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来到这个年代 >

第639部分

我来到这个年代-第639部分

小说: 我来到这个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啧~要我,我才不嫁。爱干嘛干嘛去,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到处都是,有啥了不起的。”

    关有寿摇头,“傻闺女,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就说咱们分家后,你姥真不想上咱们家住上两天?

    那是一开始爹这个姑爷就压根没占过岳家什么便宜,他们都不好意思懂不?别把人想得太多,也别把人想得太坏。”

    有几人能做到先生这种地步,但先生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他老人家也不会纯良,这就是现实。

    一提起她姥姥姥爷,关平安顿时蔫吧。哪怕她不想承认,可之前她姥爷姥姥干的事情还是让她心有戚戚。

    闺女和外孙女到底不同。慈祥和蔼可亲的姥姥为了她的老姑娘,可不就连宝贝疙瘩都成了块土疙瘩。

    不能再想了,也不能再说这个话题,不然,真是越想越没意思,越说越没劲儿,她都不知要该对谁好。

    可不聊这个话题,聊啥?

    对了。

    聊年底了,她爹单位今年会发什么福利。她娘亲的单位?不像她爹,福利还没发到手,连医院看大门的大爷都听知道了。

    “别说,爹还真不知道。”

    哎哟,这就对了么……关平安扬起眉毛,得意的不得了。“爹爹,你今年年终还有没有奖励啊?”

    去年她爹拿到的奖励可不少,比年终分到的福利还好。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还有票,加上领的那个月工资。

    啧啧啧~

    只差她梅爷爷那个待遇一丢丢了。不知是不是她爹奖励品的原因,反正其中两斤芝麻油可比产地小葫芦的芝麻油还香。

    “想得美。今年一年爹可没出差,肯定没了。不过福利是不少的,人人都有。”没准他还比一般同事还多些。

    但这话可不能从他先说出口,回头万一出了岔子,他当老子的脸往哪儿搁,还是等下周公布时权当意外惊喜得了。

    对了!

    关有寿拍了一下自己脑门,瞟了眼关上的书房门,他立马掏出小锦囊朝自己一对儿女招了招手。

    “爹还真忘了一件事。之前你们祖父不是汇了一笔钱过来?你们爷爷已经让李秘书去银行取了。”

    兄妹俩人前倾着身子,相视一眼,关天佑立马朝他老子摇头,“没必要,我和妹妹手上都有钱,爹你自个收着就行。”

    关有寿不置可否点头,“也行。按汇率换了可不单单一万块,不过,零头的我已经给你娘当了零花钱。”

    说着,他捏着小锦囊往茶几上面倒出一大沓票劵,“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银行按汇额核发的物资购销凭证。”

    所谓的物资购销凭证其实就是俗称的侨汇券。“还有一部分是爹跟人换的票证,你们翻翻看,这一部分使用期限到了没。”

    “没给我娘?”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1411章 旁敲侧击

    面对儿子的疑问,关有寿摇头。不是他不给,而是孩子娘说她单位发的够用,所以他就没再多给她。

    反正给多了,他媳妇总说家里该有的都有,她也不会上友谊商店购物,就拿票跟她那些同事换些日常票。

    问题是换来换去,太扎眼不说,其实还有什么票比得上侨汇券更实用。他索性就留给自家仨孩子备用。

    孩子现在大了,交际圈自然就广了。尤其是俩儿子,据他所知,这俩混小子今年又交了一大票朋友。

    关天佑伸出先拿起其中一扎用小铁夹夹住,明显不是侨汇券的票劵,开始一张张的查看小票上面的截止日期。

    其他的?

    根本不用看,侨汇券最短的使用期限一般为一年。除此之外的,还有一种两年使用期限的,反正眼下绝对不会过期作废。

    关平安见状,她就开始翻起茶几上的侨汇券,“爹爹,这些都是一年使用期限的,是爷爷他吩咐李伯伯只要一年的?”

    “不是,据说马上要启用另一种购销凭证。”关有寿眯眼想了想,“好像是叫什么外汇券,最晚明年发行,保密。”

    “……明白。”其实她是想问爷爷是不是觉得没必要留两年使用期限的票券,谁料想她爹不走寻常路。

    “别数了,回头想买啥就去买。儿子,你手上那些挑好了没?要不就别挑了,干脆明儿个全花了。”

    关天佑瞧了瞧手上的票,又瞅了瞅他老子,打趣道,“爹,咱不过啦?这里头可是有自行车票,还有电风扇的票。”

    关有寿忍俊不禁轻笑出声,瞪了眼儿子,“臭小子,又胡说八道了。你多这么大了,挑些放在身边备用。”

    关天佑摇头直笑,“算了,还是挑出快过期的先处理,剩下的就交给安安吧。不然我娘她又该生气我们乱花钱。”

    “行,你们兄妹俩人看着办。”

    关有寿对媳妇这一点也很无奈,但他又有些庆幸。虽说他不赞同媳妇死抠着钱,但毕竟勤俭治家是种美德。

    “其实你们娘挺好的,要是你娘突然变得大手大脚,爱跟人攀比,那才叫遭心。你们见到你们建平嫂子了没?

    她才陪你们建平哥回李家多久,一年还没到吧?那喇叭裤穿得跟扫马路似的,一瞅见你娘还说你娘太土气,你们说吓不吓人?”

    兄妹俩人乐得哈哈大笑。

    关有寿自己说完也觉得好笑,“那傻娘们,这次还专门烫了头发回去,她奶叶虎妞就第一个饶不了她。”

    “爹爹,平嫂子会不会回去胡说一通?”很有可能的,乡里乡亲的,唠着唠着,难保对方不会说上她家,说上她家大宅院。

    关有寿挑眉,“说就说呗,锦衣夜行有什么意思,连爹都很想回去炫耀一通。咱们家每个月给了十块钱赡养费还不够?”

    关平安眨了眨眼。

    爹爹,你确定?

    “你娘这个孝顺的儿媳妇这次就托你建平嫂子给你奶带了年礼。整整一大袋,有一件军大衣,你奶一套毛衣毛裤,还有七七八八的,反正不少。”

    “是全奶奶的意思(哑婆婆)?”

    关有寿赞许点头。

    确实如闺女所料,但有些事情,他就不好对孩子说起。比如孩子娘为何会屁颠屁颠地收拾出一大包东西给婆婆?

    那是因为孩子她姥专门让长子写了三封信过来,说老姑娘往后要是不给婆婆寄东西,那就别寄回娘家,还力劝老姑娘别虎了吧唧的。

    比如寄婆家的东西,因为住在大城市开销大,买根葱都要花钱,当婆婆的还能怪儿媳妇寄的东西不贵重?

    再比如与其每个月给十块钱养老费,当婆婆的一大把年纪了,在乡下能花几个钱,还不如直接换成物品寄回去。

    这还是他不怎么插手姑爷家事的丈母娘,她都已经开始出主意指导老姑娘,要是换成一个搅屎棍,那还了得。

    所以关有寿觉得他就挺能理解侄子马明海的想法。有些事情不去设想还罢,一推想是细思极恐,谁乐意找座佛压在头上。

    这不,他媳妇经她老娘这么一劝,她可不就收拾收拾一堆东西托人亲自送回去。执行的力度和速度大大惊人。

    他不说,关平安就不问?

    非也。

    书房内爷仨边扯着漫不着边的话题,边将票劵整理好。关平安接过天佑整理好后交给她的票券,她跑了。

    “娘?”

    “嗯?”叶秀荷见闺女探头探脑地好笑呼噜一把她脑袋,“咋跑出来了,起先不是说要去找你爹?”

    “我困了。”

    叶秀荷听闺女这一说,刚往书房走去的脚步一拐,牵着闺女的手转向楼梯口,边走着,边好笑捏了一下她鼻子。

    “想和娘嘀咕啥?”

    “没,就想娘陪我上床。”关平安娇憨地瘪了瘪嘴,“娘你现在都不疼我了,你自个数数有多久没哄我睡觉了。”

    “……哈哈哈……”

    “娘~”

    “好好好,娘不笑。”叶秀荷推了推站在楼梯上不走的闺女,“不是你自个说你长大了,不用哄的?”

    “哼,我伤心了。”

    “等着,回房娘就拿针帮你缝好。”娘俩说笑着上了楼,朝东面尽头直走,一直走到最后一间关平安的卧室。

    卧室内,细心的张嫂还在梳妆台的花瓶内插了几只花枝招展的腊梅,室内隐隐约约带着一股子花香。

    “你张婶子真细心。”叶秀荷随手摸了摸台面,瞅了瞅手指,“还真一尘不染。就连棉被都是今天刚晒好。”

    关平安赞同点头,“福婶也不错。咱们家能遇上他们这些有心人是福气。娘你跟张婶子说了除夕放假没有?”

    “说了。”

    “别看了。”关平安拉住还想开衣柜的叶秀荷,坐到自己的床上,“娘,你先坐下来歇会儿。我姥最近来信提到我奶了?”

    “对,你爹跟你们说了?”

    “没详细说,就说我姥想咱们。”关平安靠在了她娘身上,“是不是我姥说了啥,你才给我奶寄东西呀。”

    “嗯。”叶秀荷伸手顺着闺女长发,“也不单单是你姥说了,连你全奶奶(哑婆婆)也提了一句。”

    “说啥?”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1412章 想转移她的注意力

    能说什么?全婶的意思,无非就是孩子奶是破瓦片,孩子爹是玉器,落下把柄让孩子爹被人讲究,不值得。

    反正家里不缺那么一点东西,每个月十块钱都寄了,就别少了年礼。世上得眼红病的人不少,犯不着因小失大。

    关平安闻言赞同点头。她就是这意思,凡事怕对比,不说其他人,就陈老他们可都认识她奶,她爹真不管?

    他们五位明面上不会说什么,但心里或多或少肯定会认为他爹连对亲娘都苛刻过度,这人不像表面上那么仁厚。

    之前她家发生的事情,他们五位不曾见过,总听说过吧,但对于她爹能每月给十块赡养费之举,他们就赞许了。

    不管文化高低,无非还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思想存在,当儿子的日子越好,越觉得该回报父母一二。

    还有李建平那个媳妇,明知老院那边是什么人,可自从得知她一家人情况之后,何曾不是就问她还记恨她爷奶没有。

    恨?

    倒不至于。

    但要说多少感情?

    有了她娘跪求那一桩事,她给出的感情也有限,但解释?人家都会把那些卖孙女的人家来相比较。

    之所以让她娘做出寄年礼之举,关平安明了。说来说去,左不过她娘想为自家博一个好名声,她爹也未必没有同样想法。

    否则,她娘要是没得到她爹同意,这事儿就成不了。毕竟她爹之前可说好了,给老太太钱就行了。

    怪就怪在……

    “娘,我爹是几时同意的?”关平安顿了一下,又问道,“你和我爹就不怕好不容易摆平我奶,她又起心思?”

    对的。

    又起心思。

    去年断了年礼,今年二月里她爹又给她小姑打过电话,说了只能给养老费,其他请恕他做不到之后,她奶奶就安静了。

    现在突然翻起来,岂不是让她奶奶贼心不死?关平安可不觉得她爹会想不到这一点,而能让她爹做出退一步?

    肯定不是因为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

    说是给每月十块钱,她爹也有时常寄给她小姑的票劵的,其实她奶奶现在除了见不得她爹,只要她舍得花钱,生活水平比赵老太太还好。

    那是为何?

    叶秀荷听闺女这么一问,随口就回了,“就上个月啊,咋了?娘就说过你爹对你奶嘴上说的不好听。”

    尽说些什么不管了,管她干啥,她不是还有仨儿子,真要当我是儿子,也就不会对我闺女见死不救。

    反正说的理由可多可多,但孩子她爹也就嘴硬。“可其实吧,你爹心最软。这不,你姥给了台阶,他就下了。”

    关平安哑然失笑。哪能如此简单。她爹要是真这么糊涂,早就被梅爷爷给拖下水,早就被义爷爷拉走。

    叶秀荷没好气地捏了捏闺女脸,“虎,你还不信?你看吧,现在是你奶身子骨还行,她要真倒下,你爹跑得比谁都快。”

    “信,我信,我娘就是孔明诸葛亮,我早就知道我爹那点小心思瞒得了外人,肯定瞒不了我娘的。所以我爹跟你说了寄大衣寄毛衣?”

    叶秀荷被闺女夸得直笑,“还有毛裤。上一月你爹就跟着火似的,他还不明说,还非说啥当初他还想给你奶买毛线。

    你说你爹是不是在暗示娘?第二天娘故意当着你爹的面取出毛线,你爹还嘴硬说啥你奶还没那个资格让娘给她打毛衣毛裤。

    真要想寄就给人加工,赶得上你奶年前穿。听懂了没?你爹就是惦记你奶,说啥今年天气冷,哪年三九天不冷。”

    不对!

    更不对劲儿了!

    关平安暗自摇头,她祖母可是有毛衣毛裤的,虽说当时她耍小性子不收非要小姑拿回去寄换给她这个孙女。

    但是,最后她祖母还是套上了不是?这事,她爹就一清二楚,哪来的什么当初还想给她祖母买毛线之说。

    纯属忽悠她娘。

    “平嫂子这趟回娘家,我爹有没有让你提醒她别在老家说咱们家的事情吗?比如说住哪儿,比如说我爹在哪上班?”

    “没,你爹说咱们家又不是见不得人,平嫂子想说就说呗。正好试试这人品咋样,话太多往后就少来往。”

    矮油~

    更不对劲儿了。

    她爹是恨不得离老院那些人远远的,最好扯都别扯上什么亲兄弟亲侄子的,最好除了亲娘谁都别联系。

    要是被老院那些人得知她家住哪儿,她爹在哪儿上班,就是关绍宽那老头子不敢再得罪她爹,关老四都不愿意断了这门亲。

    她爹这是想干啥?

    关平安蹙眉细思,越寻思越觉得她爹趁她在学校,早早就作了文章。而且她老子还是针对她这个闺女设下的局。

    “担心啦?”叶秀荷伸出手指抚平闺女眉间,笑了笑,“你爹没吩咐,娘有和你平嫂子说了呢。

    再说了,你奶被你吓得,她如今也不敢再起幺蛾子,万一惹你爹怒了,连每个月养老钱都没了,她上哪儿找这么好的美事。”

    不用干活,不用上班,每个月跟领工资似的,就是其他仨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