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侠女来袭:本王妃你不可 >

第278部分

侠女来袭:本王妃你不可-第278部分

小说: 侠女来袭:本王妃你不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村的好朋友韩玉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拉起他去外地做生意。

    离开了伤心地,董方林的心情渐渐地好起来,也有说有笑了。

    一开始,韩玉德和董方林做小本生意,倒来倒去赚点儿小钱,积攒一些本钱后,生意渐渐地做大了。他们异地买卖,见利就做,很快便挣了三四十两银子。

    董方林的心里又燃起了希望,想等到年底回家去迎娶王玉芬。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董方林很不幸,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韩玉德为了照顾他,没有精力顾及生意事,整天东奔西跑请医买药,尽心尽力地为好友治病。

    治了一段时间后,董方林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日见加重。所剩银两已经不多,二人很着急。

    董方林知道自己的病情非常严重,很痛苦,也很绝望,不再抱有幻想。

 第四四二章 意外转机(一更)

    韩玉德心中悲痛,摇头叹息,好友已病入膏肓,看来无力回天了。

    董方林含着眼泪,有气无力地说:“玉德兄,我的病已无法治愈,不要再破费了,你走吧,不要再为我操劳了。我孤身一人无牵无挂,死在哪里都一样。”

    韩玉德听了此话更加心痛,眼里有了泪花。他既焦虑又悲伤,不能不管好友,何且还是在异地他乡。

    董方林说道:“弟弟有一事要拜托,望哥哥每年到我爹娘坟前培一培土,烧柱香和纸钱,代我尽点儿孝心吧。我这个孤魂野鬼你就不用管了,也习惯于孤独寂寞了。”

    韩玉德眼含泪水,劝道:“方林,你不要胡思乱想了,我一定要把你治好,然后咱兄弟俩一起回家去。”

    董方林暗自哀叹,哪会有好呀,如此下去,有多少银子都会打水漂,不能再连累好友了。

    韩玉德叹了口气,有些无奈:“方林,银两已经不多,我守在这里会误事的。这样吧,你在此安心等待,我去贩趟山货,多少赚些钱来给你治病。”

    “没有用了,不要再为我奔忙,用去那么多银子为我治病,已经对不住你。弟弟无力答谢,但愿来生再和哥哥相伴。”

    韩玉德很心痛,不时地悲泣落泪,依旧在安慰同乡好友。

    董方林泪水流下来,叹道:“哥哥,你走吧,我是将死的人了,花费再多的银子也只能拖几天,不值得。哥哥不要管我,安下心来做生意,赚些钱就回家去吧。”

    韩玉德心痛不已,又很无助,连声叹息。他很清楚,董方林的病情难说何时能有转机,还有没有转机,每天只出不进花费又大,这样下去挺不了多久。

    他见一时不会有结果,不能在此等待,便对店家交代一番,起身离去。

    韩玉德一直惦记董方林的病情,尽管心事重重,买卖却很顺利,来回贩运赚了十余两银子,又急匆匆地回到客店。

    此时,他离开客店已有二十多天,无时不在惦记好友的病情。回来后,韩玉德没有见到董方林,顿时慌了神,有了不祥的预感。

    他急忙去问店主:“店家,我那位兄弟呢?”

    “唉,他已经死去好几天了。”店主眉头紧皱,摇了摇头,“你来得正好,你们还欠店钱,要是不住就结清吧。为你兄弟请医买药的钱就算了,也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韩玉德闻言痛哭不止:“他埋在哪里了,我要去给他上坟,再立个碑。”

    “当时店里正忙,我只好雇辆马车把他拉走了,哪知道埋在何处。唉,他是个苦命人呀,你随便找个地方烧点儿纸钱吧。”

    韩玉德闻言更加伤心,悲痛而去。

    其实,店家说了谎,也是有情可原。

    自韩玉德走后,董方林病情日见加重,半个多月后便昏迷不醒,不进饮食。

    店主慌了神,急忙请来大夫诊视,得知无法救治,已活不了几时,只能放弃。

    店主苦苦地等了几天,还是不见韩玉德回来,以为借机离去不再回转,更加着急,左思右想不知道该怎么办。

    又过两天,店主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在昨天,雇辆马车把奄奄一息的董方林拉出城去,想找个地方埋了。

    店主来到北门外,正想找个荒芜之处,见董方林还没有咽气,不忍心这么处置。他见太阳已经西下,又惦记家里的生意,只好把董方林丢弃路旁赶回城去。

    今天早晨,店主又来到这里,想把董方林掩埋,哪知人迹不见。他在附近寻找,还是不见尸首,连个新坟头也没有看到。

    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我也是没有办法,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你走好吧。”

    店家四下看了看,摇了摇头便回去了。

    事情就是这么巧,韩玉德今天回来了,店主无法说清楚,只好含糊其词地应付过去。

    董方林已经深度昏迷,即将死去,怎么会踪迹皆无呢?

    没想到,他有了转机,十分偶然,也非常意外,或许命不该绝吧。

    昨天日落后,有个和尚在此路过,见道边躺着一个人,以为是喝醉酒的,过去一看才知道是危重的病人。

    “阿弥陀佛!”和尚摇了摇头,想把可怜的病人带回庙里,为他祈福消灾。即使救不活,也不能暴尸荒野,要成殓掩埋,作法诵经超度亡灵。

    巧得很,寺庙里有位过路的大夫借住,此人正是李忠义。

    前些日子,忠义回到家里,经受了外出的辛苦和劳累,不想再出来行医。哪知,没有多久,他又坐不住了,为了拜访名医,增进医术,决定再出来走一走。

    这一天,李忠义路过此地,见天色已晚,便在这座寺庙住下来。

    他见和尚带回一位病人,立刻诊脉查看病情。一番珍视后,确认董方林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治,摇了摇头,连声叹息。

    李忠义见董方林这么年轻,将要死去,有些于心不忍,便取一点儿霞云草和玉石花,用开水浸泡后,给将死之人服下去。

    董方林昏迷不醒,即将亡去,哪知服了两种灵验的仙药,很快便痊愈复初。

    和尚们见他病愈而起,既高兴又惊疑,为他备下稀饭等吃了一顿。

    董方林非常感激众位和尚以及李忠义的救命之恩,在庙里住了两天,体力恢复后才离去。他又回到那家客店,想等候外出未归的韩玉德。

    店主见到他,非常意外,惊诧不已,不知道理应死去的人怎么又活过来,而且病愈康健。

    董方林大病一场,性情有了变化,深感生命之可贵,要好好地活下去。他得知好友韩玉德已经离去,很感慨,便起身回家,既要感谢恩兄,又想探视王玉芬。

    正走着,他见前边有人被捉,立刻紧张起来,手握棍棒悄悄地来到近处观察。

    被捉之人是两个男子,其中一个年近三十,另一个是中年人。二人穿戴普通,看上去是平民百姓。

    抓他们的有四个人,一个个样子凶狠,不知道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置二人于死地。

    被捉的中年男子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何要拦路行凶?”

    一个胖子喝道:“我还要问你们呢,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追查老子们的事情?”

    那位年近三十的人闻听此言,愣了一下,忽有所悟:“噢,我明白了,原来你们和那件命案有关系。你们为非作歹,杀人劫财,理应去县衙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置,这才是正路。哪知,你们不思悔改,又做违法之事,目无王法,是罪上加罪!”

    “老子想做就做,敢做敢为,何必要你来管,况且你也管不了。你们非要和我们作对,是自寻死路,这就打发你们上路!”

    “放肆!”中年人喝道,“你们竟敢肆意行凶,可知道这位大人是谁吗?你们听好了,他是知县大人,还不放手!”

    胖子撇了撇嘴:“瞧你穷嗖嗖的样子吧,若是知县大人,我就是知府大人。”

    几个家伙哈哈地笑起来,十分不屑。

    年近三十的人哼了一声:“没有错,我就是知县,身着便装是来此查访案情的。奉劝你们随我们回去,配合审理案情,也好宽大处置。”

    几个家伙闻言愣住了,大眼瞪着小眼地互相看着,有些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胖子咬了咬牙,露出了狰狞的神情,随即冷笑一声:“弟兄们,事已至此,不能罢手,否则真就活不成了,必须有个了断。咱们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这个狗官,也省去许多麻烦。”

    他话音刚落,几个家伙同声附和,要对两个被抓之人动手。

    人命关天,不能不管,董方林大喊一声冲过去,和几个家伙打起来。

    那四个人表面上气势汹汹十分狂妄,拳脚功夫却稀松平常,很快被制服,押回县衙归案审处。

    知县见董方林为人正直,年轻干练,又有一身好武艺,想把他留在县衙。

    董方林见知县为了调查案情缉拿真凶,亲自微服私访,是难得的好官,很敬佩。

    此时,他身无分文,回到家里也是孤身一人,除了无法迎娶的玉芬妹妹,家乡已经没有可留恋的,便答应留下来。

    知县有了得力干将,很高兴,让他做了捕头,协助办案。

    近日,又有一件大案需要侦办,董方林每天都来此查访案情。这桩命案可能涉及一个地方豪强,他叫王延田,是白鹭庄人。

    村子附近有一个宽阔的湖泊,因为白鹭鸟每年都来湖里栖息,故而得名白鹭湖。村庄也以白鹭为名,称为白鹭庄。

    王延田的宅院在村外。他雇佣十几个家人和打手,强取豪夺,富甲一方,无人敢惹。

    前不久,王延田看中了李二生家的十几亩良田,为了弄到手,便设计把李二生叫到家里。在严刑逼迫下,他让李二生写下字据,以五十两纹银买下所有田地,然后将其杀害。

    他分文未付便达到罪恶目的,心肠之狠毒,用心之险恶,做法之凶残,令人发指。

 第四四三章 夜探王府(二更)

    事后,王延田带着恶奴来到李二生家,拿出了备好的字据,不由分说把良田霸占。

    就这样,李家的田地便归王府所有,李家家破人亡,没有了生计。

    李二生的妻子是王氏,她见丈夫失踪,良田被霸占,知道是被王延田所害。她悲愤至极,忍无可忍,拼着一死也要为丈夫报仇,夺回田产,便把王延田告到官府。

    知县对王延田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很想惩办这个恶人,还百姓公道。怎奈,这个恶霸很有心计,总是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知县抓不到真凭实据,一时无从下手,有些无可奈何。

    现在,白鹭庄又出了李二生这桩命案,很可能是王延田所为,知县决心查到底,为百姓除掉这个祸害。

    然而,王延田手握卖田契约,李二生又生死不明无处可寻,知县无凭无据,还是不能缉拿这家伙。

    为了得到真凭实据,知县让董方林查访王延田一直以来所犯的罪行,一旦抓住恶人把柄,立即捉拿,然后一件一件地审清案情。

    董方林查访多日,人们或畏惧不言,或伸冤又无实据,还是一无所获。

    他想进入王府搜查罪证,可是虎狼之窝危险重重,既难进去又难出来,不敢贸然行动。再说,他盲目地搜查很难有结果,还会打草惊蛇,只能四处暗访。

    今天,董方林暗自查访,依旧没有可用证据,想侦破此案,或找到王延田的其它罪证,实在困难。

    太阳快要落山了,正无奈之时,他见一人从天而降要抓一个孩子,知道是妖人作乱,十分吃惊,也很畏惧。

    孩子的哭喊声刺痛了他的心灵,董方林奋不顾身地冲过去,和赛太岁打起来。他不是妖怪对手,几个回合便被打翻在地,将要死去。

    危机之时,张云燕赶到了,才把他和孩子救下。

    ……

    张云燕听了董方林地讲述,十分气愤,决定帮他查清这桩杀人案件,如果是王延田所为,一定为百姓除去这个恶霸。

    她想起红发鬼王以及赛太岁四兄弟,随口问道:“方林弟,这里可闹过妖魔鬼怪之事?”

    董方林眉头皱起,叹了口气:“当然有,方才不就是妖怪害人嘛,要不是妹妹相救,我和孩子早已死在妖怪之手。”

    张云燕又问:“此前可有魔鬼来此害人?”

    董方林想了想,说:“没有见过,查访的时候倒是听说过,这里夜间有时闹鬼,百姓不得安宁。”

    张云燕闻听此言,对九幽圣君一伙又起疑心:“你可听说那些魔鬼是什么长相吗?”

    董方林摇了摇头:“没听说有人见过魔鬼,那些家伙凶残可怕,就是有人见过,吓也吓死了,谁能说清楚呀。”

    张云燕疑心难解,对九幽圣君一伙恶魔更加猜忌。

    董方林告诉云燕,本县境内发生很多丢失孩子的事情,多方查寻都没有下落。那些偷抢孩子的家伙至今没有抓到,看来是多人作案,是个团伙。这些案犯行为隐蔽,没有露出丝毫形迹,令人忧虑。

    张云燕心里一动,又想起九幽圣君一伙恶魔,孩子失踪难道是魔鬼们干的?

    她又默默地否定,那些孩子大多是在白天丢失的,阳气正盛,不会是魔鬼所为。

    奇怪,这么多孩子失踪,究竟是什么人干的呢?他们为什么要抓孩子呀?

    云燕想来想去无法确认,感到忧心忡忡,丢失的孩子如果真是被魔鬼们抓去,后果就惨了,幼小的生命不会生还。

    她默默地祈祷,但愿不是魔鬼在此行凶,受难的家庭能尽快团圆。

    天黑后,张云燕跟随董方林来到王延田的宅院外面,跳到树上观察动静。

    宽阔的宅院里,除了点点灯光,一片漆黑,很安静。

    她让董方林在外面等候,随后纵身而起跳入院墙内,要独自查看一番,见机行事。

    张云燕东转西转四处观察,没有收获,见前面有座独立的院落,便走过去。她推了推院门,没有上拴,于是推开院门探头巡视。

    院子里没有人,很安静。正房里亮着灯,有一男一女的说笑声。

    张云燕心里一动,立刻进入院内,轻移脚步来到正房前。她捅破窗纸向里看去,屋内有一个男子正和女人调笑。

    那个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