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铁律 >

第316部分

官场铁律-第316部分

小说: 官场铁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你,可是,鞭长莫及啊,到时候,秦氏集团真的出现这一幕了,你怎么干涉,秦氏集团在南方省,你在西山省,你怎么管到南方省的秦氏集团啊。”
    “你说的是实情,可是,你不要忘了,秦氏集团在西山省有着巨大的利益,我是省委常委,完全有能力干涉,再说了,秦氏集团在淮扬市和德阳市的产业,都是我帮助一手扶持起来的,我会不留后手吗。”
    “老袁,厉害啊,现在我看你不是省委常委,是省委书记,做事情,有着这样的深谋远虑,我自认不及,你现在比我厉害太多啊。”
    “呵呵,没有这样的想法,秦伯带我到他老家去的时候,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秦氏集团其实存在着致命伤,好比是一个家族企业,依靠着家长巨大的威望和能力来统领,大步前进,可是,一旦家长出现问题,继承人没有这样的威望和能力,集团最容易出现风崩离析的局面,还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家族式企业已经不能够顺应潮流,最终被历史淘汰,当然,这个道理不是绝对的,世界上有些家族,屹立百年不倒,可是,那是家族花费巨大心血,培养人才的结果,秦氏集团没有这么做,这不能怪秦伯,秦伯一辈子打拼,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老易,你面对的问题,不仅仅内部那么几个人蠢蠢欲动的问题,而是彻底改造秦氏集团的问题。”
    “老袁,危言耸听了吧。”
    “我说的是真的,秦伯的成功,你无法复制,那是特定历史条件造就了秦伯,秦伯抓住了机会,在强大外力的帮助下,才获得成功的,至今为止,秦伯依旧能够依靠到外力帮助,可是,一旦秦伯离去,这层关系就断了,谁也无法接起来的,我到了西林市,才明白这个道理,上面的领导念旧情,但有分寸,不会失去原则,况且,老一辈的人正在渐渐离去,未来还是要靠实力的,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但是,能力和实力是最为重要的。”
    “老袁,你凭什么认为老爷子的关系,会随着他老人家的离去而终结。”
    “老易,你担任秦氏集团的老总有些年了,秦伯交待或者是告诉过你这些关系吗,据我所知是没有的,秦伯为什么不告诉你,难道是秦伯藏私吗,秦伯将整个集团都交给你了,岂会不告诉你有利于集团发展的东西吗,是因为秦伯明白,这些关系,不是你能够驾驭的,这些关系,也不会为你服务,所以,这么多年了,秦伯没有告诉你。”
    “你这么说,我相信了,想想也是啊,老爷子一直秘而不语,集团所有人都不知道老爷子的关系,看来你的分析是对的。”
    “老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能够看出来,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你每天思考的都是秦氏集团发展的大事,所以不会体察到的。”
    “你就不要恭维我了,不行就是不行,我可不会在你面前绷面子的。”
    “老易,你想过彻底改造秦氏集团的问题吗?”
    “你厉害啊,怎么知道我想着这件事情,可现在无法动手啊,老爷子不会允许这样做的,老爷子的认识根深蒂固了,从集团公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老爷子不会同意外人来掌控公司的,这是老爷子的底线。”
    “我也估计是这样,没有办法,慢慢来吧,现在着手准备,秦伯离去的时候,不至于措手不及。”
    “好了,说了这么多,关于工程的事情,你总是应该让我抱有一丝希望吧。”
    “老易,我明确告诉你,这件事情没得商量,我不仅不同意秦氏集团插手西林市城市改造工程,我甚至会阻止秦氏集团参加招投标。”
    “老袁,过了啊,秦氏集团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啊。”
    “老易,我说真的,秦氏集团的名字不要出现在西林市,也不要想着采取什么瞒天过海、借壳上市的办法,如果你这么做了,对易伯和我是很大的打击啊,我可以预测,只要你们报名了,铺天盖地的消息就会出来,进而影响到整个招投标工作,到时候,我会很难堪的,我说的是大实话。”
    “我明白了,可你的日子好过了,我的日子不好过了啊。”
    “老易,不要这么说,其实我也不舒服,秦伯对我有大恩,可这样的时候,我不能帮助秦氏集团,你直接将我的意见告诉秦伯,到时候,我会负荆请罪的。”
    “唉,不要说了,我们是什么关系,这些事情,我早就想过了,这样的结果我也预料到了,官越大越不自由,瞻前顾后,我早就感觉到老爸是这样了,现在,你也变成这样,我真不明白了,当这么大的官干什么。”
    “老易,你说对了,我现在也不明白这件事情,当官了,不就是让家人和亲人过上好日子吗,可官越当越大,胆子越来越小,给外人办事还好一些,给家人办事就困难很多,不过,终有一天,我会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唉,等你明白了,我们都老了啊。”
    “那也没办法啊,易哥,在你面前,我才说真话啊,其实我感觉当官没有多大的意思,每天的行动都有人看着,如果想耍威风,当然是不可一世了,可私下里,别人会怎么议论,做其他的行业,可以大胆说走自己的路,莫管他人毁与赞,可做官不行啊,太不自由了,真实的想法不敢说,确实要做到满嘴仁义道德,我不否认,官员中间,有不少的腐败分子,但现在社会上对当官的很不客气,个个都是贪官,洪洞县里无好人了,清正廉洁、洁身自好是作秀,贪污腐败是坏蛋,怎么做都有说法,难啊。”
    “老袁,这件事情我倒是想明白了,当领导的,是公众人物,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明星为什么绯闻多,因为他们引人注目,因为他们有大批崇拜者,他们的一举一动,在显微镜下面放大,官员何尝不是这样,掌握着太多的社会资源,本来就有着普通人没有的优势,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困难太多,肯定会找到发泄的对象,而当官的,自然就成为目标了。”
    “呵呵,老易,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被我拉着讲了这么多的道理,不说了,不说了,我们去吃饭。”
    易国军在西林市呆了两天时间,就离开了,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中年人得到了消息,有些奇怪,本来,他想着去拜访易国军,可是没有机会,易国军来去匆匆,是什么意思,难道秦氏集团放弃了投标的意思吗,中年人分析来分析去,最后,眼神里透露出钦佩的目光,他对袁自立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本书来自

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拼事件
肖三和刘四上街去卖毒上追逃了。”
    “张局长,这件事情交给我去做的,分局的警力,我还是好调配一些,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审讯了,难度不是很大。”
    本书来自

第四百二十八章 艰难的审讯
    袁自立仔细听了张东涛的汇报,尔后,余江山做了补充。
    “办案子我不熟悉,是外行,不过,从你们汇报的情况里面,我感觉到几个疑点,一是你们的行动自始至终是严格保密的,也就是说,无关的人员是不知道的,可是廖鸿运等人好像很清楚你们的行动安排啊,不然,他们怎么会在最恰当的时候逃走呢,二是你们派出了干警,严密监视廖鸿运等人,按说他们逃走没有那么容易,可这样的事情偏偏发生了,三是西林市的黑恶势力不止这两股,可其他人毫无动静,看着两股势力内斗,这不符合常理,除非是有人故意这样安排的,而且事情的起因很突然,四是既然廖鸿运等人能够掌握好逃跑的时机,顺利逃走,可他们为什么不知道肖三等人已经被抓捕了,而展开大规模的斗殴呢,这很奇怪,我觉得好像是有人*纵。当然,我仅仅是分析,也许事出偶然。”
    “袁书记,这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那么多的偶然,其中一定有问题,我们的行动可能泄露了,最大的可能是存在内鬼,老余和我也有这样的怀疑,苦于目前没有证据,我们正在集中精力,对抓获的人员进行审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这么说,我这个外行的疑惑有道理,那你们就要高度重视这个案子了,我可以断定,你们问不出来幕后的情况,只是能够掌握他们的犯罪证据罢了,那股神秘的力量,不会这么早暴露,你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艰苦的局面,怎么做我不问,希望你们早日获得成功,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余江山回到分局以后,下了死命令,一定要问出所有能够问出来的情况,他索性将铺盖搬到了办公室,以局为家,领导带头了,下面的干警自然不用说,大家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全力投入到审讯工作中去,虽然春节临近了,可是,大家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
    审讯工作是一种艺术,必须要能够洞悉对手的心理,实际上就是进行心理较量,这方面,干警占有先天的优势,犯罪分子或者是犯罪嫌疑人因为犯事了,心理承受能力弱一些,当然,有些人的心里承受能力异常强大,什么都不说,干警遇见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他们要对被羁押的人员进行甄别,找到那些心理防线脆弱的人,一旦突破口打开了,事情就好办多了。
    突破口选在了余六子的身上,办案人员掌握了余六子的情况,余六子是疤子李手下的一个骨干,可是,因为身体比较瘦弱,有意无意遭受其他骨干成员的轻视,所以,长期以来,余六子都是非常郁闷的,团伙里面的人都是心狠手辣,可没有谁会扶助弱小,加上疤子李的手下,吸毒人员比较多,有些更是长期出入派出所,所以,脏活累活都是余六子做,好事轮不到他。办案人员知道,余六子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年纪轻,想着能够被从轻处理。于是,办案人员让余六子看见了一些不该他看见的事情。
    经过甄别,有些年青人纯粹是参与打架斗殴,属于那种给钱就办事的人,办案人员在充分掌握了证据的情况下,对这些人进行了治安处罚,陆陆续续有些人放出去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关押这些人,有些过程,让余六子看见了。
    余六子开始动摇了,一次审讯中,余六子吞吞吐吐开口:“像我这样的人,会判多少年,会不会判死刑啊。”还没有开始交代,却问自己能够被判多久,说明这个余六子已经受到了触动和刺激,有交代和立功的想法了,一次小小的群体斗殴,绝对不会让余六子滋生这样的念头,说明里面大有文章,办案人员决定乘胜追击,经过请示余江山之后,他们将余六子的父母接来,劝劝余六子。
    效果很快出来了,余六子的母亲痛哭流涕,劝说儿子,好好说,坦白交代,争取得到宽大处理,一边的办案人员也劝说余六子,早日交代,争取主动,余六子的防线彻底崩溃了,他在交代自己在团伙里面做的事情之后,还将知道的情形全部说出来了。办案人员得到了余六子的交代之后,立即开始核实情况,同时,对其他团伙骨干成员展开了强大的心理攻势。令办案人员没有想到的是,贾四很快转变态度,交代了团伙中间的一些事情和自己贩卖毒上,廖鸿运、薛盈盈、疤子李的所有信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
    春节的气息渐渐浓重,普通百姓开始上街采购年货,西林市是大城市,没有小县城那种人头攒动的情景,但是,居民的采购力也是惊人的,商家早就做好了准备,各种各样的优惠措施出台,吸引大批人员来买东西。
    袁自立难得清闲一回,陪着云海艺和冰倩上街,所谓采购年货,其实只要是给老人和小孩买东西,云海艺还是有着传统认识的,过年的时候,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服,云海艺的家在外省,正月初三的时候,一家人要回到家里去,这是云海艺结婚以后第一次回家,家里的父母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为云海艺高兴,早就催促着一家人回去,他们知道袁自立工作繁忙,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够回去。
    云海艺是非常高兴的,和冰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亲如母女,袁术海和刘清妹对她非常满意,当作自家人看待,就是程识益和林凯茵,也对她无微不至照顾冰倩赞口不绝,和袁自立之间,已经有了那种浓浓的亲情,两人有了心灵上的感应,云海艺偷偷到医院去上环了,没有告诉任何人,以前都是口服避孕药,可担心出现问题。
    看着一家人和睦的情景,袁自立很高兴,女儿终于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开始变得活泼了,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上升,这次考试,居然在全年级进入了前十名,这样的成绩保持下去,将来就是北大或者清华的大学生了,女儿长大了,已经来了第一次例假,有了云海艺的精心照顾,冰倩没有惊慌失措,顺利度过了第一次,目前,唯一的遗憾,是冰倩还没有开口叫云海艺妈妈,袁自立已经决定了,在团年之前,和冰倩好好谈谈,要开口叫妈妈,云海艺就是她的妈妈,是代替程蔚蝶照顾她的另一个妈妈。
    本书来自

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情况
    随着春节的临近,西林市城市建设招投标开标仪式的日子也马上到了。 ()因为投入的资金多,这次的招投标,引发了高度的关注,干部职工和百姓议论最多的,也是这件事情。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好几次的会议,安排相关事宜,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报名参加竞标的企业很多,通过对资质的审核,有些企业因为资质问题,被清理出去了,最后留下的,有17家企业,这些企业络产业的公司,不到一年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崛起,都不是什么神话了,社会发展了,用以前的老眼光来看待企业发展,已经行不通了。
    完成了这件大事,春节也快到了,接下来的主要事情是走访慰问,包括困难职工家庭、离退休老领导、劳动模范、科技工作者、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等等,看望慰问是按照级别来的,袁自立看望的离退休老领导,基本上都是副省级的领导。
    忙完这些工作,已经是腊月28了。
    本书来自

第四百三十章 妈妈
    袁自立决定和冰倩好好谈一谈,该怎么说,他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