,人数急剧减少,城里也乱不起来。关平安重重地点了点头,“你们出门干啥,我都不担心,就怕你们一时马虎了。”

    齐景年深觉得这个话题很危险,随时有可能让天佑被他的关关牵着鼻子绕呀绕的给绕进沟里。

    “天佑,给关关说说地铁的事儿。”

    “对了,妹妹,我没在信里和你提地铁对不?”

    “……”关平安瞥了眼齐景年,笑了笑,“梅爷爷在信里有跟我提过,说等我下次过去就乘坐。”

    “你都知道啦?”

    很遗憾对不对?让你们瞒我!“嗯哪,没啥好稀罕的,不就是火车在地底下开嘛。它要在海底下开,我服了。”

    “你厉害。”

    “厉害啥呀,飞机还在天生飞呢。”不提飞机还好,一提起,关平安手上的动作一滞立即看向齐景年。

    齐景年朝她微微点头。

    关平安暗暗吁了口气。齐景年为何临过年之前赶回去,瞒得过别人,瞒不过她。当然,他也瞒不过她爹。

    所以,这坏小子也算被齐老他们给赶回来对吧?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1003章 赶紧、麻溜儿的

    事实证明,别以为出门溜一圈儿就是好事。其他先不提,他们攒下的笔记和作业就极多极多的。

    关有寿夫妻俩人下工之后,一家人围着饭桌边吃边说,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说笑笑,可算不复之前的冷清。

    但想关有寿再多稀罕稀罕俩混小子?错了,一放下筷子,他就翻脸不认人。你们!对,说的就是你们俩!

    ——赶紧、麻溜儿的,速度回屋。今晚过了十一点,继续去上课,个个都甭想偷懒,先预习免得跟不上。

    西外间。

    关平安开始翻起关天佑带回这些日子梅老上课的笔记,而关天佑与齐景年也开始翻起她这些日子记下的笔记。

    叶秀荷看着长书桌上一垒垒的笔记本,她再心疼也没用。往常大小事,她都可以和她男人讨价还价,可独独一事不行。

    那就是涉及到孩子们学习的事情。

    她不是不知道现在考大学早已不能正常按学习成绩,但就连义叔和那位梅叔都觉得孩子苦学有必要,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可谁说她男人宠孩子的,刚回来就不能先歇一晚?啥叫宠哟,都是假的。还过了十一点就走,你咋不上天!

    可她还真没法子。只能每天压也跟压着她家仨个孩子午睡,饭菜上再丰富一些,鸡蛋肉啊鱼的顿顿不落下。

    可惜的是她还不能跟她小凤姐诉说这一份苦衷,整得她小凤姐老是说她学城里人的做派。睡啥午睡?

    当然,并不是个个如同她所想象的这般认为,她就是如今没机会与五位老爷子接触谈心,尤其是李老。

    否则,这位可是她的知己。

    真要说到对孩子的宠溺程度,关有寿好似一个典型。其实不然,马振中就不惯着他仨儿子?

    能臭味相投的哥俩又有何区别。

    不。

    区别大了。

    先不提学习这方面,毕竟有各方面因素在。再说别看丁老他们五位如今落魄,但也不是谁想学,他们就会甘心教导。

    就说现在又有了旁边田胜利的陪同,加上一位赵传元,每日这三家的晨跑都成了马六屯一景。

    而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跟关有寿挤在一起的马振中,他难道会不参与?非要,还是条件受限。

    不是他不跟小伙伴一块玩儿,而是他这副队长当的俗事比关有寿更多。可这位很显然对他儿子赖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其中有些事情,别人或许不知底细,却瞒不过与关家交往密切的李老他们五位。用李老的一句感叹语就是都瞎了眼,包括他自己。

    要是世上有后悔药,他就是赖也要死赖着,跟齐老头那个不要脸的老货一样早早就送小孙子来关家。

    他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天赋有多出众,他家几个孙子天资也相当出众,但真正的聪明人难找。

    可见李老就非常看好关有寿。最近他已经在寻思挑一个他年龄与关有寿比较相近的孙子落户到附近生产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活到他这把年纪,岂能真没留点底子。他就是再落魄,这点能量还是有的。

    只不过不到危及自己儿孙性命的这一天,李老不想动弹,也得权衡利弊。可他真看好关有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是的。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就是说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这是他李家一代代传下来的祖训。

    在关有寿教育孩子的一言一行中,李老好似又看到了他早逝的曾祖父。他曾祖父也是如此,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拿着颗枣。

    又一次被莫名镀了一层金的关有寿可不知道老爷子的想法,否则肯定吓得他连连摇头,断然否认。

    自己知道自己的根底,关有寿从不觉得自己有比别人赢的地方。当然,输于别人的,他肯定也没有的。

    只不过是习惯了凡事都喜欢设身处地去想一想,然后守住底线再去干。多简单啊,哪来这么多道道。

    夜深人静的,不止关平安他们仨人跟着他们几位上课,就是王老也对关有寿进行一对一教导。

    叶秀荷呢,依然在家啃着她的《三国演义》,顺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