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1990-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了,丹尼尔。”宋亚笑着道谢。
这次菲姬的二百五十万销量为a+唱片创造了九百万收入(减去负担的部分宣发成本),为他个人的a+版权和资产管理公司创造了两百多万收入。
自己的首专和除where is the love之外单曲总共结算了三百万销量,由于这次大部分是卡带和海外收入,再加上促销和打折,均价非常惨烈,a+唱片收入五百万,他个人收入不到两百万。
where is the love单曲已经卖了双白金,均价还行,a+唱片收入七百五十万,a+版权和资产管理公司收入二百五十万,但这二百五十万他已经承诺全部捐出了,以后所有政治献金和慈善捐款都从这里面出,考虑到这笔钱总归是要出的,左右换右手,其实他也没亏什么。
丹尼尔的回报很够力,他不光从索尼哥伦比亚唱片结算了总计约两千五百万,还拿到了riaa的钻石专辑(一千万销量)认证,当然,这个认证是有水份的,实际销售数字暂时还差一点,但赶在riaa年底正式颁奖前达标肯定没问题。
这样他出道的首专‘a+’现在真正无愧神专之名了。
“好了,我们得向前看,凯莉小姐的新专音乐盒(ic box)是索尼哥伦比亚唱片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还得赢得漂亮。”丹尼尔笑道:“aps,你们俩得多上通告,全心全意助力我们的宣发。”
“我们会的。”
宋亚握紧身边女人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aps你还要去va是吗?九月份?”丹尼尔又问。
“是的,我答应了雷石东先生。”宋亚回答。
“雷石东……他亲自过问了?”丹尼尔有点吃惊。
“是的,之前因为摩图拉的关系,我和va的制作团队有点小问题,所有今年会是我第一次上va。”宋亚开玩笑,“还有现场表演,看来我最近又要练歌了,我都快荒废了。”
“va很喜欢搞事,你要小心他们提起米拉。”
丹尼尔说道:“那个女孩父亲的案子最近关注度很高,而且我在sbk的很多老朋友都被骗了。”
“是吗?”宋亚感觉玛丽亚凯莉握着的手开始暗暗用力,“哪些人,有我认识的吗?”他问。
“罗伯特?正好,你讨厌他,我不知道他被米拉父亲骗了多少,但他肯定往那个投资公司投了钱。”丹尼尔回答。
“哈哈!”宋亚大乐。
第四百七十章 极品父母
七月二十五日,曼哈顿联邦广场附近的一座酒店,fbi官员推开扇客房房门,向内示意,“乔沃维奇夫人,小姐,请进。”
门外一侧摆了把凳子,有位身着纽约警方制服的警官笔挺地坐在那。
“日常小事可以找这位警官,如果想起什么了我们就在隔壁。”fbi官员指指坐着的警官,“房间里有一部电话,得到允许后可以拨打外线,但所有通话将被录音。”
“我不能出去?”米拉探头往里面打量了两眼,还算满意。
“不可以。”fbi官员生硬地说道:“你们不能踏出这个房门,直到你们的证人身份生效。”
“需要多久?”乔沃维奇夫人问道。
“顺利的话不会很久。”fbi官员回答。
“没有具体时间吗?我们在法国达成的协议不是这样。”乔沃维奇夫人看向身后的律师。
“先忍忍吧。”律师指指米拉的经纪人,“我们会盯着。”
“亲爱的。”乔沃维奇夫人紧张地搂住情人,也就是女儿的经纪人,“我们又一无所有了。”
“事情已经这样了,难道我们还能挑三拣四么?先忍忍吧。”经纪人安慰她。
米拉翻了个白眼,摘掉帽子和墨镜,走进整洁的小套间里。
“多劝劝她,那些事。”经纪人悄悄对她的背影说道。
“我会的。”乔沃维奇夫人忍着泪点头。
“那你们先休息吧。”经纪人帮她把行李提进去。
稍微安顿了一下,乔沃维奇夫人把情人送到门口,立刻捂住脸,关上门抽泣起来。
米拉也不来安慰,自顾自打开拉杆箱,把两人的衣服拿进客房衣柜里。
乔沃维奇夫人抹干眼泪,也去帮忙,母女二人默默地整理着衣服,“我饿了。”米拉突然说。
“呃……”乔沃维奇夫人拿起房间里唯一的那台电话,拨通总台,没想到听筒那头传出了刚才那位fbi官员的声音,“什么事?”他问。
“我们想吃点东西。”
“记得我刚才说的话吗?门口。”fbi官员把电话挂掉。
乔沃维奇夫人推开门,对守在外面的警官又重复了一遍。
对方面无表情把三张外卖宣传单递到她眼前,披萨店、咖啡店和中餐馆的。
“只有这些吗?我记得楼上就有酒店餐厅。”
对方没有反应,一脸爱吃不吃的表情。
“呃,那我们要炒面和拿铁,各两份。”没办法,她点了中餐和咖啡。
警官按下对讲机,“给两位女士送双份炒面和拿铁咖啡过来。”
“先应付一下吧。”
乔沃维奇夫人关上门,米拉已经躺在卧室床上,默默翻看着带来的书,“你比我想象得坚强米拉。”
米拉没说话。
她只好把卧室门关上,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大卫莱特曼深夜秀。
“aps,你这是第二次来我的秀了,记得吗?91年,那时候你还很青涩。”大卫莱特曼对和玛丽亚凯莉十指紧扣的宋亚问道。
“是的,不过我们过来时走错路了,我还以为你在……”宋亚笑着拿手指向其他方向,懂梗的观众们立刻笑了起来。
大卫莱特曼刚刚从nbc跳槽到了cbs,节目的风格和人气基本没有变化。
“希望他们还保留了我的演播室。”大卫莱特曼低下头笑着会儿,接住梗,“你和凯莉是什么时候成为好朋友的,凯莉比你大几岁,不是吗?”
“呃,其实我们是同一年出道的。”宋亚回答。
“是吗?”玛利亚凯莉问。
“是的,90年。”宋亚看向她,“还记得吗?底特律活塞队的主场,当时你负责唱‘美丽的阿美利加’。”
“我想起来了。”作为diva,这种秀是小场面,玛利亚凯莉真彪起演技来也不是盖的。
“等等,等等。”大卫莱特曼板着指头数了数,“当时aps你才十六岁吧?”
观众发出起哄声。
“你刚才的问题不是认识吗?我们能就是那时候认识的。”宋亚说道:“我听完那首歌后就去后台找她来着。”
“所以是你主动?”
“没有啦,就是被她的歌声征服了,你知道的,单纯的创作人被歌手的天赋吸引。”
三人像老朋友那样聊天,没过多恶搞的笑话,气氛非常温馨。
“玛利亚凯莉,你那时候也被他征服了吗?”大卫莱特曼转移提问目标。
“没有,他当时非常不礼貌,进门就冲着我傻笑,像这样。”玛利亚凯莉夸张地模仿宋亚当时的笑容。
现场观众又被diva难得扮丑脸逗乐了。
“那你们是什么时候成为朋友的?”大卫莱特曼问。
宋亚做出回忆的表情,“后来我去索尼哥伦比亚总部录歌,她eotions专辑的一位制作人把她的录音室借给了我三天,但我太投入,在她的录音室里睡到了第四天,然后,她出现了。”
“我当时很生气。”玛利亚凯莉接话,“一个浑身冒臭气的男孩睡在我录音室的沙发上,还打呼噜。”
“有吗?”
“有。”
“我不记得了。”
“你该记得的,隔着门都能听到。”
两人对视,目光从质询渐渐化作深情,观众又起哄。
“所以后来你们一起完成了epire state of d?”访谈继续,大卫莱特曼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音乐上,然后开始帮忙宣传玛丽亚凯莉的新专辑。
乔沃维奇夫人看入神了,直到节目最后,在大卫莱特曼要求下,宋亚把玛丽亚凯莉公主抱了起来,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和鼓掌声中结束了这一期节目。
她微微叹了口气,回头,看到米拉正靠着卧室门边,也在对着电视入神。
“你要打个电话给他。”她对女儿说。
“为什么!?你们害得我还嫌不够丢人嘛!”米拉发出标志性尖叫,把手里的书砸到地上。
“那是你混蛋父亲闯的祸!”
乔沃维奇夫人也提高了音量,“我们得在纽约安顿下来,律师告诉我,一些你的个人物品能拿回来,比如他送给你的那些贵重礼物,现在对我们很重要。”
“我不打。”米拉把卧室门摔上。
“别再任性了米拉。”乔沃维奇夫人赶忙推开门跟进去,对倒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的米拉劝道:“不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的,只用他提供证词和相关证据就行,证明那些礼物是他送给你的,是你的私人财产。”
“我赚了那么多钱,结果现在还要靠前男友的礼物过活?”米拉在被子里嚷着,“不,我绝不,太丢人了。”
“现在还有什么丢不丢人的问题。”
乔沃维奇夫人说道:“你不打电话也行,那马克霍顿那边……”
“我更不会去求那个老男人。”
“他还没到四十岁,他喜欢你,我看得出来。”乔沃维奇夫人说道。
“他是个已婚男人!”米拉头从被子里钻出来喊道。
“他愿意帮你完成和sbk剩下的那张专辑,我们必须在你和sbk明年歌手合同约满之前交给sbk一张专辑!否则我们付不起违约金!”
“我可以随便拿些东西应付sbk的合同。”
“违约金的事解决了,那以后我们的生活呢?”
乔沃维奇夫人依依不饶,“你吊着马克霍顿就行,先把他的词曲弄到手,他的创作能力比不上aps,但毕竟能制作出卖钱的唱片。他很喜欢你,在法国,他不是把那些歌给我们听过吗?你不是说过很喜欢那些歌?你早该学学女人的专属技巧了,那些男人都是……”
“噢!天哪!”
米拉又把被子蒙上,“我摊上了一对什么父母!”
第四百七十一章 写诗的贾斯廷斯
明星与家人是最不好处理的一种人际关系,米国虽然家庭观念较华国淡薄,但那是工业社会发展造成的,其宗教文化内核本身一样非常重视家庭,主流人群也更喜欢阖家欢睦的明星,和家人闹翻是人设上绝对的减分项,特别是为了钱。
别看八卦媒体非常喜欢把豪门恩怨、明星与家人的矛盾作为谈资,但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恰恰是以因为它和普通人生活的差异性,以及满足特定人群对明星的窥私癖。
童星麦考利金父母就是贪得无厌坑儿子的典型,他父亲前段时间让儿子罢演敲诈福克斯影业,被这家七大电影公司之直斥为地狱看门犬,麦考利金和父母的种种恶行很快被曝光,这位从小鬼当家开始就是票房保证的童星星途陡然遭到重大打击。其实他今年才十二、三岁,错完全不在他,却一样要跟着那对奇葩父母倒霉。
七月的最后一天,玛利亚凯莉把宋亚带到长岛一间餐厅,和她母亲以及哥哥见面。
母亲气质很好,歌剧女高音,爱尔兰裔白人,因为不顾家人反对和玛丽亚凯莉的黑人父亲结婚,被家人赶出了家门。她父亲算黑人里不错的,有正式的工程师工作,婚后也老实了好几年,但和她母亲的下场仍是离婚。当年不惜与家人决裂的她母亲只能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纽约漂泊,歌剧市场早几十年就不景气了,工作有一茬没一茬,孤独无依的单身妈妈带着俩孩子,在纽约过得很苦。
她还不像苏茜姨妈,芝加哥老家那种正儿八经的城市贫民区,政府和民间的慈善福利组织扎堆,居民早就养成了一套熟练依靠各种福利的生存经验,而她那种出身中产家庭的乖乖女,自身又有工作,连单身母亲补助都领不到,最困难的时候,她被房东赶出门,带着兄妹俩偷偷溜进自助洗衣店里过夜。
这一切直到她当上剧团女首席后才有改善,一家人才搬进了不错的社区,过上稳定的中产生活。
玛利亚凯莉哥哥摩根是个高瘦而颇有派头的年轻人,比她大五岁,长相欧式,肤色较深,当过男模也玩过乐队,可惜都不怎么成功。玛利亚凯莉成名有他一部分功劳,当年他把妹妹介绍给熟识的女歌手布伦达斯塔尔当伴唱,玛丽亚凯莉才得以被纽约的唱片业关注到,其间她也资助过妹妹。
“你知道吗?aps,她以前在任何地方打工,两周必遭解雇。”
宋亚只要想刻意讨好,绝对能让谈话对象舒舒服服的,摩根夹着烟放松地聊起了妹妹的陈年窘事,立刻被玛利亚凯莉在胳膊上扇了一巴掌,“嘿,别说这些好吗?”
“为什么?”宋亚把她的阻拦的手拉住,“我要听。”
“因为我只会唱歌。”玛利亚凯莉抢着答道。
“是的,她总是在唱总是在唱,当餐厅女招待给人端茶倒水时也在唱。”摩根笑着说:“不知不觉就把咖啡倒到了客人的身上。”
“所以ii才能有如今的成就,不是吗?”宋亚恭维。
“最好的。”她得意地补充。
“也许我们什么时候该去芝加哥,见见你的姨妈?aps。”她母亲提议。
这是丈母娘看对眼了,双方父母见面在哪种文化里都是考虑婚姻的标志,“随时。”宋亚有点猝不及防,但这时候可不能给出错误答案。
他看了眼玛利亚凯莉,对方正笑眯眯地伸手去拿面包篮里的小羊角面包。
“咳。”立刻严厉地咳嗽了一声,不许吃。
“讨厌。”她娇嗔了一句,向妈妈告状,“他老管着我吃东西。”
她妈妈和哥哥都笑了。
“你能帮帮布伦达吗?”从餐厅出来,哥哥摩根趁她上车之后问宋亚。
“布伦达怎么了?”宋亚根本没了解过那位玛丽亚凯莉diva路上的贵人,只知道对方八十年代在纽约小有名气,好像是唱节奏布鲁斯的。
“她近况很不好,91年被索尼哥伦比亚唱片解约了,现在只有打零工维持生计。”
摩根说道:“专辑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