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铁律 >

第43部分

官场铁律-第43部分

小说: 官场铁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绍刚和孙蓉是实在人,看见袁术海和刘清妹工作忙,坚持不懈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就像是老俩口的亲生儿子和媳妇,袁自立非常感谢刘绍刚和孙蓉,帮着自己尽孝,所以,没有等孙蓉开口,袁自立主动帮助孙蓉解决了工作问题,请洛宜县委的领导帮忙,将孙蓉安排到了洛宜县委、县政府接待办公室,正式的事业编制,工作轻松,收入稳定。
    刘清妹的亲戚,经常到家里走动,袁术海和刘清妹早习惯了,袁自立和袁自梅都在外地工作,平时难得回家,两人也愿意家里人多一些,热闹,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人,总是感觉到孤独。
    市委秘书长蔡静天将所有涉及李兵书记的事情,都交给袁自立办理,这是一种信任,之前,有些事情,是蔡静天亲自办理的,比如说李兵书记的生活安排、住宿安排等等,现在,袁自立和淮扬宾馆的经理、副经理都很熟悉了,他们甚至为袁自立在淮扬宾馆别墅区单独安排了套间,方便袁自立的工作。袁自立依旧住在市委宿舍,从来不再别墅区套间居住,这些待遇,实际上都是李兵书记的,袁自立懂得克制。
    袁自立到省城的机会多了很多,每次到省城去,易国军都跟在后面,易国军是一把手,时间安排上,宽松很多,易国军跟着到省城,袁自立明白意思。易祥林家里和程识益家里,袁自立每次都去,只要到省城,无论工作多忙,袁自立都要抽时间去拜访。随着拜访的次数增多,易祥林对袁自立慢慢熟悉,易祥林很欣慰,儿子易国军和袁自立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而且,易国军跟随着袁自立,慢慢变得沉稳了,不再是以前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易祥林感觉,易国军其实挺不错的,看问题有深度,只是以前自己没有发现。关于易国军前途的问题,易祥林和袁自立还有一次很深入的交谈,袁自立认为,易国军不适合从政,除了性格上的原因,还有见识上的影响,易国军看到的太多了,对官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识,这种认识,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好的影响,袁自立认为,易国军是经商的人才,易祥林很高兴,如今这年代,经商不是坏事,商海里面,更能够锻炼人。
    至于程识益,态度就不同了,关系特殊了,很多时候,和袁自立交谈,都是教育和指点的口吻,袁自立当然是老老实实听着。程识益指点袁自立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保留,虽然大都是要袁自立努力工作的,其中也不乏官场上的处世为人之道。
    李兵已经知道了程识益接受了袁自立,替袁自立高兴的同时,对袁自立是刮目相看,程识益是李兵的老上级了,要求是很高的,能够接受袁自立,说明这小伙子确实不错,所以,每次到省城,不再安排在办事处住宿。袁自立还是很知趣的,从来没有因为住宿问题,耽误过工作。
    一段时间,袁自立发觉易国军的情绪不对,特别是在讨论了易国军适宜经商的话题之后,易国军似乎对工作不是很在意了,很少在袁自立面前提及单位业务的问题,袁自立决心找易国军好好聊聊,虽然说经商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可是,易国军在移动公司收入不错,似乎没有必要抛弃工作。
    11月20日,星期天。
    袁自立正好没有什么事情,一大早,他就约了易国军,两人到了郊外的池塘。
    “易哥,最近忙什么啊?”
    “唉,有什么好忙的,还不是那些破事,没什么意思,为了一点工资,绑得死死的,不自由,淮扬市只有这么大,平时也接触不到什么人,看看我那些小时候的发小,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真是羡慕他们啊。”
    “易哥,我看不一定,说不定什么时候,生意亏了,结果也不一定好啊。”
    “好了,不说我的事情了,老弟,这段时间,到省城去的多,我家里也去了好几次了,老爸对你的印象很好,有没有想过进一步发展啊。”
    “易哥,说笑了,我才提拔多久啊,你也知道的,官场上,不能纯粹讲关系的,还需要资历,那么多的人,苦苦熬着,我这么年轻,能够混到现在的地位,已经很不错了,这山望着那山高,到头来,要吃亏的。”
    “袁老弟,你怎么尽说丧气话啊,我就不这么看,年龄资历是一个方面,可也不是全部啊,你看看现在有钱的,谁规定了年纪大的能够多赚钱,年纪小的就不能成功了。”
    “易哥,不一样的,商场讲关系,可是,最重要的还是能力,没有能力是不行的,官场上,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说,资历是很重要的。”
    “袁老弟啊,我和省城的那些发小,经常讨论一个话题,胆大和胆小的问题,我们都认为,现在这个社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敢想敢做,才是有出息的表现,当然,以前想到的,都是做生意的心得,不过,和你接触的时间长了,我也在思考,这样的观点,在官场上是否适用,你别说,我还真的有所领悟。”
    “哦,有什么领悟。”
    “我觉得,官场和商场,没有太大的区别,商场上,那些敢想敢做的,都发大财了,邓爷爷都说了,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你想想,商场上,凡是有人认为难度大的、不可能的事情,都是赚大钱的事情,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嘛,谁都不是先知先觉,官场上,不是一样吗,很多人都认为,资历重要,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因为这样的认识,扼杀了许多的年轻人,我想,总是会有改变的,要说国家领导人,把握方向,需要老成持重,这我相信,可是,县里,包括市里,需要那么大年纪的人干什么,现在都在说解放思想,年纪大了,认识固定了,怎么解放思想,说到这里,就是胆大和胆小的问题了,胆小的,认为官场规则是固定的,不会变动,慢慢等着熬资历,不敢有什么非份之想,胆大的,就不同了,敢于毛遂自荐,展现能力,抓住机会。所以说啊,袁老弟,你要解放思想啊,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满足,更不能泄气。”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易哥,你不从政,太可惜了。”
    “嗨,袁老弟,你知道我的性格,也就是嘴上说说,要像你这样,每天规规矩矩,少年老成,我早就憋不住了,我是崇尚个性解放,享受生活的,所以说啊,还是你说得对,性格决定命运。”
    “易哥,你说的,真是有道理啊,性格决定命运,比如说我吧,也不是不想潇洒,可是,有贼心没贼胆,真要那么做了,说不定会出大事,你就不同了,不会有任何事情。”
    “老弟,不要扯远了,你怎么看胆大与胆小的问题。”
    “易哥,你说的有道理,早就说干部四化问题了,年轻化是最重要的,我想,今后,一定会有所改变的,这就需要抓住机遇了,胆子大的,抓住了,就上去了,胆子小的,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一味等着,说不定就蹉跎了。”
    “老弟,认识上来了,你准备怎么行动啊。”
    “易哥,你这说是风就是雨,哪里有那么快啊。”
    “老弟啊,你是不是脑袋进水了,你老丈人那里,我老爸这里,多好的关系啊,怎么不知道利用啊,多和他们谈谈理想,谈谈认识,你不是挺有能力的吗,这些话,不需要我来教你说吧。”
    “呵呵,易哥,要是我们俩能够合作,一定能够纵横官场的。”
    “去,老弟,我可没有和你说笑话,你如果还想着什么30岁正处、40岁正厅,需要这些关系干什么,况且,你要是没有非常手段,慢慢熬,我敢肯定,50岁你都不一定能够熬到正厅级。”
    “易哥,你可真厉害啊,今天本来是说你的事情,现在说到我的事情了,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利用一切关系,努力往上升。”
    “老弟,你可不要以为我光是为了你,我也是为了我自己啊,现在,你我都这么年轻,还有好长的路要走,程叔叔和老爸年纪大了,总是要退休的,人走茶凉,到时候,我不依靠你,我依靠谁去啊。”
    “呵呵,好啊,现在我依靠你,将来你依靠我。”
    “行了,不多说了,会市里,找地方吃饭去,肚子饿了。”
    两人一路嬉笑着回到了市里,找了一个小饭馆,解决了肚子问题。
    袁自立回到寝室,认真思考了易国军的话,他也想过这些事情,不过没有易国军这么透彻,现在看来,胆大和胆小真是关键啊,在领导身边工作,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抱负,不是什么坏事情,一味韬光养晦,说不定就养下去了,还有,在易祥林和程识益面前,必须要提到自己的想法和抱负问题,水滴石穿,时间长了,他们一定会明白的,这样,内有李兵书记的支持,外有易祥林和程识益的推动,仕途上的步伐会快很多的。
    袁自立没有想到,胆大和胆小论,对他今后的仕途,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来自

第六十二章 党建调研
    通过慢慢摸索和亲身经历,袁自立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无论是谁,放下了自尊、放下了脸面,求人的时候,自认为是孙子,采取死缠烂打的办法,总是能够办好事情的,将这种办法用到行政上、官场上,是同样的奥妙,所谓脸厚,就是这个意思,在上级的面前,下级是难有什么自尊的,要讲硬气也行,一辈子做普通老百姓,一辈子不求人,当然,还要菩萨保佑,不要让别人招惹你。
    还有,给他人帮忙的时候,不要太爽快,尽管是很简单的事情,你要是很爽快就办好了,别人一定会认为你有能力,办事不费力,到头来,找你帮忙的人会越来越多,大家都认为你有能耐,会办事,没有人会很感激你,你若是不能给他人办好某件事,别人会忌恨你一辈子,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最终的起因,竟然是因为帮忙太爽快。
    因为麻烦事情多,袁自立经常遭遇易国军的取笑,袁自立无话可说,母亲的亲戚多,其实这些亲戚也挺可怜的,老想着上面有人撑腰,老想着依靠权力谋取利益,还是因为所处的层次太低了,易国军就不一样了,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他面对的,都是普通百姓看来天大的事情,换个角度看,内涵都是一样,事情有大有小,身份地位高的,做大事情,身份地位低的,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12月中旬。李兵书记到房山县调研党建工作。
    袁自立发觉,李兵书记对房山县不是很感冒,具体是什么原因,袁自立不太清楚。跟随李兵书记快一年了,李兵书记很少提及房山县,而且,这是第一次到房山县调研。在淮扬市所辖的县市中,袁自立唯一还没有去的,就是房山县了。李兵书记这次去房山县,主要是调研党建工作情况,这也是袁自立奇怪的地方,一般来说,李兵书记到县市,都是调研经济工作,如今,各地都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党建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李兵书记也很清楚。
    房山县的常务副县长周卫,就是李兵书记的前任秘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按道理说,李兵书记对房山县应该不错啊。
    房山县是一个港口城市,紧靠在长江边上,借助港口的力量,县域经济态势还不错,县委书记吕景明资格很老,原来是县委副书记,后来提拔为县长,直至县委书记,在房山县工作了11年,主政也有6年时间了。
    12月11日,李兵书记到了房山县。这天是星期天,因为李兵书记的到来,房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主要领导,都在进入房山县县境的公路上等候,李兵书记和县里的领导见面之后,几台小车直奔房山县城而去。按照惯例,袁自立坐上其他的小车,房山县委书记吕景明进入了1号车,陪同李兵书记,袁自立和房山县的县委副书记余德学一起吃过饭,看见余德学在欢迎的队伍里面,就和余德学坐了同一台车。
    “袁主任,一年多时间没有见面了,袁主任可是年轻有为啊。”
    “余书记说笑了,余书记主政一方,我可是要向余书记学习的。”
    “袁主任太谦虚了,你是市里的领导,下来检查指导工作,房山县的工作上,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袁主任可要多多关照啊。”
    “余书记,我可不是领导,是跟着领导办事的,不敢说检查指导,李兵书记这次下来,主要是调研党建工作,这一块工作,是余书记分管的吧。”
    “是啊,不过,都是在吕书记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袁主任,房山县的党建工作,抓得很紧,一直没有放松啊。”
    “余书记,我可不敢听你的汇报,有好的经验,待会给李兵书记汇报。对了,余书记,田立新主任现在在忙什麽?”
    “哦,老田啊,还是在教委,工作不错,这样,我联系他,趁着袁主任调研的空隙,见见,都是党校的同学。袁主任,你还真是有心人啊。”
    看见余德学掏出了手机,袁自立不再说话,其实,在余德学面前提及田立新,袁自立也是想帮助田立新加强在领导心目中的份量,这样做虽然有些不妥,不过,袁自立也只能用这个办法来帮助田立新了。
    轿车直接到了宾馆,更多的县领导在宾馆里面等候,李兵书记和所有县里的领导握手,已经是吃饭的时间,一行人直接进入了餐厅。吃饭的时候,袁自立是不会和李兵书记坐在一起的,县里有那么多的领导,不要看他们在县里是了不起的人物,可是,除了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其余的,很少有机会见到李兵书记,更不用说是同桌吃饭了。
    大概是李兵书记很少到房山县的原因,中午竟然安排了4桌饭菜,房山县4大家的领导几乎全部到了,这是一种姿态,表示对李兵书记的尊敬,袁自立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内心里,袁自立知道,房山县委书记吕景明和李兵书记的关系只是一般化,大凡领导到下面调研,如果和下属关系不错的话,中午一般都是便饭,陪同的也就几个人,甚至是主要领导1个人陪同,这个时候,正是和上级领导套近乎的时候,说话比较随便,到了下午,才会安排正席,诸多的人来陪领导。
    因为还有工作,所以,中午吃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