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161部分

明帝-第161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瑚走时郑重的嘱咐徐应元,皇上一旦苏醒,不管是什么时候,一定要立刻派人通知到各宫的娘娘,徐应元忙点头应下。 
  皇上遇刺重伤这样大的事情捂是捂不住地,得消息最快的也就是内阁和军机阁的几位大臣,他们清早就过来办理军政国事,自然是第一个得知消息,一帮臣子得知皇帝返京途中遇刺重伤,还不丢下手中的事 情,匆匆聚集到养心殿宫门口请求探视,但这养心殿,百官不得奉召是不能进去地,只能守在这里等里面传出消息。 
  “孙阁老,这可怎么办才好呀,这些乱臣贼子也太猖獗了,居然在京畿重地行刺圣驾,简直罪该万死!”吏部尚书黄尊素忧心忡忡的拉住同样心急如焚的军机阁首辅大臣孙承宗道。 
  “黄大人,你先不要担心,皇上乃是真龙天子,不会有事地。”虽然这么说,孙承宗地心里也是直打鼓。 
  那个周庭儒更是离谱,居然大肆谈论天象,说客星反冲,紫微星暗淡,果然应验了,说什么皇上应有此劫之类地话,一下倒是蛊惑了不少人相信了他的鬼话,叽叽喳喳地,三五成群的在养心殿宫门前议论不 休。  
  闻讯而来的官员是越来越多,只要够品级的,能够递牌子进来的基本上除了生病不能下床,还有几个留在通州军营的老顽固都集中道了养心殿宫门口。 
  不知谁喊了一声:“卢太医出来了!” 
  百官就如同赶集似的朝养心殿的宫门望过去,果然是太医院地院使卢焕章,背着药箱。牵着马从里面走了出来,一下紫就被百官围住了,你一句,他一句 
   焕章深陷包围,穷于应付根本不知道该回答谁的问题 
  最后还是内阁首辅韩爌和军机阁首辅孙承宗出来将场面镇住,百官一看,文官之首和武官之首已经都站出来了,这个时候谁敢聒噪,只得都静下来。看两位首辅大人如何闻出些什么消息来。 
  “请问卢太医,皇上的伤势如何?”韩爌毕竟比孙承宗资格还要老一些,首先问道。 
  卢焕章好不容易脱身,镇定下来,忙抱拳朝韩、孙二位道:“韩阁老,孙阁老,皇上的伤势虽然严重,但已经稳住了,两位阁老不必过于担心,下官还要回太医院给皇上开方。煎药,请两位阁老大人行个方 便,下官不能在此久留!” 
  韩爌与孙承宗对视了一眼,心中俱咯噔了一下。看来皇上伤势颇 重,忙指挥百官给卢焕章放行,耽误了开方煎药的大事,谁也担待不 起。  
  卢焕章忙伸手抹了把汗。告罪匆忙离去。 
  百官们正犹豫不决是不是再等等,或许有什么新消息,韩爌和孙承宗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都明白。此刻不管皇上的重伤能不能治。稳定朝局才是一切,内忧外患。先如今又出了皇上遇刺这样的恶性案件,外表平静,实在暗流涌动的朝局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动荡,一位是文官之首,一位是武官之首,两人都是辅弼重臣,此刻需要显露同心协力,稳住朝纲了。 
  这个时候养心殿地宫门再一次被打开,这次出来的是以挺着大肚子的贵妃熊瑚为首的各宫嫔妃,个个脸上都带有悲切之色,尤其是恭妃、裕妃还有淑妃都需要人搀扶才能走路,这些两位首辅大臣眼神中露出更为骇然之色,看来皇上的伤还不止是卢太医所说的那样,恐怕更加严 重,两人的心情不禁更加沉重起来,一齐上前朝熊瑚等女行跪拜之礼 道:“老臣参见贵妃娘娘、宁妃娘娘……”紧跟着后面的官员也都下跪行礼。 
  “两位老大人请起。”                      面前,伸出双臂去搀扶,奈何腹部高隆,弯身不下来。 
  韩、孙二人谢恩站起。 
  “诸位大人都请起!”熊瑚又朝他们身后跪着的百官们道。 
  百官们都依言站了起来。 
  “敢问娘娘,皇上地伤势到底如何?”韩爌上前一步,小声问道。
  “韩阁老放心,皇上并无大碍,内阁政务还需阁老多多费心!”熊瑚郑重的道。 
  “老臣蒙皇上再次启用,已经是天大的恩典,老臣就是粉身碎骨也不会让朝廷发生什么乱子的。”韩爌当即表明心迹道。 
  “这就好,有老大人这句话,本宫和诸位娘娘们也就都放心了。”熊瑚松了一口气,这个当口最怕地是朝局不稳,有韩爌这句话,她放心多了。 
  “孙阁老。”熊瑚现在是贵妃的身份,又是暂摄后宫,皇上重伤昏迷,她理应站出来稳住朝纲。 
  “老臣在!”孙承宗忙俯首道。 
  “皇上明旨不许后宫干涉军政事务,本宫也不想违背皇上的圣旨,但是本宫有句话不得不提醒孙阁老。”熊瑚顿了一下,没有直接说下 去,好像是再思考一下,这句话该怎么说出口。 
  “娘娘请说,老臣听着呢!” 
  “京城绝对不能乱,皇上的改革绝对不能停下来!”熊瑚自己斟酌了一下严肃地道。 
  “娘娘放心,老臣绝对不会让皇上失望的。”孙承宗的话中也透着一股子一往无前地坚决,老而弥坚说是就是这个吧,孙承宗心中已然认定了改革是不可阻挡地,自然是一条心地干下去了。 
  皇帝遇刺重伤的消息已经在京城中大小街道蔓延开来,一时之间,坊间谣言四起,人心都开始惶惶不安起来,刚过上平稳地日子,这又要乱了,百姓们能不关心吗? 
  而在寿安宫礼佛颂经的懿安皇后张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是一头栽倒在地,手中的佛珠应声落地,四分散开,从此一病不起,宫内又大乱了一场,经卢焕章诊断,是急火攻心,加上心中抑郁难消,病不是什么大病,但根治还在心,这心病还须心药医,卢焕章又不知道这懿安太后得的是什么心病,如何能根治? 
  朱影龙从徐应元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沉默了许久,长叹了一口气,张嫣心里的那个心病就是自己,除了两人自己之外,恐怕无人得知,眼下都已经这样了,或许这也许是解决两人之间的最好的契机,因为他从徐应元的口中得知张嫣病中昏迷当中一直喃喃自语的两个字就是:“弟弟!” 
  朱影龙决定假装重伤,目的有三,第一:诱使刺杀自己背后人自动浮出水面,既然他们的目的是要自己死,那不会没有目的,他有预感,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刺杀,第二,麻痹南京的魏忠贤,为熊廷弼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虽然他也知道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瞒不过魏忠贤,但至少会让他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自己重伤危在旦夕,即便是五万大军整编出来了,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南下湖广,当然也不排除魏忠贤不会被自己迷惑,第三:试一试北面的皇太极,看他是不是真的能遵守盟约,最近皇太极的一系列的政策都表明他似乎有意西进,金人内部也是意见不统一,自己这一重伤,宸这个机会南下攻明报仇的势力必然抬头,给皇太极制造一些麻烦他是不遗余力的。 
  当然这么做,他也冒着极大的风险,万一弄巧成拙,那酿成朝局的巨大动荡可是得不偿失,但他还是决定做了,他并不是真的重伤,他可以随时完好无损的出现,一旦发现朝局振荡,或者局势大的恶化,他可以立刻现身阻止,人生难的几回搏,不搏一下怎么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呢? 
  这一章没有喜,喜将留到下一卷!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三卷:湖广之争之第一章:风吹草动(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33 本章字数:2521
    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明北京城中的崇祯 州军校后在返京的路上,遇到刺客,被刺成重伤的消息就像风一样传向各地,就如同一个石子抛进了平静的湖面,虽然一下子没有形成滔天巨浪,但那水波已经扩散开去,水下面更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浑浊不堪,看不清楚水到底有多深。 
  皇太极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惊的是眼皮直跳,他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连忙召见诸贝勒和范文程的几个亲信的汉人重臣进宫商议。 
  这么热的天,应该在家里调戏调戏美女,吃吃冰镇的西瓜什么的,代善接到皇太极的传召令,心中为使有些不快,但人家现在是大汗,不听不行,只得撇下娇滴滴的美人,匆忙赶过去了。 
  其他几位贝勒的心思也是大同小异,也都各自从清凉的府邸钻出 来,坐上一顶顶软轿前往崇政殿,这些年,后金王公们生活越来越奢 侈,娇妻美婢,外加还有些特殊嗜好的,屁股也变得白白嫩嫩的了,骑马太遭罪了,能坐轿都改坐轿了,倒是有些个汉臣不坐轿子,反而喜欢上骑马了,皇太极也看到这个现象,很是担忧,如此下去,大金恐怕连朝鲜都不如了,所以不能让这些人闲着,只要让他们四处征伐,这股奢靡之风就能刹住。 
  匆匆茫茫,文臣贝勒的赶到崇政殿,皇太极早已在坐在大汗宝座上等候他们多时了。 
  “未知大汗召见臣等有何要事?”大贝勒是名义上的群臣之首,首先问道。 
  皇太极正坐在那御座上犯愣,他其实有些担心好不容易的西进战略被这个突如起来的消息又搅成一锅粥,要知道他好不容易说服这些兄弟们同意了先征服蒙古再入主中原的战略,如今明朝的皇帝突然遇刺重 伤。如此报仇地机会,代善他们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尤其是阿济格两次被明军生擒,被他视为奇耻大辱,如此机会,他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南征的,盟约是个什么,那是个随时可以撕毁的东西,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强者为尊世界,借口还不好找吗? 
  “大汗。到底出了何事,您为何急着臣等进宫?”范文程也跟着问了一句,换来的是代善一丝怨毒的目光和皇太极的纹丝不动,金人本来就跟汉人不合,代善等人更把范文程看成是蛊惑皇太极的奸佞之臣,对范文程等一干汉臣从来就没有一个好脸色,倒是多尔衮、多铎两兄弟与一干汉臣走的还算近一些,关系不那么太僵硬。 
  “明廷那个崇祯皇帝朱由检临幸什么通州军校,在返回北京的路上遇到刺客,被刺成重伤。命已经悬于一线之间!”皇太极考虑再三,眼下西征察哈尔地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数日后便会有消息传到盛京来。这种事封锁消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还不如索性说出来,也让自己了解手下这些人的真正心思。 
  “大汗,这个消息确切吗?”代善等主攻明的贝勒大臣们顿时惊讶过后。均露出大喜之色。 
  皇太极缓缓的点了点头。 
  阿济格激动万分,终于逮到机会一血前耻了,俯身便跪拜下来道:“阿济格只求大汗拨给两万精兵。必定重新夺回锦州献给大汗作为今年的寿礼。” 
  代善也跟着跪下。表明自己也愿意领兵攻明。反正如果南明的崇祯皇帝一驾崩,所签的一纸和约也就成了废纸一张。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恳求皇太极不要错过。 
  “臣弟多尔衮愿为先锋!”多尔衮也跟着跪下了,阿济格毕竟是他一母同胞地哥哥,哥哥两次被俘,多尔衮感同身受,自然是跪下请战。
  紧跟着多铎也跪下了,山海关兵败后郁气难消,一直病怏怏的莽古尔泰也对明廷恨之入骨,也跪下了。 
  阿敏和其他几位贝子一看,自己不跪不行了,也只有弯膝跪下了,大学士希福也跪下了,这下大殿之中就剩下几位汉臣没有跪下,在犹豫了一下之后,也都跟着跪下了,唯独范文程一个人如同鹤立鸡群的站 着,丝毫不为之所动。 
  总算还有人反对,皇太极脸色阴沉,这帮兄弟大臣就看到的是眼前地利益,就不会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这个时候攻明,可能吗,能攻的下吗,现在蓟料总督是袁崇焕,不是酒囊饭袋,说打就能打下的吗?柿子还要捡软的捏呢。 
  “宪斗,你就这么站着不说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皇太极开口问道,对于这个心腹汉臣,他可是非常地倚重,他也希望他能在这个时候帮自己解决眼前的难题。 
  “回禀大汗,其实臣心里也是左右为难,崇祯皇帝遇刺重伤,明廷朝廷必然不稳,国内动荡,而且南京的魏忠贤也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 会,所以如果大汗出兵地话,定有所斩获,不过?”范文程顿了一下,好像是在思考怎么往下说。 
  “不过什么,宪斗,你快说。”皇太极心中一喜,范文程地下文必定是反对出兵攻明地,当然急于知道下文。 
  范文程继续冷静的道:“不过臣担心地是,如今的锦州城防不同往日,又有袁崇焕这样的名将坐镇,恐怕尽起我大金的精兵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大汗接受的是北京明廷的册封,如此做法必会让天下人诟病,还有如果南京的魏忠贤也伺机而动的话,大汗不管是在前在后跟着出兵攻明,到时候所有汉人百姓都会认为大汗和那阉人朝廷联合起来瓜分自己的国土,魏忠贤那阉人固然讨不到什么好处,而大汗不但会背上一个背信弃义的骂名,还会被所有汉人记恨,大汗如果向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话,微臣建议不可出兵攻明,让汉人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样才是对大汗最有利的局面。” 
  “你那汉狗,你胡说八道的说什么,照你所说,这真是夹击朱由检小儿的好机会,我大金铁骑纵横天下无敌,汉人都是懦弱无能之辈,反正咱们夺了他们的江山,总会记恨的,你这样偎前偎尾的,干脆回去养马算了,我们大金的事情轮不到你们这些汉狗说三道四的!”阿济格第一次被俘就是因为皇太极轻信了范文程的话,才失手被擒,对皇太极,他不敢恨,但对范文程已经恨之入骨,现在听他反对出兵攻明,那还忍的诸,挑将起来,指着范文程痛骂其为“汉狗”。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三卷:湖广之争之第一章:风吹草动(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33 本章字数:3692
    下皇太极听了之后是怒不可遏,猛的从御座上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