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114部分

明帝-第114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皇太极声东击西的策略早就被袁崇焕看穿了,毛文龙小小一个东江岛,兵力不足二万,战斗力更是低下,如果不是因为盘踞海岛,皇太极拿他没有办法,不然他那两万人还不够塞牙缝呢,但东江那个位置也的确重要,如果有一支劲旅驻扎在那里,配合强大的水师,皇太极想南下就有些麻烦了,只可惜毛文龙不是那块料子!
    “城中还能凑出多少骑兵?”袁崇焕突然问了一句道。
    “大概能凑出三千左右吧。”邢慎行现在管的是军需和粮草,宁远城有多少马吃草他自然最清楚。
    “三千就三千,传本帅的将令,挑选三千弓马娴熟之兵,组成突击营,由左辅左总兵亲率,副将朱梅、参将孙祖寿、尤世禄。明日一早出城突围!”袁崇焕脸色凝重下达命令道。
    “大帅,这是为何?”赵率教第一个发问道,众将都不明白这个莫名其妙的将令
    袁崇焕长舒一口气道:“本帅满桂不听本帅将令私自出兵山海关驰援宁远,这样以来,山海关比然兵力空虚,皇太极使声东击西之策,他那一万精锐的骑兵其实不是向北,而是在半途中折往南,绕过满桂的援军,目标就是中原的门户山海关!”
    众将听了之后均吸了一口凉气,经过袁崇焕这么一解释,众将顿时领悟过来,仔细一想果然是这样,山海关一失,宁远就成孤城,中原的大门也为皇太极打开,后果不堪设想,难怪大帅会下了这个让他们摸不着头脑的命令,将城中的机动力量全部拿出,破釜沉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这三千骑兵如果不能冲出包围把消息通报给满桂撤回援兵,恐怕就大事不妙了。
    正文 第九卷:一国两帝之第九章:血战宁远下(一)下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19 本章字数:3022
    廷弼率三万三千大军一路向宁远进发,但是大军刚过 下令大军扎下营盘,修筑防御工事,这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大军便不走了,属下众将,包括前锋营的吴三桂都摸不着头脑,正所谓救兵如救火,走到半道上停下来这算什么意思? 
  众将不明情由,簇拥着军中新贵吴三桂一齐来熊廷弼的中军帅帐,想问个清楚。 
  熊廷弼在辽东之时跟皇太极亦有几次交手,对皇太极是相当的了 解,皇太极的雄才大略他非常清楚,虽然他在努尔哈赤面前表现的也不是很抢眼,但就因为这样,他对皇太极能够稳坐四贝勒的位置的能力一点都不怀疑,四个人当中他最年轻,野心最大,而且狡诈多端,朝廷派出援军驰援宁远,他岂会收不到一点消息,必然会派军中途拦截,万一山海关中有后金的间隙,把关中自己带走两万五千精锐的消息通报给 他,以皇太极喜欢冒险的性格,必然会派一支精锐的偏师绕过自己,南下山海关,所以他的大军不能走的太远,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驰援山海关,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更是为了抵御后金强大的骑兵,这是一场无法预知之战,只要过了明天,如果皇太极的精锐骑兵还没有出现的话,那么他就要回师山海关了。 
  吴三桂等诸将求见,他自然知道这些人是不明白自己的将令而来 的,吩咐亲兵将人带进来。 
  “大帅。为何突然在此处停下,救兵如救火,如今宁远危在旦夕,大帅为何不快些行军,好解宁远之围呢?”偏将尤世威第一个站出来着急地询问道,三屯总兵尤世禄是他的哥哥,现在就被困在宁远城内,叫他如何能不急? 
  帐中诸将都是一副不理解的模样看着熊廷弼。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想知道答案的渴望。吴三桂更是一张稚嫩的脸胀的通红。在山海关内眼前这位雄大帅与满桂大帅联手清洗了四镇中不听话的庸将,并且以山海关之兵代四镇之兵援辽,这一手已经让年纪轻轻的吴三桂佩服地不得 了,内心对熊廷弼已经起了敬畏之心,他相信大帅这么做一定有他地目地。  
  “本帅知道你们心中急切,想早一点解除宁远之围,不过解围也不能不顾一切的冲杀过去。眼下我们的兵力加上宁远城中的兵力相加起来和皇太极的兵力基本相当,我军不善于野战,皇太极兵锋势盛,就这么莽莽撞撞的过去,基本上毫无胜算可言,皇太极本来就想诱使山海关出兵救援宁远,然后他好派偏师轻取山海关,然后前后夹击将我们吃 掉。”熊廷弼的看法与袁崇焕是不谋而合。而皇太极从内线得到山海关内兵将都是从内地临时抽调。精锐地守军出关驰援宁远的消息之后,顿时欣喜若狂,马上密令正黄旗副都统图赖又率一万精兵尾随跟过去 了。两万精锐的骑兵全部归莽古尔泰统一指挥,目标就是中原的门户山海关。 
  “皇太极困住宁远围而不攻,目的一是困死宁远,袁大帅缺衣少 食,到时候饿的不行了,自然不攻而下,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诱使山海关内的守军驰援宁远,因为朝廷发生巨大变故,就算能抽调地兵马也不会很多,这样一来关内兵力大大地削弱,他派一支偏师悄悄的绕过援军,等我们到达宁远城下之时,这支偏师就会兵临山海关下,到时候皇太极必然会竭力的拖住援军,不让其回援山海关,就算这支偏师打不下山海关,以骑兵地机动力,前后夹击吃掉援军还是轻而易举的,到时候不管是宁远,就是关外都已经是皇太极的天下了。”吴三桂这一通如倒豆般的分析,让帐中诸将顿时感到身上升起阵阵寒意。 
  “大帅英明,标下等服了!”这些将领原本也不服这个空降过来的主帅,只是他们是满 
   大寿手下的兵,军纪严明,由不得他们不听熊廷弼的 中也有几个是见过熊廷弼的,还在他手下出过力的,不过熊廷弼相貌大改样,一改以前豪爽的性格,变的有些沉默寡言了,这个转变也是朱影龙影响他的,做为一个统帅不仅仅要有过人的智慧,过硬的军事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比常人难以达到的冷静,所以头脑在每一刻都是清醒的客观的,这一点朱影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没能做到,但有着几十年阅历的熊廷弼现在已经完全能做到了。 
  熊廷弼给了吴三桂一个微笑,以示赞赏他刚才的那一通分析,觉得这是一个可造之才,应该可以好好的培养一下。 
  皇太极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就在这两天之内见分晓了,熊廷弼挥手退去帐中诸将,单独留下吴三桂,因为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要他去完成。 
  “二娃子,本帅可以像你舅舅那样称呼你吗?”熊廷弼以难得慈爱的目光看着吴三桂道,虽然儿女都非常的出色,但此刻他突然萌生想收一个弟子的想法,他看中了吴三桂。 
  “当然可以,这几天大帅待二娃子如亲生父亲一般。”吴三桂单膝给熊廷弼跪下道。 
  “本帅之所以对你如此器重,一是你是皇上看中的人,二来本帅很欣赏你的军事才华。”熊廷弼缓缓的道,“当今皇上是个可以成就千古未有的绝世之才,记住效忠皇上是你这一生唯一要记住的话。” 
  “二娃子明白,谢大帅教诲!”吴三桂诚恳的道。 
  “你起来吧,本帅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让你去做,做成了,你将会天下闻名。”熊廷弼突然间面色凝重起来道,“但这件事情的危险性很大,可能你这一去就再也回不了了,本帅问你,你愿不原意去?” 
  吴三桂顿时在心里涌起复杂的斗争,但是他却知道,如果自己说 不,恐怕他的人头明天就会挂在辕门的旗杆之上,一狠心,有道富贵险中求,当即跪下道:“二娃子愿为大帅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错,你不是为我,而是为天下百姓,为江山社稷,还有为皇 上!”熊廷弼厉声纠正道。 
  “是大帅,二娃子明白了。”吴三桂低头俯身道。 
  “好,吴三桂听令!”熊廷弼抽出一根令箭朝吴三桂喝道。 
  “本帅命你率本部三千前锋营,还有本帅从蓟镇调来的五千兵马也归你调遣,往宁远方向行军,拉开了走,能扯的旗子都给本帅扯开了,一定要让皇太极的斥候认为你这八千人马就是本帅的三万三千人马,你可能做到?” 
  “标下一定尽力办到!”吴三桂接过令箭道,他已经明白了,他这八千人马根本就是一个幌子,是个诱饵,引诱皇太极上当的,好让他可以突然回师出现在山海关下,与满桂前后夹击皇太极这支偏师,然后转过来再驰援宁远,如此一来皇太极损失了这支偏师精锐,必然会从宁远退兵,而自己这支孤军就成了炮灰,生死都听天由命了。 
  熊廷弼也知道跪在下面的这个年轻人很聪明,已经明白了他的战略意图,他既然想收吴三桂为徒弟,自然也不希望他就这么死了,他那三千前锋营可全部都是骑兵,如果以吴三桂的资质和能力不能活下来的 话,他也就没有必要收这个徒弟了,其实这也是一个考验,考验吴三桂能不能做他熊廷弼的弟子,但是这个想法他可暂时不能告诉吴三桂,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要看的就是他的潜力! 
  “去吧!”熊廷弼平静的道。 
  “是,大帅!”吴三桂手执令箭走出了中军帅帐。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九卷:一国两帝之第九章:血战宁远下(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19 本章字数:3766
    呜……呜……” 
  一连串的进攻的号角声从后金大营传出,后金在九月九日拂晓对宁远城发动了第九十八次攻城战。 
  皇太极命人推出了好几天没有使唤的红衣大炮,这种玩意后金还造不出来,炮弹打一个就少一个,所以皇太极宝贝的不得了,他就不明白了明朝那么多威力大的先进的火器,怎么屡屡败在自己手里呢,除了骑兵的因素,自己八旗子弟兵一个能打大明的士兵三个,甚至还不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些年与明军作战,他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能不能打胜仗,武器、粮饷固然很重要,关键还是靠人,靠脑子,他熟读精研《三国》,那里面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例子比比皆是,皇太极每每入睡前都要翻一翻《三国》,虽然他很崇拜那个什么《孙子兵法》什么的,三十六计也很熟,但读那些兵书,远远不如《三国》领悟的多,每翻一次《三国》,他都能从中领悟点什么来,从而运用到自己治国统军上来,十几年来,一部《三国》都被他给翻烂了,他还示若珍宝的藏在床头的宝匣之中,并且还要求手下这些臣子们都要读《三国》,从中学习谋略和智慧。 
  从后金铁甲军开始攻城,袁崇焕就带着心腹死士谢尚政亲临城楼上身先士卒,指挥城上大明军官反击。 
  这一次皇太极是玩真的了,三樽红衣大炮集中一点不停的发射炮 弹。企图轰踏宁远城地北门,袁崇焕洞悉皇太极这个阴谋,除了不断的令城上的红衣大炮朝后金的缴获的三门红衣大炮开炮外,不断的指挥城中的百姓将石块往北城门口运,万一城门撑不住了,这些石块可以迅速堵住城门口,不让后金的军队进来。 
  铁甲军悍不畏死,前面倒下了。后面地补上。挥舞锋利地战刀前赴后继地往宁远城楼上爬上来。明军也不甘示弱,他们占着防守的优 势,还有部分火器鸟铳、三眼鸟铳和佛朗机小炮不断的朝城下射击,射死射伤后金八旗铁甲军无数! 
  “大帅,我们的火药不多了最多只能坚持到天黑了,如果后金猛攻不停的话!”赵率教戴罪立功,自然是亲自上阵。在东门指挥明军殊死反击,浑身上下没一块干净的地方,胳膊上还缠着一块白布,鲜血不住的往外渗透,急匆匆地跑到袁崇焕面前禀告道。 
  “是呀,大帅,我刚才清点了一些库存,粮食我们还能坚持两天。但火药、炮弹我们就只能坚持到今晚了。”监司邢慎言这个时候业已放下私人恩怨。灰头土脸的跑过来禀告道,刚才后金一发炮弹正好落在的库房左近,差一点就把他给活埋了。 
  “妈的。皇太极想干什么,这么迫不及待的,逼急了老子跟他拼 了!”大凌河总兵左辅手执鲜血淋淋的大刀,也跟着跑了过来。 
  “皇太极想要干什么?”诸将心里都想着这个问题,如此发疯的攻打宁远,而且不计伤亡,从拂晓到到现在快一个时辰了,就没有停过,三门红衣大炮也给宁远楼上的红衣大炮轰掉一门,炸堂里一门,就剩下这一门红衣大炮,还在不停地朝宁远城上发射炮弹,宁远城上红衣大炮总共也只有四门,其中两门在前面几次攻城作战中报销了,剩下地两门现在正全力打击后金仅剩的那一门红衣大炮呢,第一次宁远大战是各种打法都已经用遍了,眼下就只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拼本事了。 
  “大帅,宁远顶不住了,您带着人突围吧!”赵率教弯膝跪在袁崇焕面前哭诉道,“您老人家那二十军棍,标下只有来世再还了!” 
  “赵率教,你胡说些什么,本帅什么时候说要丢下宁远独自突围 吗?”袁崇焕站了起来,狠狠地瞪了赵率教一眼道:“四十军棍,等打完了这一仗,不管你立多少军功,这四十军棍一棍都不会少!” 
  “大帅……”赵率教泣不成声,猛的战起来朝四周的明军将士吼 道:“我赵率教自知只会投机奉迎,大帅对我恩重如山,我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都是大帅給的,弟兄们,宁远城的百姓看着我们呢,关内的百姓看着我们呢?我们都是大明的血性男儿,绝对不能让金人侵占我们的家园,欺辱我们的父母百姓,你们说是不是?” 
  “是!”四周响起震天般的回答声。 
  “随我杀!”赵率教顿觉浑身热血沸腾,自己跟满桂闹矛盾的时 候,是大帅袒护了他,反而将满桂调到山海关去了,现在,还是大帅袒护了他,让他没有人头落地,现在他明白了,是自己该报答大帅的时候了,所以勇气倍增,带头抽出沾满热血的战刀 
   去。 
  “杀……”尾随他的数百将士高声呼喊着冲上了东面的城墙! 
  回首望去,却发现袁崇焕眼中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